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式】少林达摩易筋经韦驮献杵势一式图文教学

.少林达摩易筋经韦驮献杵势一式图文教学作者:李良根原文口诀:立身期正直,环拱手当胸。气定神皆敛,心澄貌示恭。行功解说一两腿直立,两脚跟相距约两横拳(20厘米),两脚尖外展30度,脚趾抓地,两膝微挺;头如顶物,两眼平视前方,叩齿)稳唇,鹊桥高架;两臂自然下垂,两掌轻贴两大腿外侧,腹部微收(图5-2)。

功势要领1.头如顶物,则下额微收,使头正项竖。收腹挺膝则脊柱自然笔直而任、督、冲三脉之气自然循行通畅,才能达到正直的目的。)2.鹊桥高架,即舌尖上卷,以舌下之金津、玉液二穴上抵上领之凹陷处,达到促进口腔内唾液之分泌的作用,可预防练功时咽干的心烦之弊。3.两眼平视,有利于心神的平衡,所谓“眼上视则心神上浮,眼下视则心神沉降,眼平视则心平神稳”。行功解说二两手同时缓缓向身体两侧平举.掌心朝下;吸气配合(图5-3)。接着,两手前臂外旋,使两掌心朝前,随后,缓缓向前直臂合拢,两手相距一横拳,手指朝前,高与肩平,呼气配合(图5-4)

功势要领两手向前合拢,须使意、气贯注两掌,如夹挤之状,功作要外柔内刚。行功解说三屈肘,两掌徐徐内收,使两掌指相对,距胸约三横拳,使掌、肘、肩相平;呼气配合(图5-5)。接着,两前臂内旋,两手翘掌坐腕,使掌指朝上,掌心相对,相距约一横拳;呼气配合。此时,两手拇指侧距胸约两横拳。两眼上睑下垂,仅留一线光,两眼垂视两手食指间。以鼻调息,开始数息(图5-6)。

功势要领1.两眼半睁半闭,有利于敛神和没心。2.数息时,须用意将内气送人丹田;臀部微收,以利于气贯丹田,久练自觉气往下行,聚于小腹。行动解说四数息毕,吸气。两千贯劲由胸前向小腹前下按,两掌指相对,掌心朝下;呼气配合(图5-7 )。

功理阐秘易筋经中韦驮,乃传说中佛教讲经诵法之护法神。“杵”是韦驮护法之宝械,又名“降魔杵”。此三势均用韦驮名势,不仅是固其法像虔诚、庄严,而象形取义,更含有守神护法的功理含义,即在功势中,将自身之神内固而不外驰,以保障功法的演练。以杵名势,更取“降魔”之意,这里所说的“魔”,即干扰和羁绊人体身心的各种杂念和欲望。由于这种种的杂念和欲望会引起人体身心产生紧张和不安,甚至会迷惑本性.不能自持,从而产生种种的烦恼和疾患,因而称之为“魔”。因自己体内,即主观上产生的各种杂念和欲望,称为“内魔”;因体外环境中产生的各种干扰和羁绊,称为“外魔”。此势降魔之“杵”,就是功势中自戒摄神之法。例如第一势之“气定神皆敛”;第二势之“心平气静”;第三势之“觉心安”,皆为降魔之杵,并在这三势的反复“数息”中,不断地自戒,逐步地根除放纵之劣性,达到收摄心神、使不外驰之目的。在这些调节修持的过程中,心智渐平,驰性渐伏,魔性受制,逐步达到身心泰然自适的状态。至此,则已达到“清虚、脱换”的境界,初慕已成.故口“献件”,因不再需要以杵制魔,而将杵献出。所以,这一势的修炼重在内功的守神护法。另一方面,此功势意守二个不同部位,从而产生了练精、练气、练神的效果。韦驮献杵第一势意守脐下丹田,下丹田为“藏精之府”,又称命门二由于意守和内气贯注,促使“先天之精”转化为“元气”,所以,此势之内练重在练精化气;韦驮献杵第二势意守脑中,膻中为“藏气之府”,又名气海,称中丹田。由于意守,宗气积聚,而达到增强其“走息道、行呼吸、贯心脉、行血气,’的功能,所以,此势之内练重在练气生神;韦驮献杵第三势意守泥丸,泥丸为“藏神之府。”又名脑神.称为上丹田。由于意守,心境清净,识、欲俱冥,逐步达到“三田精满、五脏气盈、元神疑聚”的境界,数息后之功势乖在亨丁通冲脉,冲脉有通行全身经脉之功能,为“经脉之海”。先使冲脉之气由上而贯通上肢.再向下而贯通下肢。所以,此势之内练重在练神还虚、打通冲脉。同时,在维持功法外势的锻炼中,周身上下处于一种“有力”的状态,从而增强了全身劲力,特别是在“元神凝聚”时,内气的灌注和劲力的增长尤其显著。这也是称此势为韦驮献柞势的又一含义。所以,此三势必须多练、久练,当练至精满、气盈、神全、意定、劲实时,方宜接练下势。附:“掌托天门”错误考正韦驮献杵第二势原文口诀中有“掌托天门月上观”一句,有不少人把这句口诀理解成“两掌托天,两眼上视天空”,有的书刊甚至因此句在此势原文的第一句而称此势为“掌托天门势”,因而在练此功势时,抬头仰面而.卜视,造成心意上越.神失所依,并站立不稳,如此,则无法达到“觉心安”和“周身浑然如植”的要求。这是由于对原文错误断句所造成的。这句口诀的正确理解应该是“掌托、目上观天门”,原文口诀将“天门”二字移至“目上观”前面是为了使口诀押韵。在较早的本衙藏版本中,出爪亮翅势的原文说明有“目观天门”一语(按:此段说明应是韦驮献杵第二势的说明,误刊于此势之后)。可知不是“掌托天门”,而是“目观天门”。另外,不可将天门理解为天空或天上之门。“天门”是头部的穴位名称,又名顶门、卤门、卤上、鬼门等,其位置在百会穴前三寸处,人之意动神会于此,为胎儿胎息之所。也有称鼻为天门的,也有称两眉间为天门的,但此势原文指出“目七观”,可见“天门”不是指鼻部或眉间,而是指头顶部,由于目上观天门用外视法无法做到,所以,必须采用内视法,即用意念从体内返观天门,切不可用外视法仰头上视,否则,既无天门可观,更无脑神可练。

