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读书笔记31|用戒尺打了,再安慰一下

《帛书老子》第三十一章简体版

夫兵者,不祥之器也;

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故兵者非君子之器也。

兵者不祥之器也,

不得已而用之,铦袭为上;

勿美也,若美之,是乐杀人也;

夫乐杀人,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

是以吉事上左,丧事上右。

是以便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

言以丧礼居之也,

杀人众,以悲依立之。

战胜,以丧礼处之。

上一章,老子告诉我们,善者果而已矣,毋以取强焉。
强就是“骄,矜,伐,得”。也可以对应“骄傲,自负,愤怒,贪婪”。
老子还说,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天下。
那是不是就不能“用兵”了呢?
在这一章,老子告诉我们,“用兵”和“用强”不是一回事。
“用兵”不是不可以,但是不能“用强”。
兵,虽然是不祥之器,但只要用得合理,以和平为目的,不以杀人为乐,胜而不骄,依旧可得“善果”。
所以,善不善,要看结果,而不是看,用得是君子的手段,还是非君子的手段。通过君子的手段,也可能得恶果,非君子的手段也可能得善果。
这一章被后世篡改的地方有三处
1. 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改成了,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2. 铦[xiān]袭为上:改成了,恬淡为上。
3. 杀人众,以悲依立之:改成了,杀人众,以悲哀泣之。
先详细的逐句分析这一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也】

这应该是老子引用的一句名言警句。

【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

同样的话,在22章出现过一次。

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

第22章的这句话,众多解老者,都把“有欲”改成了“有道”。

第31章的这句话,又是如此,他们把“有欲”改成了“有道”。

于是,整个意思就解释偏了!

有欲者是做事“目的性强”的人,其目的就是“得到善果”。

所以,有欲者讨厌“恶行”,只想用“善行”达到善果。

用兵被认为是不善的行为,所以,兵者,这样的不祥之器,有欲者厌恶它,不愿意用它。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故兵者非君子之器】

古人以左为阳、以右为阴。阳生而阴杀。尚左、尚右、居左、居右都是古人的礼仪。

任何统治者都有两种统治工具,君子之器和非君子之器。

比如,民主是君子之器,专政就是非君子之器。

“胡萝卜”是君子之器,“大棒”是非君子之器。

佛法里有君子之器,菩萨低眉,也有非君子之器,金刚怒目。

教师也有君子之器,敦敦教导,也有非君子之器,手拿戒尺。

【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铦[xiān]袭为上】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所以,兵者,虽然是“不祥之器”,但还是要用的!

遇到问题,一般先用“君子之器”,也就是和平的手段来解决问题。如果解决不了,那就不得已而用“非君子之器”,也就是诸如战争等手段解决问题。

铦袭为上,后来的版本改成了“恬淡为上”,并且和下一句的“勿美也”放在一起,这显然是错误的。

铦:锋利。

铦袭:快速的袭击,也就是闪电战,速战速决。

整句话的意思就是,兵者,是不祥之器,当和平手段解决不了,才不得已使用它,而且要速战速决。

因为一旦打成持久战,就会危机四伏。

孙子曰: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孙子兵法.作战篇》

【勿美也,若美之,是乐杀人也,夫乐杀人,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

虽然,不得已而用兵,但不能以此为“美”,也就是不能把“用兵”当成善行,而要当成“恶行”。

如果,以“使用暴力”为美,就会走向“暴虐”的极端,就会以杀人为乐。而凡是以“杀人为乐”的统治者,都会失去天下百姓的支持。

怎么才能做到“勿美也”呢?

只能通过制度才能保障“勿美也”。

也就是这一章后面这几句。

【是以吉事上左,丧事上右。是以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居之也,杀人众,以悲依立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不要把“用兵”看成“吉事”,而是按“丧事”的礼节办。

在形式上,上将军居右,而偏将军却居左。这里有打压的意思,让上将军保持清醒,“勿美也”。

如果战争杀人太多,要用“悲悯之心”来处理死者的善后。

如果战争胜利了,要以丧礼的形式来处理战争胜利的善后。

这样的处理,一方面为了“果而毋骄”。

因为“善果”必须“果而毋骄”,用兵虽然是不祥之器,但是如果能做到“果而毋骄”,就能达成善果。

这样的处理,另一方面为了,避免“其事好还”。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要想平息“用强”带来的负面作用,就要通过“杀人众,以悲依立之。战胜,以丧礼处之。”去化解可能引起的反弹,从而达到“善果”的目的。

杀人众,以悲依立之。后来版本多改为“杀人众,以悲哀泣之”。不过两者意思相似,不影响理解。

立,通莅”。临,到。

依,依照,依从。

悲依立之,依从悲悯的态度,去面对“杀人众”的结果。

这一章和前面的章节有很强的逻辑关联,联系上下文,再来总结这一章。
为什么要用“器”啊?
29章告诉我们“朴散则为器”。
为什么要用兵者,这个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呢?
因为朴散了,和平结束了,敌人出现了。
要想消灭敌人,首选“君子之器”,也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用君子之器,化解敌人的敌意,敌意消失了,敌人也就消失了。
如果,君子之器,不灵了,消灭不了敌人。就不得不动用“非君子之器”去消灭敌人。
兵者,是不祥之器,所以用兵是恶行,通过恶行能得到善果吗?
30章告诉我们“善者果而已矣,毋以取强焉”。
善不善,不能看目的和手段,只看结果。不管是君子之器,还是非君子之器,在使用的时候,不勉强,不刻意强求,就能得善果。
其实,这个道理可以引申到很多领域。
比如,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如果孩子很听话,能自觉学习,就不需要家长去管,这种状态就可以称为“朴”。
当孩子出现问题了,就是朴散了,就需要器了。
器怎么选择?
有君子之器,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
也就是教育孩子,可以通过耐心的教导和耐心的陪伴,让孩子回归正途,这是最好的善果。
如果孩子听不进任何建议,沉迷于诸如游戏等事物中,那就不得不动用“非君子之器”,而且要力量足够,速战速决。
动完“非君子之器”,还要用“悲悯之心”去安慰他,而不是一味地过度使用“非君子之器”,因为“用强”会“其事好还”,会引起大反弹,那就不是“善果”了!

