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健康、腾讯等巨头回应疫苗事件,详解疫苗安全、追溯系统、利润等热点问题

疫苗事件还在持续发酵,牵动公众的神经。

阿里健康、腾讯、搜狗医疗、百度等各大互联网巨头,均第一时间上线问题疫苗查询功能。

事件发生后,不仅造成了群众的一些情绪上恐慌,部分用户也对疫苗、接种单位、接种医生产生了恐慌与不信任,同时也暴露了在疫苗的监管、安全、追溯、接种可及性上,现行的生产和流通环节,存在一些漏洞和问题。

不仅是中国,美国早在上世纪50年代脊髓灰质炎疫苗,大规模应用的时候出了问题,使疫苗安全问题成为公众的焦点,这成为美国疫苗监管体系建立和发展的转折点。

那么,疫苗事件发生后,如何更好的进行流通和追溯监管,国产疫苗是否暴利,互联网+疫苗接种解决了哪些问题?动脉网针对以上问题,采访了业内的专业人士,进行了梳理和解读。

疫苗安全性制度和接种可及性

在疫苗安全性监管和接种方便性和可及性方面,主要是介绍美国疾控中心(CDC)有关疫苗安全监管模式,以及接种疫苗的方式。

先追溯下历史。1955年,美国发生了“卡特事件”,美国加州一家叫Cutter Laboratories的家族医药公司宣称成功开发出了Salk脊髓灰质炎疫苗,但是大规模应用的时候却出了问题,调查最终追溯到这些疫苗的生产商,因疫苗未能有效灭活病毒,共造成4万名儿童患上脊髓灰质炎,200名儿童患不同程度的瘫痪,以及10名儿童死亡。

“卡特事件”给整个美国的疫苗市场,带来了让人始料未及的影响。这也是美国疫苗发展历史的转折点,之后,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疫苗安全制度,并加强监管。

1964年,美国公共卫生部正式设立美国免疫实施咨询委员会( 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ACIP),以填补之前美国无疫苗政策制定机构的空白。ACIP旨在协助进行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为美国公民使用疫苗提供建议,这些建议成为安全疫苗的公共卫生指南。

1986年,时任美国总统的罗纳德·威尔逊·里根签署了“国家儿童疫苗伤残法案”(National Childhood Vaccine Injury Act, NCVIA)。NCVIA法案要求所有管理疫苗的卫生机构在每次给疫苗被接种者接种疫苗前,必须向本人或其监护人提供“疫苗信息声明”(VIS,Vaccine Information Statements)。

这些疫苗包括百白破、脊髓灰质炎以及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乙肝、B型流感嗜血杆菌和水痘等。每个VIS的内容包括对每个要预防的疾病的简单描述以及疫苗的风险和益处。美国CDC开发了VIS并将其分发给各个州和地方上的卫生部门,以及医院等卫生机构.

该法案的主体包含三个部分:

一是疫苗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系统,要求所有医疗服务机构通过该系统回报所有因疫苗使用造成的不良反应事件。

在疫苗获批用于公众使用后,其安全性会继续被监测。

FDA要求所有的疫苗生产商在每个批次的疫苗在上市之前要提交样品,并且,疫苗生产商还要将他们对疫苗安全性、效力和纯度的检测结果同时提交给FDA。每一个批次都需要检测是由于疫苗对于环境因素如温度很敏感,在生产过程中也可能被污染。

VAERS于1990年由美国CDC和FDA联合建立,该系统用于收集和分析目前与美国批准的所有疫苗有关的不良反应。尽管VAERS可提供有关疫苗安全的有用信息,但是,其数据还是有限的,因此,研究人员在近年来开始采用大规模数据库如VSD(Vaccine Safety Datalink,疫苗安全数据链)。

二是疫苗信息声明。法案要求所有医疗服务提供机构在提供疫苗服务之前,都要向疫苗接种者、接种者父母或监护人,出示疫苗信息声明,披露疫苗的名称,对病毒的简要介绍,以及疫苗的好处和潜在风险。每一分疫苗信息声明都由疾控中心出具,并向州、地方医疗监管机构及医疗服务机构发放。

三是建立国家疫苗项目办公室,该办公室设立在美国健康和人口服务部之下,该办公室负责协调所有与防疫活动相关的医疗机构,包括疾控中心,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国家医疗机构以及医疗资源和服务局。

