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记忆︱捡瓦

乡村记忆︱捡瓦

2021-09-14 21:18·暮色千里风月明

故乡把瓦屋叫老屋,楼房叫新屋。老屋已经拆除多年了,但我还会时常想起它。

老屋并不老,1978年村里第一次新农村建设做的瓦房,到90年代陆续拆建成楼房,前后也就一二十年的光景。

老屋是泥巴地坪,白灰墙,灰瓦片的瓦屋。瓦屋很美,仰望屋顶,瓦沟的线条流畅,层次分明,瓦片似羽似鳞又似一张张旧书页,草种子不知是被风卷来,还是被鸟叼来,跌落在瓦间生根发芽,长成三二株瓦上草。背阴的瓦片上深深浅浅,浓浓淡淡地长着青苔,质地细腻温润,绿意古韵,以为是年代久远的秦砖汉瓦,十几户人家连在一起,屋檐下挂着金黄的玉米、沾着泥巴挽着结的蒜果和竹竿上晾晒的衣服。

村里把三间房的瓦屋分成三部分,前面左右两边的是睡觉的正房,中间是堂屋。房子的后半部分叫拖屋,一般用来放置物品,家里孩子多,就在拖屋睡觉,没有窗户,采光靠一块亮瓦。

后面连着的是厨房,厨房和正屋之间有一大片空间,供晾晒衣服和粮食。厨房的一半边烧火做饭, 一半边是猪屋,猪饿了不停地拱着猪槽,听见人的声音,哼哼地向主人要饭吃。母鸡带着仔鸡刨食奔跑,大公鸡只顾引吭高歌。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放学回来,我和弟弟妹妹分工屋内屋外抱材生火做饭,剁猪菜,炊烟款款从屋顶冒出,一会就热锅热灶做好饭菜等母亲从田里回来。我和邻居的北玲在院子里跳行,踢毽子,玩沙包,沙包和毽子经常会不小心扔到屋顶,调皮的弟弟往屋顶上扔纸飞机,取下晾衣的竹竿费劲地拨弄下来。

大人讲,小孩子脱落的乳牙不可随便处置,要根据牙齿的位置扔到不同的地方,上牙扔床底,下牙扔屋顶,为了让下牙老实往上长,我帮妹妹悄悄地把下牙扔在屋顶上。曾经的老屋虽然简陋,却充满了无限生机。

瓦屋的时间长了,有些瓦片破碎,有时瓦片随着刮起的大风出现移位,有时猫在屋顶打架乱跑把瓦片蹬开溜垮。那时候黑白电视机的天线在屋顶竖着,信号不好,时常爬梯到屋顶摇来摇去调试信号,周围的瓦片松动而造成漏雨。

每到下雨的时候,外面下大雨,屋里总是滴滴答答下小雨,这时家里的盆盆罐罐都派上用场,我和弟弟找来脸盆、脚盆、桶子来接雨,雨水打在搪瓷盆里,叮叮当当,声音清亮,节奏随着雨的大小急急缓缓,母亲心里急和愁,我和弟弟听了却有一种莫名的开心。溅到地上的水如受潮的宣纸晕染大大小小的一片。母亲吩咐我拿来蛇皮袋子盖住装有粮食的缸,“哎呀,床上也漏雨”,弟弟找来一张塑料薄膜盖在蚊帐的上方勉强应付,雨水积在中间坠成一个窝,我和妹妹躺在床上聊着天,听老鼠沙沙地在屋梁上跑,夜阑卧听风吹雨 。天亮了用棍子把水窝慢慢顶,水流进盆子里。摸摸蚊帐、被窝一角湿一大块,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晾被子。

最怕半夜刮风下大雨,半夜起床点着如豆的煤油灯找盆子接雨,甚至移动床也是有的事。

因为家家户户都是瓦屋,家家户户都需要捡瓦,一年一小捡,三年一大捡。

听父亲讲,捡瓦是家里的一件大事,一般选在初春或初秋的晴天,春天捡瓦,为迎接潮湿的春雨和梅雨季,秋天捡瓦,是为预防连绵秋雨和过冬。民间流传有“天晴盖瓦,下雨和泥”的说法。

捡瓦是个技术活,也是一件很细致的活,捡瓦时要胆大心细,要轻拿轻放。揭开瓦片全部检查一遍,剔除坏瓦,添加新瓦,检查支撑瓦片的椽子是否有虫蛀朽烂,如果烂了则立即更换。同时还要把枯枝败叶清理干净,这样下大雨时,瓦沟的水流才顺畅。做完这些,一沟一盖将瓦片按照一定的规则铺好,盖瓦大头朝下,小头在上,一块一块错落叠放,沟瓦正好相反,大头在上,小头在下,有时,房脊梁还会垒一排立瓦。下雨天,雨水打在青瓦上形成薄薄的水雾,青瓦泛着亮光,雨水顺着沟道小溪一样流下,再从屋檐落下,细细密密形成一道水帘。让我觉得神奇的是,盖瓦与沟瓦之间有缝隙,无孔不入的雨水流到这里偏偏不流入缝隙,而是乖乖地顺着瓦沟流下来,祖先发明的瓦片,真是了不起。

