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康疗28:解读《黄帝内经·素问·通评虚实论》

自我康疗28:解读《黄帝内经·素问·通评虚实论》

《黄帝内经》指出:“络气不足,经气有余者,脉口热而尺寒也,秋冬为逆,春夏为从,治主病者。”

这里大意是说,络气不足而经气有余,脉象表现为寸脉热而尺脉寒。这种情况发生在秋冬季节为逆,发生在春夏季节为顺。根据时令变化,主要应该治疗逆象的病症。

显然,如果不懂文言文和中国文化常识,就很难看明白中国大道文化的《黄帝内经》。即便是能够熟练操作针灸术的中医大夫,也会出现误诊和误治的事故。究其根源,还是在于医道修行功底不深。更不用说,如果要给洋人讲“气不足”与“气有余”,仅仅一个“气”字就已经是玄乎其玄了。

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不知道就必须先问道。道为术之本,术为道之用,法术万变道不变。因此,中国人学习《黄帝内经》,首先是为了“传道受业解惑”,其次才是为了“术业有专攻”的知行合一。

譬如,人体“脉口热而尺寒”的脉象,为何发生在秋冬季节为逆,发生在春夏季节为顺?人体五脏气血循环与气候季节变化又有什么关系?这就涉及到“天人合一”的“阴阳五行说”。

由此可见,不懂天道四时地理五行系统运动规律,就不知道“天人相应”是怎么回事,也就更不懂怎样治病救人了。如果只是孤立地看待人体和局部组织的病变,并进行精准割除手术和以毒攻毒的药物杀菌,就必然会使患者不断产生后遗症的病变。现代西医科学的技术创新误区,恰恰就是源自不知天道。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静心解读和感悟《黄帝内经·素问·通评虚实论》。

《黄帝内经·素问·通评虚实论》原文

  黄帝问曰:何谓虚实?

  岐伯对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帝曰:虚实何如?

  岐伯曰:气虚者,肺虚也,气逆者,足寒也,非其时则生,当其时则死。余脏皆如此。

  帝曰:何谓重实?

  岐伯曰:所谓重实者,言大热病,气热脉满,是谓重实。

  帝曰:经络俱实何如?何以治之?

  岐伯曰:经络皆实,是寸脉急而尺缓也,皆当治之,故曰滑则从,涩则逆也。夫虚实者,皆从其物类始,故五藏骨肉滑利,可以长久也。

  帝曰:络气不足,经气有余,何如?

  岐伯曰:络气不足,经气有余者,脉口热而尺寒也,秋冬为逆,春夏为从,治主病者。

  帝曰:经虚络满,何如?

  岐伯曰:经虚络满者,尺热满脉口寒涩也,此春夏死秋冬生也。

  帝曰:治此者奈何?

  岐伯曰:络满经虚,灸阴刺阳;经满络虚,刺阴灸阳。

  帝曰:何谓重虚?

  岐伯曰:脉气上虚尺虚,是谓重虚。

  帝曰:何以治之?

  岐伯曰:所谓气虚者,言无常也。尺虚者,行步恇然。脉虚者,不像阴也。如此者,滑则生,涩则死也。

  帝曰:寒气暴上,脉满而实,何如?

  岐伯曰:实而滑则生,实而逆则死。

  帝曰:脉实满,手足寒,头热,何如?

  岐伯曰:春秋则生,冬夏则死。脉浮而涩,涩而身有热者死。

  帝曰:其形尽满何如?

  岐伯曰:其形尽满者,脉急大坚,尺涩而不应也,如是者,故从则生,逆则死。

  帝曰:何谓从则生,逆则死?

  岐伯曰:所谓从者,手足温也;所谓逆者,手足寒也。

  帝曰:乳子而病热,脉悬小者何如?

  岐伯曰:手足温则生,寒则死。

  帝曰:乳子中风热,喘鸣肩息者,脉何如?

  岐伯曰:喘鸣肩息者,脉实大也,缓则生,急则死。

  帝曰:肠澼便血,何如?

  岐伯曰:身热则死,寒则生。

  帝曰:肠澼下白沫,何如?