读完31章,继续读32章
道德经读书笔记:
30|为啥一个人会指责他人呢?
29|用八卦为产品分类
28.4|立心立功立言立德
28.3|什么是无极?
28.2|什么是大白若辱?
28.1|尼采和老子的精神最高境界
27.3|不贵老师不爱学生方成大道
27.2|什么是曳明?
27.1|瑕適不是瑕谪
26|重为轻根,清为躁君
25.7|“大”的三重境界
25.6|孔子和老子的修道路线图
25.5|道德经究竟有啥用?
25.4|'道'具有脉冲的特性
25.3|繡呵缪呵
25.2|人类是怎么来的?
25.1|有物昆成

郭宗林号旅行专线

(0)

相关推荐

  • 道经第31,夫兵者,不祥之器也

    31.夫兵者,不祥之器也.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故兵者非君子之器也. 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铦袭为上,勿美也:若美之,是乐杀人也.夫乐杀人,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是 ...

  • 古代先贤都是如何对待战争的?尤其是打了胜仗时

    我读<道德经> 3 2 天 [原文]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 ...

  • 《道德经》第三十一章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

    (一),经文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 物或恶(wù)之,故有道者不处(chǔ).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恬淡为上,胜而不美. 而美之者,是乐杀人. 夫乐杀 ...

  • 道德经讲义-第三十一章 兵者不祥之器-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三十一章 兵者不祥之器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也.夫乐杀人者, ...

  • 《道德经》第三十一章夫唯兵者,不祥之器

    ​<道德经>第三十一章 夫唯兵者,不祥之器 夫唯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 故有道者不处.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不得已而用之. 恬淡为上,胜而不美. 而 ...

  • 苏辙注道德经述成·道经·夫佳兵章第三十一

    道经·夫佳兵章第三十一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苏辙:以之济难,而不以为常,是谓不处. 原成:夫兵者,不祥之器也.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 原成:非不处也,犯刑者恶之也. 君子居则 ...

  • 33、就是打了胜仗也要以丧礼去对待——走进《老子》

    33.就是打了胜仗也要以丧礼去对待--走进<老子> 在上一章老子就指出:善意用兵只要达到不得已而用兵的目的就可以了,并不以兵力强大而逞强.在本第三十一章又进一步的指出:"夫兵者, ...

  • 道德经读书笔记37|道经大结局—道恒无名

    <帛书老子>简体版第37章 道恒无名, 侯王若守之,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 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辱. 不辱以情,天地将自正.       这是<道经> ...

  • 道德经读书笔记36|柔弱胜强是怎么做到的?

    <帛书老子>简体版第36章 将欲拾之,必固张之: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将欲去之,必固与之: 将欲夺之,必固予之: 是胃微明. 柔弱胜强, 鱼不可脱于渊, 邦利器不可以视人.     这一 ...

  • 道德经读书笔记35|执大象天下往

     <帛书老子>简体版第35章 执大象,天下往: 往而不害,安平大. 乐与饵,过格止. 故道之出言也,曰: 谈呵,其无味也. 视之,不足见也, 听之,不足闻也, 用之,不可既也.     接 ...

  • 道德经读书笔记33|两种不同的人生路线图

     <帛书老子>简体版第33章 知人者,知也: 自知者,明也. 胜人者,有力也: 自胜者,强也. 知足者,富也: 强行者,有志也. 不失其所者,久也: 死不忘者,寿也.       这一章, ...

  • 道德经读书笔记32.2|人脑子和狗脑子的区别

    <帛甲老子>第三十二章简体版 道,恒无名,朴唯小, 而天下弗敢臣.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雨甘露. 民莫之令而自均焉.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 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

  • 道德经读书笔记32.1|为什么道大而朴小呢?

    <帛甲老子>第三十二章简体版 道,恒无名,朴唯小, 而天下弗敢臣.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雨甘露. 民莫之令而自均焉.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 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

  • 道德经读书笔记28.4|立心立功立言立德

    朴散则为器, 圣人用则为官长.     这一章最后两句话的思想有点震撼,我想了一周才想通顺.     第一句"朴散则为器"就让人深思,然后拍案叫绝.     先来解析这句话.    ...

  • 道德经读书笔记28.3|什么是无极?

    <帛甲老子>第28章简体版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为天下溪,恒德不离: 恒德不离,复归婴儿. 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浴: 为天下浴,恒德乃足: 恒德乃足,复归于朴. 知其白,守其黑, ...

  • 道德经读书笔记28.2|什么是大白若辱?

    <帛甲老子>第28章简体版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为天下溪,恒德不离: 恒德不离,复归婴儿. 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浴: 为天下浴,恒德乃足: 恒德乃足,复归于朴. 知其白,守其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