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元:秦崩 楚亡 汉兴——后战国时代

李开元 三联书店三联书情 昨天

微信ID:sanlianshutong

『生活需要读书和新知』

秦汉之际的短短二十年,风云际会,英雄辈出。楚汉争霸,刘邦胜出,由此开启两汉四百年的历史。但在刘邦称帝的几年中,君臣矛盾升级,匈奴南下觊觎,吕氏专权跋扈,宗室蠢蠢欲动,直至代王刘恒入继大统,汉朝才从兴起逐渐走向兴盛。

历史学家李开元先生的历史叙事三部曲《秦崩》《楚亡》《汉兴》,从公元前256年,刘邦出生于楚国沛县开始,结束于公元前157年,汉文帝刘恒病故长安。所叙述的历史,集中在后战国时代。后战国时代,是秦帝国崩溃后的历史断裂与历史转型。时间虽然短暂,意义却很深远。其深远的意义,不仅显现在秦末汉初的六十年间,更隐现在中华帝国两千年历史的背后。


*文章系《汉兴:从吕后到汉文帝》(李开元 著 三联书店2021-7)“尾声 后战国时代”。文章版权所有,转载请在文末留言。
东汉洛阳南宫位置现状图

后战国时代


文 | 李开元

我整理历史,写《秦崩》《楚亡》《汉兴》,叙事从公元前256年,刘邦出生于楚国沛县开始,结束于公元前157年,汉文帝刘恒病故长安。时间的跨度,整整一百年。
百年历史,风云突变。华夏大地,经历了战国、帝国和后战国三个时代。
战国时代,若从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七国争雄的局面形成开始,到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始皇统一天下结束,大约经历了230年。
公元前256年,以秦国的历法计,是秦昭襄王五十一年。这一年,秦国灭掉了东周,天下失去了挂名的天子。争雄的七国中,秦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国势强大,步步向东扩张,统一天下的大势已经形成。以此为界,历史进入战国后期。
北魏古城墙遗址
战国后期的历史,自有其特点。我曾经简略地概括如下。一、天下局势:多国并立相争,一国称雄独霸。二、政治体制:从世卿世禄向官僚制过渡,君权强化。三、社会类型:由封建领主制下的宗法社会,向郡县制下的编户齐民社会过渡。四、统治方式:间接统治的封建原理,与直接统治的人头原理并用。五、经济形态:从基于氏族共同体的井田制,向基于核心家族的小农经济过渡。六、文化思想:诸子百家争鸣。七、社会风尚:养士之风、游侠盛行。
这种历史特点,是一种升华了的历史感,是通过历史研究提炼出来的一种时代精神。《秦崩》中,我以刘邦和张耳的游侠经历为线索,复活战国后期的风土人情,力图将这种时代精神具现出几分来。
今雁门关一带山势地形。刘邦大军出广武县,翻越勾注山挺进平城。勾注山,即今雁门山,在汉广武县北,山间的河谷道路,古来是连接大同盆地与忻州盆地的重要通道,其间最著名的关口,就是雁门关。
公元前221年,以秦国的历法计,是秦王政二十六年。这一年,秦始皇统一天下,列国并立的战国时代结束,秦王朝建立。历史,进入秦帝国时代。
秦帝国的历史,也自有其特点。我曾经简略概括如下。一、天下局势:天下唯一的国家——大一统的秦帝国,无国际无外交的独国世界。二、政治体制:皇权官僚集权体制建立,独天下的绝对皇权。三、社会类型:郡县制下的编户齐民社会。四、统治方式:直接统治的人头原理。五、经济形态:与军功爵制配合的名田制,基于核心家族的小农经济。六、文化思想:以吏为师,焚书尊法,诸子百家消亡。七、社会风尚:家无私客,游侠灭绝。
