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古艾叶肚脐贴

1975年,下乡时村里的一位赤脚医生对我说:“凡是说出汗喝汤药,可以祛除湿气的中医,都是蠢材里的蠢材”,开始我心中不服,后来我深信不疑!

75年的时候盛行上山下乡,我自然也不会例外,被放到了一个南方的小村子里,村子里人不多,也就几十口人。

去的时候安排我跟一个老大夫住在一起,他虽然年龄大了,腿脚不便,但是他的医术却很高,真是真正的高手都在民间。

我记得我刚去的第二天晚上,距离三里路远的大妈急促地敲门,“老头,快给我看看,我两肋疼,刚才着点儿急,生点儿气。”

老头给她把完脉,看完舌头,让我去后院揪了把苏梗,撕吧撕吧放在杯里,冲了一杯水,让大妈喝了下去,又顺手拿起银针,取了几个穴位给大妈扎了几针。

几分钟后,大妈打了两个嗝,长长地舒了口气,“这回痛快了,好多了!”就这样,简单的方法把大妈的病治好了。

你想想,我们离县城50多公里,这半夜三更的,如不及时处理,这把年纪要是等到第二天怕是什么都赶不上了。

在这之后没有多久,半夜三更的来了一位中年妇女,说自己这段时间以来总是觉得身体乏力没有食欲,晚上的睡眠也不好,主要的表现有这几点:

1、大便粘腻;大便不成型,长期便溏;
2,睡不醒,起来也还很困;人懒得动弹;
3,小腿总是感觉发酸,发沉;
4,脸色总是不干净,油腻或者菜色;
5,观察舌苔,胖大苔腻苔厚的基本都有湿气。

虽然我刚从学校毕业没有多久,但是像这种情况我还是知道的,她就是脾胃虚寒导致的身体湿气内侵,加上我刚去的那前几天山里面雾气大,还时不时的下雨。

另外我摸了一把她的脉发现脉象比较弱,舌边有齿痕,人也消瘦,这就是痰湿重的显现,还没等老中医开口我就说:“这个简单,赤小豆薏米仁加点白术熬一熬喝点就好了。”

老头说:“瞎闹,你真是城里来的孩子,真敢狮子大开口。别的不说,那你首先说村民们看病为啥都是晚上来,而不是白天呢?”

我说:“这个我看见了,白天农忙,根本就是没有时间,很多时候忙完地里的东西都已经九十点了,所以只能晚上来看病了。”

他说:“这不就得了,她的这情况看似很多,但是又不是很严重,要是用赤小豆这类的汤药的话,不仅用量比较大,调理的时间比较久,不是喝个一天两天就能好的。

长时间的熬药,村民们哪来的那么多的时间,耽误了收成连吃饭都成了问题,还喝什么药啊。再说了赤小豆薏米本就是寒凉之物,久服不仅不能健脾而且还更伤脾胃。

再说了,是药三分毒,药物进入人体的毒副作用全部都靠的是肝肾来运化,就只是调理个脾胃祛个寒湿,一下子要搭上这么多,这不就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吗?”

我说:“这确实是有道理,但是这样的话就只能放任不管了吗?”

他说:“当然不是,因为人体除了嘴巴肚脐是第一个用于吸收养分超强的地方,《黄帝内经》中有言,”任脉者,起于少腹,直上贯脐中央”,又说”冲脉者,起于气街,并少阴之经。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

冲为血海,任主胞胎。所以通过药物刺激肚脐,将药物通过气血的运输送到体内的五脏六腑,从而用药物的温阳之性逼出寒湿的目的。”

说完他就用白芷,陈皮,桂枝,茯苓团,艾绒,桂圆,花椒给她敷上了,之后连着几天都给他这么用,果不其然他的情况大为改观。

以至于后来我回了城给不少的患者这么用,他们反馈都很好。查阅医书是才发现南怀瑾南老也在用这个方子,他记录在《我说参同契》中,不过他只有艾绒、桂圆、花椒,只是单纯的针对湿邪的;

而这里增加了白芷,陈皮,桂枝,茯苓团,是芳香化湿的,健脾和胃、散结通滞,增强脾的运化能力,使得效果更强。

材料都是药食同源名单里面的,本身没有攻伐之力,同时,敷肚脐的方式,让其间接作用于脾胃,循序渐进,既不会增加肝脏的负担,也不会因为药力过猛,而伤了正气。

现在已经即使已经几十年过去了,但是我依然在用它给患者健脾养胃祛湿除寒。

工业化的现在已经这个方子已经可以量产了,如果这个夏天你觉得自己湿气重睡眠不好,喝了红豆薏米也没有效果的可以试试这款外敷祛湿温阳方——仲古艾叶肚脐贴

现在还有优惠可以买二盒送一盒,买三盒送二盒,买五盒送五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