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悦:赶年集
【总第101004期】
作者:张锐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就是说,过了腊八就有年滋味儿了,家家户户开始忙年。时值腊月二十,距离2020年春节已不到十天,正是赶年集办年货的时候,我和老董吃过早饭,急匆匆下楼,去赶日照大集 。
刚走出单元门,立刻被眼前景色惊呆了。每一座楼的楼顶上,冬青隔离带上,高高的广玉兰树叶上,光秃秃的紫叶李树杈上,停留楼前的每一辆小型车棚上,都覆盖着一层细细的白纱,柔柔的,纯纯的,薄薄的;太阳刚好升到六层楼顶一竿子高,阳光暖融融的洒下来,白雪在阳光映射下,美如画卷,宛若人间仙景,欣喜从内心流到眉梢。这是入冬以来看得见的第一场雪,盼得好心焦,终于在三九
第6 天如愿以偿。莫非感动了上苍?这场小雪莫非专为爱雪之人而来?我欣赏雪景,仔细倾听着脚下发出的久违的“吱吱”响声,试着像小时候那样打个出溜滑,不觉走错方向,这都是雪景惹的祸。
当折回头走过红绿灯,远远看见开往日照大集的13路公交车,已停靠在站牌外几米的地方,车下已有20多人,他们拉着专用买菜车,正在有序上车,我紧跑几步也跨进车门。好家伙,人可真不少,好在还有座位。公交车在结了薄冰的车行道上慢慢行驶。每到一站,都有十几个人上车,车行2、3站,车内已满员。这就是逢集,无论逢哪个集,都是乘客满满,更何况是赶年集呢?
赶集是早些年流传下来的,尽管在日照各小区周围有众多小型综合超市,各片区有规范的大棚式综合商贸城,但市民还是喜欢赶大集。大集都设在城市周边,五天一集,每集都人流如潮,热闹非凡。过去只是周边农民挎着箢子,推着独轮车,或挑着担子,把自家种的的蔬菜或粮食拿到集上卖 ,换点家庭开销零用钱。现在的集市,又增加了众多商贩,他们根据各大集时间,用货车把各种商品运到集市上卖。去赶集的人有周边住户,也有城里的老年人。我知道的城市周边有合疃集、十里堡集、刘家寨集、将帅集、日照大集。据邻居说,日照大集与其他大集相比较面积最大、商品最全、价格最便宜。我们喜欢赶集不仅是因为果蔬新鲜便宜,还因为赶集时间正值我们锻炼身体的时间,可以边游玩,边购物,边锻炼。只要天气好,有空闲时间,我们一定去赶大集。
公交车在集市站牌停下,下车的人鱼贯般涌入集市。刚走进大集入口,路两边的对联、福字和各种吉祥物映入眼帘,地上摆着,空中挂着,红彤彤一大片。不觉内心怦然而动,年真的来了。也奇怪,尽管年年赶年集,还是年年被年的气氛感染;尽管年年过年,还是年年盼年。这都是老祖中传下来的习俗 。
紧接着是卖水果、干果摊位,黄澄澄的沙糖桔在小货车上堆成小山,标价10元钱3斤。无人问津,只是一味地流向集内。集上摊位纵横交错形成数条通道,每条通道两边满满登登地摊,一眼望不到尽头,无法选择往哪个方向走才不落下摊位,只能尽可能的多逛些。各种蔬菜、各种海鲜、各种熟食、各种家禽、各种粮食、猪牛羊肉,服装、鞋袜、用具、鲜花、杂品,应有尽有。去赶集的人一趟趟、一排排走着,选着,碰到中意的就问价、讨价、称秤、打包、付钱,再继续前行。集上人流攒动,叫卖声此起彼伏。
听小喇叭和卖家报出的价格,猪肉27元一斤,比市内便宜3到5元;鲤鱼5.5元一斤,比市内便宜1.5元;光棍鸡25元一只,比市内便宜10元左右;蔬菜、煎饼也都便宜一些。
