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细菌战中起步,爱国卫生运动打响全民防疫战

爱国卫生运动,是一场广泛的群众运动,目的是发动全国老百姓,在自己的城市消灭疾病传播、清洁环境,并传播卫生知识。

1952年底,中央人民政府将爱国卫生运动列为我国人民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那时起,爱国卫生运动就在全国上下蓬勃开展,而且延续至今。

可是你知道爱国卫生运动源起吗?

反细菌战引发的卫生浪潮

一切都要追溯到抗美援朝时期。

1952年1月,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军营旁,突然出现了大量的苍蝇、跳蚤和蜘蛛等昆虫。2月底,远离战场的中国东北地区,在美军飞机入侵后,竟然也发现了各种昆虫。

这些昆虫不是由别人,正是由美军飞机投掷。化验结果表明,它们大量带有破伤风、炭疽等致命病菌。

原来,这是美军处心积虑进行的一场细菌战。

(图:美军细菌战中的染菌昆虫)

在舆论的压力之下,美国不得不停止了投放细菌的行为。但是,已经散播的细菌虫还遗留在东北的土地上。

位于中朝边境的丹东被列为紧急防疫区,这里成立了防疫指挥部,开展了浩浩荡荡的灭菌运动。一时间,人们见虫就捕,见蝇就打,掀起了群众性的捕虫灭菌活动。

(图:反细菌战)

终于,不仅敌人撒下的细菌虫几乎全部被消灭, “人人讲卫生,家家爱清洁”的风尚也树立起来了,丹东城市的面貌也变得干净整洁。

于是,从反对美军的细菌战争开始,延续下了一项传统——那就是在炽热的爱国主义思想下,保卫祖国、开展卫生运动。

这场伟大的运动就被称为“爱国卫生运动”。

臭水沟到金鱼池的“变身”

龙须沟,解放前是北京一条臭名昭著的臭水沟。沟里蚊蝇滋生,污水四溢,到了夏季极易引发传染病。

(图:破败不堪的昔日龙须沟)

然而,这条臭水沟的改造,却成为了爱卫运动中最初的典范。

人心齐,泰山移!

从臭水沟到金鱼池,龙须沟的变迁伴随着新中国的发展,体现了人民生活水平翻天覆地的变化。

龙须沟一带居民是如何众志成城,使臭名昭著的龙须沟改头换面,成为整洁的金鱼池?

臭水沟成功“变身”,居民的卫生习惯和精神面貌又有了多少令人欣喜的改变?

血吸虫病攻克战

1953到1956年,爱国卫生运动持续发展,并且在1956年的除害灭病工作当中走向高潮。

血吸虫病,俗称“大肚子病”,由寄生在钉螺里的血吸虫引起,在中国南方流行,极大地危害当地人民的生命健康,破坏正常的生产生活。

江西余江是血吸虫病的重灾区。

(图:血吸虫病患者)

毛泽东一直密切关注着当地消灭血吸虫病的进展情况,并发出了“全党动员,全民动员,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

他还曾不顾有关人员劝阻,亲自前往视察了血吸虫病疫区。

在毛泽东的亲自关注下,余江县的学生、工人、农民都被发动起来,经过多次连续作战,最终成功地消灭了钉螺,困扰了当地数千年的血吸虫病成为了过去。

1958年,毛泽东看到余江县消灭血吸虫病的报道,激动不已,提笔写下了气壮山河的诗篇《送瘟神两首》。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困扰苍生的“瘟神”,被新中国的人民送走了。

不仅是血吸虫病,疟疾等几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在当年的全国性爱国卫生运动中,也得到了有效的防治。

数十年风云变幻,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现在,爱国卫生运动通过广泛发动群众,开展卫生教育,对改善我国环境卫生面貌、提高全民健康文明水平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呼百应,全民动员。

余江县人民究竟是怎样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消灭病患?

中国人民如何用劳动和智慧铸就卫生家园?

回顾“创卫”历史,你是不是也愿意参与其中,为国家的卫生事业贡献一份力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