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勤回忆录推介之二十八】王勤:《难忘在海外的日子之<我眼中的常学辉>》(五)
【在场专刊】
前两期我们向读者推介《难忘在海外的日子之加蓬篇》
一、欢迎胡主席来访
二、天人合一在加蓬
三、令人惊魂的汽车跳海事件
四、驻加蓬经商处——中资企业的家
五、蟒蛇吞兔子
六、穿密林如入仙境
七、树木,加蓬人的精神图腾
八、我渔业公司二副意外遇刺
本期我们向读者推介《难忘在海外的日子之加蓬篇》
《我眼中的的常学辉》
——沉痛悼念好友常学辉
平台推介:
在场文学平台倾情推介的《难忘在海外的日子》,是资深外交官诗人王勤的一部关于海外外交生涯的力作。王勤先生工作的43中,有20年在海外学习、生活、工作的经历。除了两年的法国留学,他把一生中最年富力强的18年奉献给了非洲人民,奉献给了祖国的外交事业。
王勤先生用清新、自然、生动的笔触,把读者带到每一个工作过的非洲国家。读者如亲见那里的河流山川,亲历那里的异域风情;用平实、诙谐、机智的语言讲述了自己在异国他乡的经历,无论是工作中的困难,还是生活中的艰苦哪怕大军压境生死存亡的时刻,他都用不慌不忙的文字娓娓道来。这是一个经历过风雨的旅者的游记,是一个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勇者的檄文,是一个心如菩萨善念永存的智者的禅语,是一个舍小家为大家的明者的情思,是一个乐观主义者送给读者的心灵鸡汤,是一个爱国者的赤子之作。
这部长达14万字的回忆录,分为七个章节。
第一章 法国留学篇
第二章 阿尔及利亚篇
第三章 突尼斯篇
第四章 马达加斯加篇
第五章 加蓬篇
第六章 卢旺达篇
第七章 海外见闻篇
讲述精彩故事,记录传奇人生。资深外交官王勤先生与您共赴非洲……
回忆在海外的日子之加蓬篇(五)
——沉痛悼念好友常学辉
常学辉,男,中国铁建国际集团西非公司总经理。2015年11月20日,中国铁建赴马里交通部洽谈合作项目的常学辉在马里巴马科丽笙酒店袭击事件中不幸遇难。
此次事件,造成20余人死亡,其中中国铁建国际集团的三名工作人员不幸遇难。三名员工分别是:中国铁建国际集团总经理周天想,中国铁建国际集团副总经理王选尚,中国铁建国际集团西非公司总经理常学辉。
2015年11月27日,三位中国英雄的灵柩回到祖国,回到首都北京。
三位英灵归国前,马里为他们举行了规格极高的告别仪式。马里总统凯塔、总理莫迪博·凯塔及内阁18名部长、中国驻马里大使馆全体工作人员、中资机构代表,以及马里华侨华人代表等400人出席告别仪式。
马里总统易卜拉欣·布巴卡尔·凯塔现场追授周天想马里高等骑士荣誉勋章,追授王选尚和常学辉军官荣誉勋章。
常学辉没能走到人生的尽头,却倒在了暴徒的枪口下。噩耗传来,撕心裂肺的痛充满全身。没想到这样一个优秀的人才就这样离开了我们。他生前的音容笑貌总在我的脑海里浮现,挥之不去。那些在一起的日子恍如昨日。
一、优秀的外交官
2004年3月18日,我作为驻加蓬使馆的经商参赞抵达加蓬首都利伯维尔。走进机场,第一个迎接我的就是常学辉。他把我领到贵宾出口,很快办好入境手续。机场官员见到他都是一脸的微笑,一看就知和小常的关系不错。
我的前任周兆明、经商处全体、使馆政务参赞及中资机构驻加代表都来机场迎接我和夫人,令我们十分感动。前任向我一一介绍前来欢迎的人群,常学辉的名字我在国内就听商务部人事司的领导介绍过。而且特别叮嘱我:"小常虽然是外借的,但踏实肯干,各方面表现都不错,你去了可以考察一下,如果认为符合条件可以报提职报告,部里会认真考虑。"上峰的介绍让我对常学辉其人已留下一个好印象。这次见到真人也和我的想象有不错的重叠:白净、高大帅气、灵气逼人。机场的顺利通关、忙前忙后的表现都让我和夫人相信,这是个不错的小伙子。
