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斗扶不起,背锅大侠,就是他

昏君而得善终,蜀国刘禅和吴国孙皓都属于幸运儿。

虽然留下乐不思蜀的成语,大家却对刘禅阿斗没有太大恨意,反而把蜀国几个不愿意战斗到底的人,骂为卖国贼。

比如说,大学者谯周。因为力劝刘禅投降邓艾,他被骂为苟且偷生的老不死。

但是,这个锅真应该谯周来背吗?

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称一称这口锅,就知道真相了——

第一,从情感上,谯周想不想卖?

第二,从利益上,谯周会不会卖?

第三,从能力上,谯周能不能卖?

第一个问题,谯周想不想卖蜀国?

谯周是地道的蜀国人,201年出生于益州巴西郡西充国县,是地地道道的蜀国人,没有理由不爱自己的家乡。

谯周的爸爸是个学者。受父亲熏陶,谯周勤奋好学,废寝忘食,学到精妙之处,独自嘿嘿直乐。

223年,诸葛亮担任益州牧,任命谯周为劝学从事,相当于现在教育厅副厅长一职。

这时,谯周年仅22岁,诸葛亮对他的知遇提拔之恩,不可谓不深。

11年后,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谯周在家里知道消息后,快马加鞭,前往奔丧。

随后,刘禅下令,为了政局稳定,禁止大臣前往五太原奔丧。

因为动作迅速,谯周仍到达了五丈原。

从成都到五丈原,直线距离超过了1300里,谯周千里奔丧,说明诸葛亮在他心目中,是恩师恩深似海,是贵人高山仰止。

想让谯周出卖自己的家乡,出卖恩师苦心经营的蜀国,很难。

第二个问题,谯周会不会出卖蜀国?

出卖,往往出于利益,尤其是获得的利益丰厚时。

谯周劝刘禅放弃抵抗,有没有从中渔利的目的呢?

263年,谯周已经62岁,这个岁数不会再有什么政治企图吧。

这个时候,谯周在蜀国的职位是光禄大夫,位列九卿,投降魏国,难道能升职到三公?

这个不大可能。

而且,虽然谯周位列九卿,但不管朝政,是个虚职。这种虚职,只是荣誉,不存在升迁的可能。

当然,还有一种利益存在——为了避免利益受损,即如果谯周不出卖蜀国,就会有生命危险,会有财产损失等等。

这些也不存在。

既不会获得好处,也不会因此失去利益,让谯周出卖蜀国,很难。

第三个问题,谯周能不能出卖蜀国?

卖有一个前提,首先是你有。

比如卖衣服,首先你得有衣服,卖大米,首先你得有大米。

如果说谯周卖蜀国,那他手里有蜀国吗,或者说他掌握蜀国的政权吗?

263年的蜀国,皇权在刘禅那里,朝权在宦官黄皓那里,军权在姜维、诸葛瞻那里。

谯周即使想卖,他手里什么也没有,又能卖什么呢?

可能有人会说,谁让他劝刘禅啊,他卖的是意见和建议。

好吧,谯周的意见和建议,还有很多,比如说劝刘禅少出去打猎,比如说劝阿斗少建造宫殿。

这些意见和建议,刘禅一个没听,一个没用。

到投降邓艾的时候,谯周说与不说,刘禅也会投降。

谯周之所以跑出来,冒着成为卖国贼的危险,劝刘禅出城投降,是因为刘禅还想选择另外两个更糟的选项:一个投奔吴国,一个逃往南中。

谯周告诉刘禅,投奔吴国,是自寻其辱,逃往南中,是自寻死路。

三个选项,都是下下签,但其中,投降邓艾的害处最小。

刘禅这个时候,其实也不知道到底听没听明白,也许是懒得再跑了,迟早是一输,不如早早举手缴枪,起码输得舒舒服服。

国在刘禅手里,能卖的只有他自己。刘禅最信任的,是小人黄皓。要说卖国贼,只能是刘禅和黄皓。

综上,谯周,是位如假包换的背锅大侠。

《三国的秘密》

1700年前,从沈阳出发一支东北远征军

干啥成啥,他的成功秘诀很简单

一个成长想跑偏都困难的家庭,应该是怎样?

捧人三分吹,贬人七分踩,刘备不喜却还用他,因其资格太老

千里走单骑,其实讲的是他,送的不是嫂子,而是老师遗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