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节选自夏冠洲老师向中国-淅川丹淅流域早期文明学术高峰论坛提交的论文《范蠡的文化精神》一文。本文版权归夏冠洲老师所有,特此声明。
作者简介:夏冠洲,男,汉族,1942年出生,河南淅川人。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专家成员,新疆优秀专业技术工作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新疆文史馆研究馆员,乌鲁木齐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新疆美协和新疆书协会员,新疆作家书画院副院长,已出版20余部文艺著作,获奖30余项。其中,长篇小说《古刹潜龙》和散文集《丹江记忆》就是夏教授献给淅川家乡人的两部文学精品。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字少伯,本楚宛三户(今南阳淅川县)人。春秋末期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兴越灭吴。之后,两次实体经商成为巨富,著有《商人之宝》、《陶朱公》。关于范蠡的精神,全国著名作家夏冠洲先生在《范蠡的文化精神》总结了十二条精神,今天发出来与大家共勉。 一、天、地、人整体论和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国语·越语》中,记述了范蠡不少关于对世界客观规律的精辟认识。如他说:“时不至,不可强生;事不究,不可强成。自若以处,以度天下,待其来者而正之,由时之所宜而定之……时将有反,事将有间;必有以知天地之恒制,乃可以有天下之利,事无间,时无反,则抚民保教以须之。”又说:“圣人随时以行,是为守时。”“天时不作,弗为人客。人事不起,弗为之始。”还说:“得时无怠,时不再来。天予不取,反为之灾。盈亏转化,后将悔之。天节固然,唯谋不迁。”“上帝不考,时反是守。强索者不祥。得时不成,反受其殃。”他还概括地指出:“人事必将与天地相参,然后乃可以成功。”他还认为:“阳至而阴,阴至而阳;日困而还,月盈而匡。”“夫国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倾,有节事。”从上面引用的这些论点,可以看出,范蠡对自然社会万物的看法,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现代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在其名著《中国哲学史简编》中分析了范蠡上述观点后说:“这里提出了人和客观世界斗争的一条规律。就是说,在人与客观世界斗争中,无论完成一件什么事情,都要尊重时机和条件,按照客观条件办事”。“在客观形势于我有利的情况下,就要利用这种情况,抓紧时机,立即行动……如果客观形势已经具备,而由于主观上的错误,没有及时地去夺取成熟的果实,就会反而受损害。他认为形势是会转化的……违背客观形势的人,必然要倒霉。”因此,冯先生认为范蠡这种天、地、人统一的整体观和事物发展变化的世界观,“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和自发的唯物主义。”既强调尊重、顺应客观规律,又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把握客观规律,灵活运用于不断发展变化的事物之中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可谓贯穿了范蠡风云变幻的一生,既体现在他治国、用兵、外交上面,也体现在他经商、齐家,修身等等诸方面,是他无往而不胜,每做事必获大成功的最基本的指导思想。
二、永不言败,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坚忍不拔的执着精神。这一点对后世影响最大,也最为后人所称道。在国家败亡,事业失败,暂时处于劣势的不利情况下,一些社会势力、群体或个人,都往往用这种精神支柱来鼓舞激励自己,成为一种巨大的力量,在极端困难中坚持斗争,以积极的态度等待时机,创造条件去争取最后胜利。历史上历朝历代无数志士仁人都曾顽强地实践了这种历史精神,在我国文艺史上表达这一精神的作品更是多得不可胜数。卧薪尝胆,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已经成为我们民族一种精神象征,构成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一个基本内容。