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同堂之卢沟桥又不能吃,小日本看上它?——2018年4月讨论式课堂采撷(2)
(4月6日:课堂发言都很积极,只是不能全记得是每个小朋友都说了啥,俺靠得是人工记忆,不是人工智能哈哈~~)
课堂伊始,以“带着**前行”为例,说了下作文审题,在此不详述。
小顺儿妈和祁老爷都不爱国啊!人家都在着急日本打仗,他们在那闲扯。
我觉得不是!小顺儿妈没读过书,她每天都给家里人做饭!
“干吗看上了卢沟桥呢?一座大桥既吃不得,又不能搬走!”小顺儿妈的确是这么说的。
“桥上有狮子呀!”
“真不明白,要那么些狮子干嘛?”
“要不怎么叫小日本呢!看什么都爱!”祁老爷说这话的时候,除了讽刺小日本,更为自己这么明白日本人的心理而得意。
确实没错!小顺儿妈专管一大家子吃穿,三句不离本行,卢沟桥不能拿来填饱肚子,所以小日本完全没有必要看上卢沟桥啊!
难道你指望小顺儿妈跟瑞全这些热血青年一样,去谈论如何抵抗日本?谈论国际政治?
她的生活内容有哪些?不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不就是街坊邻里上老下小?她要是跟瑞宣一样,整天忧国忧民,那这家谁来张罗哈哈~~
从写作角度,每个人个性一样或相似,这读起来还有趣么?
我们判断一件事情应该不应该,只能根据我们自身的生活认知。
除了能不能吃,小顺儿妈还比照邻里关系来断案,“……我就直劝他,反正咱们姓祁的人没有得罪东洋人,他们一定不能欺侮到咱们头上来!”
小顺儿妈觉得祁家没得罪小日本,小日本绝不会欺侮他们。小日本应该也跟她一样,恪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伦理信条。
言下之意,小日本要挑起事端,肯定有人得罪了它;或者小日本向来是个“不开眼的东西”,庚子年竟然连铜纽扣都拿走,完全是人品问题。又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至于国家之间的那些事儿,做梦也不会想到。
对于许多小顺儿妈,许多祁老人们,这个时候他们对战争的感知如上,处于混沌模糊的认知状态,直到血腥一步步逼近他们的小羊圈。
小顺儿妈不但要管大家子吃穿,还要照顾大家的情绪。
当祁老人说要不是他和长孙媳妇,一家子连裤子都穿不上时,小顺儿妈不好意思说“信”,也不好意思说“不信”。
孩子们换位思考,解读得颇有道理,说“信”吧,太高了自己,贬低了其他人;说“不信”吧,又连带得罪了祁老人。
关于祁老人的那点自信,孩子们颇为敏锐,从开篇“他亲眼看见八国联军……他看见清朝皇帝怎样退位……他自由办法……听我的,咱们北平的灾难过不去三个月!……咱们俩是不操心,一家子连裤子都穿不上!”
到“他的房子是永世不朽的房子……在胡同里他最得意……他们生,他们死,他们兴旺,他们衰落,只有祁老人……”
再到老人很得意自己能这么明白日本人的心理。
孩子们认为这祁老人也忒么摆老资格哈!甚至还有点自傲呢!别看这么个老头,人家看小羊圈里的人也分等级呢!一般人他还懒得交往,要不是钱先生的学问和人品,估计祁老人不会搭理。
而且,祁老人还虚荣呢,假装自己知道钱家很多秘密,来增高自己的身份。
情有可原情有可原,老人也是人嘛哈哈~~
孩子们有了不少鉴赏套路,比照钱家和冠晓荷的衣着,一个破旧,一个时尚,从人物性格、命运,写作铺排等方面说得头头是道。
关于钱先生,孩子们颇感兴趣的是他与祁老人之间没有共同语言,居然也能把天聊下去,请看绝招:
祁老人报告家中的琐事,默吟先生便随时的答以“怎么好?”“真的吗?”“对呀!”等简单的句子。若实在无词以答,他也会闭上眼,连连点头。
搁现在,这叫高情商吧~~
孩子们还注意到每每说到严肃之处,小顺儿和妞妞出场,为何?
材料组合的需要。你们说说这样安排的好处?不这样安排会有什么不同的效果?
大概对《骆驼祥子》中的“一千天,一千天哪”,“两块钱……毕竟是两块钱哪……”鉴赏印象很深,杨灿同学认为第一节标题为“不超过三个月”,我觉得是!
关于冠晓荷的个性,孩子们列举“冠先生只到祁家来过两次。第一次是祁老太太病故,他过来上香奠酒,并没坐多大一会儿;第二次谣传瑞宣要做市立中学校长,他过来坐了相当长的时间。后来谣言并未变成事实,他就没再来过。”
巴结讨好趋利附势的个性跃然字里行间。
尤其是当他追着钱先生来到祁家,等着钱先生出来,“他一手轻轻拉了蓝纱大衫的底襟,一手伸出来,满面春风想和钱先生拉手”,没想到钱先生毫不理会,
而冠晓荷若无其事把手顺便送给了瑞宣,然后又和瑞全拉手,而且把左手放在上面,轻轻按了按,显出加劲儿的亲热。
读完我也拉着昕嫒同学的手,学着冠晓荷的样,哈哈~~
皮蛋同学注意到冠晓荷家的女仆,觉得这些女人们不用像男人那样考虑国家大事,不用那么痛苦纠结,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