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专刊】肖毅:《求知路上良师多》
【总第031101期】
求知路上良师多
作者:肖毅
九月,属于教师。在无边的苍翠和金黄里,迎来了第三十三个教师节。无论过去多少年,岁月可以沧桑我们的容颜,却在人生叠加的高度,清晰地镌刻上了那些良师的形象。与他们有缘相遇,珍重相知,默默相惜。他们的言传身教始终如一,坚固不移,让我们心存敬畏与感激。
张老师是我小学五年里最难忘的一位老师。我上学比较晚,母亲送我去村里学校时,我已快八岁了。农村孩子见识少,我小时更是羞于见陌生人,母亲就特意和张老师做了交代。在老师的耐心引导下,我顺利度过了适应阶段。大约到了四五年级时,我的学习成绩就名列前茅了,张老师为了锻炼我,让我当了课代表、学习委员,早自习领着同学们一遍遍朗读课文,让同学们逐个背诵九九乘法口诀,并授权我对背诵不下来的同学予以罚站。
那时的我也认真的很,果真罚了背不下来的同学。看到比我又高又壮的同学站在那里,吭哧吭哧地背口诀,我感到很不是滋味。在老师的引导鼓励下,我逐渐增加了自信,顺利考上了初中。张老师平常很温和,但发起火来却很吓人。有一次,一个男同学上课不注意听讲,张老师先是拿粉笔头提醒,三番五次不奏效后,张老师气愤至极,拿了一根粉笔在讲台上搓来搓去,边搓边不停地啐口水,直到把那根粉笔搓得粉碎才稍微消了火气。1980年小学毕业时,我在学校门前照了有生以来的第一张照片,小学五年的点点滴滴,张老师的谆谆教诲似乎都定格在这张照片上,成为我不灭的记忆。
初中阶段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班主任王老师了。王老师大约三十来岁,高高的个子,挺拔的腰杆,不胖不瘦,蓄了淡淡的胡须,眼睛不大,但特别威严,管理班级非常严格,我们都有些怵他。我从村里小学升到公社(乡)中学后,每天要走三四里路,大约半个小时时间,还要自己带午饭,也吃了不少辛苦。春夏秋三季还比较好过,冬天就比较难过了。早晨上学时,还是顺风,下午放学后,顶着凛冽的西北风,腮帮子冻得通红,手脚也都早已缩在一起了,冻伤经年不好,回家后就用茄子根等泡水来洗,直到后来穿得暖了,买了新棉鞋,做了厚厚的手闷子,冻伤才逐渐好了。
由于小学没有设置英语课,到初中我才开始学习,课程总是跟不上。加上口音差别,心里有些自卑,不敢大声朗读,英语成绩就差了很多,学习信心也大受打击。有些淘气的乡直同学,又常变着法儿地欺负我们这些乡下来的,以至于很多同学早早弃学了。中考时,我没考上重点高中,便萌生了回家务农的念头。暑假期间,王老师突然来到我家,先是问了我的个人想法,又向母亲说我的平时成绩还可以,只要复读一年,很有可能考上县里重点中学。母亲一向相信老师的话,看我瘦弱的样子,也实在不是务农的料,便答应让我复读了。正是这次家访,改变了我的命运。我在第二次中考后,考上了县重点高中----甘南二中。
每当回忆起关键时刻王老师的那次家访,我就庆幸自己遇到了一位认真负责的好班主任老师。后来,王老师离开了教育行业,到乡里当了司法助理,每次碰到去乡里办事的哥哥,都要打听我的消息。有一年回乡看望父母,在大哥的陪同下,我专程到乡里拜访了王老师,并一起喝了一顿酒,了却了一桩心愿。
田老师是我高中期间对我帮助最大的老师,也是我的班主任。田老师当时三十五六岁,烫着时髦的短卷发,单眼皮,眼神犀利,是个厉害的女老师。口才极好,语速极快,主讲历史。虽然是个女老师,但因能力强,又积极上进,在学校很有威信。田老师上课认真,每次讲课都准备得很充分,板书速度快内容细致,哪堂课都要擦两三次黑板,后来老师得了肺癌,不知是不是和吃了那么多粉笔灰有关系。