卧薪尝胆精神一般都以为是越王勾践体现的,并习惯以他冠名。但从实际上看,无论是开始决策还是鼓励勾践坚持漫长的22年时间的,却是范蠡和他的政治密友文种。否则,以句践这类人物的心性和政治素质,是很难采用并能坚持到底的。如果是他,很可能最后的结果是功亏一篑。此一思想的发明权和不世之功其实应该主要归于范蠡和文种,特别是范蠡。三、韬光养晦,能屈能伸,忍耐一时,暗中积蓄力量的策略思想。与前一思想相适应,这种策略思想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处于敌强我弱的被动情势下,如果没有这种自我保护的策略,随时都有被敌人发现将你彻底消灭,那是很难保全自己的。过早暴露自己的实力,不善于保护自己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这是处于困境中的越国坚持卧薪尝胆,积蓄力量,等待时机进行复仇,最后一战成功的前提。不言而喻,执行这种策略思想是需要一种强大的人格精神和顽强意志来保证的。在吴越长期的斗争中,范蠡他们排除种种干扰,始终贯彻了这一策略思想。于是越国国都绍兴,就成了“报仇雪恨之乡”而永垂史册。这种精神也已作为一种传统的军事思想,被兵家奉为圭臬,进入到中华民族的文化之中,成为人们克敌制胜的一件法宝。
四、不打无准备之仗,除恶务尽,不留后患的彻底斗争精神。从上述吴越斗争中,我们可以得知,勾践出于轻举妄动的浮躁性格,曾多次准备轻率地向吴军发起进攻,以求一逞,每次都多亏了范蠡从旁竭力制止,才免遭彻底失败。直到越国经过22年的精心准备,国力强盛了,而吴国精兵北上,国内空虚,这才发兵出击。同时还分两个阶段的战役,逐步削弱敌人,最后才消灭了雄心勃勃的吴国。在吴王夫差被包围在姑苏山处于绝境时,勾践却想对他大发善心。这是姑息养奸的一招险棋。幸亏又被范蠡及时制止,继续发起进攻,直到逼使夫差自杀,从此绝了后患,使越国取得彻底的胜利。这一不留后患的彻底精神,伍子胥也是具备的,他当年就力劝吴王夫差对勾践不要放虎归山,可惜夫差不听,以至最后失败。伍子胥和范蠡可谓英雄所见略同。这些“不打无准备之仗”,“伤十指不如断其一指”,除恶务尽,不留后患的军事思想,是历史上血的经验的总结,从后来我国历史上所发生的无数成功的战例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它的深远影响。五、审时度世,决不恋官,急流勇退,明哲保身的人生智慧。范蠡一生做出好几次急流勇退的漂亮决定:两次辞官、三次散财。第一次辞官是在扶助勾践灭吴称霸成功,当上上将军之后。他深深懂得统治者“只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的本性,深谙“大名之下,难以久居”,“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等等人生哲理,极力劝文种与自己一走逃走。可是文种贪恋富贵,没有听从,后果然被忘恩负义、十分狠毒的勾践赐死。范蠡初则隐于五湖,后又化名逃到齐国,保全了身家性命。当他在齐国经营致富并出任齐国丞相后,又一次以“久受尊名,不祥”的道理告诫自己,第二次辞去高官厚禄,携家化名逃至陶地重新创业。“卧榻旁岂容他人安睡”?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都有对开国元勋大开杀戒的惯例。所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俗谚多为功臣们所熟知,但很少有人能抵御高官厚禄的诱惑,总是不能实践“功成身退”古训,结果一次次地上演了被最高统治者诛杀灭族的大悲剧。历史上只有极少数人能够透彻地认清利害,果断而潇洒地弃官隐退,从而保全了自身。范蠡做到了,在历史上开了政治家“功成身退”的先河。后来的汉代张良也做到了。但文种和汉韩信等等则做不到,贪恋富贵,只好去做最高统治者刀下的屈死鬼。同样,范蠡后来又把这一人生原则运用到自己的经济活动中。在经商致富后,他一再“尽散其财”,到另一地白手起家,谋求发展。从正反两方面的教训总结而成的“功成身退”思想,决不贪恋富贵而致祸,早已进入我国的政治文化之中,成为一种政治戒律或劝世箴言。
