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业救国,民国十位顶级实业家

20世纪初,随着清朝统治的结束,民国时代到来,中国市场经济有了一次翻天覆地的大变化,与其他国家的市场演变和进化类似,中国市场经济也是从各大城市的精英阶层开始的!

在这一时期,中国涌现出了一大批著名的企业家,有的是继承先辈辉煌而来,如闪耀一时的荣氏家族,但是但部分新崛起的企业家是抓住机遇,勇于奋斗而成。他们最强大的时候,甚至对政府的相关决策都有很大的影响。这些企业家大都是实业出身,有着极为浓郁的家国主义情怀,对于我国企业制度化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也为我国工业、商业、交通业等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

民国实业

接下来我们就简单盘点一下,民国时期那些各行业的一些实业巨头们。当然民国著名实业家很多,类似荣氏家族第二代和严裕棠、张謇、聂云台等实业家,还有刘文彩等富可敌省的商人,在社会的影响力巨大,但是我们并没有将他们列入榜单中,我们只是简单的择选了十位各行业有代表性的人物,当然,他们未必就是当时唯十的最顶端的实业家!

1、刘鸿生(1888年-1956年)

'中国火柴大王'和'毛纺业大王'刘鸿生,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以经营开滦煤炭起家,后将资本投资火柴、水泥、毛织等业。是中国民国时期最为著名的实业家,集'煤炭大王、火柴大王、毛纺大王、水泥大王'等于一身的'企业大王',经营领域遍布轻重工业、运输业、商业和金融业,创立了近代中国数一数二的民族企业集团。以一代人的力量,建立起财富仅次于历经数代人打造的荣氏家族的商业帝国。

刘鸿生少年,家道中落,艰难考上大学,后来因各种缘由而辍学,当过教师,做过翻译,干过销售员,后来开始转运煤炭,赚取了第一桶金。五四之后,积极投身民族实业,先是设华商鸿生火柴公司,后来又设立华商上海水泥公司﹑中华煤球公司﹑大华保险公司﹑华丰搪瓷公司﹑章华毛绒纺织公司﹑中华工业公司﹑华东煤矿公司﹑中国企业银行等,称为当时国内最顶级的实业家。

抗美援朝战争之际,刘鸿生在工商界中带头捐献飞机大炮,并动员刘氏企业在捐献中尽最大努力,上海水泥公司董事会与全厂职工一起积极响应,共捐献人民币20.17亿元,实乃民族资本家的典范。

企业大王刘鸿生

穆藕初河南纺织厂

2、穆藕初(1876~1943)

“棉纱大王”穆藕初,生于晚清的穆藕初,读过几年私塾后,13岁便入了棉花行做学徒,之后到夜馆学英文,做英文教员,考入海关,做铁路警察长,经历了社会的各行各业,但始终怀着一颗实业救国之心。1909年,在亲朋好友的资助下前往当时世界上实业最发达的美国得克萨斯州读书。

穆藕初5换学校,专研棉花专业,从怎样种棉花、种好棉花,到棉花怎样纺成纱、织成布,到怎么办工厂,怎样有效地管理工厂进行了有目的、整套、有计划地系统学习。一学八年,终有所得,再归来,已是不惑之年。回国便创办了上海德大纱厂,短短五年,穆藕初与张謇、聂云台、荣宗敬并列“四大棉纱大王”。

穆藕初最大的贡献并不在于办厂,而是引进棉花良种,改良纺织机器,虽然后来渐渐退出了实业,但是他依旧心系国家和实业,抗战时期他还发明了'七七纺棉机'。

3、章荣初(1901-1972)

章荣初,中国著名民族资本家,民国时期上海滩的实业巨头之一。早年创建上海纺织印染厂,1928年在上海筹建上海印染厂,是当时中国民族资本家经营的第一家印染厂,而且顶住了当时欧美企业的冲击,首次建立了由中国人独资管理的从纺纱、织布、印染到棉布经销的厂商结合的经济实体,并改名为上海纺织印染厂。

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章荣初变卖了上海惇信路的住宅和家具,捐献抗战,抗战期间,极度艰难的情况下,章荣初依旧坚守在上海继续坚持民族实业,又创办了有2万只纱锭、200台布机的荣丰纱厂及苏中铁工厂、上海皮革厂、泰州纱厂、丰业大楼等,成为上海知名厂商之一。毕生致力实业,到1949年,他的资产达1000万元以上,成为解放初留在国内的浙江省资产最多的民族资本家。

章荣初工厂

方液仙化工品

4、方液仙(1893年-1940年)

中华民国时期实业家,化工业的先驱之一,有'国货大王'、'化工大王'之称。早年在江南制造局兵工学堂,随德国人窦伯烈习化学,晚清时期便合伙办鼎丰珐琅厂、龙华制革厂和硫酸厂、橡胶厂等。

1911年创办中国化学工业社,先后开设4个分厂,成为当时中国日用化学工业规模最大的厂家之一。 1912年,方液仙创办中国化学工业社,生产销售三星牌牙粉、雪花膏、生发油、花露水等,与洋货轻工产品相抗衡。1915年,方液仙集资办厂,扩大生产三星牌蚊香,以抵制日货蚊香。1923年,方液仙首先研制成功中国第一代牙膏“三星牙膏”,后又研制成功洗衣肥皂等洗涤用品。

九一八事件之后,方液仙联合上海各大实业家,探索振兴实业、救我中华的途径。创办'国货临时联合商场',选择1932年'九·一八'一周年纪念日,作为国货商场的开幕日,意在唤醒民众勿忘国耻。