田老师心地善良,我们很多农村来的孩子住宿舍,生活清苦得很。她就常常把我们带到家里,做些可口的饭菜,让我们改善伙食。她的爱人对此不但不反感,还主动当起厨师,帮助田老师一起招待我们,他们家俩孩子和大家也都熟络了,文静的丹和淘气的坤也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在老师的鼓励帮助下,学习并不出众的我,意外地考了还不错的成绩。考虑到家庭困难,老师建议我选个省钱的。经过反复斟酌,就报考了带有“八一”字样的农垦大学,心想没准不要学费,还能发服装呢吧!就这样,我从黑龙江省最西部来到了最东部的密山,并从此与其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这里还遇到了两位学识渊博的大学老师。
田老师后来到县人大任副主任,不幸患上癌症后,在上海哈尔滨等地奔波治疗,顽强的意志乐观的精神,使她成了远近文明的抗癌明星。现在经常天南海北地游历,和老亲故友相聚,每到一地,都受到学生、朋友的热情欢迎,她也给大家带去了无尽的欢乐,她现在是我们高中微信群里最活跃的成员。
大学期间,任课老师比较多。总体来说,八十年代后期的高等学府,老师都还比较敬业,学习气氛也比较浓厚,让人分心的娱乐活动也少,大家都把主要精力用在读书学习上,收获的知识也就多些。
教党史的胡教授是特别认真的老教师。他是上海人,虽然在东北多年了,但依然有比较浓重的上海口音。他中等个子,戴副厚厚的眼镜,剃着利落的平头,花白的头发显得人愈加精神,典型的学者风范。每次上课,他都认真备课,认真讲授,即使偶尔感冒,带着鼻音也不肯让我们自学。他的板书字体小而工整,每次都等我们都抄写完了才擦掉换新内容。由于他的严谨治学态度,每次我都认真听课,力争跟上他的节奏,因为稍微溜号就会听不懂了。他也很少点名,即使点名,对明知代为答到的同学也不点破,考试时也不故意抓谁补考。为此,同学们反倒不好意思太过分,他的课出勤率是比较高的了。
另一个让我佩服的老师就是教现代汉语的刘老师了。刘老师毕业于哈师大,个子不高,胖胖的圆脸,声音略有沙哑,富有磁性,记忆力好,反映敏捷。专业知识渊博,对诗歌造诣颇深,最精彩的一堂课,曾用一首接一首的诗歌来阐释一首诗歌的内涵,声情并茂,富有激情,一气呵成,那真叫投入,感染力怎一个强字了得。作为语文课代表,我不但被震惊到,乃至在后来的工作中,曾和很多宣传战线的同事提到这个情节。因工作关系,刘老师调到北大荒文学杂志社后,还曾到我所在的单位采访,撰写先模人物的报告文学。那次,他到农场后,当天采访完,晚上写作,早晨起来,一篇字迹潇洒、语言优美、情节生动、洋洋洒洒万余字的报告文学作品就放在了受访者的案头了,着实让我这个弟子跟着沾光了。
再后来,刘老师离开了杂志社,继续从事专业文学创作,相继出了多部专著。现在,他与时俱进,用微信给我们分享他的最新作品。每篇作品,不论长短,依然充满了激情,洋溢着对真善美的激扬,对假恶丑的鞭挞,令同学们受益匪浅。
离开校门已近三十年了,每个求学阶段老师们的谆谆教导,他们的专业能力、敬业态度和职业操守,一直在深深地影响着我。
感恩在我们懵懂的青春岁月,遇见您,给了我一生感动和回忆。这些名字如印在灵魂深处的刻痕,经岁月打磨,厚重里透着睿智的光芒。岁月悠长,在缕缕剪不断的师情的绵长里,让我们的人生在岁月的沉淀里历久弥香。
2017.9.3献给老师们的节日礼物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肖毅,毕业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一直工作在垦区。
在场文学 The presence of literature 主 编:明桦微 信 号:zhaominghua0526本期编辑:明桦微 信 号:shaiwangnv来稿须知:原创,文责自负。稿件题材:诗歌、散文、小说、杂文,书法、摄影、绘画作品。初次投稿:附作者姓名(笔名)、个人简介(150字左右)、照片一张。投稿信箱:438371346@qq.com qiufengjj@163.com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