.

(0)

相关推荐

  • 【真法】马国兴: 内功心法,必开七壳

    修炼内功心法,必须开七壳.以下笔者修炼的内功心法,都是非常实用的功法.此中方法,自古流传,数不胜数,不能说哪种好哪种不好,只有通过验证,有效且无弊病者为佳.运用如何,也全在练功者悟性之明昧而分. 这些 ...

  • 少林达摩易筋经韦驮献杵势三式图文教学

    原文口诀:掌托天门目上观,足尖着地立身端.力周骽胁浑如植,咬紧牙关不放宽.舌可生津将腭抵,鼻能调息觉心安.两拳缓缓收回处,用力还将挟重看.     行功解说一 接前势.两手向上升提,使两掌置于头顶上方 ...

  • 【第二式】少林达摩易筋经韦驮献杵势二式图文教学

    .少林达摩易筋经韦驮献杵势二式图文教学作者:李良根原文口诀:足趾挂地,两手平开.心平气静,目瞪口呆.行功解说一两掌问时在小腹前翻掌,使掌心朝上,掌指仍相对,从小腹前向上托起至胸前;吸气配合(图5一8) ...

  • 【第三式】少林达摩易筋经韦驮献杵势三式图文教学

    .少林达摩易筋经韦驮献杵势三式图文教学作者:李良根原文口诀:掌托天门目上观,足尖着地立身端.力周骽胁浑如植,咬紧牙关不放宽.舌可生津将腭抵,鼻能调息觉心安.两拳缓缓收回处,用力还将挟重看.行功解说一接 ...

  • 易筋经习练心得---韦驮献杵第一势

    韦驮献杵第一势疏导的是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也是十二筋经流注的开始,对于现代人而言比较实用. 现在人静多动少,如果没有运动习惯,心肺机能普遍偏弱,尤其对于长期吸烟的人更加有作用.当然,吸烟的朋友如果希 ...

  • 易筋经习练心得---韦驮献杵第二势

    韦驮献杵第二势疏导手少阳经筋,对应三焦,正好和第一势相对应,第一势是将人体横向打开,而第二势则是将人体纵向打开. 三焦,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区域,中医"六腑"中最大的腑,指的是下焦.中 ...

  • 少林达摩易筋经倒拽九牛尾势图文教学

    原文口诀:两骽后伸前屈,小腹运气空松.用力在于两膀,观拳须注双瞳. 行功解说一 接前势.头向右转,身体也随之右转,右脚向右迈出一大步,左膝挺直,右膝前弓,右脚尖微内扣,两脚全掌着地站稳成右弓步;同时, ...

  • 少林达摩易筋经出爪亮翅势图文教学

    原文口诀:挺身兼怒目,推手向当前.用力收回处,功须七次全.     行功解说一 接前势.挺胸收腹,两脚十趾抓地,贯劲踏实;两掌成八字掌,同时翻转,使掌心均朝上,置于小腹前(图5-27). 接着,两掌同 ...

  • 【第五式】少林达摩易筋经出爪亮翅势图文教学

    .少林达摩易筋经出爪亮翅势图文教学作者:李良根原文口诀:挺身兼怒目,推手向当前.用力收回处,功须七次全.行功解说一接前势.挺胸收腹,两脚十趾抓地,贯劲踏实;两掌成八字掌,同时翻转,使掌心均朝上,置于小 ...

  • 【第六式】少林达摩易筋经倒拽九牛尾势图文教学

    .少林达摩易筋经倒拽九牛尾势图文教学作者:李良根原文口诀:两骽后伸前屈,小腹运气空松.用力在于两膀,观拳须注双瞳.行功解说一    接前势.头向右转,身体也随之右转,右脚向右迈出一大步,左膝挺直,右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