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朋友圈,正在为野生众筹的爱心骗局推波助澜
近期,互联网公益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德云社相声演员吴鹤臣的母亲,发布了一条微博,称儿子吴鹤臣脑出血,已入院抢救,后续费用家庭无法承担。微博附带了一个水滴筹链接,众筹目标是100万元。
但随后网友就发现了不对劲:为什么有车有房还来众筹?
据了解,吴鹤臣家在北京有两套房,自己还有车。前期治疗基本结束,费用才7万元,怎么就要向网友筹100万了?随后吴鹤臣母亲补充了情况说明:
众筹目标100万元的费用中包含:
天坛医院附近整租两居室,两年12万
请护工,半年4万
定期复查,费用不详
长期服药,费用不详
康复理疗,费用不详
针灸推拿,三个月1万
颅骨修复手术及后期康复治疗:9-15万
清单最后还表示,父母两人退休工资仅供自己生活和父亲吃药,康复期妻子无法工作,没有经济来源。
看了清单发现,除去筹钱治病外,这个众筹还顺便筹了家里保姆的工资、和父母的下半生养老钱。这多少就有些不妥,众筹本意明明应该是:为走投无路的人提供一线生机才对,到这里怎么更像是免费报销呢。
这几年来,在微信上兴起了一个新的产业,朋友圈众筹。
朋友圈众筹确实帮到了很多需要帮助的人,但也有一些人,利用人们的善良,做起了“众筹欺诈”。
甚至有些平台,一开始出现的目的就是为了协助黑产骗钱。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来深扒朋友圈众筹背后的黑产,带大家一起识破众筹骗局。
一,有一个人在网络上发起众筹,说妈妈身患两侧乳房恶性肿瘤,几乎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医生说后续治疗,每个月都要花五六万元,因此希望通过网络发起筹款。筹款目标为30万。
后经曝光病情没帖子中说得那样严重,前期治疗加手术,总共花了 17000 多元,自费仅 6800 元左右,医生也没说过今后每月要五万。她这种病直到治愈,预测自费总计三万元左右。"
二,《好心人,感谢您帮一下我的白血病女儿》。消息是一个绍兴女子发的,希望能募捐30万元。他的很多朋友看到后,都在转发,并献出爱心。然而,添加求助女子的微信后,他发现她开奔驰、秀钻戒。
既然那么有钱,为何还要众筹呢?
我在网上也搜了关于这方面的新闻,一些病人众筹看病,结果病人本身就有条件支付与偿还的情况下,还是继续的在网上通过煽情的文章来筹款的非常多。
人民日报官微把网络筹钱看病列为当今朋友圈八大骗局之一
众筹看病成朋友圈骗局之一
很多人眼里的世界是冷漠又残酷的。
的确,处在一个资源有限,但一切又在快速前进的时代,没有给人生留下足够多的温吞空间,关键节点慢一步,就会慢许多步,然后就是天差地别的人生。
在这样一个大家都恐慌着被抛下的年代,成功的标准被强制定义为唯一的一条,金钱。
至于这钱怎么来的不重要,很多人只看得到钱,看不到钱背后的血腥。
一个普通人公开讲脏话大家会骂,但如果一个有钱人公开讲脏话大家会觉得真性情,如果一个超级有钱的人渣说一堆洗脑的歪门邪说,甚至可以影响一些人的三观。
在很多缺乏思考的人的认知里,某种程度上,有钱,就是对的。
即使是错的,也是对的,因为有钱。
于是摆在很多人面前的问题就成了,究竟如何有钱?
