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东北地区,距离大海很近,为何没有出海口?

印度位于南亚,是南亚次大陆最大国家,而且国土有着很多优势。首先,印度多平原,土壤结构好。印度位于喜马拉雅山以南,国土整体比较平坦,40%国土为平原,山地只占25%,高原占33%,但这些山地、高原大部分都在海拔一千米以下。也就是说,印度基本以低矮平缓的地形为主,这在交通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有利于印度各地便捷的交往。

其次,纬度低,印度国土整体位于中低纬度地区,夏季温度高,冬季也不冷,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温暖的气候,配合印度平坦的地形,以及多冲积土和热带黑土等适宜作物生长的肥沃土壤条件,使印度的农作物可以达到一年四熟,这也是印度可以承载十几亿人口的原因。不过印度的领土也有一些不足。

首先,印度平均温度高,虽然适宜农作物生长,但却并不宜居。其次,印度国土布局和形势不佳,虽然地形平坦,交通本应比多山国家更方便,但其实印度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滞后,各地之间的交通也远没有想象中的便捷,特别是印度东北地区,和印度其他地区交往更加不便。

印度东北指的是印度东北的几个邦,只通过西里古里走廊,与印度其他地区相连。西里古里走廊位于锡金与孟加拉国之间,长约22公里,东翼宽约33公里,西翼仅宽21公里,虽然比较狭窄,但却是印度连接东北地区的陆上通道。印度东北地区的边界仅有1%通过西里古里走廊,与印度其他国土相连,其余99%都是国际边界,分别与中国,缅甸,孟加拉国,不丹接壤,印度国土布局和形式不佳,主要指的就是这里。

印度这种国土布局,就导致印度东北和其他地区长期交往不便,再加上印度东北以黄种人为主,这种与印度主版图地理上的隔绝,更强化了印度东北地区素有的“孤立感”,增长了这一地区长久以来的分离倾向。所以印度对这里非常担忧,但应对方式,也只能加强对西里古里走廊的控制,而印度海上力量,由于印度东北地区没有海岸线,基本没有用武之地。

事实上,印度东北地区南部距离大海已经很近,但由于孟加拉国和缅甸在沿海地区接壤,导致印度东北成为了内陆地区。假如说印度东北拥有一个出海口,印度就可以通过大海加强对印度东北的控制,这无疑可以弱化西里古里走廊的影响力。那么距离大海很近的印度东北地区,为何没有印度洋的出海口呢?

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印巴分治。英属印度时期,包括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度,都曾处在英国人的统治之下,甚至缅甸也曾属于英属印度的一个省。所以当时的印度东北,是可以通过孟加拉出海的。但一战之后,随着大英帝国的不断衰落,以及印度独立意识的发展,英国人已经意识到,印度,这颗英王王冠上最明亮的宝石,早晚都会脱离英国实现独立。

如果印度独立不可避免,英国绝不会允许英属印度整体独立,英国人绝不希望,在欧洲通往东亚的必经之地,存在一个实力强大的国家。所以英国人早已经开始筹划分裂英属印度。1937年,英国最先让缅甸脱离了英属印度,成为大英帝国的缅甸本部。二战后,英国又通过印巴分治方案,让孟加拉成为巴基斯坦的一部分,称为东巴基斯坦。这样一来,印度东北地区便失去了与外界连接的水上通道,以及大部分陆上通道,只能通过狭窄的西里古里走廊与印度其他地区相连。

第二个原因,印度东北原本就没有出海口,在英国殖民之前,就是一个内陆地区,甚至可以说,在英国殖民之前,印度东北根本不属于印度。印度曾是一个地理名词,历史上并非一个统一的国家,现在印度这块土地上,历史上曾存在着大大小小数百个土邦,各个土邦互不隶属,如果没有英国殖民,现在的印度肯定是小国林立。

印度东北地区历史上曾形成阿洪王国,这是一个由傣人在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建立的封建王国,曾统治印度东北部长达六百多年,不过阿洪王国的疆域并没有到达大海。可见此区历来就是黄色人种世代居住的地区,和印度其他地区有着本质的不同。但英国殖民者入侵南亚,整合印度各土邦之后,又进入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将这里并入英属印度,从此这里成为了英属印度一个省。由此可见,现在的印度东北地区,历史上就没有出海口,海岸线属于缅甸和孟加拉。纳入英属印度后,也是英属印度的一个内陆省份,没有出海口,后来随着缅甸脱离英属印度,以及印巴分治,这块黄种人世代居住的土地最终沦为了印度国土,也依然没有出海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