我国长期是一个农业社会,一直崇信“以农为本”,认为工商等都是次要的“末业”,往往不很重视,甚至常常采取抑制的政策,限制它的发展。与儒家重农轻末和法家重耕战抑工商的片面思想不同,范蠡敏锐地发现了社会上出现的明显分工,在重视农桑的同时,也不忽视工商业,因为它们都是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们之间存在着互利相生的辩证关系。他曾说“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末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矣。上不过八十,下不减三十,则农末俱利。平粜齐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引自《史记·货殖列传》)这段话概括来说,就是“谷贱伤农”而“谷贵损商”,只有坚持平抑物价,才能农末俱利,农业经济和商品经济平衡协调发展,这才是正确的治国之道。这里,就反映了范蠡的农末并重,多元相济的宏观经济思想,并以此为指导思想,成功地进行了商业实践活动。范蠡在越国时就因地置宜,重视发展渔业,撰写了《养鱼经》,也反映了多元经济的思想。农商俱利的思想,虽然在稍早的管子时代就已经产生,但经过范蠡的充分实践和学理化,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治国理论,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为消除“重本轻末”的传统思想,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七、富行其德,依于仁,助人为乐,回报社会的儒商精神。范蠡并不是一个“为富不仁”的大富豪。他在齐国海边率先富起来以后,并没有忘掉还在贫穷中的乡里乡亲,而是在准备三迁时,毅然“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慷慨地把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分给了众人。到陶地继续经商,“十九年中,三致千金”之后,又“分散与贫交疏昆弟”。他这么做,当然有收买人心、明哲保身的用意。但更重要的是,作为曾经成功的大政治家的他,深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的道理,有着兼济天下的宽阔胸怀和善良之心。此外,也说明他深知社会心理,富于远见,做到了富起来以后又要“归于仁”,讲究仁义,有乐于助人,回报社会的高尚品德。从客观上看,这些义举反过来又能帮助他取信于民,取得良好的社会信誉后再把生意做大。范蠡的经济头脑实在不简单。因此范蠡被后人奉为“儒商”的鼻祖,他的富行其德,回报社会的商业伦理思想,对后世商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范蠡的第二“迁”和第三“迁”中,他实现了自己人生的二度辉煌,即“居家则致千金”,成为一位成功的大商人。他之所以在齐国能够经商成功,原因很多,其中抢占天时和地利,是最主要的经验。(1)抢占天时。他知道齐国由于商人出身的政治家管仲在这里主政多年,破除了“重农抑商”习惯势力的束缚,致力于发展商业经济。因此齐国比其它诸侯国政策比较宽松,拥有发展商业经济,施展自己商贸才干的大背景大气候。(2)抢占地利。他在海边从事耕作和渔盐业积累了一笔资金后,又发现西边的陶地是“天下之中,交易有无之通路,为生可以致富”,便毅然辞官散财化名迁至陶,“废居(流动经商),侯时转物(根据有利时间搞活物流),逐什一之利(赚取成本十分之一的微薄利润)”。这两条,加上自己精于策划,讲求诚信、善于经营的“人和”,果然不久就“致赀累巨万,天下称陶朱公”,成为名扬天下的“巨款”大亨。他的商业活动做得很大,例如,史载有他二儿子楚地犯法之事,则他的二儿子很可能把生意做到了千里外的楚国了。现在河北省有个蠡县,河南省伏牛山深处嵩县也有个范蠡镇,都与他的经商活动有关。也就是说,范蠡的商业活动当时也做到了当时的赵国和韩国了。由此可见,聪明绝顶的范蠡是十分通晓生意经的。而这种经营理念,正是来源于他那虽然是朴素的,但却又很系统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商战如同战场,他把指挥军事的知识成功地运用于商战中,选择了最适于从事商业活动的地方,抓住机遇,抢占了商业先机,并不断做大做强,终于成为一位成功的大商人。范蠡以自己正确的经营理念,在经济活动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使自己成为古代一位名符其实的伟大经济学家。九、预测商情,搞活物流,平粜齐物,薄利多销的营销方式。范蠡在经商活动中,十分注意商品的仓储以“待乏”,“旱则资舟,水则资车”,未雨绸缪,时时保证有适销对路的商品出售,贱买贵卖,赚取差价,获得利润。但同时范蠡又不囤积居奇,贪得无厌,谋取暴利,“务完物,无息币”,对商品价值的贵贱,持了一种变化的辩证观点,该出手时就出手,“货币欲其行如流水”,从而加快货物的流通的资金的周转。前文我们还引用了他的“谷贱伤农”而“谷贵损商”,所以要“平粜齐物”,“逐什一之利”的观点,价格始终比较稳定、平易,只赚取比较合理的“十一”之利,可谓薄利多销。所有这些营销方式,既来源于范蠡“不贪天下之财”,“富行其德”,“依于仁”的儒商理念,也表明他已经基本掌握了商品流通和市场价格规律,从而保证了自己商业活动的极大成功。上述观点,实际上已包含着国家要从宏观上积极调控经济的思想。所有这些,对于刚刚出现不久的商品经济的春秋时期来说,范蠡即能敏锐地觉察到其中所隐含的客观规律,并实施相应对策,的确难能可贵,无与伦比。
