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填了首云雨词《南歌子·霭霭迷春态》,夸王朝云妩媚,顺带调侃苏轼,尽显高妙技法

苏轼是北宋的大文豪,欧阳修隐退之后,他后来居上,成为当时文坛执牛耳者,盛名之下,苏轼身后也追随着一大批推崇他的门生后进以及粉丝。在这些人当中,苏轼最为看重的有四个人,他们分别是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张耒。

事实证明,苏轼的眼光非常不错,之后他们四人,都有在文坛有着不小的影响力。黄庭坚开创了江西诗派,在宋诗的地位,和苏轼并驾齐驱,而秦观在词学之路,也走了一条异于苏轼的流派,成为婉约派一代词宗,晁补之、张耒也各有成就。

在四人当中,苏轼又偏爱秦观这位年轻的才子,一来秦观聪慧有灵性,二来性情相合,故而他们经常在一起谈论风月、吟诗唱和。也正因为他们关系融洽,所以后世经常编撰秦观与苏小妹的故事,将秦观安排给苏轼做了妹夫,从这些故事当中,也能看出二人关系非常好。

甚至,苏轼的家人,也和秦观非常熟悉,在一起会互开玩笑,互送礼品。一天,苏轼的侍妾王朝云,想让秦观填首词送给她。王朝云虽是侍妾,但在苏轼的心中的地位非常重,可以说是他的红颜知己,送给师母的词,秦观当然要使出浑身解数,于是他填了首《南歌子》:

霭霭迷春态,溶溶媚晓光。不应容易下巫阳。祗恐翰林前世、是襄王。

暂为清歌驻,还因暮雨忙。瞥然飞去断人肠。空使兰台公子、赋高唐。

在这首词中,秦观将王朝云比作了巫山神女,之所以这样比喻,是因为“朝云”这个名字取自《高唐赋》:“旦为朝云,暮为行雨”。而巫山神女正是《高唐赋》中的“女主角”。

词的前两句,看似写景,实则写人。霭霭、溶溶等词都是形容清晨的山中的云气,“迷春态”、“媚晓光”形容云之美好,所以,这一句,即是说巫山上云气之美,同样也是以“霭霭”等形容词代指王朝云,赞美她妩媚动人。

接下来秦观的意思是说,巫山这么美,神女这么美,一般来说,是不会轻易下凡尘的?可为什么还是成为了苏学士你的红颜知己呢?可能因为你前世就是襄王吧,王朝云神女今生与你相遇,便是再续前缘。

“翰林”便是苏轼,因为当时他任翰林学士知制诰,“襄王”则是《高唐赋》的男主角了。

上文说了,巫山神女“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所以下阙的第一句是说王朝云只是暂留凡尘,为苏轼歌舞,最终还是化雨而去,等到那个时候,王朝云飘然而去,只留下我们空断肝肠,而我也白为你填了这首词了。

“兰台公子”就是秦观自比,因为当时秦观担任秘书省正字,为朝廷管理藏书,这个地方就叫做兰台,李商隐《无题》“走马兰台类转蓬”也是因为他担任这一官职。

这首《南歌子》填得非常巧妙。首先秦观将巫山云雨的典故贯穿全词,本来将女子比作神女,有媚俗之嫌,但因为王朝云名字暗合《高唐赋》典故,这个瑕疵也不复存在,读来只觉高妙。

另外,虽是捧了苏轼一手,但词中并没有谄媚之态,即便是苏轼官场、文坛地位都高于秦观,最后一句仍然调侃了苏轼一下,尽显文人风骨。

而在调侃之中,秦观又插科打诨将自己带了进去,这样一来,无疑拉近了自己和苏轼一家人的距离,使苏轼读来格外亲切。另外在调侃的前提,是夸赞王朝云,如此苏轼对于这种调侃,也只会感到开心。

所以,这首词虽然只是一时游戏之作,但足见秦观高超技法和文字驾驭能力。

看到这首词后,苏轼不甘示弱,也立马回应了一首,词牌同样是选择了《南歌子》:

云鬓裁新绿,霞衣曳晓红。待歌凝立翠筵中,一朵彩云何事下巫峰。趁拍鸾飞镜,回身燕飏空。莫翻红袖过帘栊,怕被杨花勾引嫁东风。

词的上阙,是写王朝云鬓发乌黑柔美,衣衫绚丽,其在宴席在待歌而立的样子,美丽无比,苏轼不禁感叹: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躲美丽的彩云下来巫山,可能就是老夫我吧!王朝云是乐妓出身,所以苏轼才会有前面三句描写。苏轼经常携王朝云参加宴会,而王也经常在宴会上展示歌舞才艺,每次都艳压群芳。技惊四座,令苏轼无比得意。

词的下阕是写王朝云开始唱歌跳舞,如燕飞扬。秦观词中调侃王朝云化雨而去,所以苏轼在这里说,担心她舞过窗帘,被春天的杨花给吸引,嫁给了东风,随风而去。

后世有说秦观爱慕王朝云,我觉得,这是一种对美的欣赏吧,王朝云美艳动人,秦观欣赏赞美也是很正常的,不一定赞美就是爱恋。另外,苏轼的这首《南歌子》,也有人说是南唐李煜所作,似乎没有定论。

人的一生就该多读读古诗词。

古人写诗最注重讲究“练字”。“练字”即诗人运用简练、生动、含蓄、优美的字词进行锤炼与搭配,从而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精妙,将诗人的情感刻画得更加入木三分。

很多父母让孩子学古诗,就是觉得古典文化里有太多的营养,能锻炼孩子的理解力、想象力等等。读诗词既可以无形中培养一个人 的气质;同时也能增加一个人的学识和见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