多数正常人的选择是认认真真工作,勤俭节约,把自己攒的钱存起来或者做一点简单的投资,这样赚不到什么大钱,但一生踏实安稳也未必是坏事。
而极少数聪明但不踏实的人则想到了一些歪点子,希望从普通人手里搞到一些钱,不管是什么手段,有钱赚就对了。
很多骗局本质上是利用了人性的贪婪,是在利用人性的恶。
而有些特殊的骗局,则是利用人性的善,当你动心时,你便上当了。
不知从何时开始朋友圈中多出了很多众筹信息。
大多是是重病,无钱治疗家徒四壁,请求大家帮忙。故事写的一个比一个动情,一个比一个惨,在晒出惨状的同时,还会附带很多的各种资料来佐证自己的现状。
众筹平台崛起后,这类信息呈现几何级的传播。
很多人的看到这类信息后,会动恻隐之心,要么直接打款,要么帮助随手转发一下。
即使是不捐款也不转发的人,也很少会主动攻击举报这类信息,因为不同于很多激烈的观点与嘲讽,你在这类信息中国没有感觉自己受到了冒犯,况且这些信息还占了帮助他人的道德高地,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便是如此。
这些资料可能是病人的病床照、也可以是病例照片,可以是医院单据照片,来让自己看起来真实可信,每一个故事都在强调自己的无助,自己家人的痛苦。
结尾再放上一个收款账户以及恳求看到信息的人即使不打款,散播爱心帮助转发也感激不尽。
这些信息看起来是如此的无害,还能体现自己的善心。
但其实你看到的大多数所谓的重病众筹信息,背后都是有推手的。
你的善良,正在被利用。每一次转发,都有可能在助纣为虐。
你的善意,根本没有到达需要帮助的人那里,甚至这个人存不存在,他的事情是不是真的,你都不知道。
朋友圈众筹和部分平台的虚假重病众筹,当前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产业链,善良,是需要被保护的。
任何一个黑色产业的诞生,必定有其存在的空间,不然无法产业化规模化。
如果要了解一个黑色产业,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拆解其成本,收益,风险,竞争压力,这是一个行业的本质,了解本质后,才是对其手法及特征的科普。
不同于实业,诈骗不需要很重的设备与资金投入,纯粹是空对空的生意,顶多几台电脑几台手机,以及发任务的成本,这就导致门槛很低,专门做众筹诈骗生意的团队完全可以用不足 5 人的团队做出千万流水。
那些重金投入的团伙,往往是投在了自己运营的众筹平台里,反过来说,全部是虚假病例的平台,收益同样惊人。
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帮更多人了解骗局的本质。
从收益角度,众筹欺诈可以说是无本万利的生意,骗来的钱就是收益,而且更重要的是现金流非常好,这比收益更重要。
从风险角度,众筹欺诈的风险较低,因为大多数的人们对于行善都是正向的情绪,很少有人会意识到这里面存在猫腻,毕竟也不是什么大钱,可能一次捐赠就是几块十几块。
从竞争角度,这是一个参与者都能赚到钱的行业,这条产业链井井有条,并且很多模块都已经存在足够成熟的基础设施,例如水军和洗钱,以及最近非常火热的各类众筹平台。
某些做黑众筹平台,专门为骗子提供工具的,吃流水抽佣也是赚的盆满钵满。
即使少部分人意识到了问题,也没有足够的条件,技能与动机来反向探知这些黑幕。平台反正是要赚钱的,纯公益没法搞到融资,适当为黑产业提供一些服务,获得一些服务费管理费,并不是什么难以接受的事情。
还有一些平台出现的目的就是为了协助黑产骗钱。
成本可控,收益可观,风险有限,竞争不够饱和。
众筹欺诈最核心重点分为 2个 部分:案例包装与推广,案例决定诈骗竞争力,推广决定了受众面。
一个好的案例,一定要有一个能打动人的好故事。
其中案例是 1,推广是 0,二者加起来,就是作案的收益。
众筹骗局是怎么做案例的?
之前的坚强美女对抗病魔,学霸天才落难,美好的爱情命途多舛的情侣等故事现在已经不流行了,大家看多了就免疫了。
当前国际局势下,逐渐有了包装为华为员工或者爱国老兵退伍落难的剧情,他们的目的就是挑动观众情绪。
目前主流的最受欢迎的几种案例题材是孩子从小懂事养家,飞来横祸,还没有享受到生活;曾经为见义勇为但是好人没好报;小孩们即将失血,请求援助;
故事的基础结构通常是:原本幸福的家庭,遇到困难,后来战胜了困难(包装人格闪光点)走上美好生活,突然又遇到大困难(疾病,意外等),与困难持续斗争(强化人格闪光点),寻求大家的帮助。
故事需要被包装的足够有吸引力。
诈骗很多时候是不会养专门的内容团队来输出写作,他们通常选择外包,有很多枪手在专门服务于此。
故事可以煽动情绪,非常重要。
那么如何让这个故事更加可信,让人信以为真更重要。
现在最主流通行的做法是,资料不完全是假的,P 图只 P 患者资料部分和证件照(因为病床照面积比较大不好 P),医院科室甚至主治医生的资料都是真的,只有患者资料是假的,这样的做法由于成本可控,经得起最基础的查验(百度查医院科室医生之类的),但经不起本地人的线下拜访。
最 Low 的是做法是造假,P 图或者假资料拍照,全套资料都是做出来,这样的资料经不起查证,很容易被直接拆穿。
各类证明资料,从身份证到病历到各种化验单到发到生活照的包装操作。
大量众筹平台和朋友圈出现的就是这样,简单包装后靠故事走量。
高端一些的做法,则是患者本身都是真实存在的人,但是由于涉及到最终与患者分配,在结算的时候容易出问题,患者的口风又不严,会出现露馅的风险。此外有故事又比较配合的患者,往往竞争比较激烈。甚至还有出现过多家包装机构来进行竞价的情况,非常魔幻。
这些病人需要通过黄牛介绍,直接接触患者,许诺帮助其募捐,收取多少多少比例费用,需要患者来配合,这样做的好处是所有资料都经得起核验,也支持简单的线下走访乃至采访。
一般到了这一步,就不是走数量了,这种资料一般目的是走质量,而且也不是单纯诈骗,例如当年的罗一笑事件。
最高端的做法,一切都是自己的,也一切都是真的。
患者本身就是团伙的一份子,团伙和某些医院的某些科室(某些XX外包科室)串通,从医生到患者到病例,做全套真货,可以经得起任何查验。
这种做法通常比较少见,不完全是为了钱,而是为了提升某些平台影响力,医院,众筹平台,团伙,都有好处。
当诈骗团伙们批量制造了一批一批的案例以及相关素材之后,就需要尽可能把这些案例投放到别人面前。
最常用的 4 个渠道是,众筹平台,流量分发广告,微博,微信。
脱颖而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包装出的案例太多了,而众筹平台的流量是有限的,诈骗团伙们需要为了这个案例的排名寻求更大的曝光量来付费。
说说众筹平台。众筹平台本身的转化率是最高的,用户本身就是精准用户,对于捐款的抗拒感较低,愿意为陌生人付费的意愿较高。
有媒体发现,在某购物网站上关键词搜索,可以看到大量众筹求助文案代笔,50元一篇催泪文案,通过率96%。
文案提交后,还需提供部分证明材料,包括患者信息和医疗证明。记者尝试着在网上购买了文案、假病历、诊断书等材料,一共花费了290元,一套材料就搞定了。
材料提交上去后,顺利通过了审核,很快便可以发起募捐筹款。
--用户捐款,平台抽成?
