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
潜修集‖058. 乌衣巷口夕阳斜—— “长江行”第30天
潜修集‖059.六朝金粉,锦绣江山—— “长江行”第31天
2019年9月26日,“长江行”第31天,中山陵、明孝陵、南京博物馆、 秦淮河。
早上没有定闹钟,有意多睡了一会儿,到了八点半才慢慢悠悠地出门。到前台说我想续住一天,但是服务员告诉我,我订的是三天,不用续。我感到很奇怪,难道说我记错了?后来我发现真不是我记错了,而是她弄错了。看来南京真是一个爱忘事的城市。找到一辆共享单车,慢慢悠悠地骑着。到了紫金山脚下,弃车步行。“道阻且长”,委实走了不短的一段路。走到中山陵的门口,不觉想起电影中常见的场景,但实际的感受并没有电影中那么气魄宏大。
中山陵是孙中山先生陵寝。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平(今北京)铁狮子胡同行辕与世长辞。逝世前一天,孙中山先生提出效仿列宁保留遗体,并要求葬于南京。临终前对宋庆龄、汪精卫等人说:“吾死之后,可葬于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可忘辛亥革命也。”可惜当时苏联赠送的玻璃钢棺材没能及时运到,只好暂厝在北平香山碧云寺石塔之中。1925年3月30日,苏联政府送来玻璃钢棺材时,孙中山先生的遗体已入殓半个多月,由于当时技术原因,防腐措施不当,遗容不能再供后人瞻仰,只好改为土葬。中山陵主要建筑有博爱坊、墓道、陵门、石阶、碑亭、祭堂和墓室等,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陵寝步道设计十分巧妙,看上去很平缓,其实是在缓慢上升,走起来有肃穆沉重之感。
只是,拜谒伟人陵寝是一件很严肃的事,但是现在热闹得就像赶集。明明不许拍照,很多人还在那里偷偷拍照。跟随大众,静心敛容,绕灵一周,默念佛号,向这位革命的先行者致敬。紫金山还有美龄宫等民国遗迹,但我更想去看明孝陵。买票的时候,他们推荐我去美龄宫,我说实在是没有什么兴趣。
到明孝陵的时候大约11点半。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其皇后的合葬陵墓。因皇后马氏谥号“孝慈高皇后”,又因奉行孝治天下,故名“孝陵”。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动工,至明永乐三年(1405年)建成,先后调用军工10万,历时25年,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不过,600年沧桑,地上建筑物的木结构大多不存,所以,你可以看到明孝陵的许多建筑台基大,但上面的建筑却很小,上下不对称。因为这都是后来补建的缘故,大部分是清朝时期重建,因为财力不足,所以造成这种不协调的样式。
倒是那些没有重建的殿宇,保留了庞大的基础,反而让人感觉气魄宏大。断壁残垣,龙头魑首,掩藏在萧萧荒草之间,苍凉而悠远。这一点在一旁的明东陵也能体会到。明东陵是明太祖朱元璋长子朱标(懿文皇太子、明兴宗康皇帝)的陵寝,总体布局与明孝陵相似,但规模较小。
说起来让人感慨,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八月,朱标巡抚陕西,回朝后患病不起。次年四月,朱标去世,附葬孝陵东。朱元璋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驾崩后,朱允炆即位,年号建文。建文在位时,尊其父朱标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但是,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夺取帝位,废除建文帝的帝号和朱标的帝号、庙号,恢复朱标陵为懿文太子陵的称号,试图抹去建文帝主政的所有历史痕迹。自此,东陵的政治地位不断下降,渐渐湮没无闻,无人过问。朱棣死后,正德、万历、崇祯年间,不断有大臣提出恢复建文帝及朱标的历史地位的建议,但一直没有实现。反倒是清朝乾隆皇帝恢复了建文帝及朱标应有的历史地位。
明东陵和孝陵不同,没有孝陵那样高大的封土(宝顶),因此只剩下斜阳衰草。因为消失得过于干净,没有了那些残余的建筑,让人很难想到这里曾经也是一座帝王陵寝。给我印象深刻的还有明东陵的一处排水防洪设施。它的石柱横截面呈梭形,可以减少泄洪时的阻力。因为毕竟在《中国水利报》工作这么多年,对于这种古代水利设施有一种特殊的关注。从明孝陵出来,有一条长长的神道,两侧矗立着巨大的石羊、石虎、石象以及文臣武将翁仲,他们是帝王陵寝的忠实守卫者。
返回的路上还有一个巨大无比的方形石碑,碑亭像一座宏大的殿堂。此处名为“神功圣德碑楼”,建于永乐十一年(1413年),俗称四方城。内置明成祖朱棣为其父朱元璋所立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碑文由朱棣撰写,记述朱元璋一生事迹,共有2746个字之多,是南京地区最大的一块古碑。明成祖时国力鼎盛,加之得到皇位的方式有问题,所以,在对太祖歌功颂德方面不遗余力,建造如此庞大的碑楼,跟现在建造一艘大驱逐舰差不多。(微信公众号:潜真堂)