  岐伯曰:脉沉则生,脉浮则死。

  帝曰:肠澼下脓血,何如?

  岐伯曰:脉悬绝则死,滑大则生。

  帝曰:肠澼之属,身不热,脉不悬绝,何如?

  岐伯曰:滑大者曰生,悬涩者曰死,以脏期之。

  帝曰:癫疾何如?

  岐伯曰:脉搏大滑,久自己;脉小坚急,死不治。

  帝曰:癫疾之脉,虚实何如?

  岐伯曰:虚则可治,实则死。

  帝曰:消瘅虚实何如?

  岐伯曰:脉实大,病久可治;脉悬小坚,病久不可治。

  帝曰:形度、骨度、脉度、筋度,何以知其度也?

  帝曰:春亟治经络;夏亟治经俞;秋亟治六腑;冬则闭塞,闭塞者,用药而少针石也。所谓少针石者,非痈疽之谓也,痈疽不得顷时回,痈不知所,按之不应手,乍来乍已,刺手太阴傍三痏与缨脉各二。掖痈大热,剌足少阳五;刺而热不止,刺手心主三,刺手太阴经络者,大骨之会各三,暴痈筋,随分而痛,魄汗不尽,胞气不足,治在经俞。

  腹暴满,按之不下,取手太阳经络者,胃之募也,少阴俞去脊椎三寸傍五,用员利针。霍乱,刺俞傍五,足阳明及上傍三。刺痫惊脉五,针手太阴各五,刺经太阳五,刺手少阴经络傍者一,足阳明一,上踝五寸刺三针。

  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甘肥贵人,则高梁之疾也。隔塞闭绝,上下不通,则暴忧之疾也。暴厥而聋,偏塞闭不通,内气暴薄也。不从内,外中风之病,故瘦留著也。蹠跛,寒风湿之病也。

  黄帝曰:黄疸暴痛,癫疾厥狂,久逆之所生也。五脏不平,六腑闭塞之所生也。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

白话文翻译

黄帝问:什么叫做虚实呢?

  岐伯回答说:所谓虚实,是指正气与邪气相对而言。正气被伤,就称为虚证症。邪气偏盛,就称为实证。

  黄帝追问:虚实是怎样变化的呢?

  岐伯说:在人体五脏中,肺脏主气。因此,气虚便是肺虚,就会产生气逆足寒的症状。肺脏在五行属金,对应秋季时令。火克金,如果肺虚病症不是发生在相克的夏季,患者就可以治愈。如果恰好发生相克的时令,患者就会死亡。其余各脏的虚实病变,也可以照此类推。

  黄帝接着问:什么叫做重实呢?

  岐伯回答说:所谓重实,是指大热病人。因为邪气甚热,脉象盛满,经络俱实,就称为重实。

  黄帝又问:经络俱实是什么症状?该怎样治疗?

  岐伯回答说:所谓经络俱实,脉象表现为寸脉急而尺脉缓。这时,经和络都应该治疗。所以说,脉滑就表明生机旺盛气血顺畅,称为顺。脉涩则表明气血滞缓,称为逆。一般来讲,人体虚实与各类生物都很相似,肌肤圆润就显得生机勃勃,皮毛枯涩就是即将衰亡的征兆。如果人体五脏骨肉滑利,就表明生命可以长久。

  黄帝问:络气不足而经气有余,这是怎么回事?

  岐伯回答说:络气不足而经气有余,脉象表现为寸脉热而尺脉寒。这种情况发生在秋冬季节为逆,发生在春夏季节为顺。根据时令变化,主要应该治疗逆象的病症。

  黄帝又问:经虚络满是怎样的情况?

  岐伯回答说:所谓经虚络满,脉象表现为尺脉热满而寸脉寒涩。有这种病症的患者,在春夏就是死症,在秋冬则可以治愈。

  黄帝追问:这种病应该怎样治疗呢?

  岐伯回答说:如果是络实经虚,就应该灸阴刺阳。如果是经实络虚,则应该刺阴炙阳。

  黄帝问:什么叫做重虚呢?

  岐伯回答说:脉虚,气虚,尺虚,就称为重虚。

  黄帝问:怎样进行诊断呢?