长期以来,不断有网友质疑互联网公益平台的盈利模式,平台是否会从捐款中抽成作为自己的盈利?
有网友称自己在水滴筹上做了一次实验,捐款50元后,最终募捐者手中只有30元钱。问平台原因,平台回复说有20元买了保险。
网友认为水滴筹对众筹款项进行了抽成,但这一说法并未得到佐证。
而水滴筹官方则一直宣称平台是完全0费用,捐赠的每一分钱都会实实在在到发起人手中。
打开水滴筹的捐款链接,页面上有一则声明,称水滴筹不仅不收取手续费,还会倒贴钱补上支付渠道所抽取的0.6%手续费。
设计故事,包装案例,广泛推广,这三板斧之后,就是收获。
互联网公益之路道阻且长
但公益之路从来都不是一条坦途。
如同光影相生的两面,一面是善意、爱心、真诚助人,另一面是诈捐、骗捐、信任危机。涉及到金钱和利益的事情,当有漏洞可钻的时候,总是容易勾起人性的阴暗面。
吴谦臣事件一出,连带着掀起了水滴筹用户造假风波:
《50元包写催泪文案,假病例随便买,你也可以去水滴筹整到100万》
《水滴筹、轻松筹整改成笑话?”众筹骗局依然大行其道? 》
《10块钱买了个故事,然后我在轻松筹赚了50万》
这些标题字字诛心,沦为众矢之的的互联网公益平台们,陷入了一场巨大的信任危机。仿佛只要文案写的好,人人都能云乞讨。
个体求助者的义务是如实告知社会或公益组织自身的情况,以隐私权和个体尊严的让渡,来享有社会帮助(金钱、物资等)的支持。
但扮演个体求助者的欺诈者,则通过隐瞒事实、虚构身份和悲惨故事博取公众的同情心,获得金钱。
这些不是互联网公益下的新产物,而是慈善公益诞生之初的伴生物。人性的黑与白之间,博弈从未停歇。互联网公益平台该如何尽可能避免类似问题,才是当前的重中之重。
2011年,郭美美炫富事件引发红十字会的信任危机
作为当今世界上慈善捐款金额最多的美国,慈善事业也曾因丑闻而陷入低谷,但也正是这样的教训,使得美国对慈善机构的监督日益完善。
对于新兴的网络募捐欺诈,2011年美国对其进行了重新定义。其中未能充分披露所有费用、收取不必要的费用等行为,都将认定为网络募捐平台存在欺诈嫌疑。
美国大多慈善机构都是“有私”的慈善。而选择什么慈善机构,则完全靠捐赠人自己的判断力。在这样的境况下,慈善机构自身经营的越好,名誉就越好,越容易得到捐赠。而假如这些机构养不活自己,慈善事业也就做不下去了。目前,美国形成了政府的监督、独立的第三方评估、同行的互律、媒体与民众的监督和非政府组织的自律防线。
而在邻国日本,以慈善筹款的方式进行欺诈也时有发生,而慈善筹款欺诈行为严重的会被判处徒刑。
例如一家自称NPO的法人公司,雇用临时工在街头用治疗儿童的疑难病的虚假理由筹集了约150万人民币,最高法院以欺诈罪判处被告罚款约12万人民币,5年徒刑。
对于个人募捐者的失真信息,互联网公益平台无疑需要加强审核力度,而关于涉嫌欺骗的惩罚,也绝对不应该只是归还善款而已。
当下,中国的互联网公益平台,如同一艘在信任危机中摇摇晃晃的小船,随时都有倾翻之祸。
水滴筹申请页面上的诚信承诺
欺诈者的可恨之处在于:毁了平台的信誉,消耗了人们的爱心,因此断送了真正贫困者最后的一点获救的机会。
如果你还可以挣扎,请别轻易动用众筹的力量。
这是一片纯善之地,有人真的靠它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