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宇|冬至吃饺子真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吗?
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民间传说,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是南阳西鄂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祛寒娇耳汤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医治冻疮。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那么,冬至吃饺子真的和医圣张仲景有关吗?史实就是:非也。饺子何物?东汉时期未知也。
首先,饺子之名,源于何时无考,但出处却未较晚。在历来各家饮食名录中,都只见“馄饨”,不见“饺子”。古人什么时候发明的“馄饨”也已不可知,目前最早记载了“馄饨”一词的是唐朝段成式的《酉阳杂俎》。其中说道:“今衣冠家名食,有萧家馄饨,漉去汤肥,可以瀹茗。”可见那时的“馄饨”位列“衣冠家”也就是贵族家庭“名食”,地位尊享,非同一般,恐尚未及进入百姓锅灶。
为什么“馄饨”与生俱来有“贵家名食”的尊荣呢?这还要从它最初的用途说起。南宋周密的《乾淳岁时记》中记载:“冬至享先以馄饨,有冬馄饨,年馎饦之谚。”原来“馄饨”是冬至时节祭祀祖先所用,祭祖自然不得轻慢,祖先享用完毕,才轮得上活着的子孙后代,可见“馄饨”身份显贵,良有以也。
那么古时的“馄饨”是如何做法呢?明人宋诩所著《竹屿山房杂部》中有记录:先用鸡蛋和面,擀开,切成薄的小方片,包馅的方法是“斜摺为兜”,然后放入汤中煮。熟了之后捞起来,可以汤吃,也可以蒸吃,蘸以香菜、葱花和醋,还可以炸吃,几类今之“锅贴”。
馅料的种类也颇有些“花头”,有猪肉的、鸡肉的、草药的、各类菜蔬的。草药“馄饨”是个什么味儿?虽然现在听起来很怪异,但在中医主流的时代,草药“馄饨”颇有治病救人之功效。《本草纲目》里就提到,用樗白皮做的馄饨可以治痢疾。如此种种,见于各类方书,不一而足。
从以上“馄饨”的做法、以及冬至吃“馄饨”的习俗来看,这里的“馄饨”当是今人所谓的“饺子”。那么“饺子”的称呼,是什么时候取代了“馄饨”的呢?
明末张自烈撰《正字通》收录“饺”字,其下云:“今俗饺饵,屑米面和饴为之,乾湿大小不一。水饺饵即段成式食品‘汤中牢丸’。或谓之粉角。北人读角如矫,因呼饺饵。譌为‘饺儿’。”这是目前笔者所见关于饺子的最早释说记载,也可看出,明朝末年,饺子已经非常流行,成为一种风俗习惯了。
这里应该特别指出,饺子的称呼来源上,首先应为“饺儿”之变,而“饺儿”又由“饺饵”而衍。所谓“饵”,应为饺子里面之馅料也。所谓“饺”,应为北人读“角”之音变也。“角饵”到“饺饵”,再到“饺儿”,进而定名为饺子,不过为音变形变之结果罢了。但我们注意到,那时的“饺”,是用面粉和糖做的,所谓“汤中牢丸”,也就是汤团,形制与如今所说的“饺子”,也就是那时的“馄饨”有着明显差异。此饺子今之汤圆,而非今之肉馅饺子也。
肉馅饺子何也?其实肉馅饺子也为角子之转变也。在馄饨中,有一种叫臊肉双下角子,又名偃月形混沌。源于南北朝至唐朝时期,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从“馄饨”及“馎饦”二字并称并字音无释义考,馄饨和馎饦都应为南北朝时北方胡食逐步发展起来。二字皆为音译后加汉字食旁。至若无论怎么向前探寻,皆与张仲景无关也。
那么,为什么冬至要吃饺子呢?我想这应和历史上饺子名叫饺饵有关,饺饵,娇耳也。人们望文生义的认为吃饺子可以养护耳朵,而北方冬天天寒,耳朵容易受冻伤,冬至这天又是一年中白日最短的一天,后面进入了真正的冰冻期,故而借饺饵之吉言,“冬至吃饺饵,饺饵可娇耳,冬天不冻耳”的缘故吧。特别是明代人们将草药包进饺子,饺子更有了怯寒娇耳效果,人们又将其与医圣联系在一起,安插一个美丽的源头故事,是在所难免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