在NCVIA法案制度框架下,美国健康和人口服务部在1988年建立了“国家疫苗伤残补偿项目”,该项目即是对疫苗提供者和疫苗接受者双方均提供保护的一个机制。

具体来说,NVICP类似于一个补偿基金,这种赔偿是基于“无过错”原则的。所谓无过错意思是说提出索赔的人无需证明自己的伤害是由于医疗机构或疫苗生产商的过失所引起的。

NVICP覆盖所有针对儿童的常规推荐疫苗,赔偿方案根据疫苗伤害表,该表总结了疫苗引起的不良反应。该表是医学专家组根据医学文献讨论确定的。美国根据这个列表建立起了疫苗救济基金。

通过对每一剂的疫苗收取0.75美元的税,由美国财政部向疫苗生产商收取,该项目覆盖的疫苗包括大多数针对儿童的常规疫苗以及部分成人用疫苗。

根据数据显示,自1988年成立至2017年,NVICP项目共收到17281个诉讼案件,其中6085件被认定为应提供赔偿,11196件被撤销,赔偿总金额为39亿美元。

以上是从疫苗的安全监管角度来介绍,从接种的可及性和方便程度上来说,美国也是有可以借鉴的地方。虽然美国CDC官网上沉积的数据可能没有中国多,但是凭借在信息化建设上的优势,以及法律法规的完善,后续执行非常到位。

在美国,不管是成人疫苗还是儿童疫苗,可以直接在药店就进行接种,或者通过 Shots by STFM/CDC Vaccines/ACP Immunization Advisor/PneumoVaccines/ Vaccine Handbook等APP进行预约和获取疫苗相关知识。

家庭医生也可以上门进行疫苗接种,而在中国必须得去有资质的疫苗接种点排队,而且在接种意识上,一些中国消费者并不高,尤其是一些成人疫苗。

美国的民众想去接种流感疫苗,一般药店会贴出告示,消费者登记之后,药店的信息可马上上传到疾控中心网站上,没有一层一层的报备流程。有授权的单位可直接点开网站查看具体一个州郡的疫苗接种情况,比较透明。

疫苗流通管理和追溯

疫苗流通全流程追溯原则上分为几段:从原材料到成品出厂;从厂商到疾控中心;从疾控中心到接种点;从接种点到个人,及接种后AEFI异常反应的检测与追溯。

可以看出,全流程的供应链监管和追溯主要包括生产和流通过程。生产过程指疫苗制造商购买原材料到制成成品疫苗的这一过程,而流通过程指疫苗成品从生产企业流向省市疾控中心以及下属单位的过程。

疫苗接种服务流程

从整个流程来看,生产过程可能存在监管盲区。一般而言,采购部门会对原材料的采购进行记录,而验收员会对产成品进行记录。由于疫苗的制备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产品的生产过程记录可能存在空白点。

另一方面,整个疫苗的生产过程是无数单一环节组成一个整体,生产流程中的个体只能对自己的工作优劣进行评判,难以对全局进行分析,这阻碍了自内而外的纠正,即员工并不知道自己在生产问题疫苗。即便有了解全流程的技术人员,对全流程的审查也会因为成本、人力等原因而难以维持下去。

种种原因导致问题疫苗在生产环节难以被查出,生产环节自然而然的成为了问题疫苗产生的关键场所之一。

从疫苗的流通图中可以看到,疫苗在外流通的时间实际上很短。从生产企业流出即到了受严格把控的省疾控中心。相比于药物运输,疫苗的运输管理需要更严格,尤其冷链温控与保质期。

疫苗的运输需要特殊的冷藏车量,其底盘、箱体内构造都不同于普通车辆改造的冷藏车。顺丰、雪人股份等第三方物流企业都针对冷链物流研发了特质的箱体、制冷一体机。

在运输过程中,许多风险因素都有可能导致疫苗质量问题:冷链包装方式不当、车辆拥堵、车辆故障等外界因素导致运输时间过长;停机坪暂存时间过长;温度计数量过少,不能监控箱内所有位置温度情况等。

