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精通学业贵在专心致志,事事勤思善问方可成功
曾国藩一生十分推崇专心和勤奋。他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就,与他始终坚持专注和勤奋有很大的关系。
01 读书只为两件事
曾国藩在《求业之精在于专一》中,与弟弟们谈到了读书的目的。在他看来,读书只是为了两件事。
一是增进自己的道德修养,追求诚实正直和修身齐家治天下的道理,以无愧于此生。
二是修习学业,操练学习记忆诵读词章的方法,以图自强自立。
修业必须做到自强自立。他认为:要想自强自立最重要的莫过于求生存。随后他又以不同职业的人求生存的手段,来说明人需要不断自强自立。
农民、工人、商人,是以出卖劳力而求得生存的人。士,则是以“劳心”来求生存的。因此,人不管是在朝廷当官,还是在乡间教书,亦或者是管理民众的小吏,出谋划策的幕僚,不管是劳力还是劳心,都要兢兢业业地去做好他所从事的职业,这样才能够问心无愧。
科举功名,是做官的阶梯,也需要兢兢业业的精神,将来才不至于空占着职位不干事白吃饭;只有经过努力,获得功名,才能心有所属。
科举能不能中,全是由老天爷做主,不是个人所能够左右的;而学业精不精,则完全由自己做主。我们都没有见过学业高明而不能生存的人。
农民如果花力气种田,虽然是饥荒之年,也会有所收获;商人如果真正做到奇货可居,尽管遇到行情不好,也会买卖兴隆;士人如果真能够精通其学业,又怎么会终生考不取功名?
所以,只要能够做到精通,就一定不会没饭吃。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曾国藩十分注重学习,而且深刻领会了学习的重要意义。他把学业精不精与能否生存下去联系起来,让我们明白,不管是做什么事情,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做到最精。
02 求业之精在于专一
在信中,曾国藩劝弟弟们“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意思是说:想求精通学业,没有别的办法,就是要做到专心致志。
曾国藩提到“艺多不养身”。他认为“艺多不养身”就是所谓的不专。我们挖了许多井却喝不到水,就是因为有不专心致志的毛病。
曾国藩要求弟弟们确立志向后便要专攻,“诸弟总须力图专业。如九弟志在习字,亦不必尽废他业,但每日习字工夫,断不可不提起精神,随时随事,皆可触悟。”
九弟有志于书法,自然也不必别的一点儿都不学,但每天练字的工夫,是断不可不提起精神来做的,如此随时随事,都会有所感触省悟。
“四弟六弟,吾不知其心有专嗜否?若志在穷经,则须专守一经;志在作制义,则须专看一家文稿;志在作古文,则须专看一家文集。作各体诗亦然,作试帖亦然,万不可以兼营并骛,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
四弟、六弟,我不知你们对什么有兴趣?如果有志学习经书,则必须专守一经;如果志在作制义,就必须专看一家文稿;如果志在作古文,则必须看熟一家文集。作各体诗道理也一样,作试帖也是如此,万不可以兼营并骜,那样则必会一无所能。
有句话叫“门门通,不如一门精”,就是要劝告为学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术业有专攻”。人们常说“事在于专,业在于精”。这里的“专”就是指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水平;“精”就是要体现在观念上,落实在管理上,注重在效果上。“专”要得到认可;“精”要成为标杆。
03 事事勤思善问
从古到今,凡有建树者,都有勤奋学习的一面,他们无不用晶莹的汗水,写着一个闪光的“勤”字。
从“头悬梁,锥刺股”的孙膑、苏秦,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杜甫,有哪位不是踏着勤学之路敲开成材之门的?
在《事事勤思善问》中,曾国藩提到了一件小事。他送给大妹曾国蕙的丈夫王待聘几首诗,王五收到信后,发现有一首诗理解不了,就写信问曾国藩是什么意思。
在曾国藩看来,王五相隔数千里写书来问一首诗的意思,是十分虚心的表现。为此,他十分感动和欣喜,发出了“若事事勤思善问,何患不一日千里?”的感叹。
曾国藩深知,让弟弟们在家塾读书,他们都很不情愿,但附近实在没有名师可从。省城里有名师,但六弟、九弟又不大善于求学,在省城呆了两年,诗文与字都没有多大长进。
于是他劝弟弟们,“不如安分耐烦,寂处里闾,无师无友,挺然特立,做第一等人物。”
在信中,曾国藩还举了婺源汪双池先生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
汪双池先生家里一贫如洗,三十岁之前,在窑上为别人打工画碗。三十岁以后读书,教私塾做启蒙老师,一直到老都没有参加科举考试,最终却著书百多卷,成为清朝有数的几个名儒之一,他并没有什么师友,也没有走出家乡一步,那却取得了如此的成就。
所以说,想要取得成功,唯有“立志”“有恒”四个字。
曾国藩所说的勤的精神,正是我们所现在所需要的。当今社会,刻苦勤奋,善于思考,让自己生命的智慧大放异彩的事例比比皆是,数不胜数。
许多人正是因为勤奋努力,才克服了诸多困难,最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勤奋也成了成功者的标配和基本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