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好习惯
虽然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一朝一夕之事,但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快,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好习惯呢?下面,朴新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数学教学策略。
1、挖掘教材内在的智力因素,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心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创设问题情境,这也是培养学生勤思好问习惯的起点。
2、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带领学生深入思考
受年龙高效,知识面窄,抽象思维能力弱等因素的局限,学生思考数学问题的层次往往比较肤浅。勤思好问的习惯必须建立在学生初步养成深刻思考数学问题习惯的基础上。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比较分析中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加深理解,加以区别,掌握现实,灵活运用。如,在讲《平面几何序言》一节中几何基本元素之间的关系时,学生容易理解并接受“点动成线、线动成面”的结论,但是对于“面动成体”的结论似懂非懂。于是,笔者利用“几何画板”中的作图功能制出圆柱、圆锥、圆台等几何图形,从中截取出矩形、直角三角形、直角梯形并涂以亮色,然后隐藏原图,再利用电脑的动画功能,让矩形、直角三角形、直角梯形沿着预定的路线进行旋转,引导学生观察运动的结果,此时,因为画面上清晰地显示出矩形、直角三角形、直角梯形的旋转结果是圆柱、圆锥、圆台,学生以下就理解并接纳了“面动成体”的结论,且印象深刻。
3、鼓励学生主动质疑
学生学习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各种不同的疑点或难点,而这些疑点和难点往往就是我们教学中的关键。学生大多存在胆怯心理,不少学生有了疑难问题却不敢提,作为教师应经常鼓励学生主动质疑,对主动质疑问题的学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对独立解决质疑问题的学生更要大力表扬,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引发他们的创造性,这也是培养学生严谨的求学态度的开端。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赞可夫有句名言:“教会学生思考、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数学是思考性极强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低年级的学生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主观意识差,在课堂上容易跟随大流,别人说什么,他也跟着说什么,不经过自己的思考。因此在课堂中,教师要创设思考的情景,在提供思考材料的同时,要给学生留足够的思考时间,提问学生时,要多方考虑,照顾各种层次的学生。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可以让优生多发言,鼓励他们多开动脑筋,让他们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对于显而易见容易解决的题目,多把机会留给一些稍微差的弱势群体来回答,及时鼓励他们,只要他们答对或答对一点,都给予及时的表扬,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乐趣,激发他们动脑筋的欲望。学生的潜能是个不竭的宝藏,你对他有多大的信心,他们就能给你多大的惊喜。
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助精神,团队观念和交流能力,并在思想的碰撞中并发创新的火花。如:我在教学《统计》时,先给学生播放一段路口视频,让学生统计在一分中之内过往的车辆有几辆货车、几辆面包车、几辆小汽车,几辆公共汽车,一遍放完后,很多他同学都说:“老师,太快了,再来一次。”我不吭声,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再播放了一次,播完了以后,同学们还是来不及记录。然后我问学生:为什么看了两次都为未能记录下来呢?你们在小组里讨论一下,有没有办法能又快又准确的记录下来呢?同学们各抒己见,很快就想到了分工合作,有的组员记录面包车、有的记录货车、有的记录小汽车、有的记录公共汽车,1分钟视频播完后,各个小组都有了统计结果。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明白了一个人的量力有限,自然而然就进行了小组合作,从而使合作成为学生的一种需求。
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的“教”是就是为了学生的“学”。而教师教得怎么样,不能单从教的方面去做出评价,关键要看学生学得如何。这就是说,学生的学习质量才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客观标准。学习质量则要取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而不是、也不能单纯看考试的分数。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质,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随着数学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成为学生头脑中良好的认知结构,学生的各种数学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个性差异和谐的发展,最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智能和身心的全面发展。
学生是学习者,是受教育者,他们是教学的对象,但是他们同时又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认识过程中的主体。教学过程离开教师的主导作用当然不行,离开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样也是不行的。在强调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同时,要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充分体现在对学生的学习认识过程的设计、组织、领导和实施等方面,以便有效地引导学生的参与。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两者之间相辅相成,才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和谐的发展。
教师要为学生的参与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改革教学方法。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群体和个体的已有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及身体素质等方面构成教育教学的各种基本因素,还要了解教材的知识结构、本学年的教学任务、教学计划,以及每个局部教学内容在教材整体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制定出每单元和每节课的具体教学目标。在这个基础上去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案,以及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要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控,以推动教学的进程。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尽管是千变万化,但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会改变,以学生参与程度来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也不应改变。下面结合几年教学实际,谈谈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一些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