上述风险因素都有可能造成疫苗的质损,在没有严格监控和反馈的情况下,失效的疫苗会一直向下级运送,直到下级疾控中心使用前抽查,才有可能发现货损问题。

在这个过程之中,如果有着高效的监控及反馈,那么就能及时对出现温度异常的疫苗冷藏车进行排查,这样既能及时发现问题,避免流入患者端,又能及时停止物流活动,以减少物流成本。

在流通方面,2016年,“山东非法疫苗事件”之后,国务院立即着手修订《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新条例强化制度监管,严格疫苗流通管理,力图建立疫苗从生产到使用的全程追溯制度,还完善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制度等内容。对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和医疗卫生人员的职责和要求都做了明文规定。

其中第十八条提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依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建立真实、完整的购进、储存、分发、供应记录,做到票、账、货、款一致,并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收或者购进疫苗时应当索要疫苗储存、运输全过程的温度监测记录;对不能提供全过程温度监测记录或者温度控制不符合要求的,不得接收或者购进,并应当立即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主管部门报告。

第二十三条提到,接种单位接收第一类疫苗或者购进第二类疫苗,应当索要疫苗储存、运输全过程的温度监测记录,建立并保存真实、完整的接收、购进记录,做到票、账、货、款一致。

对不能提供全过程温度监测记录或者温度控制不符合要求的,接种单位不得接收或者购进,并应当立即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主管部门报告。

第二十五条提到,医疗卫生人员应当对符合接种条件的受种者实施接种,并依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记录疫苗的品种、生产企业、最小包装单位的识别信息、有效期、接种时间、实施接种的医疗卫生人员、受种者等内容。接种记录保存时间不得少于5年。

尤其是新增的第五十四条,明确提到国家建立疫苗全程追溯制度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制定统一的疫苗追溯体系技术规范。

动脉网了解到就疫苗追溯,第一步记录受种者接种记录,即记录受种者接种了哪个生产厂家的哪个批号的疫苗来说,大部分地区还未有,尤其是成年人接种完疫苗是没有这样的接种证或者接种记录的。

专注于成人疫苗接种预约的信息平台约苗负责人向动脉网记者透露,就国内疫苗追溯这一块而言,儿童疫苗追溯应用算是已经比较完善,但成人疫苗追溯还有待完善。

约苗表示,在布局之初,就已建立了成人接种记录。后台设置了完整疫苗信息的录入或者接收窗口,在用户端可以直接展示已接种疫苗接种记录相关信息,约苗从技术上已经能在这个环节上实现。

疫苗事件后,腾讯第一时间发布 “腾讯安心计划”小程序  。腾讯相关负责人告诉动脉网,在做这次的问题疫苗查询入口之前,腾讯就已经在打造一个基于联盟区块链的食药安全溯源平台,并通过微信连接消费者。

在过往溯源服务于企业和监管管理的基础上,腾讯认为应该、也一定有办法更好的连接消费者,这需要食药企业、监管部门、腾讯以及消费者一起参与到这个联盟里中来。

食药企业将相关的原料、生产、物流运输的数据写入联盟链中,政府、用户都可以通过接口获取到这些数据;同时政府可以将检验检疫、监管处罚的相关信息写入到联盟链。腾讯会通过安心计划平台向最终的消费者展示这些信息。

阿里健康在7月22日上线了狂犬疫苗扫码查询、召回预警功能,并在后期进行了功能更新。到7月24号,用户可以通过包括手淘、支付宝、阿里健康等阿里系多个APP,用扫码或输入批号的方式来查询是否接种了问题疫苗。

阿里健康副总裁、追溯码事业部负责人王培宇告诉动脉网,全国95%以上的疫苗生产企业都入驻了阿里健康搭建的追溯平台,所以可以短时间内上线扫码和批号查询功能,并能扫码时做到一物一码、快速查询。

疫苗基本信息由企业在入驻追溯平台时提供,阿里健康与入驻企业签署的“码上放心”服务协议规定:在协议有效期内,阿里健康可向公众提供赋码商品的查询和验证服务。

产品追溯技术可以在疫苗监管、生产、流通、使用全流程发挥作用,比如不合格批次追踪能够杜绝问题疫苗流向市场;将追溯与疫苗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等条件挂钩,实时监测,保证疫苗运输安全。

不过,王培宇同时指出,虽然追溯系统在疫苗生产企业的覆盖较全,但是在疾控体系内,追溯系统还没有完全普及。疾控体系内追溯系统的建立,可能会涉及硬件成本、软件改造等,需要政府部门和企业共同努力来推动。

