徐州贾汪墨上集

说起徐州贾汪区的墨上集民俗文化园,这里原有贾汪大泉镇的闫村、才沃、龙门三个村。自从清朝廷在贾汪掘土采煤(其中两座老矿井口被深埋在现贾汪团结幼儿园地下)以来,包括这三个村子在内的贾汪附近许多村民,就开始以下井挖炭谋生。

在清政府、民国政府执掌贾汪矿场时期,入矿村民还尚有安全和生计保障。但当日本侵占贾汪矿场之后,贾汪人民就陷入了苦难之渊。

1938年,日本鬼子占领贾汪矿场后,宣布贾汪矿场(华东煤矿公司矿场)改名为“柳泉炭矿”,采取了“以人换煤”的残酷政策,强迫周边村民下井采煤,甚至将在徐州会战中俘获的中国(多数为川军)士兵和河南逃难难民(包括童工)充当劳工,强迫挖煤、运煤。

那个时候,被奴役的矿工,一天三餐是几个麸子馍一碗溜汤水,每天由日本人押送着在工棚到矿场间来回,其人身安全更是得不到保障。矿工工伤、生病,只能自求多福。工亡的矿工被赤条条地丢进万人坑(大概在现泉城路与滨河路之间),幸运一点的还有个破凉席子裹着。

1948年贾汪解放后,贾汪炭矿才又回到了中国人的手里,广大矿工才真正做了贾汪煤矿的主人。解放不久,贾汪又先后新建了两座煤矿,许多村民主动报名参加煤矿建设。那时,矿工是煤矿的主人,享誉的政治声誉高、生活待遇好、计划口粮多,周边村民多以能当上新中国矿工、为国家建设多出煤为荣......
经过百余年的开采,贾汪煤炭资源几近枯竭。经过国家改革开放、能源转型步伐的加快,贾汪区也开始了从'地下采矿'向'地上旅游'的华丽转变,而墨上集正是这次华丽转型的标杆之一。
如今,贾汪区政府将贾汪煤矿的历史文化元素与闫村、才沃、龙门三村及周边山水融合,建成了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民俗体验和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墨上集综合性旅游景区。
墨上集,以中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为时间轴,以民国县城建筑群落为主,主要展现民国时期的军营、照相馆、明清时期的糕点铺、老火车站、天主教堂、大舞厅等。让游客身临其境,回味那个由封建闭国到西洋文化交融的特殊年代。

  墨上集,建在闫村、才沃、龙门三村之地,借百年贾汪煤矿之历史,展今日贾汪山水之靓丽,用亦古亦今的乡村旅游综合体,印证着古老煤城的过去,照亮着山水贾汪的未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