我们抵达加蓬时恰蓬胡主席访加不久。我成了落实胡主席访问成果的第一任经商参赞,既觉得光荣又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一个朝气蓬勃的团队:常学辉、张炬、刘蕾等几名外交官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赫尔钢、徐师傅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有这样的团队辅佐,你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亊实也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常学辉虽然也很年轻,但他老成持重、见多识广,在处理对内对外关系方面扮演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去外交部办事,如果不带常学辉去,所有遇到我的人都会问:常先生为什么没来?足见他给外交部官员留下的印象有多么深刻。外交部亚洲司从司长到下边的职员没有不认识常学辉的。常学辉对亚洲司的每个人的特点、办事习惯、家庭情况也都了如指掌。每次去外面办事,他都很注意正确掌握与官员和下属的关系。会见首长之前都会礼貌地和首长秘书、下属打招呼,有时间就闲聊或调侃几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这些看似芝麻大的小事儿,久而久之形成的冲击力也是不容小觑的。当然,和我们有业务往来的部门,他都特别注重掌握尽可能多的情况,结交尽可能多的朋友,有备无患。
记得有一次,我专家一位组长被下属告状告到当地警察局。警察局不问青红皂白就要带走他。我请示薛金维大使把组长藏到经商处,保护起来。感觉没事了才把他放回组里。结果他一次去邮局办亊时不小心被警察局发现,当场抓捕。他用手机向我呼救,话还没说完手机就被夺走。情急之下,我想起常学辉平时结交的一个知名法官。就让常学辉找他帮忙。这位法官二话没说就动用他的关系,先把捕人的警察局弄清楚了,然后又把押送的地点也搞清楚了。大法官在电话中告诉我:"你知道么?你们这个人号服都穿上了,要不是我干预的及时,人就进去了。收进去,再往出捞麻烦可就大了。"组长被救岀后,我们赶紧把他送回国内才把这件事画上了一个句号,也让我对常学辉的外交才能刮面相看。
二、平凡中闪烁人性的光辉
虽然我和学辉相处四年之久,但你要让我说他有多少惊天动地的事迹我也说不出来。但仔细回忆那些难忘的岁月,又感觉他身上总有一些亮点让他平凡的一生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1、编外医生
加蓬地处湿热的非洲中部,摆子是一种常见病。我的前任一年要打好几次,第一次见到他就让我十分痛恨那些吸食人血的蚊子,怎么会把一个好端端的参赞害得如此骨瘦如柴。一到驻地我就把常学辉请到办公室,征求意见,向他讨教灭蚊高招。因为,之前我看过经商処所有人的简历,我知道小常在援非医疗队工作过许多年,肯定积累了不少防蚊治疟的经验。不出所料,他马上给我建议:立即更换经商处所有纱窗,每家配发蚊帐,灭蚊药,每周集中喷药灭蚊一次,每人发放防疟药,养成随手关门的习惯。
常学辉建议的这些措施贯彻执行后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我不仅给中国人开了会,也给几个外国人开了会。我在任的四年多的时间里,不但本人没有打过摆子处里其他人,包括几个黑工也都没有打过摆子。一有风吹草动,我们第一时间都会先问常大夫怎么办,只要他说没亊我们就放心了,他说吃点药,我们就会吃点药预防一下。常学辉不但自己懂,而且还会打针。他说过自己有一次出差发烧,感觉是疟疾,又找不到医院就自己跑到药店买来防疟针剂自己给自己推上了。从此,他走到哪儿都带着防疟药物,预防不测,有事就自我治疗。
2、美食家
认识小常的人都知道他是个美食家。小常是山西太原人,做过导游。周游世界不仅让他学到很多知识,也让他爱上了美食。
以前,我只知道山西人喜欢刀削面,自己也吃过几次。但真正爱上刀削面还是认识小常以后。他走到哪都会带他那把削面的刀。来经商处任职也不例外。