终其一生,哪怕是上海沦陷期间,方液仙也坚持'不要与日本人同流合污,不要当汉奸,当汉奸绝无好下场,要遗臭万年!'最后被人绑架暗害。

5、吴蕴初(1891-1953)

“味精大王”吴蕴初,中国近代化工专家,著名的化工实业家,中国氯碱工业的创始人。少时家贫,10岁入学,后入上海广方言馆学外语一年,因家贫辍学,回嘉定第一小学当英文教师养家糊口。15岁时考入陆军部上海兵工学堂半工半读学化学,自此走上了化工之路。

1913年经杜博举荐到汉阳铁厂任化验师。在该厂试制矽砖和锰砖获成功,被升任砖厂厂长,之后很快成为了当时的工程师。20年代回到上海后,创立上海天厨味精厂。1930年建成天原电化厂,该厂是我国第一家生产盐酸、烧碱和漂白粉等基本化工原料的氯碱工厂。

1934年建成天盛陶器厂,生产多种耐酸陶管、瓷板、陶质阀门及鼓风机等,创国产耐酸陶瓷工业之先河。至此,天厨、天原、天盛、天利4个轻重化工企业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实力雄厚的'天'字号化工集团,在我国化学工业史上写下了灿烂的篇章。

吴蕴初热爱祖国,积极抗日。早在1932年,他就开始组织生产防毒军用面具,支援抗战。1937年后,为保存民族工业,吴蕴初积极组织内迁,于1939年建成了香港天厨味精厂、重庆天原化工厂及重庆天厨味精厂,1943年又建成天原电化厂宜宾分厂。

吴蕴初先生

纺纱厂

6、荣宗敬(1873年-1938年)

中国的'面粉大王'、'棉纱大王'、私立南通大学校董荣宗敬,中国近代著名的民族资本家。晚清时期,便开始办实业,到1912年创办福新面粉厂,1915年4月创建申新纺织厂,1917年3月起又先后在上海、无锡、汉口创设申新二至九厂,在沪设立茂新、福新、申新总公司。

至1931年,荣氏兄弟共拥有面粉厂12家、纱厂9家,分别约占全国民族资本面粉总产量的1/3,纱布总产量的1/5,被称为中国'面粉大王'、'纱布大王'。一生都主张'实业救国',是著名的民族资本家和实业家。

荣氏兄弟

7、荣德生(1875年8月4日-1952年7月29日)

民族工业巨擘荣宗敬之胞弟,是中国民族资本家,慈善家、民族实业家,与荣宗敬一同享有'面粉大王'、'棉纱大王'的美誉。

早年经历和其兄荣宗敬类似,两人一直合伙。1938年荣宗敬逝世后,荣德生主持荣氏企业,先后在重庆、成都、宝鸡、广州等地兴建6家新厂,支援抗战。抗战胜利后,1945年11月,在无锡成立天元实业公司,并创办天元麻纺织厂、开源机器厂、江南大学。

船王虞洽卿

8、虞洽卿(1867年-1945年4月26日)

航运业巨子,“航运大王”虞洽卿,小时家境贫困。读了三四年私塾后,因家贫辍学,在海涂拾蛤蜊、泥螺等补助家用。后来前往上海做学徒,历经岁月沉浮。

曾先后创办宁绍、三北、鸿安轮船公司,3家公司有船30余艘,总吨位9.1万余吨,为当时国内民营航运之冠。1941年去重庆,先后组织三民、三北运输公司,转运物资,支持抗战。

9、汪笃卿(约1874-1932年)

茶叶巨头汪笃卿,至民国时期,万泰源茶号收购毛茶高达848市担,外销箱茶高达1075箱、697市担,位居全国茶叶行业的翘楚。

后来又开办钱庄,民国21年(1932年),万泰源钱庄的营业额达25万银元,加上华埠镇的义隆钱庄、泰裕钱庄,三家业务总额达60万银元。钱庄主要是支持商业购销活动,而以信用放款为主,贷款则要有殷实商号作铺保。万泰源钱庄不仅是开化私人钱庄之最,而且除茶号和钱庄外,还兼营贩运桐油、菜油、柏油和食盐等。是民国初年的商业巨头。

民国16年(1927年),国民革命军北伐进入安徽歙县,汪笃卿为首带动商界捐钱捐物,竭力支助北伐军,成为爱国企业家的典范。

项松茂的五洲制药产品

10、项松茂(1880年-1932年1月31日)

​中国制药业巨头,幼读私塾,14岁到苏州当学徒,1900年,学徒学期结束后任上海中英药房司账(会计),后复命赴汉口开办分店,任中英药房汉口分店经理、继而任汉口商会董事,1911年回到上海任五洲药房总经理。

1911年-1932年,曾多次到日本考察药业,并派人到欧美学习,学习引进制药先进技术。1918年,在天津开办五洲药房支店,并投资建立伯特利医院和福幼医院。

1922年,斥巨资盘进原德商上海固本肥皂厂,改名为上海五洲固本皂药厂,生产多种新药,首创亚林臭药水、东吴药棉、甘油、牛痘苗、人造自来血等国产新药和国产固本肥皂,成为中国西药业办厂自制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先驱。五洲厂的产品先后获得了美国旧金山世界博览会银奖和日本东京大正博览会三等奖。

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前线伤亡很大。项松茂接受政府生产军需药品的任务,亲自监督生产,日夜不停赶制药品,供应前线急需。1932年1月31日,爱国实业家项松茂及11名员工遭日军杀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