捡瓦又是一件很累的活,长时间蹲在屋梁上腿脚发麻。不能随意走动,弓着背,力量集中在腿和脚上,不让脚滑的同时还要保持身体的平衡,晴天太阳晒,瓦面上热气炕,捡瓦人的衣服汗水湿透,看似“梁上飞燕”的轻松,其实“瓦上蜘蛛侠”不是那么好当的。

以前在农村有专门的瓦匠,那时候的瓦匠不是现在的泥瓦匠。乡间的专业瓦匠并不多,一个村子不一定有一个。有时候要到外村去请,有时候碰巧瓦匠圈乡走到门口,一个要捡瓦,一个瓦要捡,谈好价钱瓦匠就留下来。瓦匠捡瓦前有许多讲究,要先祭姜子牙,传说姜子牙封神,给自己留的一个神位被抢,只好跳到房梁喊道:“太公在此诸神回避”,就此把自己的神位安置在屋顶。点香烛,烧纸钱后,姜子牙他老人家拿了东家的手软,肯定会压倒邪气,护佑东家,不让祸事发生。

捡瓦人观察房屋结构,根据经验判断何处危险,从何处开始后,带上钉子和扫帚上房,揭开一排路径的瓦片,脚踩在露出的檩条上,边揭边往漏处走,从一头翻开破瓦,检查檩条有无霉变破损,用扫帚清扫瓦间的杂草灰尘树叶,挑选完好的瓦片,拆上挖补下瓦,添新瓦,调整好上下瓦片的距离,沟瓦在下,盖瓦在上,按阴阳顺序一片片凹凸勾住,一桁桁相接,一层层重新铺好,一步步退回来直至全部完工。

瓦匠捡瓦的时候,父亲都会在旁边老老实实跟着,瞄的仔细,不放过一丝细节,吩咐什么就做什么,不敢怠慢,其实,父亲是想暗地学捡瓦。吃饭时间,父亲问捡瓦的一些问题,师傅有时候回答,有时候敷衍不想答。教了徒弟,饿死师傅,瓦匠提防着想学艺的父亲。

村里人也提防着瓦匠。说若是招待不周,瓦匠会在瓦下放东西,放咒符会让家里不得安宁,放鱼干让猫子在瓦上行走时刨瓦。所以无论怎样穷的人家,招待瓦匠都诚诚恳恳,分外殷勤。瓦屋的木制窗户很小,屋内的光线不好,一般堂屋和拖屋都要放置亮瓦,两边正屋有木窗有隔楼板不放。那时的小孩子串门,看见亮瓦,会比较自家屋里的亮瓦,这个说“我家有一块亮瓦”,那个说“我家有三块亮瓦。”谁家亮瓦多就显得骄傲。时间长了,亮瓦上落满树叶灰尘,屋内一片灰暗,就要清洗亮瓦,一两年洗一次,或换一块新的。清洗或安装新的亮瓦后,阳光通过玻璃透进来,屋内看起来亮堂许多。亮瓦又薄又脆容易滑,在亮瓦和青瓦相接处,处置不好容易漏,瓦匠常在亮瓦与青瓦的重叠处塞草纸防漏。阳光穿过亮瓦,在屋内形成一束好看的光影,灰尘悬浮在光影里,如蒸腾翻滚的雾汽,淘气的我常伸手去抓那束光,脚踩地上的一团光圈。影子从早晨到傍晚由西向东变化,春夏出现南北的变化。

观一屋之影,知时节之变。那时,我无比喜欢有亮瓦的屋,喜欢从屋顶斜落在地面的光。

后来村里人嫌请瓦匠麻烦,经济上也不划算,就请村里做事精明有点手艺的男人来帮忙,村里人相互之间熟悉放心,招待饭菜依然是不能马虎。

后来,基本每家的男将都自己捡瓦,瓦匠就此逐渐消失。在帮扶梯子、递瓦多年后,父亲心里有了个大概的谱,决定自己捡瓦,小范围的捡。

父亲爬上高高的屋顶有些恐高,有些忐忑,小心认真地捡。修捡后的瓦屋,感觉是换上一件新衣,有一种看不出的庄重,下次下雨时,专门看漏雨处,不漏了,母亲夸着父亲,松了一口气,总算放心了。

