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撂挑子怎么办?
原创 敖让 资治通鉴读史悟道 2019-08-06
【材料】《资治通鉴》汉纪 孝武皇帝 元光4年 前131年
御史大夫安国行丞相事,引,堕车,蹇。五月,丁巳,以平棘侯薛泽为丞相,安国病免。九月,以中尉张欧为御史大夫。韩安国疾愈,复为中尉。
【译文】武帝任命御史大夫韩安国代理丞相事务,前去任职的路上,不慎坠落马车,摔瘸了腿。五月,丁巳,以平棘侯薛泽担任丞相,韩安国因病免职。九月,以中尉张欧为御史大夫。韩安国因病痊愈,又任中尉。
【解析】一、材料背景
看到这段,会心一笑,不得不佩服韩安国的眼光,在别的皇帝手下当官,丞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香饽饽,唯独武帝朝,当丞相那可是高危职业。
武帝朝,丞相十三人,这十三人中,无罪善终者三,田蚡、公孙弘、田千秋。其中,田蚡是武帝舅舅,死后事发;田千秋是武帝托孤丞相,任命田为丞相后武帝就死了;严格意义上来说,真正能在武帝手下混下去的也就是公孙弘,这个人有空值得好好研究。
因罪罢免者四,卫绾、许昌、薛泽、石庆,这些丞相大多有一个特点,就是碌碌无为,武帝说什么就是什么,比如说卫绾,司马迁在《史记》中这样评价他:“醇谨无他,绾无他肠。”最后因为办汉景帝的丧事不力被免职。。。这算是比较好的结局了。
相比于因罪免职,其他的六位丞相都是死于非命,不是自杀就是斩首,甚至夷族。死于非命的丞相依次是:窦婴、李蔡、庄青翟、赵周、公孙贺、刘屈氂。
46%的死亡率,77%的获罪率,这丞相,不当也罢。韩安国厉害就厉害在眼光毒辣,咱们这是事后总结,韩安国可是事前预判,在他之前的丞相有:卫绾、窦婴、许昌、田蚡。韩安国赴任途中落马,薛泽顶替他的位置,其他人都是在他之后担任丞相。韩安国赴任当天坠马,到底是人为?还是巧合?
二、关于韩安国
韩安国是个有政治智慧的人,学的是《韩非子》,特别擅长揣摩上意,起于卒伍之中,位列三公,知进退。三国时期的思想家刘邵把他和陈平列为一类人,说他权智有余,公正不足。过于苛刻了,一个没有背景的人,起于部伍之中,最终位列三公,如何敢不战战兢兢?
韩安国的发迹,始于七国之乱,把吴楚叛军牢牢的拖在睢阳,就是梁王刘武的部下韩安国、张羽所为。危机危机,危即是机,韩安国因此大放光芒,被当时还是胶东王的刘彻所留意,汉武帝上位后,韩安国也就平步青云了。典型的在分公司干得好,被提拔到总公司担任领导职务。
在卫霍横空出世之前,但凡有战事,少不了他,从平南越到马邑之谋再到龙城之战。从潜龙勿用到见龙在田到飞龙在天,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就是韩安国最好的注脚。这个时候,韩安国恐怕已经窥探到了朝局走向,萌生退意了,再不退,等待他的,可能就是亢龙有悔,看看之后的丞相,汉武帝杀丞相跟杀鸡没什么两样,人头滚滚,在雄才大略的领导手下当二把手,不好混。
三、关于汉武帝
韩安国坠马,汉武帝的处理手段也很有意思。首先,国不可一日无相,汉武帝马上任命了薛泽担任丞相,薛泽这个人,当了几年丞相,历史基本没有记载什么,大概率就是个混子,最后捞到个全身而退。
其次,汉武帝把韩安国的御史大夫给撸了,任命中尉张欧为御史大夫。韩安国领丞相委任状却坠马,汉武帝心里恐怕已经有想法了,很可能韩安国这是委婉的拒绝自己的任命。
同样的套路,司马懿也用过,用伤病委婉的拒绝领导的任命,实为无奈之举。明着拒绝显然是不给领导面子,雷霆雨露皆是君恩,领导是很难允许有人公然撂挑子的,如果撂挑子的人得不到惩罚,以后个个有样学样,队伍就没法带了。所以,尽管韩安国是因伤不能赴任,汉武帝依然把他御史大夫的职位给撸了,作为惩罚,以毙后来。
最后,韩安国伤好之后,汉武帝又安排他担任中尉。从御史大夫一下子被撸到中尉,这落差有点大,御史大夫是三公,卫尉是九卿,中尉是两千石的官,等于从正国级被撸成了省部级。
中尉负责的是什么?汉初京城的警备力量主要有南北军,卫尉掌南军,负责皇帝安全,守备未央宫,其职责,相当于最近热播的《长安十二时辰》中的郭仕利。中尉掌北军,负责长安的治安,其职责,类似于剧中的龙骁军加靖安司,都是亲信之官,但中尉比不上卫尉的尊贵。汉武帝把韩安国撸成了中尉,让他掌握实权,其实就是告诉韩安国,不想当丞相就不当,没事,朕不会太往心里去,但无规矩不成方圆,不管是不是有心自残,处罚还是要有的。所以撸了御史大夫的职位,却给一个亲信实职,其内心,还是想再用韩安国的。
题外话,读者老是跟我提起这部剧,我去看了一下,《长安十二时辰》这部剧不错,诚意满满,无论从制作还是剧情还是演技来讲,就目前来讲都是上品,但说实话,我看得不爽,看了15集实在看不下去了,一个是时间不够看剧,二个则是剧情太拖沓,唯恐别人看不懂,什么都解释一遍,让观众自己体会可以在提高一个剧情档次。
当然了,我估计编剧也是担心刚刚接触这类剧情的萌新看不懂,所以夹杂了很多讲解。受市场条件限制,我觉得编剧还没有发挥出全部实力,我是快进看的,但剧情好的地方确实是精妙,映像最深刻的就是李香香那一段,对人性的诠释真的是精彩。
至于三小只之一,说实在的,演技有待提高,然后就是编剧把李泌写的太弱了,估计也是为三小只量身定制的,太强怕驾驭不了,但值得鼓励,流量明星主动往深度剧靠拢,只要这个剧叫座,我相信,以后好剧一定会层出不穷。
因此,专门提一下,别看我鸡蛋里挑骨头,专门拿出来提,其实就是推广,希望咱们中国的文化输出越来越有力,那首先,就要从一部受欢迎的好剧开始,如果这部剧失败了,会打击后来者的积极性,中国不缺好剧本,缺的是相对的市场需求,让资本看到市场需求,自然会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再看抗日神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