值得注意的是,范蠡富行其德,兼济天下的儒商精神,并不只停留在“家累亿金,尽散其财”,慷慨施舍,救济贫困的层面。这种办法,只具备“授人以鱼”的输血功能。他尤为重视教人如何自己动手创业发家,实现脱贫致富。他认为“夫治法有五,水畜第一。”为此,在越国就写出了《养鱼法》,毫无保留地教人修建水塘鱼池的技术,养鱼致富。此举似可以看作是一个象征,扶贫时不要只是一味地给人送现成的鱼,而是教会人如何打鱼和养鱼,这种经济思想,可称为“授人以渔”,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往往事半功倍,效益显著,意义深远。鲁国的猗顿,原来是一个“耕则常肌,桑则常寒”的穷光蛋,就是因为登门向范蠡求教,学得了经商致富的思想、经验和操作技术,很快也成了一位富商大贾,家产巨万。后来他与范蠡齐名,成为一代富豪的代名词,号称“陶朱猗顿”。历朝历代的富商巨贾,也都是从范蠡的经营理念那里,学来创造财富的门径而大获成功的。当前我国对中西部经济落后地区施行的扶贫政策,不仅靠“输血”(投入资金),更重视培养人们的“自我造血”功能(更新观念、培养人才,传授技术等),就明显地继承发扬了范蠡这一“授人以渔”的经济发展思路。范蠡不愧是个大政治家,他有自知之明,无论治国、齐家,理财都很会知人用人。当句践要他来主持越国国政时,他说自己只善于甲兵,而文种则善于管理国家和民众。他们事后就是这么分了工的,果然发挥各自所长都取得了成功。他到齐国经商时,也十分重视人才。《史记》中说他在齐地经商时“不责求于人……能择人而任时”,说明他很会选择用人。范蠡对所用的人不求全责备,用其一技之长,善于处理雇主与雇员之间的关系,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尊重别人,放手使用,所以能充分调动雇员的积极性。他的知人善任,还可以从处理家事挽救二儿子一事中得到印证。二儿子在楚国犯了人命案,他知道破费千金就可以救儿子一命。开始他想派小儿子去办理此事,但自尊心过强的大儿子坚决要去,否则自己将会担上“不肖”的骂名,甚至表示不让去就要自杀。范蠡却不过妻子的哀求,无奈中只好让大儿子去了。果不出他的所料,大儿子因为早年随父亲艰苦创业,比较吝惜钱财产,把事情给办砸了,二儿子终于还是死了。而如果派小儿子去就有可能办成,因为小儿子从小生长的富贵乡中,花钱大方,不会那么小心眼儿,反倒能够救出二哥。范蠡可谓知人善任。他之所以派明知办不成事的二儿子去,大概是出于这些考虑:一来反正得死一个儿子,那么还不如让真有罪的二儿子去伏法;二来不愿留下承担为富不仁,以贿赂枉法的社会骂名。
范蠡一生三“迁”,从总体上看,都是本着“趋利避害”的原则行事的,这就透露出他不断择地而生的游移精神。俗语云:“树移死,人移活”。对社会上个体的人来讲,总是要寻找一个最适于自己生存发展的地方安家乐业,不能固守一地,在一棵树上吊死。当一处不利于自己发展,那么就可以迁移到别处继续生活。这就是全世界的人类活动从古至今总是不断出现大批移民的原因。范蠡始终在自觉地遵循这一社会自然规律而行事。而且正如司马迁所称赞的,他的“三迁”不是单纯地消极退隐避祸,而是积极进取,有所发现,另创新业。他每到一处新的环境,总能以惊人的创业精神,审时度世,抓住机遇,开拓一条新路并迅速打开局面,创出新的业绩,所以他屡屡成功了。这种趋利避害,择地而生的游移精神,是一种生存的大智慧,是高层次的人生哲理,对人生也有着很大的启示意义。
附:朋友委托的广告,想坐船丹江游玩的可以拨打15224888887
作者简介:田野,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五四文艺奖获得者,南阳市五个一文艺工程奖获得者,南阳市作家协会理事,淅川县文联副主席,淅川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刊发作品3000余篇,《读者》、《意林》签约作家。出版有散文集《放歌走丹江》、《坐禅谷禅韵》;长篇小说《泪落水中化血痕》;参与主编《魅力淅川》丛书(六卷),撰写的《北京,不渴》微电影剧本拍摄后荣获国家林业部“十佳影片”。约稿电话:13569243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