我们因为要到舟山姑妹那过年,不用办很多年货,只是买些食物补充冰箱。前几天,我们分别去了金阳批发市场、合疃大集、鲁豫市场、还有大润发商场。各个地方商品都非常齐全。我认识的有带鱼、鲅鱼、鲳鱼、墨斗鱼、黄花鱼、螃蟹、大虾,以及各种贝类海产品。有猪肉、羊肉、牛肉、活鸡、活鹅、鲤鱼……,还有花生、瓜子、糖、葡萄干等干果 。我们购买了金昌鱼、鲤鱼、猪肉、现杀的活鸡、带皮熟花生、熟瓜子、红薯干 。
总感到还不够,还想补充点猪肉和青菜,我们一趟趟,一排排的逛,生怕落下哪一趟或哪一排。嘴里还不断提醒着,这一排走过了,那一趟还没逛。我发现,芹菜、大葱、山药、小米、鲤鱼、煎饼、瓜子、沙糖桔等摊位比较热闹。当沙糖桔标价10元钱4斤时,货车前瞬间挤满人,大袋小袋的抢购。人最多的还数煎饼摊位,里一层外一层。卖煎饼的是30多岁左右的夫妻俩,女主人负责称秤,只见她听着顾客报出的数量,两手麻利的从一大摞煎饼上卷出,有十斤的、五斤的,很少有3、2斤的,忙的头也不抬;男的快速将煎饼装入专用塑料袋,送到顾客手上,然后收钱、找钱。
煎饼自古就是山东的主食,山东老乡曾带着煎饼,推着独轮车支援解放战争;还曾把煎饼送到八路军阵地上,支援抗日战争。早些年,摊煎饼用红薯面,因为没有别的食材;后来,摊煎饼用石磨磨成的小麦粉,成为山东的特色食品,曾享誉全国。现在的煎饼多数是用煎饼机做出的白面或杂面的,比较博,虽然家家购买,但已失去了山东大煎饼的特色。我从北方来到山东已有32载,仍然以米饭为主,但是,只要买回来新煎饼,一定吃一顿,把菜卷到煎饼里,别有一番风味。
不觉走到了卖瓜子的摊位,品种很全,买的人也不少。有五香口的,有咸味口的,有原味口的,还有南瓜籽和各种口味的带皮花生。有一位乡下老人推着一辆旧自行车来到摊位前,自行车把上、车筐里各有一个装着很少物品的塑料袋。这位老人在摊位前站定,指着南瓜子问南瓜籽多少钱一斤,然后称了一斤,稀罕的放在车筐里,小心翼翼的掏出十二元交给摊位主人。想必这位老人了解南瓜子营养,只是不舍得多买。
去赶集的人们提着袋子或拉着车,开始往回走。阳光依旧温暖,解了冻的集市开始泥泞,我们提着装着猪肉和青菜的塑料袋,小心翼翼的跟着人流向集外走,还不时观看两边的商品,有种犹意未尽的感觉。
公交站牌下已排成长长的两队,人们说着笑着等候公交车的到来,装的不太满的小购菜车静静的陪在主人身边。
赶年集结束了,接下来便是过年,无论贫困还是富有,无论百姓还是官员,无论在国内还是在海外,只要是炎黄子孙,都将欢度那欢天喜地的时刻。
张锐,笔名:白杨树,网名:大森林。生于1956年10月,大专文化,高级政工师,做过企业高管。现居住在山东省日照市,已退休多年。喜欢阅读思考,喜欢用文字表达情感,近两年在网络发表20余篇作品,其中《我的知青老师》收录在《知青岁月》续编。文字将伴我后半生。
在场文学 The presence of literature 主 编:明桦微 信 号:zhaominghua0526本期编辑:学英微 信 号:shaiwangnv来稿须知:原创,文责自负。稿件题材:诗歌、散文、小说、杂文,书法、摄影、绘画作品。初次投稿:附作者姓名(笔名)、个人简介(150字左右)、照片一张。投稿信箱:438371346@qq.com
在场文学主编明桦感谢您支持原创作品
赏,是一种情怀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