《秦崩》中,大厦将倾,天下大乱的叙事,是这种历史特点在国家政府层面上的体现。体现在民间下层,有亭长刘邦的人际交往,陈国后裔陈胜的坎坷人生,韩国后人张良的复仇隐逸……《楚亡》中,有王孙韩信的淮阴生活,英国后裔英布的逃役亡命,贫民陈平的乡里社稷……在《汉兴》中,以叔孙通为主线的儒生群体之遭遇,更是思想文化层面上的真实写照。
然而,在笔者之复活型历史叙事三部曲中,战国后期和秦帝国时代,都不过是前史背景,《秦崩》《楚亡》《汉兴》所叙述的历史,集中在后战国时代。
后战国时代,起源于秦楚汉间。所谓秦楚汉间,即司马迁于《史记》秦楚之际月表所截取的八年时间,始于秦末乱起的秦二世元年(前209),终于汉王朝建立之高帝五年(前202)。其时间虽然短暂,历史变动却非常剧烈,秦王朝在此期间崩溃,战国七国在此期间复活,项羽在此期间称霸天下,分封十九国。刘邦也在此期间战胜项羽,接受楚、韩、淮南、梁、衡山、赵、燕等七国国王的推举即皇帝位,建立了汉王朝。
在秦楚汉间,尽管历史变动纷繁剧烈,历史运动的方向和脉络却清楚明了。在这个时段中,秦帝国在战国复国运动中崩溃,历史向战国方向回转。但是,向战国方向回转的历史无法绕开秦帝国,于是出现了一个战国和帝国两个时代的历史特点混合同在的新时代。西汉王朝建立以后,沿袭了秦楚汉间的历史特点,不久,以同姓王取代异姓王的变通形式,将这个特殊的历史时代稳定下来,一直持续到景帝末年。
未央宫前殿遗址
对于后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我曾经简略地概括如下:
一、天下局势:汉朝一强主持天下,与多个王国、众多侯国并立共存之联合帝国出现。二、政治体制:宫廷与政府分权共治,汉朝与诸侯国划界分治,侯国自治。三、社会类型:郡县制下的编户齐民社会,与王国侯国制下的封建领主社会并存。四、统治方式:直接统治之人头原理,与间接统治之封建原理并存。五、经济形态:配套军功爵的名田制,基于核心家族的小农经济,与封建领主经济并存。六、文化思想:黄老道家主导下的诸子复兴,百家融合。七、社会风尚:养士之风又来,游侠再盛。
汉朝一强主持天下,与多个王国、众多侯国并立共存之联合帝国的出现,在高帝五年。这年,以汉王刘邦为首的多国连横联盟,击败了以楚王项羽为首的多国合纵联盟。称霸天下的汉王刘邦,接受六国诸侯王的拥戴,即皇帝位,建立起以汉朝为宗主国的联合帝国。这一重大变局,正如《楚亡》第五章八”刘邦定陶即皇帝位”所道及,由楚王韩信领头,联名韩王韩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前衡山王吴芮、赵王张敖、燕王臧荼共同上疏,拥戴汉王刘邦即皇帝位。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新时代,联合帝国之汉帝国时代。
汉帝国建立后,逐一消灭异姓诸侯王国,将刘姓汉朝与异姓诸侯王国并存的联合帝国,改造成以汉朝为大宗,以多个刘姓诸侯王国为小宗的刘氏联合帝国。同时,在确保非刘姓不王的条件下,确立了非功臣不侯的原则。一百多位功臣的分封,一百多个侯国的建立,成为联合帝国内又一等级的自治实体,突出地体现了支撑汉帝国的社会基础——军功受益阶层的存在。这一重大变局的节点,就是本书第三章十“刘邦之死”中所叙述的白马之盟。从此以后,天下局势稳定下来。
未央宫内天禄阁遗址