那天,处里有人过生日,他自告奋勇,要给大家露一手。我也想见识一下他的功夫就答应了。他掏出自己的宝贝,拿给我看。说是刀其实就是一个刮皮器一样的东西,只不过更长、更锋利一些。他向我们介绍说:刀削面讲究和面技术,面坯要求一定硬度,醒的时间要长,软硬适中。再就是卤,基本上是西红柿鸡蛋卤或者茄子卤,当然也有别的,但在山西店这是最常见的两种。还有就是削面技术,讲究的是削出的面越长越好越薄越好。
他不仅理论有一套,刀功也不弱。只见一手托着面坯,一手挥着刀具,半尺多长的面片纷纷飞进沸腾的水里,一会儿功夫,一碗一碗香喷喷的刀削面就呈现在了大家的面前。掌声、欢呼声和把碗里的一切都消灭就是对厨师最好的感谢。后来,我把他的刀削面还用在了对外宴请上,接待国内团组的宴会上,收获了中、外人士的一片赞扬声。他也因此蜚声加蓬,经常被人请去献艺,成了经商处的一张名片。
他还给我们讲过一种太原小吃,叫"头脑"是用羊汤和秘制中药做的早餐补品,吃了浑身发热,汗流浃背。毎次回家都会去吃。我在北京的山西店打听过,无人知晓。现在,北京落雪,天气变冷,又到了吃"头脑"季节,小常邀我几次和他一起共享"头脑",现如今他已别我而去,我们的分享计划再也无法实现了。
3、会讲故事的常哥
小常能讲故事会讲故事估计和他早年当过导游有关。每天晩饭前他都会先给我们讲个故事,作为歺前的开胃小菜。我们也都听得津津有味。久而久之,如果哪一天没有小常在场,大家都会觉得食不甘味,总像是缺点什么。什么"三闯法兰克福海关"、"西红柿鸡蛋汤的故事"、"阿尔及利亚护照失而复得始末"、"美元假钞案"等经典段子常把大家逗得前仰后合。
记得最逗的一段是某公司老总带情人外出旅游,地方分公司上供送了不少土特产。回来的路上出了车禍,老总和情人都受了伤,车也被撞得不轻,在等待救援的辻程中,竟然还没忘了打开后备箱查看鸡蛋受损的情况,两人不顾伤痛一五一十地数了半天。看看没有受到太大的损失才回到车内休息。
因口才好,会讲故事,我就鼓励他加强与使馆本部、中资公司、华侨华人中年轻人的联络,为融洽方方面面的关系多做工作。常学辉不负众望,与处里张炬、刘蕾密切配合,组成了帅哥美女三人组合,无论工作还是业余生活都搞得热热闹闹,有声有色。
专家组来人办事,常学辉总是身先士卒,能办的当时办,不能马上办的讲明理由,绝不推诿拖延。企业有困难能帮的尽量帮,帮不上的讲明理由,求得理解。在常学辉的建议下,我们成立行业协会,定期举行聚会,分析驻在国形势,及时交流信息和经验,传达国内和使馆对中资企业的关怀和要求。每年春节都在经商处招待中资企业代表。和大使到企业驻地慰问。四年下来,感觉我与各专家组、医疗队的关系相当和谐。经商处的工作得到了大家的关心与支持。大家都把经商处当成自己的家,常来常往,乐此不疲。驻加蓬经商处也得到商务部多次表扬。直到现在,大家谈起那段时光还会念念不忘,常学辉无疑是那段美好时光的重要构建者和推手。在追忆那段美好时日的时候我们更加怀念他一我们的朋友加兄弟。让我们永远记住他的名字:常学辉!
送 战 友
一悼念常学辉
这个
似秋非秋
似冬非冬的天气
一会儿飘雪
一会儿飘雨
无论是雪还是雨
都是那样凄凄惨惨
淅淅沥沥
像是苍天恸哭
而洒下的泪滴
天有不测风云
谁都没有想到
一个年轻的身躯
竟然倒在了异国他乡
非洲的马里
一个年轻的生命
就这样驾鹤西去
我欲哭无泪
悲伤无语
他的音容笑貌
总在眼前晃动
他那从未停止行走的脚步
总在我的脑海里游移
喀麦隆、加蓬、吉布提
卢旺达、阿尔及利亚、马里
哪里没有他的身影
哪里没有他的足迹
他把自己的青春
贡献给了中非合作
他用生命讴歌
中非友谊
他是一个坚強的战士
不屈不挠的精神
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一路走好
我们的战友
安息
我们亲爱的兄弟
王勤,男,1951年生于黑龙江省北安市,现居北京。退休前曾长驻国外使馆工作,历任秘书、参赞等职。有《难忘在海外的日子》、《并蒂莲》等专著。《北大荒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赋学会》会员,《现代文学》杂志副主编、《国际援助》杂志编委。《白天鹅诗刊》杂志社名誉社长、《世界汉语文学作家协会》理事、北京分会主席,《北京暹华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