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07日 星期一 第13版:周刊
张殿权
宋哲宗元祐六年闰八月,苏轼以龙图阁学士出知颍州。苏轼刚到颍州,一些官吏和各界人士便争相送礼或邀约宴请。苏轼不胜其烦,便在门前挂出一牌子:“无亲无故莫谈私谊,公事公办去往府堂。”
半个月过去了,大家看到苏轼心坚如铁,纷纷打消了送礼或宴请的念头。然而,颍州商会会总李万山却依旧不死心,又托颍州府辖汝阴县尉李直方请苏轼出席他们商会举办的欢迎宴。
这天,在府堂办完公务后,李直方劝苏轼破例参加商会宴请,道:“颍州商会是本州、本县之重要财源,不去怕是要寒了他们的心啊。”
此前,苏轼闻知李直方忠勇智谋、颇具才干,有心倚重。他没想到李直方会为商会请托,有些不悦,但又不便发作,道:“他们但做他们的生意,我们按朝廷律例平等相待,他们不必多虑。”
李直方却依然踌躇着,没有要走的意思。
苏轼道:“你还有何事?”李直方思忖片刻,道:“今岁颍州夏涝秋旱,州、县库入大减。自古灾后易起盗匪,昨闻藏匿于本州南部淮河两岸的管三、陈钦、尹遇等一帮惯匪啸聚,欲四处窜劫,将为大患,亟待捕之。然州、县库存不足,加之冬天即将来临,饥民亟待赈济,所费无着,需颍州商会献粮献银,才能渡此难关……”
这番话,分量颇重!苏轼沉默良久,左右为难。答应吧,岂不自食其言?不应吧,盗贼、饥荒等如何安然度过?
苏轼没有当场表态,让李直方先回县衙准备防御、缉捕盗匪事宜,他再做计较。
晚上回到家中,苏轼愁眉不展,茶饭不思,夜不能寐。直至黎明时分,他才忽然想出一条计策,豁然开朗……
翌日,苏轼命人请来李直方,道:“我应了颍州商会之宴请,但他们须许
诺出粮出银帮助缉拿盗匪、赈济饥民。”
李直方喜道:“他们已经对下官许诺,如果大人您能出席商会欢迎宴,他们定全力助官府缉拿盗贼、赈济饥民,这于他们自身也有利益。”
苏轼点了点头,又道:“我有一事不明,他们商会为何非要宴请于我不可?”
李直方道:“大人有所不知,咱们颍州素来民风淳朴,商户良善多、奸诈少。每任知州上任,他们都要设宴,一是表示欢迎之意,二是向外界传递官府对他们支持之意,这可增加商户之信誉。因此,他们特别重视。您三番五次拒绝赴宴,他们生怕您不关心他们,心里不安呀。”
“哦,原来如此。”苏轼舒了一口气道。
出了府衙,李直方立即命一随从,去颍州商会与李万山商量晚宴事宜。
晚宴设在颍州城内最大、最好的酒楼——万喜楼,席开六桌。刚到日入时分,李万山一干人等便来到万喜楼,笑容满面,谈笑风生,等候苏轼大人和李直方大人的到来。
戌时,当苏轼和李直方一进酒楼,李万山等众人便欢呼雀跃,争相上前,与苏轼、李直方拱手作揖,亲热问候。待众人落座,苏轼道:“诸位都是颍州商界精英,多年来对颍州方方面面贡献颇多。今日,苏某代颍州父老乡亲诚谢各位,还望诸位能秉持信义,助力官府,纾民困解民难,繁荣我颍州。”
这番话让李万山等人十分感动,他们一起拱手道:“谢苏大人高抬我等商户,为颍州方方面面竭尽全力亦是我等责任。”
说话间,各式菜肴已呈上饭桌。李万山请苏轼上座。然而,苏轼却要店家另上一小桌,邀李直方两人同坐。李万山等人无不惊诧,不解何故。这时,苏轼府上佣人胡大拎一木制食盒走了进来,向苏轼及众人行礼后,打开食盒,将其中东坡肉等六菜一汤和一壶酒端到刚设的小桌上,退出了酒楼。大家更是万分愕然,面面相觑。
李万山走上前去,道:“苏大人,这是何故?难道您对我们……”
苏轼忙摆手,道:“李会总误会了。苏某刚到颍州,尚无建树,亦无贡献,怎能受禄?但苏某亦不能薄凉了诸位拳拳爱乡之心,因此推拒其他宴请,惟参加此宴,一来,表达苏某对大家守法经营支持之意,二来,亦是向大家明示苏某廉洁从政之心。何为廉洁?不受曰廉,不污曰洁。今日,我让家人备了几道菜,与李直方大人同坐,自食己菜、自饮己酒,与诸位欢聚一堂,岂不同样快哉!”
这时,李万山、李直方等人才恍然明了苏知州用意,无不慨然叹服、欢欣鼓舞。次日,这件事就传遍了全颍州城,很快又传遍了所辖各县,万民称誉苏轼为“自请太守”。
随后,在缉拿盗匪以及赈济饥民中,官民团结一心,商户出钱出力,顺利逮捕了管三、陈钦、尹遇等匪首和罪大恶极分子,并妥善安置了饥民。
半年后,苏轼便以龙图阁学士充淮南东路兵马钤辖知扬州军州事,当年八月又迁升兵部尚书兼差充南郊卤簿使。然而,在颍州仅仅半年的任上,苏轼却干出了全缉盗匪、雪中赈济饥民、拒开八丈沟、疏清河、通焦陂、浚西湖、兴农田等多件利国利民的大事,流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