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动画制作者的收入是多少?真的是传闻中的“靠爱发电”吗?
喜欢上B站的朋友都熟悉一句话,叫“靠爱发电”,说的就是那些无偿为自己喜欢的事物做出付出的行为,由于日本动画业界的从业者,尤其是那些在第一线画画的朋友,收入普遍不高,所以也有很多朋友把“靠爱发电”这个梗套在这些从业者的身上,说他们“用爱发电”,那么传闻归传闻,日本动画工作从业者的收入到底低不低?如果低的话又低到什么水平呢?今天就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吧。
1、不同的年龄段,收入不同
数据来源是日本动画师演出协会。不同年龄段的动画师,工作的收入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年纪越大,收入越高;如果你只有20岁,刚毕业就从专门学校来到了动画工作室,从画中割这样的工作做起,那么很真实,年收入只能在110万日币左右,折合人民币7万2000元左右(现在的汇率),不用想,这收入确实是非常非常少的。但是想想也并不夸张,之前我就在自己的文章里说过,画原画,一个镜头才1500日币,那么算上有限的时间,一年很可能真的只能赚这点点钱。不过,这是年轻的底层的情况。30岁的动画师平均的年收入是213万日币,这个水平在日本依然不算高。这个数据收录自2009年,而到了2014年,全部动画工作者的平均年收入在400万日币的水平,可以说是有一定提高的,但是为什么整体被拉高这么多?说明,不同年龄,不同分工的职位,收入明显是不一样的。
2、不同的分工,收入不同
日本动画工作的流程并不是流水线作业,每个人承担的难易度,重要度都是不一样的,例如导演要画分镜,原画师要画原画,但原画还要给作画监督修正,而厉害的总作画监督据说几笔就能将一张原画修出神韵,而大佬级别的作画监督,据说是再烂的卡都能修得好用,而动画导演又要为整部动画负责,所以即便都是画画,收入也肯定是不一样的。
具体来说。原画师的平均年收入是287万日币,折合人民币18万左右,如果简单暴力的除以12(实际上不能这么算),那么原画师的月平均收入是23万日币左右,说实话这个收入在日本是很低的,当然,比传言说,比超市打工还低那是夸张了,超市打工月收一般8-10万左右,据说打黑工可以到15万,而我熟悉的国人在日本画原画,据说是不可能超过20万日币,折合人民币13000块左右,可想而知,国内都不能算高,在日本就很勉强。
上色一年的年收会比原画师更低,毕竟上色是一个比较简单的重复劳动,对于创造力的需求不是太高;
如果你有实力,从原画师升级到角色设计师,那么你的收入会大幅度提升,可以到年收510万日币,这个收入,妥妥的在日本社会立足,也足够养家糊口;如果你能升到作画监督,那它的收入会被角色设计更高一些,在平均563万日币左右,而如果你能成为动画导演,那么年收入在600万日币以上,就是妥妥的的,到了动画导演,那么过上体面一些的日子也不是梦想。
顺带一提,《白箱》中的动画制作进行,也就是做一些日程管理的职务,像是宫森葵这样的新人制作,大概年收在250万日币左右,离开日本全体412万的平均年收水平来说,还相差甚远,所以如果真的一个人在东京工作,不省事俭用几乎是不行的啦。
3、底层收入尴尬,人才难以培养
好了,说完了不同工种,不同年龄段日本动画制作业的收入情况,那么我们要说说,业界面临的问题了。没错,你看到的是,业界收入确实不高,但也不算低得夸张,不至于整体让动漫自媒体写文章吹“业界药丸”的水平。那么为什么说业界要完?问题就在于年轻的从业者,待遇确实是低廉。
90年代,在日本,画动画是门赚钱的工作,靠画动画想要养家糊口还是不难的,能发财的画师也不在少数。但是问题这20年来,日本动画也几乎没有变化,工资也没有明显的涨,画画的还算那些画画的,而日本动画创作流程中,下位的画中割,上色的都是相对简单的重复劳动,问题出在,人才的积累也是从下而上的。再厉害的动画导演,哪怕是宫崎骏这种顶尖的动画导演,也不是一天就成为动画导演的,而是一步一步,从原画师做起,有实力的成为角色设计或者作画监督,又或者往演出的方向发展,最终成为导演。也就是说,画中割或者画原画,都是基础中的基础,如果这个层面的待遇低得离谱,那很可能就会把那些还在观望,或者已经从业的年轻人给“劝退”,那么问题就很显著了,行业无法吸引人才的底层驻留,那么要培养出日后的能够担得起动画导演的画师、演出家,就成问题。
也就是说,日本动画的从业者,底层收入低,但核心人才又需要从底层来抓,这就和汽车制造,精密的电子产品制造完全不同了。
例如苹果造手机,核心的技术是芯片设计,工业设计,软件和程序的设计,底层干的活是简单的拼装流水线的,他们干得活技术水平低,但并不会因为你做了几年流水线就可以去产品的上游做产品的工程师……所以底层工人怎么更换,都不影响产品的总体水平,但动画就不一样了,因为导演也是从底层干起的,没有稳定的人才往上游输出的话,最后能够成为优秀动画导演,来领导团队完成一部动画的人才就会直接受到影响,所以,劝退了动画制作的底层,就是劝退了未来的上游精英,动画行业需要面对的挑战就是如此的现实。
像是7-80年代流行的机器人动画,如果老一辈的画机器人的画师退了,而如今机器人动画又不流行了,那么一旦人才出现断层,那么机器人动画的技艺就会逐渐失传,如果只有少数人会画机器人,又有企划要做机器人动画的情况出现,少数的机器人原画师将不堪重负,最后,“用爱发电”的情况就真的会无法避免……
4、改善环境,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那么业界如何来改善环境,其实也是很难的,随着动画业界作品年产量的不断增加,对于底层动画制作者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动画公司的底层资源不够用,就会外包给外包公司,如果遇到了层层外包的情况,那么最终榨取的还是底层的利益,加班不断,却拿着最少的薪水,这对年轻从业者来说,是非常劝退的。
但是要打破这样的恶性循环,就要减少动画的产量,制止原画层层外包的情况,至少让社内的人才能够留住,至少可以创造出一个,让后辈能看到希望的业界;但要减少产量,对于资本家来说,又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毕竟,多出一部新的动画,早日出一部新的作品,就是他们手里赚到的钱呢……
当然,业界也有脱离了首都动画圈的模式,走起少量精品,自主版权的路线的,像关西的京都动画,他们就有良好的人才培育体系,来确保后继人才的输出,全部的职员都是精英,即便老一辈的退了,也很快会有优秀的下一辈跃现,但最终还是会导致产量的大幅度减少,像是灾前的到京都动画,一年也只有几部作品,产量是严格控制的,首都圈的动画业界不接受这种产量,也很成问题……自主版权就更难复制了。
所以,日本动画业界,“用爱发电”,并不是说的赚的钱多么少,多么穷,而是留在这个看不到未来的业界,确实需要爱,甚至需要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