父亲那时四十多岁,从供销社回家,母亲又嘀咕屋里哪个位置漏雨,哪个位置又新添了几个漏点,看家里还有些码放的新瓦,他们商量着父亲下次回来围着漏点捡瓦。那天,父亲搬来梯子架在屋后的屋檐,戴好草帽,拿着扫帚,轻手轻脚地爬上去,脚小心地踩在瓦片上,屋顶上长满青苔的瓦片多有破损,咯噔一响,是踩破瓦的声音。父亲停下来用脚尖探索地往漏处移,父亲的样子让我们有些担心,母亲在屋檐下面小声地询问“行吧?轻点。”我在屋内用竹竿顶起漏雨的瓦片,拖屋的一角,黑乎乎的,什么时候拉起了蜘蛛网,沾在我头发和脸上。母亲在厨房烧火,一家人等着父亲捡完瓦一起吃饭。

突然,屋顶一阵哗哗异响,父亲“哎呀哎呀”一声直叫,我们跑出来院子一看傻了眼,父亲坐在地上,脸上惊恐的一动不动,原来父亲从屋顶掉下来了!伸手可摸的屋檐离地面不到2米,父亲是怎么滑下来的?母亲吓蒙了,拉起父亲的胳膊,连忙喊着父亲的名字,问有没有哪里疼,要不要紧?父亲说,不拉我,等我坐会,胳膊能动,伸伸腰能动,捏捏腿也没啥感觉,胸口除了咚咚的心紧张,不疼,在地上坐了约一刻钟,父亲小声对母亲说:不要紧,没觉得哪个地方不舒服。“要不要用板车拖到镇卫生院检查看看?”母亲疑惑的问,“千万不能马虎,去医院检查一下放心些,”“等吃完饭,看有没有哪里疼再去医院不迟。”饭桌上我们围着父亲问这问那,原来父亲捡瓦快结束时,接近屋檐往下移的时候,椽子上有苔霉,脚下一滑,来不及抓住椽子就溜下来了。吃完饭,父亲说没事,休息片刻,又上去捡完瓦才下来。母亲隔一会就问有么有哪里不舒服,父亲回答说,还好,没有。“真是个意外” “该不是去世的爹爹暗中保护吧” “谢谢菩萨保佑谢谢老天保佑”,母亲双手合十接连谢谢老天菩萨和去世的爹爹,当天下午母亲就去爹爹的墓地磕头烧纸,要爹爹继续保佑父亲,保佑我的孩子们。

这件事过去了许多年,每当讲起父亲的那惊天一坐,母亲都笑着说父亲福大命大。也许是当年父亲年轻身体硬朗,也许是屋檐离地面不算太高,也许是父亲落地的姿势平缓,也许真有神灵的保佑,反正至今也没明白父亲从屋檐上掉下来会毫发无损。母亲说,不敢想象如果父亲摔的有个三长两短,你们的命运将发生怎样的改变,书肯定是读不成了的,更不会有你们的今天-----幸福是虚惊一场,让我们一家终身难忘。

过去媒婆常说“你家有三间大瓦房,可以讨个好媳妇”,引以为荣的瓦房,在90年代逐渐被混凝土楼房取代,只有少数厨房、偏房屋顶还有红瓦和青瓦,捡瓦的身影淡出视线成为悠远的记忆。

“青瓦长忆旧时雨,朱伞深巷无故人”。如今旅行当我偶然看见青瓦房,遇见老友一样倍感亲切,从不嫌弃破旧,从不以为是多么老土。阳光下的青瓦泛着幽光,下雨时溅起若有所思的水花,每一张瓦片都承载一抹淡淡的又深入骨髓的乡愁。

还记得父亲的话语,瓦屋要有人住,瓦要常捡。瓦屋喜欢炊烟,有柴火烟子护佑的瓦片,反而不容易漏雨。没人住的瓦漏,只要一丁点就越漏越大,不久就呈一副垮塌相。

朴实的话耐听,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做好自己人生的捡瓦匠,时时检修,呵护被风雨侵蚀的心灵,时常保得心里的亮堂和一生的安宁。

2021.9.12

(0)

相关推荐

  • 【乡土】雨

    很早以前,我就对雨有着一种特别的情感,这种情感是复杂的,不能简单地用"爱"或"恨"去概括.我不太喜欢有雨水的天气,碰上下雨天,心里会感觉湿漉漉的,甚至怅然若失, ...

  • 故乡“捡瓦匠”

    山寨最后一个"捡瓦匠"周瓦匠去世了. "捡瓦匠"是土家族古老的传统手工艺之一,是故乡青瓦房的"美容师",主要从事房屋盖瓦.查漏.添瓦,山寨称 ...

  • 泥土飘在屋顶上(当代人)(安海)

    2021-07-16 23:24安海 当代人 2021年6期 关键词:漏雨黄泥瓦片 多年后,当镇上中学的老学究摇头晃脑地讲解成语"高屋建瓴"时,我突然记起小时候上房拔草的情景. 老 ...