“长春疫苗事件”发生以后,区块链技术再一次站上了风尖浪口,成为溯源技术的候选方案。RFID技术已经运用于疫苗溯源及冷链管理,并已取得良好的效果,区块链这一工具也有自己的优势所在。

区块链技术拥有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这两大特性,是云平台管理所不具备的。这里的去中心化实际上是弱中心化,是在有监管方存在的下弱中心化。

以北京医链科技为例,该公司与政府合力搭建的区块链,不以盈利为目的,为保证疫苗及药品安全而支持政府推动信息上链,公司方在实施检查职能时是有权查阅上链数据的。

对于生产这一环节,医链科技告诉动脉网记者:“区块链不能解决药品造假问题,但能提升监察的威慑作用。只有有问题的公司才会拒绝上链,而上链的公司因为没有篡改数据的可能,这是一股相当强大的威慑力量。”

“传统的生产过程监督难度大,但是区块链可以对研发制造的过程数据进行上链,通过专业人士对上链数据反馈的流程进行核查,来判断和追溯违规操作。”

对于流通环节,区块链技术相对与传统的技术并不会有太大的提升。对于流通过程中的疫苗保护,主要是通过物理方法上的保护,如增加冷藏室的温度计数量;合理安排流程以避免过长的运输过程;加大流通过程监管力度,在出现温度波动时对疫苗质量进行及时检查等。

这是一个加法的过程。为了使整个过程更加透明,只需在生产过程中将研发过程数据录入受监管下的区块链,而无需对原有的RFID标签及相应软件进行革新,这是一个相对简单、低成本的过程,但能带来更透明、更安全的疫苗生产过程。

综上所述,从流通的环节预防此类问题发生,一方面主要是通过加强监管实现的,而加强监管的方法包括技术和惩罚力度,才能保证疫苗从研发到流通过程的安全。另一方面,相比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数据的互联互通,以及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升。

疫苗的利润与投入分析

上世纪 90年代以前,国内疫苗市场实行严格管制政策,疫苗产品主要由原卫生部下属的六大生物制品研究所(北京、长春、成都、兰州、上海和武汉)及昆明生物所提供。

随着行政管制的逐步放宽,民营企业和跨国外资企业也积极参与到疫苗市场,儿童疫苗市场逐渐形成了相对低利润寡头垄断的第一类疫苗和高毛利、高度竞争的第二类疫苗市场。

根据动脉网蛋壳研究院的数据,目前,大多数疫苗品类国产疫苗获批签发量都显著高于进口疫苗。在疫苗品种基本保持稳定的情况下,随着我国疫苗生产企业的研发和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国产疫苗已基本覆盖所有疫苗类型。大多数进口疫苗有了国产竞争对手,使得疫苗进口率不断走低。

在国产疫苗品种基本覆盖了发达国家疫苗上市品种大背景下,从疫苗市场、研发、利润等角度来看,国产疫苗和进口疫苗企业又有何差异?

近年来,全球疫苗行业市场年均复合速约2.8%,据EvaluatePharma 估测,2015 年市场规模约275.5亿美元,站全球药品市场的3.4%,预计2017年、2020年全球疫苗市场年销售额分别达到300亿美元、347亿美元。

根据安信证券的研究报告显示,全球疫苗市场呈现寡头竞争的局面,近年来前四大疫苗巨头葛兰素史克、赛诺菲、默沙东、辉瑞合计销售额占比维持在全球市场总额的80%以上,2017年上述四大巨头的疫苗业务分别实现销售额66.5亿美元、57.6亿美元、61.6亿美元、56亿美元,合计实现销售额241.7亿美元。

国外四大疫苗巨头近3年销售数据(数据来源:企业年报,整理:动脉网)

 国外四大疫苗巨头近3年疫苗销售收入占比(数据来源:企业年报,整理:动脉网)

四大宇宙级药企占据了疫苗市场80%的份额,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四大疫苗巨头的近几年的年营收在360亿美元-500亿美元之间,但这样的收入并不完全得益于疫苗,疫苗收入在整体的收入中仅占10%-15%左右。这是因为国外疫苗定价低,利润空间被挤压,通常不被作为药企的主营业务。