  岐伯回答说:所谓气虚,是由于膻中气不足,症状为声音微弱语言不能连续。所谓尺虚,脉象表现为尺脉脆弱,症状为行步怯弱无力。所谓脉虚,是由于气血皆弱,导致阴阳不能应象。这三类虚症病人,脉象滑利者就可以治愈,脉象涩滞就是死症。

  黄帝接着问:寒气上攻,脉象实满,这该怎样诊断?

岐伯回答说:脉象实而滑利者,疾病可以治愈。脉象实而逆涩者,就是死症。

黄帝又问:脉象实满,手足皆寒,头部发热,这种病情会怎样发展?

岐伯回答说:如果发生在春秋季节,病人可以治愈。如果发生在冬夏季节,就是死症。如果脉象虚浮而逆涩,患者身体又发热,这也是死症。

  黄帝问:患者形体虚浮肿胀会怎么样呢?

  岐伯回答说:如果患者形体虚浮肿胀,寸脉急大而坚,尺脉却涩滞,顺就可以治愈,逆则为死症。

黄帝追问:怎样诊断顺则生逆则死?

岐伯回答说:顺就表现为手足温暖,逆则表现为手足寒冷。

黄帝问:妇女产后患热病,脉象悬小,预后怎么样?

岐伯回答说:手足温暖者,可以治愈。手足寒冷者,就是死症。

黄帝追问:妇女产后中风热,喘息有声且张口抬肩,又会是怎样脉象?

岐伯回答说:如果脉象实大而浮缓,表明尚有胃气,就可以治愈。如果脉象小急,就是真脏脉现,病人则会死亡。

黄帝问:发现肠中赤痢会怎么样?

岐伯回答说:如果患者身体发热,就是死症。如果身体寒冷,就可以治愈。

黄帝问:肠中泄痢带白沫会怎么样?

岐伯回答说:脉象沉则生,脉象浮则死。

  黄帝问:痢疾带脓血会怎么样?

  岐伯回答说:脉象悬绝者死,脉象滑大者生。

  黄帝问:属于痢疾病症,而患者身体不发热、脉象也不悬绝,这又会怎么样?

  岐伯回答说:脉象滑大者生,脉象悬涩者死。人体五脏病变,都可用四时五行相生相克规律病预测死期。

  黄帝问:癫疾的脉象,又该怎样诊断?

  岐伯回答说:脉象搏击大而滑者,患者慢慢就会自己痊愈。脉象小而坚急者,则是死症。

  黄帝追问:癫疾脉象的虚实怎样诊断?

  岐伯回答说:脉象虚缓则生,脉象坚实则死。

  黄帝问:消渴病的虚实怎样诊断?

  岐伯回答说:脉象实大,患者病虽久却可以治愈。脉象悬小而坚,如果疾病拖延时间久了,那就不可治了。

  黄帝说:形度、骨度、脉度和筋度,究竟该怎样权衡呢?

黄帝接着说:这些都要根据天道四时节气来判断。譬如,春季治病应该把握络穴,夏季治病应该把握经脉的腧穴,秋季治病应该把握六腑的合穴,冬季则是闭塞季节。在这个闭塞季节,就应该多用药酒汤剂而少用针石疗法。

少用针石疗法,并不是就痈疽病症而言。痈疽病情,顷刻不得延误。因为痈毒初起时,不知其发自何处,忽来忽去,用手按拿也摸不准。这时,就可在手太阴旁三刺,在颈部缨脉左右各两刺。腋痈患者,全身大热,应该刺足少阴五次。针刺以后,如果热还不退,就可刺手心主三次,刺手太阴经的络穴和肩贞穴各三次。急性痈肿筋缩病症,随着痈肿的分肉而痛,患者痛得汗出不断,这是膀胱经气不足所致,则应该针刺其经脉的腧穴。