  • 【 民俗探讨】俗语说“木匠怕摸,瓦匠怕看”,这其中有什么道理?

    俗语说"木匠怕摸,瓦匠怕看" 这其中有什么道理? 关山听风 木匠和瓦匠是民间两种很古老的职业,也是民间古老的技艺和文化.那么木匠和瓦匠在旧时一般是男人,为什么怕摸,是怕痒吗?为什么 ...

  • 当代散文|记忆中的老屋

    文/侯凌肖 忆往昔岁月,融入我血脉记忆的是故乡,而对故乡最深刻记忆的又是旧宅的老屋. 记得小时候,围着张庄村有一条村寨河,宽阔而破败的土岗上栽种着槐树.柳树和白杨树.那时,村里人表述各家在村庄居住方位 ...

  • 老宅的避暑密码

    <姑苏晚报>2021年07月26日 B05版 王梦沂 如今夏天的生活,酷暑一到,就用空调对付:要吃冷饮,打开冰箱就是.以前苏州夏日里,那种亲切的氛围.悠闲的感觉,那种大自然赋予的宁静和快乐 ...

  • 古朴青瓦 | 设计师手下的高级玩法

    青瓦 北方称阴阳瓦,南方称蝴蝶瓦 俗称布瓦,是一种弧形瓦 成本和造价相对低廉 一般来说当地黏土就可以满足要求 不需要上釉烧制完成后加一道洇窑工序 洇窑之后起化学反应从而呈现青灰色 ▲青瓦 青瓦给人以素 ...

  • 乡村记忆||大喇叭秦腔小喇叭戏/轩诚清读(第513期A)

    轩诚浅语: 90年代初我参加工作时,被分到了文艺部戏曲组,每天下午负责主持一档名叫<戏曲金唱片>的栏目,心里老大不情愿,因为我觉得这个节目没几个人听,也没有什么好主持的.后来有机会去到了郊 ...

  • “儿时的记忆”:瓦罐子怕拍

    瓦罐子怕拍 在过去的东北乡村中,瓦罐子是干什么用的? 在那时,老百姓家里的坛坛罐罐中,瓦罐子并不多,多用来煨汤.熬药和野外装水,方便生活之用. 瓦罐子,一种用泥土烧制的罐子,挺粗糙的,价钱也不贵,属于 ...

  • 承德的乡村记忆:相隔了40年的两次送亲

    唢呐声声,身着红衫的壮汉颠着花轿,长长的送亲队伍行走在山路上,欢快喜庆.这是电影电视剧里的送亲场景,现实生活里,我是没有见过的. 聘姑娘是大事,送亲也就成了重要的环节.第一次参加送亲,是在70年代中期 ...

  • 【乡土情缘】龙云华: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  文/龙云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每年清明时节,烟雨纷纷.清明假期到来,空气里总是弥漫着一股哀伤的味道,国民心境进入悲痛欲绝的状态.上坟.挂青.祭 ...

  • 乡村记忆

    ​邹立国随笔 ​漫步走在乡村路 绿色的枫树林安然无恙 今朝的小山村静悄悄 几个白发苍苍的老人 坐在古屋门前 眼睛聍视着远方来的客人 我们下了车 向他走来 这时我看到了 他脸上的一丝笑脸 那种感觉已久违 ...

  • 【散文】乡村记忆(作者:天一点点蓝&朗诵:如风)

    乡村记忆 作者:天一点点蓝  朗诵:如风 时光如白驹过隙,再过几日,就是中秋节了. 每逢佳节倍思亲.昨晚,做了一个梦,梦见父亲挥汗锄禾的身影,不禁勾起了童年乡村记忆. 我的故乡在农村,童年是在乡村度过 ...

  • 胶东乡村记忆:儿时有种快乐,叫做“走五子”

    前段时间,笔者来到烟台一处乡村,准备参观当地的老房子. 在街巷里转了一圈儿之后,一条石块斑驳的胡同吸引了我的注意. 这条胡同两侧的房子不仅"老",而且"空".路 ...

  • 罗兰之声||《乡村记忆》作者:张新锐 画家:刘翀 朗诵:罗兰

    ↑点击上方"罗兰之声"订阅 画家刘翀先生作品 佳作欣赏  乡村记忆 作者:张新锐   画家:刘翀 配乐:冰儿    朗诵:罗兰 拨亮的灯花里 奶奶的唠叨更稠了 一段又一段乡下的小调 ...

  • 乡村记忆:十三斤干面馍馍(作者 马其亚)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临近麦口的一天夜晚,月白风清.新塘河河堤上,晃悠悠走着五个衣衫褴褛的男人.他们拉着一辆平板车,平板车上放着几把铁锨.棉衣和破旧棉被.前面不远处的河堤西边是他们的家.这里是黄墩湖滞洪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