反观国内,动脉网列举的疫苗企业销售疫苗的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的区间在60%-90%,其中长生生物在2017年的疫苗销售占整个营业收入的占比达99.10%;康泰生物的疫苗销售收入比重达100%;智飞生物2017年自主与代理的疫苗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达97.75%;即便是比例最低的沃森生物,其自主疫苗销售收入的比重也达到了78.25%。

疫苗行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其研发、生产和销售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很高的资金要求,具有高资金投入、高风险、高增值和高回报的特点。

根据民生证券研报的分析,总体来说,疫苗行业普遍呈现“高壁垒、高投入、高周期、高毛利”的普遍特征。

在研发环节,因为涉及新的病原体、新的发病机理和保护效果,疫苗研发周期通常在10年以上,在前期需具备很强的资金实力以支撑疫苗的研发,而且还必须承担研发失败的风险。

在疫苗生产环节,对生产车间和设备的要求严格,有严格的工序控制,投入相对较高。

在流通环节,由于疫苗产品都需要低温存储、冷链运输,后期的成本也无法下降。

相对于传统中药和化药行业,生物制品的技术更为先进,此外,药监部门对疫苗实施非常严格的监管,严格的标准与要求使得疫苗的研发周期平均在 10 年以上。疫苗生产企业若没有强大的资金支持与研究开发能力,无法支持其在市场中存活。

我国早期的疫苗市场,主要呈现“公立主导”的局面。一类疫苗由北京、上海、长春、兰州、成都、武汉六大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供应,国有企业占据一类疫苗市场的主导地位,这一趋势一直延续到现在。在发展初期,疫苗行业的产品主要是仿制,比如脊髓灰质疫苗、百白破疫苗等。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疫苗市场对国外公司和国内其他研制单位,都有较高的行政壁垒。90 年代后, 国家提倡自主创新,疫苗行业行政壁垒被打破,国内不少民营企业纷纷涉足疫苗领域。国外的疫苗巨头如葛兰素史克、赛诺菲—巴斯德、默克、惠氏、诺华制药都进入了国内市场。

随着《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实施,经营二类疫苗的资格范围得到扩大,疫苗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将使疫苗市场竞争趋于公开、公平。

安信证券的观点表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人用疫苗生产国,根据中检院数据披露,我国每年批签发疫苗5 亿-10 亿瓶(支),全球排名第一。2012- 2015年由于国内缺少重磅品种上市,疫苗产值均保持在150 亿元左右,行业增长陷入停滞。

实际上,自2013年DTaP-Hib四联苗、2014年AC-Hib三联苗、2016年EV71疫苗与二价HPV疫苗、2017年四价HPV疫苗与13价肺炎结合疫苗、2018年九价HPV疫苗、五价口服轮状病毒疫苗与四价流感等重磅疫苗相继获批上市后,未来几年内其他国产重磅疫苗的陆续上市,业界普遍认为我国二类苗市场有望新一轮的扩容期。

此外,外资企业依靠资本、研发、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在中国建立自己的代理机构,从而进军我国疫苗市场,与此同时,国内疫苗企业力量也在不断增强,通过自主创新,研发新药,结合成本和市场方面的优势,国产疫苗的市场竞争力也在不断提升。

2016年的市场低迷,要从“山东非法疫苗事件”说起。2016年3月18日,山东警方破获特大非法经营疫苗案件,总价值5.7亿的25种二类疫苗,未经严格冷链运输就销往24个省市。

此案件一出便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受此影响国内疫苗行业,尤其是二类疫苗行业迅速进入寒冬,根据中检院的数据,2015年疫苗总批签发数为7.4亿支/瓶,16年疫苗批签发量直接下滑至5.5亿支/瓶,下降22%。

2017年,“山东济南非法经营疫苗系列案件”的影响逐渐消除,该年共签发5.9亿支/瓶,市场逐步“回暖”,行业增长潜力显现。

国内四大疫苗企业相关财务数据,单位:亿元(数据来源:企业年报,整理:动脉网)

从数据来看,智飞生物、康泰生物、长生生物业绩增长明显。其中,智飞生物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13.43亿元,与2016年的4.46亿相比,同比增长201.06%;净利润从2016年的0.32亿暴涨至4.32亿元,同比增长1229.25%。