宫廷与政府分权共治的典范,是萧规曹随。萧何、曹参先后继任相国,独立施政,君臣制衡,开启黄老之治的新政局。延续萧曹之治,丞相由功臣选任,独立施政的传统,一直持续到后战国时代的终结。至于汉朝与诸侯国划界分治,侯国自治的特点,最可见于文帝继位以后,恢复汉朝与诸侯王国的疆界划分,遣送列侯回国治理国土臣民。短寿的贾谊,他一生长太息的事情,多在汉王朝与王国和侯国的关系上。
名医淳于意命运坎坷,他在汉朝、齐国和阳虚侯国间的辗转经历,最能体现郡县制下的编户齐民社会,与王国侯国制下的封建领主社会并存的叠层空间。齐国女子田南的爱情悲剧,既是汉朝与王国划界而治的写照,也反映了编户齐民社会中小人物的无奈。
直接统治之人头原理,与间接统治之封建原理并存的特点,可以从本书第二章六“废黜赵王张敖:贯高田叔的故事”中读到。赵国是汉朝的封国,赵王张敖效忠于皇帝刘邦。但是,赵相赵午、贯高,赵臣田叔、孟舒,他们是赵王的臣属,他们效忠的对象是赵王张敖,而非皇帝刘邦。他们为了维护赵王的尊严,策划了暗杀皇帝的密谋。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通行古今中外的封建原理留下的政治空间,是我们解读这个历史故事的钥匙。
与军功爵配套的名田制,是汉帝国得以建立与稳定的经济基础。在本书第一章四”新统治的根基:军功受益阶层”中,依据最新的出土文物,描述了这个制度的细节及其施行的结果。有心的读者,如果关注到唐代的关陇军功集团与均田制,再联系到历朝历代建立之初,新的统治阶层和新的统治基础如何建立,将会打开眼界,获得一种贯通中华帝国两千年历史的普遍意义。
黄老之学,是后战国时代的思想主流。黄老之学,以老子的道论为哲学基础,融入齐法家的刑名法度思想,成就一兼容并包、经世致用的思想流派。文景之治的国势升平,诸子融合的文化复兴,都得益于黄老之学的涵养。在本书第四章五“曹相国黄老治齐”、六“盖公说黄老之学”中,我结合新出土的文献,对黄老之学经世致用的精要,做了简要的概括:守道、依法、均衡、知变、求无为。就是以道为思想本源,以法为制度架构,以均衡为施行方针,以知变为改进方法,以无为为目标境界。源远流长,意境深远。
我写代相陈豨的积习做派,我写丞相王陵的特立独行,我写朱建与陆贾为审食其策划脱祸之策,都可以看到养士之风又来、游侠再盛的社会风尚。至于直谏敢言的袁盎和公正执法的张释之,他们的人格风貌,也都需要放在侠士的精神中理解。后战国时代的养士和游侠之风,是战国时代的流风余韵,其风貌特点的贯通概述,见于《秦崩》第一章七“战国时代的游侠风尚”。
马王堆汉墓3号墓坑
后战国时代,是秦帝国崩溃后的历史断裂与历史转型。时间虽然短暂,意义却很深远。其深远的意义,不仅显现在秦末汉初的六十年间,更隐现在中华帝国两千年历史的背后。为了将这种隐现的意义彰显出来,我从历史理念的抽象上,对后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做了长时态的归纳:
一、新贵族主义:功臣和亲族的分封世袭。二、分权主义:分散权力和注意权力的平衡,统一法制下的分权自治。三、保守主义:不扰民乱民,政府尽可能少干预民间事务,尽可能减少民众的负担。四、调和主义:不做思想管制,不高挂信念理想,在调和与模糊中留下百家共存的宽容的思想环境。
在传统的意义上解读这个时代,可以用“文景之治”的黄金时代来概括;在现代的意义上重新诠释这个时代,可能是中华帝国两千年王朝循环的历史中,唯一一次在体制上出现了新的转型之可能性的时代。这个新的转型的方向,就是脱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一帝国体制,逐步走向统一法制下的分权政治体制。

