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读书笔记31|用戒尺打了,再安慰一下
夫兵者,不祥之器也;
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故兵者非君子之器也。
兵者不祥之器也,
不得已而用之,铦袭为上;
勿美也,若美之,是乐杀人也;
夫乐杀人,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
是以吉事上左,丧事上右。
是以便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
言以丧礼居之也,
杀人众,以悲依立之。
战胜,以丧礼处之。
【夫兵者,不祥之器也】
这应该是老子引用的一句名言警句。
【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
同样的话,在22章出现过一次。
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
第22章的这句话,众多解老者,都把“有欲”改成了“有道”。
第31章的这句话,又是如此,他们把“有欲”改成了“有道”。
于是,整个意思就解释偏了!
有欲者是做事“目的性强”的人,其目的就是“得到善果”。
所以,有欲者讨厌“恶行”,只想用“善行”达到善果。
用兵被认为是不善的行为,所以,兵者,这样的不祥之器,有欲者厌恶它,不愿意用它。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故兵者非君子之器】
古人以左为阳、以右为阴。阳生而阴杀。尚左、尚右、居左、居右都是古人的礼仪。
任何统治者都有两种统治工具,君子之器和非君子之器。
比如,民主是君子之器,专政就是非君子之器。
“胡萝卜”是君子之器,“大棒”是非君子之器。
佛法里有君子之器,菩萨低眉,也有非君子之器,金刚怒目。
教师也有君子之器,敦敦教导,也有非君子之器,手拿戒尺。
【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铦[xiān]袭为上】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所以,兵者,虽然是“不祥之器”,但还是要用的!
遇到问题,一般先用“君子之器”,也就是和平的手段来解决问题。如果解决不了,那就不得已而用“非君子之器”,也就是诸如战争等手段解决问题。
铦袭为上,后来的版本改成了“恬淡为上”,并且和下一句的“勿美也”放在一起,这显然是错误的。
铦:锋利。
铦袭:快速的袭击,也就是闪电战,速战速决。
整句话的意思就是,兵者,是不祥之器,当和平手段解决不了,才不得已使用它,而且要速战速决。
因为一旦打成持久战,就会危机四伏。
孙子曰: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孙子兵法.作战篇》
【勿美也,若美之,是乐杀人也,夫乐杀人,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
虽然,不得已而用兵,但不能以此为“美”,也就是不能把“用兵”当成善行,而要当成“恶行”。
如果,以“使用暴力”为美,就会走向“暴虐”的极端,就会以杀人为乐。而凡是以“杀人为乐”的统治者,都会失去天下百姓的支持。
怎么才能做到“勿美也”呢?
只能通过制度才能保障“勿美也”。
也就是这一章后面这几句。
【是以吉事上左,丧事上右。是以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居之也,杀人众,以悲依立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不要把“用兵”看成“吉事”,而是按“丧事”的礼节办。
在形式上,上将军居右,而偏将军却居左。这里有打压的意思,让上将军保持清醒,“勿美也”。
如果战争杀人太多,要用“悲悯之心”来处理死者的善后。
如果战争胜利了,要以丧礼的形式来处理战争胜利的善后。
这样的处理,一方面为了“果而毋骄”。
因为“善果”必须“果而毋骄”,用兵虽然是不祥之器,但是如果能做到“果而毋骄”,就能达成善果。
这样的处理,另一方面为了,避免“其事好还”。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要想平息“用强”带来的负面作用,就要通过“杀人众,以悲依立之。战胜,以丧礼处之。”去化解可能引起的反弹,从而达到“善果”的目的。
杀人众,以悲依立之。后来版本多改为“杀人众,以悲哀泣之”。不过两者意思相似,不影响理解。
立,通莅”。临,到。
依,依照,依从。
悲依立之,依从悲悯的态度,去面对“杀人众”的结果。
郭宗林号旅行专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