此外,康泰生物和长生生物2017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1.64亿元和15.5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0.95%和52.60%;净利润分别为2.17亿元和5.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2.32%和32.95%。

沃森生物则陷入巨额亏损,不过,其自主疫苗产品所贡献的净利润增长明显。

  国内四大疫苗近3年企业利润数据对比(数据来源:企业年报,整理:动脉网)

而实际上,通过查询同花顺数据可以发现,当前A股52家以疫苗为主营产品的上市公司,2018年一季度销售毛利率平均数均高于50%。

在动脉网列举出的4家代表性疫苗企业,2018年一季度的平均毛利率达到了78.9%,其中长生生物、康泰生物在2018Q1的毛利率分别为91.59%和91.07%。疫苗的需求量增加,是疫苗企业毛利上升的最主要因素。

国内四大疫苗企业近3年研发与销售费用数据对比,单位:亿元(数据来源:企业年报,整理:动脉网)

除了收益外,此次疫苗事件引发的多是对部分疫苗企业销售费用占比高、毛利率高(2018年第一季度毛利甚至达91.59%),研发投入低的“诟病”。

从上图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智飞生物、康泰生物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百分比均在10%左右,这一数据明显高于长生生物的2.31%、4.26%以及7.87%。

此外,长生生物用于市场推广、销售的费用在2015年时几乎是研发投入的7.8倍。研发与销售费用较为平衡的为沃森药物。

根据上述数据测算,近三年的这四家企业的平均研发费用为1.32亿元,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费用比例的平均值在15.85%左右;销售费用为2.14亿元,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费用比例的平均值在31.65%左右,这也就意味着,每卖出10元的疫苗,其中有1.5元用于研发,有3元是用于市场推广,两者差值将近一倍。

一般认为,人用疫苗公司的销售费用普遍超过10%,2017年,长生生物、康泰生物、智飞生物、沃森生物四家企业的销售费用与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7.54%、52.97%、23.38%、38.02%。

此外,销售费用比营业收入增长速度快,说明营销方面花费过大,营销手段没有取得很好效果,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从这一角度也可以观察企业是否存在“过度营销”的情况。

企业的营收收入增速与销售费用增速趋势对比,单位:亿元(数据来源:企业年报,整理:动脉网)

在上表中,标有绿色箭头的趋势代表该年的销售费用增速大于营业收入增速,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上述企业销售费用的增速在许多年份都是高于营业收入增速的,说明企业在疫苗销售的营销推广方面花费巨大,但是并未收到很好的成效。

在长生生物的年报中,销售费用的增长被解释为“主要系营销模式受疫苗流通条例影响推广费、市场服务费、会议费和运输费增加所致。”

《新财富杂志》在报道中说明了这一投入的详细原因:根据2016年修订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疫苗生产企业不能将疫苗销售给经营企业,生产厂的销售对象从经销商变成了各县区级疾控中心,疫苗采购须全部纳入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这一变动使得此前存在于经销商与疾控中心之间的加价环节,直接前移到疫苗厂身上,使得长生生物的广告宣传推广费用在2017年大幅增加。

总的来说,相较国外疫苗相关企业,我国的疫苗生产企业业务更为聚焦,我们无法判断国内疫苗的利润是否过高,仅能给出趋势。

另外,从定价上来看,我国很多疫苗的价格是非常低的,比如说流脑、乙脑、麻疹、百白破等一类疫苗,我们国家大部分二类疫苗的价格也不算高,而疫苗的利润也不能只简单看从原材料到产品的直接成本,疫苗从研发到上市,周期长(8-10年,疫苗获批前要进行三个阶段的临床试验)、不确定因素多、生产/储存/运输要求高,这些都应该算到成本里面去的。

但是可以看出的是,在整个疫苗研发的过程中,不少企业的投入是不够的,或者说,相比研发的投入,企业更愿意将产品更好地卖出去。

互联网+疫苗接种

此次疫苗事件舆论不断发酵到如此程度,很大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家长没有便利的渠道查询了解疫苗的生产、检验、流通等信息,由此产生不安全感,加上很多家长对疫苗知识了解不足,在舆论的带动下,产生过度的愤怒、恐慌情绪。