我是到了明孝陵景区才知道中山陵东侧的灵谷寺,是南朝梁武帝为纪念著名僧人宝志禅师而兴建的“开善精舍”。明朝时朱元璋亲自赐名“灵谷禅寺”,并封其为“天下第一禅林”,为明代佛教三大寺院之一。《金陵梵刹志》将其与大报恩寺、天界寺并列为大刹。灵谷寺有玄奘纪念堂,供奉玄奘法师坐像,像前的玄奘法师顶骨纪念塔中还有玄奘顶骨舍利。玄奘法师自然不用说,宝志和尚的《十二时颂》、《十四科颂》我也是背诵或熟读的,应该前去拜谒。但是我已经来到了中山陵西侧,走的很累,不想再回去了,那就留给以后吧。灵谷寺、大报恩寺,南京可看的东西多着呢。
返回的路上刚好路过南京博物院,我想,如果能网上预约成功就进去看。虽然有些累,但此时也不过2点多钟。和苏州博物馆的人满为患不同,这里很容易就预约到了。南京博物院体量大,容纳观众也多。我主要看的是历史馆。在这里看到了南京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在央视《国家宝藏》上露过面的“大报恩寺塔琉璃拱门”、“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模印砖画”等等。在闭馆之前,还有幸一睹国宝“明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
【明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
尤其没有想到的是,居然能赶上一个特展:“金色阿富汗——古代文明的十字路口”。这个特展我早就知道,但是没有想到居然能在这里赶上。这里可以看到来自阿富汗巴克特里亚王国和贵霜帝国等历史时期的231件(套)精美文物。展品中的黄金王冠、宝石吊坠、青铜塑像、牙刻壁饰和玻璃彩皿等文物,其原料、造型、工艺体现了希腊文明、波斯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等不同时代诸多文明的特征。
【金色阿富汗】
这些千年珍宝自2006年起在世界巡回展出,南博此展是全球第26个巡展地、同时也是中国内陆的最后一个巡展地。7月8日开展,10月9号结束,我刚好赶上了末班车。(微信公众号:潜真堂)让人无限感慨的是,这些阿富汗国宝之所以能在中国逗留这么长时间,乃是因为阿富汗国内战乱,国宝无法回家,才不得已在中国各地巡展。看到这些展品,真是想到了那句话: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而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
游南京,不能不游秦淮河。但要游秦淮,一定要在夜间,做水上游。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夜游秦淮的船票是80元,不过还是挺值的。十里秦淮,基本都走了一遍,大约有半个多小时的时间。从夫子庙往东到东水关,再折返回来,一直到中华门,路程比我想象的要长。不过有一点美中不足,我们乘坐的画舫过于“豪华”,左右有玻璃窗,上面有顶棚,前后都是人,窗户也不能开大。所以,走马观花也观不清楚,前面的视角太小,左右也隔着玻璃,船行一圈,隔靴搔痒,聊等于无而已。其实,真要古风古韵地夜游一次,应该架一叶扁舟,慢慢游荡,看满河清辉,画舫歌女,烟雨楼台,这样才有十里烟波秦淮八艳的感觉。这才是我们心目中的秦淮河。
在朋友圈儿发了几张在南京的照片,有几位太极拳友看到了,邀请我到他们那里去。一位在江苏宿迁,显然太远了;另外两位在安徽滁州,坐高铁不到20分钟,希望我能去一趟,那里有醉翁亭,言辞恳切。我一般不太会拒绝别人的要求,但是查了一下,我能去的时间的车次都买不到了,而且自己感觉确实比较累,只好拒绝了。两位滁州的拳友互相不认识,互不知道对方也在请我。
回到宾馆,看完了39集的电视剧《密查》,电视剧很精彩。我喜欢看谍战剧,这是非常好的一部。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柳云龙的《暗算》、《风筝》。《风筝》是个另类,它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谍战剧,就像《士兵突击》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军旅电视剧一样,它们都超越了自身,到了一种形而上的层次。《士兵突击》讲的是一个人的成长,而《风筝》讲的是一个人的感情与信仰,痛苦与挣扎。只是,柳云龙的题材都过于沉重,好是好,看着难受、沉重、痛苦。
附:近期文章链接
论语漫言‖001.学而时习之
论语漫言‖002.“巧言令色”与识人之难
论语漫言‖003.何事三省?
番外篇‖028. 那个初夏的“忏悔”
番外篇‖027. “找拳”与推手
番外篇‖26.故乡、回忆、“西洋掌”
闲情‖刀光夕阳下孤独的背影——座头市之歌
闲情‖22.片山君,你去哪儿?
传习录‖29(上).刘晚苍老师的“菩萨心肠”
传习录‖29(下).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传习录‖30.君子之德,光明磊落
潜修集‖055. 姑苏城外—— “长江行”第27天(上)
君子所履缘溪行—— “长江行”第27天(下)
潜修集‖056. 春风十里扬州路—— “长江行”第28天
潜修集‖057. 玉人何处教吹箫—— “长江行”第29天
读史札记‖02.云母屏风烛影深——屏风的秘密与传奇
读史札记‖03. 厕所里的刺客——“无礼”的代价(上)
读史札记‖03. 齐湣王之死——“无礼”的代价(下)
年轻时代‖01.秋日的私语
年轻时代‖57.那年秋天
年轻时代‖66.候鸟之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