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89篇:读文随笔∣“问题情境”学习笔记

“问题情境”学习笔记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王荣生教授在《中国教育学刊》2021年第3期上发表了论文《略述“问题情境”中的探究学习——基于相关译著的考察分析》。5月下旬,我参加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培训,有幸听到了王荣生教授的讲座,部分内容与论文重合。将讲座和论文对照阅读,印象更为深刻。这篇论文的理论性很强,知识点很多,阅读起来难度很大,很多内容都不太容易理解。不过我还是勉强读完了,略记收获于此。

我们现在都在谈“真实情境”,这里的“情境”究竟指的是什么呢?罗日叶曾说:“我们所谓的'情境’概念是'问题情境’的意思。”那么,“真实情境”实际上就是“真实的问题情境”,也就是成人在社会生活和职业工作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现实问题。“真实的问题情境”包含着两个角度的含义:一是真实,即问题情境本身的真实,包括解决生活、职业、社区等“自然情境”中的“原生态问题”,以及在学校背景中为了教学论意图而设计、开发的尽可能接近真实世界样态的真实情境和实际存在的任务。二是情境之于学生的意义,即学习者置身于“真实的问题情境”,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完成能出实际成果的任务过程中,学生有机会掌握某学科或跨学科的主要概念和原理。也就是说,“真实情境”首先是要真实,其实是对学生要有学习的意义。

既然“真实情境”就是“真实的问题情境”,那么什么叫“问题”呢?我们现在都在提倡“解决问题”,这个“问题”又包含怎样的含义呢?实际上,“问题”在英文中有难题(problem)、提问(question)、困难(difficult)、麻烦(trouble)、困惑(doubt)、争议(issue)等含义,那么“基于问题的学习”自然也有了不同的含义:一是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实际难题,即problem,主要是决策性问题,侧重提供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案。这类难题有两类,一类是学生体验到真实情境的难题,例如社区环境改善、流浪者的归宿等等,第二类是真实情境的难题,由学生模拟解决。也就是说,这里的难题有的需要学生真实地解决,有的需要学生模拟地解决。二是聚焦社会和个人的议题。此处的问题指的就是有争议的议题,即issue。例如有著作提及的“为什么人们彼此怨恨对方”“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的穷人”“未来是否会有世界和平”等,这些问题并没有固定的答案或完美的解决方案。与其说是“解决问题”,不如说是通过课程增长学生对个人和社会议题的见识,增长个人处事和参与社会的能力。现在高考作文中经常会出现时事类材料或话题,然后请考生发表看法,这就属于这一类的问题。三是解释困惑的自然现象。这里的问题是一种困惑、疑惑,即doubt,这种疑惑或困惑主要存在于自然科学范围内,也是“探究性学习”的主要对象。一般说来,“探究学习”针对的是“为什么”的问题,而不是“如何解决”“如何评论”的问题,这需要学习者通过查询学习资料、实验等探究过程,对原本困惑的自然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有教师指导学生写科学小论文,基本上讨论的就是这类问题。当然,这些问题不是由《十万个为什么》等书籍或教师提出来的,而是学生在感受身边情境刺激时自然而然地提出来的。

除了决策性问题、有争议的话题、自然现象中的困惑等,还有一种问题是“驱动型问题”,这里的问题指的就是“提问”“质询”,即question。对这些驱动型问题作出回应,就需要进行“基于项目的学习”。其中的逻辑是这样的:教师必须精心创设一个与真实世界“挂钩”的、能引导学生接触某学科的主要概念和原理的驱动型问题,该问题又是学生非常感兴趣且愿意 投身于其中的。学生经过合作探究之后,要形成有形的成果,即“制品”(artifacts),用制品来展示他们所掌握的某学科的主要概念和原理并加以反思。从这一点上看,这种学习方式与“情境任务教学”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这些制品包括:研究报告、叙述文、书信、海报、简报、项目建议书、诗歌、提纲、介绍手册、小册子、调研问卷、人物传记、论文、书评、编者按、电影脚本、演讲、辩论、口头报告、新闻播报、戏剧和角色扮演、作品展览等。教师也可以根据“制品”来确定项目的内容和设计。

与“问题”相关的另一个概念是“基本问题”,也被翻译为“中心问题”“主要问题”“关键问题”“核心问题”等,这个概念与“大概念”又有一定的关联。所谓基本问题,指的是任何达到理解意义和迁移目标的关键,一个时跨3-5周的单元,一般需要设置3-5个“基本问题”。也就是说,“基本问题”不同于教师在阅读课堂上设计的与课文相关的问题,而是在课文基础之上引伸出来有关学科理解和学科学习的“大问题”。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我还有很多内容看不懂。只列举一个案例,即《麦田里的守望者》,学生所要理解的“大概念”是“小说家常常透过小说的手法,对人类的经验和内在生活提出洞见,作家利用各种风格技巧来吸引及说服读者”,围绕这个“大概念”可以设计如下“基本问题”:其一,什么是小说的真相之间的关系?哪些真相最能以小说方式来描述?其二,荷顿可以代表一般青少年吗?反常吗?或者所有的青少年都反常?谁真诚,谁虚假?为什么有些人的行为很虚假?其三,作家如何吸引及维持读者兴趣?这部小说的作者如何吸引你的注意?其四,作家如何说服其读者?我的理解是:这些问题就是从文本出发,又导向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与迁移。

对于这些前沿的学术研究成果,王荣生教授的观点是“语文学科不宜贸然行事”。在作者看来,由“基本问题”通向“大概念”深度“理解”的单元设计,更适宜语文学科。而这涉及语文学科内容维度和过程技能维度的“大概念”(概括性的语文知识)的提炼、“基本问题”的设计等,需要有一系列前期的研究和教学试验。也就是说,对于“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等可以小范围内尝试探索,但目前还不宜大规模推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