事件发生后,家长进一步意识到信息对称的重要性,再加上阿里健康、腾讯、搜狗医疗、百度等各大平台上线问题疫苗查询功能,大家对这一块的关注度开始提升。

但需要注意的是,用户查询涉事疫苗,技术门槛不高,因涉事疫苗的批次都是公开的,同时还能查其它批次疫苗的有效期等信息,这些信息来源都是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或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以及企业官网等地方,而来自于传统计免信息系统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还不够高,有些地区疫苗信息是医生补录入系统的,存在不准确的情况,有些系统里还查不到批次,会存在数据不准的情况,影响查询使用体验。

疫苗接种行业的核心痛点是信息不对称,而互联网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连接器。今年7月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入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活动的通知》,已经为互联网+预防接种行业指明了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以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儿童为重点服务对象,整合现有预防接种信息平台,开展预防接种知识科普宣教,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提供在线接种预约、接种提醒等服务。

疫苗接种+互联网,和既往的模式比,最大的特点就是使更多的信息及时互通,提高双方效率。比如线上预约,可以细化到某一天某一个时间段,医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工作,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用户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准确规划自己的时间。

在线支付、在线问询和查询等,都有效提高了各方效率。通过互联网就搭起了这样的信息桥梁,接种医生和用户间也多了相互了解,增强彼此的了解和信任。

据统计,2017年全国共有预防接种APP开发企业19家,比2016年增加5家,且关联儿童数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用户数在十万以上的企业有:深圳三代人科技有限公司、沈苏公司、南京中卫信公司、河北世窗公司和珠海思特公司。

作为全国最大的预防接种服务平台,小豆苗凭借其较强的产品技术与运营能力,通过一系列功能对预防接种全流程进行优化,先后推出疫苗电子接种证,预约、接种提醒,在线支付等多项服务。

小豆苗负责人告诉动脉网记者,事件发生后,小豆苗后台提问、客服电话量、用户访问量激增,为此运营组建了临时应对小组,紧急发布了“问题疫苗事件”专题,保证用户的咨询能得到第一时间的反馈,同时希望家长们可以快速了解到各地疾控的权威回应和解答,全面地了解事情的经过,避免因为家长对于疫苗事件的过度反应而出现拒绝疫苗接种的情况,达到科学接种疫苗的目的。

约苗负责人向动脉网记者透露,这次疫苗事件后,用户的态度转变还是挺明显的。之前,约苗的用户在预约打疫苗的时候更多地关注能不能打、怎么打这类问题,事件之后更多关注疫苗来源问题,部分用户也对疫苗、接种单位、接种医生产生了恐慌与不信任。

搜狗医疗负责人告诉动脉网记者,从“疫苗事件”爆发的7月17日至7月24日,搜狗搜索上与疫苗相关的搜索量呈现出爆炸式增长,短短8天时间增长约20倍,达到了近千万搜索量级。

“互联网+预防接种”是一条并不容易走的道路,虽然市场很大,但产品在探索出商业模式之前需要大量的投入,各地卫生部门的对“互联网+疫苗接种”的意识与意愿将一定程度上影响市场打开的速度。

解决疫苗接种+互联网,从技术层面上来说基本没有很大的障碍,难点在没有统一的技术执行标准和和推广使用标准。

一种可行的方式是,从预防接种入手,围绕疫苗接种全流程提供线上服务,通过获得疾控中心授权、对接数据,打通疾控、门诊、家长之间的信息链,形成服务闭环,最后延伸到儿童健康管理服务,为家庭的健康管理提供连接。 

本文作者:高道龙、李艳瑜、赵泓维和高康平。

*封面图来源于www.unsplash.com

参考资料:

深网丨致200名儿童瘫痪 “卡特事件”如何推动美国疫苗机制建立? 

美国的疫苗安全是如何监管的? 知识分子

文|高道龙、李艳瑜

赵泓维、高康平

微信|lylonexiaohuhu、halapotato

qq850860074、Changyoudashijie

添加时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后台发送关键词即可获得相关好文

网站、公众号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长按识别,即可报名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

长按识别,了解会议详情

近期推荐

 11个核心观点!企业连锁模式如何走向成熟——从爱尔眼科解读集团连锁模式

 一文划定建设数字化医院的重点,全国华东区数量最多,以病人为中心是趋势

  四类玩家布局DTP药房,剑指处方外流千亿市场,供应链、处方、专业服务、支付问题待解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文中出现的采访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