如果患者腹部突然胀痛,手按依然胀痛不减,就应针刺手太阳经的络穴。具体来讲,就是要针刺胃的募穴和少阴肾腧穴五次,而且必须用员利针。如果是霍乱病症,应针刺肾腧两旁的志室穴五次,针刺足阳明胃腧及肾腧外两傍胃仓穴三次。治疗惊痫病症的刺法有五点,针刺手太阴经的经渠穴五次,针刺手太阳小肠经的阳谷穴五次,针刺手少阴经络傍的支正穴一次,针刺足阳明经解谿穴一次,针刺足踝上五寸的筑宾穴三次。

凡是诊治消瘅、突然跌倒、半身不遂、气逆气满等病症,必须掌握患者的日常饮食习惯和营养状况。譬如,身形丰满的大胖子,就是贪吃美食所致。腹内隔噎是因为气行不畅上下不通,就容易产生暴怒或忧虑病变。包括突然厥逆、不省人事、耳聋失聪、大小便不通等症状,都是内气上迫引起的病变。这些病变,皆是体内循环失调,又突然遭遇外界风寒,从而导致虚邪贼风内滞。如果行走偏跛,则是风寒或风湿引发的病症。

黄帝又说:黄疸、剧痛、癫疾、厥狂等症状,都是由于长期的经脉气逆所致。体内五脏不和,就会产生六腑闭塞的病变。头痛、耳鸣、九窍不利,则是肠胃病变的症状。

解读启示

有形之象可观可察,无形之气神秘莫测。宇宙世界有无相生循环往复,就是气与象的阴阳转化过程。人们往往关注物质世界的有形之象,却常常忽视精神世界的无形之气。唯物论有阳无阴和唯心论有阴无阳,都是阴阳失衡的极端化病态思维。人生的迷惘,正是因为被物质现象所惑。

孤阴不生,孤阳不长。阴阳相生相克循环运动,这才是宇宙天体运行的自然圆满。阴气不足则阳气有余,阴气过盛则阳气必衰。阴阳失衡,正气衰而邪气生。扶正祛邪,就是“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天之道”。风暴雷电等极端天气现象,就是宇宙自然生态系统自我修复的剧烈调整。

天时季节交替,产生地气寒热湿燥变化,就必然会影响人体五脏气血循环。气候异常,会产生寒热湿燥邪气。自然产生的雾霾瘴气,是虚邪贼风危害人体健康的天作孽。人为因素导致气候异常,则是人们自招虚邪贼风的自作孽。这时,对于虚邪贼风导致的人体病变,又寄望于手术切割和药物治疗的科技创新,难道就可以创造出逆天的奇迹吗?

追根溯源,在“天人合一”的宇宙自然生态系统中,人体又是“形神合一”的生物感应器。当人们能够自觉顺应天道地理法则时,就能够灵敏地感知虚邪贼风,也就能够及时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保护。一旦自身产生了“形神分离”的阴阳失衡,就会违逆天道地理法则,并且人为制造和加剧气候异常,从而导致自身体内五脏气血失衡的病变。这种“形神分离”的病变,就是“病由心生”的不知常妄作凶!

那么,人们为何会“形神分离”的病变呢?这个“病由心生”的祸端,又在于贪婪追求物质财富的鬼使神差。自私自利弱肉强食的“损不足以奉有余”,不仅导致了自身气血循环的阴阳失衡,而且不断制造社会生态系统阴阳失衡的病毒邪气。自从“尧舜禹之变”和“夏禹传子家天下”以来,五千年的私有制社会发展史,就是“天人分离”和“神形分离”阴阳失衡的恶性循环史。直至全球化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依然是“损不足以奉有余”科技创新的不知常妄作凶。

环顾当今世界,不管是气候异常的生态环境危机灾难,还是非典型性的新冠病毒邪气肆虐,这难道不是源于“天人分离”的“病由心生”吗?

回望来路,在五千年前的原始共产主义大同社会,先民们却能够实现“天人相应”的和谐共生均衡发展。而且,还创造出了“治神”和“治五气”的“阴阳五行说”。所谓道法自然以正治国大医治天下,就是“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今天,面对“世界五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炎黄子孙们重读《黄帝内经》的“治神”和“治五气”,就是扶正祛邪的自我康疗自我拯救。

为此,我们接下来的同步静心养神疗程,就是继续研修和解读《黄帝内经·素问·太阴阳明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