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的由来一文,让我终于明白大观堡“圣帝之寿诞”的寿诞含义

梅语研究建文帝隐跸宁远十余年,一直有个问题没能给大家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今读“文化哥文化驿站”所书之《十月一日“国庆节”的由来》一文,缠绕在梅语心中十余年的大观堡中,由已故前明史学会会长商传为代表提出的“圣帝之寿诞”的寿诞解释得以完全释然。我们先来看这篇文章。

文章指出,“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我国封建时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今天称国家的纪念日为国庆。

根据这一解释,皇帝的“寿诞”实际可以指找他的生日和登基之日。

2011年,梅语在宁远县梅木塘村老旧碾米机房中,发现了一块无头碑,当时命名为《誓词碑》。要想解释一块无头绪的碑中的二帝,确实很有困难。此碑发现后,关于“二帝”是指“第二帝”还是“二个皇帝”,争论不休!

学识渊博、见识甚广的前中国明史学会会长商传也感到很棘手,手是回到北京后翻阅了许多书籍,最后作出了结论:“二帝是专指建文帝的”。商传先生还在甘肃电视台的讲座中,专门提到了这个问题。

商传先生在甘肃卫视讲课时,明确指出:“什么是二帝?当初我们也很费解,二帝是不是指二帝皇帝?不对,二帝是专指建文帝的。你翻开始书一查,说二帝怎么怎么样,成祖怎么怎么样?所以二帝败于成祖……”

在视频最后,商传先生说道:“”是不是这块碑上的二帝真的与文帝相关呢?我们不知道。”商传先生这样下结论,相当科学,因为仅凭这块碑来下结论,哪是不科学的。正如商传先生给梅语回信中所说的:“应该说,大观堡的考古发现是迄今为止,与明初建文、永乐那段历史联系最近的一批文物资资料。但其中仍有未解之处,比如石刻中所记为‘五月十某日’,并非朱允炆生日,而其登基之日为‘闰五月十六日’,尚不尽符,而与关帝相符。如何解释,尚需进一步考证。

▲商传先生给笔者的回信照片图

商传先生的回信是2014年,迄今又六年过去。关于大观堡的发现,又增添了不少的原始碑刻。最为关键的碑刻有两块,其一是《白掌塔铭》碑,其二是“二帝画像碑”。

《白掌塔铭》是大观堡二帝所亲书,是二帝智眉禅师为自己写的墓塔铭。从这块碑上,完全可以确定,智眉是明建建文皇帝。他在碑上明确写明,他还有其他碑,写明了他的真实身份,并有神像供于大观堡神龛,神龛下方写着他的“墓志正文”,即我们所说的“誓词碑”。

有了这个神龛及“誓词碑”,“寿诞”一词的含义就迎刃而解了。关于“寿诞”,大家在理解上有个误区,往往按习惯理解为生日。如果,不是皇帝,理解为生日也没有错。但这位智眉禅师他是真正的皇上,他还有一个比生日还重要的“寿诞”,那就是登基做皇帝。历代天子登基前,都要先受玉玺,然后才能继位。传国玉玺上刻有八个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既寿”就是“既然即皇帝位”的意思。所以,登基称帝称“寿诞”。建文朝的寿延,换作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建文朝的国庆日。祭文中明确写道 “是日(五月十六日)……皇帝皇上御极之 年岁次  月  日    等”就直接解释了“寿诞”是建文皇帝登基的日期。万寿为人君之始。万寿节指封建时代君主的生日。皇帝的诞辰日称为万寿节,取万寿无疆之义,是个全国性的节日。为皇帝祝寿,是明清宫中重要的典礼活动。

作为永州人,都晓得阳明山有个七祖佛爷,而七祖佛爷所在的寺庙称“万寿寺”。为啥称这样一个小山寺为万寿寺,而且还称七祖?知道了建文帝隐居宁远并葬于宁远,万寿寺就是为建文帝祝寿的的寺庙,而七祖,则是从建文帝为宁远一世佛祖算起,到郑秀峰时,已是第七世,所以称七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