.

(0)

相关推荐

  • 从《楚亡》看历史烟云,更能看到时代趋势

    本文导读: 看一本历史书,不在于你认识了多少个历史人物,知道了多少个好玩儿的段子,重要的是用前人的历史当镜子,看今天的世界,看今天的自己.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著名 ...

  • 没当过皇帝的项羽,为何能写入帝王本纪?

    秦始皇横扫六合.一统天下之后,北伐匈奴,南征百越.将秦帝国的军力一分为三,北方军对付匈奴,南方军远征百越,中央军固守关中.而中原地区经过多年征战,已剿灭各地武力,又收天下金属,形同缴械:领域之内乃分郡 ...

  • 《大秦赋》:战国为何人才辈出?一句“先生教我”说明了一切

    小政在朝不在民,大政在民不在朝. <大秦帝国> [<大秦赋>:战国为何人才辈出?一句"先生教我"说明了一切] 由延艺.顾其铭.强龙.刘永涛执导,李梦.张健编 ...

  • 豆瓣评分5.9,大秦赋为何遭遇滑铁卢

    沉思的托克维尔:  为社会保留一点理性的声音 ★成为沉思的托克维尔资深读者:点击上方「沉思的托克维尔」→右上角菜单栏→设为星标 大秦赋豆瓣评分跌破6.0,成为今年的烂片之一. 大秦赋开播时,我是满怀憧 ...

  • 李开元:为了这种“沦落”,我至少努力了二十年

    日本禅向左,中国禅向右 这部经典 是耽迷读书不期而遇的产物 序言 历史是人的故事   这些年来,我致力于历史叙事. 一位朋友,惋惜地写道:曾经的一位那么有见地的学者,如今沦落到为大众讲故事,真是可惜了 ...

  • 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熬死了自己的9个儿子,孙子差点都熬死

    "天教把定春风笑,来作人间长寿仙."--崔敦礼 古人好求仙问道,秦始皇更是穷极一生苦寻长生不死之药,可惜念念不忘竟毫无回响.每个君王都怀揣着"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quo ...

  • ​李开元:秦崩 楚亡 汉兴——后战国时代

    『生活需要读书和新知』 秦汉之际的短短二十年,风云际会,英雄辈出.楚汉争霸,刘邦胜出,由此开启两汉四百年的历史.但在刘邦称帝的几年中,君臣矛盾升级,匈奴南下觊觎,吕氏专权跋扈,宗室蠢蠢欲动,直至代王刘 ...

  • 李开元:我写《秦崩》《楚亡》《汉兴》,时间的跨度整整一百年

    李开元教授 文 / 李开元 我整理历史,写<秦崩><楚亡><汉兴>,叙事从公元前256年,刘邦出生于楚国沛县开始,结束于公元前157 年,汉文帝刘恒病故长安.时间的 ...

  •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三户指哪三户?为何灭秦必定是楚人?

    司马迁的<史记>中有一句秦朝灭亡之前的名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意思是就算楚国只剩下三个氏族,能够消灭秦国的也必然是楚国.关于秦朝的灭亡,肯定离不开秦国自身原因.后 ...

  • 第二十四回脱楚厄幸遇戚姬知汉兴拚死陵母

    却说彭城溃卒,奔至城阳,往报项羽.羽闻彭城失守,气得暴跳如雷,留下诸将攻齐,自率精骑三万人,倍道回援.由鲁地出胡陵,径抵萧县.萧县东南,有汉兵数营扎住,本由汉王遣使防羽,营中亦不甚戒备.谁知项王夤夜到 ...

  • |隋亡唐兴七十年|卷四•第八章4.宏图成烟「大业沙崩」

    隋唐两朝的两对帝王父子 --有关从杨坚到李世民的历史阅读 卷四·大业.贞观纪事(下) |第八章·大相径庭:两个榜样的造型 |宏图成烟 大业沙崩 用这样八个字来总结大业天子一生的文治武功的确是有些残忍, ...

  • 历史典故: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成语"三户亡秦"的典故出处.这句产生于反抗秦朝统一的秦朝时代名言,出自西汉时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 意为即使楚国只剩下 ...

  • 亡秦必楚

    秦末,民不堪役,陳勝.吳廣揭竿而起,老流氓劉季靠著自己多年的人脈經營,乘機起事於大秦泗水郡沛縣豐邑. 劉季的哥們兒都是沛縣本地人,他們的姓氏(其實是氏非姓)所對應的祖居地也大多距離沛縣不遠: 蕭何之蕭 ...

  • 【通鉴0193】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通鉴原文         梁闻陈王定死,召诸别将会薛计事,沛公亦往焉.居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往说项梁曰:"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 ...

  • 世人皆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究竟是指哪“三户”?

    在历史沟壑的深处,我们总能听到这一句话:"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话荡气回肠,响彻古今.不论这句话究竟是不是项燕的临终遗言,秦朝的灭亡,确实楚人有着直接的关系. 不过这里就产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