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达全球】再生原料纺纱系统
气候变化和环境恶化已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全球只有1%的成衣得到回收利用,近四分之三的服装被送至垃圾填埋场,为此,纺织行业在积极寻求各种途径来提高生产模式的可持续性,并更加关注服装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立达积极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并利用自身的技术专长,为环锭纺和转杯纺生产线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再生纺纱系统,通过使用旧成衣和废衣料的再生纤维原料,加工出优质纱线。
“闭环循环”是纺织行业多年来追求的目标之一,它指的是以不损耗材料的方式对产品进行回收和再利用,换言之,就是减少原材料使用量,将送往填埋场的废旧衣物变废为宝。
然而,这就需要纺织行业解决当今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消费前和消费后产品的回收再利用。 直到现在,回收的衣物主要用于一些低价值的应用。而立达的专业技术可以变废为宝,将这些废弃衣物加工成质量足以用来生产优质机织品和针织品的纱线,最终使回收的消费前和消费后产品能够用于类似的应用中。
立达对转杯纺技术进行了优化,这种技术本身就适合使用短纤维原料加工纱线。特殊的几何设计和选配件使设备能够充分适应不同原料。全自动纺纱机可大幅提升纱线强力,并且断头处理能力强,接头质量出众。
得益于这些优势,立达的再生转杯纺生产线可通过75%的消费后原料与25%原棉比例的混纺原料生产高达20英支的纱线,或87.5%的消费前原料与涤纶的混纺原料生产纱支达30英支的纱线。
目前,行业内极少使用环锭纺生产线来加工再生纱线。立达拥有专为以理想方式加工短纤维而设计的全套系统。尽管原料中含有来自回收消费后产品的极短纤维,依然可以纺出可用于机织和针织的纱线。举例来说,使用立达的再生环锭纺生产线,可通过60%消费后原料与40%原棉比例的混纺原料生产高达20英支的纱线;或者可使用60%消费前原料与40%涤纶的混纺原料生产高达30英支的纱线。
为了帮助纱厂利用再生纤维,立达针对市场上可见的不同质量的原料类型,建立了一套再生原料分级体系。借助立达的再生原料分级体系,纱厂可以更方便地根据原料等级来预估可达到的成品质量。通过撕碎工艺再生纤维时,纤维长度、短纤含量以及中长纤维含量都是重要的参数,因为它们决定了应当使用哪种后纺工艺(环锭纺还是转杯纺),以及可以达到的质量水平(均匀度)和最大纺纱细度(纱线支数)。
资料来源:棉纺织技术新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