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五十岁之后,你就不再需要什么朋友了

小的时候,我们最喜欢的事情便是和好朋友在一起,即使是做世间最无聊的事情,但有了朋友的陪伴,也会觉得很有意义。

可长大不断使人分离,正如吟唱的那句歌词:“越长大越孤单。”没有一段情谊可以相伴终生,特别是在人生分岔路口,我们会因为选择的道路不同而分道扬镳。

显然,对于孤独这件事,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坦然接受,习惯了热闹的人又怎会甘于寂寞。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朋友源自个体对归属感的需要。没有人喜欢孤独,我们都是群居的社会人群。

社交需求并非滥交需求

心理学家戴维斯曾认为一段真正的友情是由八个主要元素构成:欢乐、互助、尊敬、无拘无束、接纳、信任、理解、交心。

只要你能在相处中体味到这八个要素,那么恭喜你,收获了一段真正的友谊。但现实生活里的友谊,往往不能达到八个要素的完美融合,所以我们总会在各种畸形的友谊中受到伤害。

许多人是为了不孤单而降低自己的身份,融入不属于自己的群体,这也是俗称的讨好型人格,总会在群体中失掉自己,认为个人价值需要群体认可。

虽然表面上看,他们是被该群体所接纳的一员,可一旦他无法满足群体的需求时,便会被抛弃。

例如《三十而已》中的钟晓芹,从小便是一个缺乏主见的人,所以她渴望获得归属感,在工作中,总是无条件帮助同事,做他们一呼即应的小棉袄。小到帮同事们倒咖啡,大到顶同事们都不愿意去的烂差事。

本以为这样就能很好地融入他们,可当她有一天没有来上班时,本以为大家会因此感到很不适应,可却惊讶地发现,根本没有人在意她是否上班,大家的生活还是照旧。

所以,人这一生虽然有社交的需求,但未必是滥交的需求。

自我认同感

人越年长时,会将过往的所求看得越来越淡,将在意他人的评价变为关注自身。正如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人只有拥有了高度的、一致的自我认同感,才能合理解决孤独感的问题。

也就是说,孤独是个体所要面临的任务,想要从他人身上寻找自我价值,降低孤独这是不现实的。只有能正视自我的人,才能获得被他人正视的机会。

当人到了50岁,已然走过了迷茫和对外界的焦虑期,孩子也长大成人,无需投入过多的心血,此时是与自己相处的最好时光。

如果有能够满足八要素的朋友,固然是很宝贵的财富,可如果还是年轻时那种只能同甘不能共苦式的酒肉朋友,那么无疑是对生命的浪费。

我们应该将关注的焦点回归到自身,寻找自我价值的真正体现。与其将余生都给予生命的过客,不如学着挑选朋友,真正的友谊在于质量而非数量。

王源曾明确在采访中表示自己的朋友并不多,虽然生在看似雍容华贵的圈子里,但很多人才第一次见面就称呼其为亲爱的,实际中却并不认识,也不是真的关心你最近过得如何,只是看你有人气,想蹭一蹭罢了。

社会互动理论遵从利益互换原则,即人在产生社交时,都会先在脑子里想一想,对方能否满足自己的需求,绝大部分人都不会出于毫无理由的社交。

因此,如今许多人会感觉友情是不值钱的,根本无法经受时间锤炼,利益纷争便可打倒一切。

我们一生会遇到各色各样的人,也会产生众多过客,那些真正能够陪伴你到人生最后的,都是发自内心的热爱。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未必每个人都能幸运地遇到交心好友,如果没有遇到,更应该挖掘自己的价值,好好面对生活,而不是向低质量的廉价友情妥协。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参考资料:

Heider, F. 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New York: Wiley, 1958.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