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入怀】张学英(三月雪):《吃货的旧时光》
【总第007003期】
在场文学,文学在生活的现场和心灵的现场
------肖复兴
吃货的旧时光 年少时的风物盏盏,刻在记忆的深处,想想大多与吃有关:装零食的皮包、煎饼鏊子、还有父亲的辛年谷。
作者:张学英
吃货的旧时光(一)
中秋过后,剩下几盒包装精美的月饼。送人已经过了时令,吃又实在没有胃口,在储物间的曦微月影里,搁置成蒙尘的静物。最终仅成了仲秋月曾圆过的佐证。晚上和老妈煲电话粥时,我说:现在的月饼咋就不香了呢?没等老妈回答,老爸在旁边说:日子太香了,月饼就不香了!老妈补充的很朴实:现在的人肚子里不缺东西,哪像你们小时候,一块月饼分四瓣......是啊,那时候,两块月饼过中秋。一块月饼分四瓣,六口人每人手里一角。还有两角,留给小我八岁的妹妹平时做零嘴。收在一个灰色的人造革皮包里。一、装零食的皮包
这是一个浅灰色人造革的皮包,一面印着一架白色的飞机,右上角有上海两个黑色的字。我想我这辈子认识的第一个字就是这“上”字,第二个一定是这“海”字。
这个皮包,从云山农场的九连到七连再到四连,跟着我们家转战了十几年。它在我们家的地位很高,因为它是用来装零食的。母亲去连队的小卖店买吃的都会拎着它,回来后打开拉锁,挨个给我们分发。可是一年里,这样的日子并不多。
我很小的时候,曾经因为馋苹果,自己拿着这个皮包去小卖店。小卖店的售货员是一个叫张亚山的病弱叔叔,见我一个人进来,问我:你来干什么?我把书包送到他面前告诉他:我想吃苹果!他问:你带钱了吗?我反问:钱是啥?他拿出一张纸币给我看:有钱才可以买苹果。我摇头不信,坚持说出我的心愿:我要吃苹果!他很无奈告诉我:回家找你爸妈来。我充耳不闻依然是那句:我要吃苹果。
小卖店陆续进来几个顾客,有一个和父亲一起在农具厂上班的叔叔,拉我走我就倔强的站那不动。叔叔赶紧找来父亲,我对父亲说:我要吃苹果,父亲没有回答,抱起我就走。我小小的心明了一件事:爸爸也没钱!(那时我三岁,这个故事是母亲后来讲给我听的)
我8岁 的时候,妹妹出生。也就从那时起,我发现这个皮包被高高的挂在了墙上。我站在家里最高的板凳上也够不到,我有一个直觉母亲似乎在防备着我。高高在墙上的包里有时装着别人送的两个苹果,几块饼干,或者一包糖。有时装自家炸的麻花,面扣。这些吃的,我们三个大孩子(哥哥姐姐和我)是不能轻易吃到的。基本都是留给小妹妹的。
我时常被包里的美食诱惑着,有一次冒着“生命危险”大板凳上摞着小板凳,终于半截麻花被我拿到手。偷偷的握在手心一点点慢慢啃,那叫一个香。可惜,“赃物”没被销毁,被母亲发现了。我把手藏身后,母亲严厉地问我手里是啥?我吓得不敢说话。母亲把我手拉过来,我摊开手。母亲看到一小节吃剩的麻花,说:妹妹小,这个是留给她吃的。以后不能拿了啊!再摔到自己。虽然一贯严厉的母亲没有过多的责备,可是我再也不敢去打这灰色皮包的主意。
妹妹一岁多得了脑膜炎,母亲带妹妹在场部住院。姥姥拿来一包高粱饴的糖块,就顺手放抽屉里了。我天天被这包糖诱惑着,一天终于忍不住,趁家中无人把草黄色包装纸拆开,数了数一共三十几块糖。拿一块出来,在依照原来的样子包起来。第二天,如法炮制,又拿一块。第三天觉得少了三块,会不会被发现呢?有点不敢吃了。写着作业还想着那些糖,拿起尺子打格的时候,灵光乍现:迅速打开纸包,每块糖拿尺子量出半公分,用小刀切下来,在包上糖纸。一次切四五块,直到所有的高粱饴都被切割完,也没被发现。不过这样的机会,这辈子就一次呀!母亲带妹妹回来后,一切好吃的都回归那个高高在上的灰色人造革的皮包里。
我一直认为那时的家庭主妇是最聪明的,没有烤箱微波炉电饭锅这些设备,依然会凭着简单的炊具做出可口的美食,如我母亲会做小饼干,小麻花,炸面扣,还会自制解暑的汽水。填充进灰色的皮包和我们的馋嘴里。不过那时我们家有一个高大上的东西:煎饼鏊子。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张学英,笔名三月雪,北大荒作家协会会员,现客居北京。做散淡的生意,过闲适的日子。用文字腌制时间,煮字烹文疗饥慰伤。对黑土地情有独钟,生于斯,长于斯,文字长萦绕于斯。
在场文学 The presence of literature 主 编:明华微 信 号:zhaominghua0526本期编辑:三月雪微 信 号:shaiwangnv来稿须知:原创,文责自负。稿件题材:诗歌、散文、小说、杂文,书法、摄影、绘画作品。初次投稿:附作者姓名(笔名)、个人简介(150字左右)、照片一张。投稿信箱:438371346@qq.com qiufengjj@163.com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