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头条:如何早点发现肝癌? 专家推荐“金字塔”策略筛查
信息时报讯(见习记者黄慧记者张漫通讯员李晓珊郝新)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专家提醒,乙肝病毒感染是造成原发性肝癌的重要原因之一,实现肝癌早筛查早诊治对于提升肝癌的早诊率,降低死亡率很有必要。
慢性肝病患者多
医生推荐“金字塔”策略筛查
“中国约有1亿的乙肝患者,其中约有3000万的患者会在不同年龄段发展为肝炎。肝炎不及早进行治疗和预防,约有三分之一的患者会发展为肝硬化,容易进展为肝癌。”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副主任陈金军说,肝细胞癌是导致病毒性肝炎患者死亡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但由于我国慢性肝病患者基数庞大,各地卫生医疗资源分布极不均衡,目前尚未全面普及肝癌筛查工作。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侯金林表示,创建医院社区一体化“金字塔”肝癌筛查模式,发现肝癌高风险的患者,并使患者加入肝癌的终生监测计划,可以实现肝癌的早诊、早治,从而降低肝癌相关死亡率和总体肝病相关死亡率。
点击加载图片
“金字塔”筛查策略。通讯员供图
肝癌发病是它们“惹的祸”
专家提醒这类人群重点筛查
据了解,我国肝细胞癌的发病主要与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长期大量饮酒、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以及黄曲霉毒素长期暴露等有关。多种病因或危险因素叠加可显著增加肝细胞癌发生风险,此类人群应密切监测肝细胞癌的发生。任何病因所致肝硬化都有发生肝细胞癌的风险,特别是乙型肝炎肝硬化是我国肝细胞癌的主要病因,是筛查的重点监测人群。
对于肝癌,核心的原则是定期筛查,尽早发现小肝癌(直径3厘米以内的小肿瘤),及时进行治疗。“小肝癌是可以治愈的,经微创或手术切除,小肝癌患者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70%-80%。”但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并进行治疗,可能仅一个月肿瘤就会从直径3厘米长到6厘米,此时已是大肝癌,而患者的生存时间会缩减为仅有6个月到2年左右。因此进行及时的筛查十分必要,能够减少个人乃至家庭更大的损失。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孙剑提醒,有过输血经历的人感染丙型肝炎的风险更高,“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当时中国刚刚发现丙肝病毒,没有对献血源进行丙型肝炎病毒的筛查,一些曾有过大量输血经历的人需要特别注意。”
慢性肝病患者肝细胞癌常规筛查方法为腹部超声联合AFP;加强筛查方法为多种模式磁共振成像、肝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侯金林建议,低危人群每年1次常规筛查,中危人群每6个月1次常规筛查;高危人群每3~6个月1次常规筛查,每6~12个月1次加强筛查;极高危人群每3个月常规筛查1次,每6个月加强筛查1次。
aMAP评分系统
可准确预测肝癌发生风险
陈金军介绍,南方医院团队依托国际合作网络,创建并验证了一种可适用于各种肝病、不同种族的肝细胞癌发生风险的预测模型——aMAP评分。aMAP系统将根据患者这5项指标进行肝癌发生风险评分:年龄、性别、血小板、白蛋白和总胆红素,并将综合评分分为0~100分,且区分为:低风险组(0~50分)、中风险组(50~60分)和高风险组(60~100分)。
“患者只需要到门诊检查肝功能、血常规,检查后再将结果输入aMAP小程序中进行风险级别划分,再对照风险级别进行不同要求的筛查。低风险人群,每年做一次超声检查;高风险人群,则要求3~6个月做一次超声检查。”陈金军说。
陈金军提醒,慢性肝病患者要注意肥胖问题,“千万不要变胖,这个对病情也会有影响,要多做有氧运动,比如游泳、走路、骑自行车、跳广场舞等等,只要时间充足,尽量多做运动”。同时他提醒,饮食需要把主食减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