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琐忆‖铺炕·炕包
在我的记忆中,感觉儿时的冬天又冷又长……入冬之前,各家各户就开始了过冬御寒的准备,俺娘先用窗户纸糊前窗户,再用墼砌后窗户,砌好后再抹上一层泥防止透风,最后,屋门外再安上“风门子”。(“风门子”用谷的秸秆编制,用于挡风)还有一件事也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铺炕”。
铺炕的材料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草,玉米皮,麦秸……最适合铺炕的还是麦秸。
“过麦”时,麦秸经过碌碡的来回碾压,经过太阳的暴晒,变得又白、又轻、又细、又软……是最好的铺炕材料。
俺娘把这些铺炕的麦秸存放在闲屋,或垛在场院里,而且她还要把这些铺炕的麦秸垛在草垛的最中间,这样存放的麦秸,到冬天掏出来铺炕时还是那么柔软、干爽。
等拔了萝卜,收了白菜,俺娘就开始铺炕了……她从麦秸垛旁边挖洞,然后掏出中间保存的柔软新鲜的麦秸,拉回家在太阳底下晒一晌午头,趁着热乎劲,把麦秸抱在炕上,摊上厚厚的一层……她说“铺炕一定要铺厚,麦秸很“暄”,一压就薄了……”。
她铺的炕真厚啊!感觉就像睡在麦秸垛里,真是又暄和,又暖和……
那年,我第一次睡席梦思床,那软软乎乎感觉让我想起了俺娘用麦秸铺的大炕……
那时候烧火做饭都用柴火,如果下雨下雪了,还要提早准备“引柴火”,如果阴天下雨下雪的时间长了,“引柴火”用完了怎么办呢?铺炕的麦秸就派上用场了!俺娘烧火做饭的时候,就从席底下撕上一把麦秸就当引柴火了,不一会,灶堂里就有了火光,有了烟呛……
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铺炕也升级换代,于是就有了“炕包”,炕包的外形就像被罩,一般用化肥袋子缝制而成,把麦秸捣进炕包然后铺在炕上,麦秸因为有了炕包的包裹,炕上显得整洁了,地下也干净了,“炕包”也有了席梦思的味道……
你可别小看“炕包”,它作用可真不少,如果去看坡,搭个棚子,地下铺上炕包,既隔潮又暖和,第二天把炕包拖出来一晒,还是那么蓬松软和。
在我的老家,炕包还有个用处,冬天卖菜时,最怕上冻把菜冻坏了,他们就用炕包把菜一包一盖,保准到了到了市场,蔬菜还是那么新鲜水灵,不会冻伤,保暖效果比棉被还好用……
现在,炕、铺炕、炕包早已难觅踪迹了,回忆却像极了麦秸,柔软着心底的温暖……
(照片取自网络,版权归拍摄者。加上老卜的水印实属无奈,抄袭者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