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孟海谈书体与变化
字体的变化不是直线的,而是复杂的。现在我溯寻各体的原委,差不多每一体的成立,和以前所有各体中之任何一体都会发生直接的关系,而产生愈后的一体,它所根据或凭借的旧体分子也愈多。这因为第三体成产时,第二体固然还盛行着,而第一体也何常有死灭过,不但不曾死灭,并且因为中国人向来富于好古性之故,到了第三体盛行以后,正还要用着第一二体,大徐所谓“高文大册,则宜篆籀著之金石;至于小常行简牍,则草隶足矣”是也。
——《隶草书的渊源及其变化》
沙孟海印
字体变化……最主要的原因,偏在和字体本身关系最密切的书写的工具……写字的工具,到了汉代,业已发明齐备,所以字体的变迁,也到那时终结了。魏晋以后,直到民国十九年(1930),靠近二千年了,工具不会改变,所以字体也不会增多,这是很明显的。
——《隶草书的渊源及其变化》
沙孟海兰亭序
西周早期铜器铭文,虽然用画首尾略尖,还沿袭商代旧体,但已有比较长的铭文出现。二三百字的不用说。康王时期的《盂鼎乙器》,实有三百九十多字。中后期铭文一般都是笔画圆匀,不露锋芒,其中著名的重器如《曶鼎》《虢季子白盘》《大克鼎》《散氏盘》《毛公鼎》等,不但体制宏伟,文章高雅,书法也呈现着各种不同的风格。
——《中国书法史图录》(上册)
李斯所审定的标准字体,名叫“小篆”,小篆写法迂回缓慢,除正式官书外,日常应有的一般官书和民间行有的文字,为求简单急速,自然而然形成一种草篆,名叫“隶书”。起初那种字体“不登大雅之堂”,专供徒隶使用,所以叫做“隶书”。事实上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文字简化,从来就是不可抵抗的。
——《中国书法史图录》(上册)
“篆籀各随字形大小。”商、周金文,字形大小错落,各随其结构繁简,自然茂美。隶书碑版,多有一定格子,字形大的,要促之使小;字形小的,要展之使大,就不是古法。我们同意各体书原则上要“各随字形大小”,但并非反对隶书。写隶书一般多用格子,字样却不防有大有小,有扁有长。试看汉碑无不如此。如果过于展促,就会开成算子。
——《海岳名言注释》
章草在西汉时代已形成了。我们从敦煌、居延等处所出地节、神爵、五凤各简,看清楚从隶到草的蜕变过程,应急求速,信手牵抹,约定俗成,决非任何一个人所能创造。旧说东汉章帝始作章草,显然不对。
——《中国书法史图录》(上册)
东汉隶碑,瑰奇伟丽,面目众多。早期高浑拙朴,多带篆意。中晚期渐趋方整,作家蔚期,形形色色,仪态万方。
——《中国书法史图录》(上册)
隶书在战国时已有了,至迟在前汉宣帝时已成熟。
——《隶草书的渊源及其变化》
草法在前汉宣帝时已有了,至迟在前汉末后汉初已成熟。
——《隶草书的渊源及其变化》
今隶在前汉宣帝时也萌芽了,至迟在后汉顺帝时已成熟。
——《隶草书的渊源及其变化》
今草成熟期,约在后汉中叶。
——《隶草书的渊源及其变化》
后世汇帖中传刻的钟繇小楷各帖,虽也有人怀疑未必全真,但总可留给我们一个概念,即后世所公认的“钟体”,一直作为小楷成熟的典型字帖。其中有王羲之所从师法的成分,也有用笔结体与王羲之不同的成分。这种字体,确实给予晋、唐以来六百年书法界莫大的影响。
——《中国书法史图录》(上册)
《阁帖》传摹江左新体,一眼望去,好似笔意情调,少所区别。细细玩索,就大不然。世言“大王内擫,小王外拓”,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之间,风格已有不同。王羲之个人作品中,也尽有若干种不同风格。
——《中国书法史图录》(上册)
隋代真书,主要有四种面貌:
第一、平正和美一路。从二王出来,以智永、丁道护为代表,下开虞世南、殷令名。
第二、峻严方饬一路。从北魏出来,以《董美人》《苏慈》为代表,下开欧阳询父子。
第三、浑厚圆劲一路。从北齐《泰山金刚经》《文殊经碑》《隽敬碑阴》出来,以《曹植庙碑》《章仇禹生造像》为代表,下开颜真卿。
第四、秀朗细挺一路。结法也从北齐出来,由于运笔细挺,另成一种境界,以《龙藏寺》为代表,下开褚遂良、二薛。
以上四种,第一、二两种属于“斜画紧结”的类型,第三、四两种属于“平画宽结”的类型,承前启后,迹象显明。
——《中国书法史图录》(上册)
唐人信奉佛教,写经作功德。自己不写,出钱请人代写,因此社会上有一批人专习小楷,代人写经,靠此过活,世称“经生”。今存唐代写经很多,字迹大小匀整,风格不高。
——《海岳名言注释》
清朝煎期书法衰落(王铎还是明朝旧人),主要原因在于清代统治阶级借以笼络知识分子的科举制度格外严密,一般知识分子从小就学习“馆阁体”小楷,注意端正匀净,不许有破体俗体,过分拘谨的结果,失去了艺术意味,好比妇女缠小脚,后来即使放大,也成了病态。清朝前期书家如姜宸英、张照、刘墉、梁同书、王文治……他们的成就,远远不及明朝人。这倒不是“碑学代兴”的关系。
——《碑与帖》
科举时代的书法,一直有所谓“馆阁体”,或称“台阁体”,是指端正匀整的小楷,应用于考卷上。本来也是楷法的一种,有它一定的地位。清代前期情况尚好,中期以后,过分严格,各人写来千篇一律,没有个性,达到僵化的程度。他们学习的要求,不在高雅,只求匀整。所谓匀整,主要写得又乌、又光、又方(当时有乌光方三字诀),容易引起考官注目。我们今天还能在各博物馆看到清代“会试”、“殿试”的卷子,一眼望去,好如铅字一样,笔画结构,完全僵化。那不是讲究书法,简直是践踏书法,破坏书法。
——《清代书法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