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教养问题,如何用四个步骤培养“熊孩子”的自制力?

本文共5902字,仔细阅读需15分钟

英国喜剧演员阿金卡卡(Michael McIntyre)曾在脱口秀上吐槽自己的养娃之苦:“我哄睡的时候从来不和我的孩子说晚安,你以为说晚安他们就能睡了吗?太天真了!”

一到睡觉,他就要对孩子吼:“五分钟之内,给我上床睡觉去!”

这还没完,还得教孩子怎么睡:“闭上你们的眼睛!”

到最后,阿金卡卡总结道:“你什么时候最爱自己的孩子呢?就是他们丧失了意识,但还有呼吸的时候。(睡着了)”

阿金卡卡在舞台上的演绎虽然夸张,但孩子这种调皮捣蛋的行为绝不少见。不只是不愿意睡觉,还有不好好吃饭,不好好刷牙,对孩子来说,好像不让父母省心就是他们最大的快乐。

▲阿金卡卡的脱口秀

“怎么才能让孩子听话?”这或许是众多家长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美国著名记者凯瑟琳·雷诺兹·刘易斯却认为,家长的关注点其实错了。要解决的问题不是“怎么才能让孩子听话?”,而是应该先问为什么,再问怎么做

凯瑟琳毕业于哈佛大学物理系,曾任纽豪斯新闻社彭博斯新闻社的全美通讯记者,长期为《大西洋报》、《财富》、《华盛顿报》、《职业母亲》等报刊撰稿。

▲凯瑟琳

也正是为了解决自己孩子难以管教的问题,她走上了寻访答案的旅程,并在不断探访的过程中,取得了家庭培育师资证书。

5年时间,她走访了诸多美国家庭与教师,足迹遍布10个州,最后将自己一路探访的经历与所见所闻,写成了《不奖不罚,如何让难管的孩子拥有自控力》一书。

在书中,她提出了“学徒型”养育模式。

通过真诚联结、积极沟通、提升自我管理能力、确立界限四步,让孩子在成长中学会自制,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家长,也缓解了亲子关系紧张带来的矛盾。

孩子或许不是存心制造麻烦

而是尚未长大

凯瑟琳不仅是一位记者,还是三个孩子的妈妈。大女儿和凯瑟琳很像,性格温柔,但她的两个妹妹就不同了。

两三岁的时候,这两个小丫头吃饭就是件难事,但凯瑟琳理解。可等她们到了七八岁,这种情况一点也没有改善——吃饭的时候一会儿从座位上蹦起来跟狗狗玩,一会儿又凑到妈妈身边要抱抱。

用凯瑟琳的话说,这两个小家伙的自控力比小狗崽强不到哪里去。刚开始,她还用罚站来惩罚,用小红花来奖励。但没多久,两个女儿就又开始我行我素。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在实验室和论文中,凯瑟琳找到了最初的答案:是因为孩子们的大脑还没有发育完全。

人作为哺乳动物,有一个特别之处,那就是幼年期非常长,在这个阶段,大脑也在不断发育,直到25岁左右才会发育成熟。

神经科学家认为,近25年的发育期中,大脑被塑造得具有创造性、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应对社交活动的能力,以及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大脑包含近900亿个神经元,它们通过反复学习会得到经验。对孩子来说,他们需要经历压力来应对挑战,同时也需要大人的照顾,让他们学会如何面对压力。

比如,开学那几天,年纪小的孩子最容易产生分离焦虑,孩子在幼儿园大哭的新闻总会占据热点榜单。但如果家长告诉孩子放学还会再见,并且如约到达的话,孩子们就会变得更有信心,长大以后也不那么容易焦虑。

另外,心理学家和社会工作者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发现,早期的童年伤害会对心理和生理造成长期危害。

匹兹堡大学心理学家教授王明德研究了孩子处在青春期的近1000个家庭里语训斥与规约的情况,包括孩子表现不好以后大喊大叫、咒骂或者侮辱孩子。

研究发现,近一半的父母会使用言语训斥,但这对管教孩子并没有什么用处。到第二年时,那些曾经被言语训斥过的孩子,更有可能行为出格或者是出现抑郁症的症状。

言语上训斥孩子,和打孩子是类似的,会让孩子进入一种战斗或逃跑的状态,这个时候他们大脑中的高阶部分无法正常运作。也就是说,他们既不能推理,也不能从这段经历中学习到什么东西。

所以,当孩子们发脾气或者是行为出格的时候,并不是说他们在存心捣乱,反而是个信号,明孩子需要得到指导和帮助,提升他们自我管理的能力。

培养自控力的四个关键词

联结、沟通、能力、界限

相信许多人都经历过铁腕式的教养。综艺节目《亲爱的小课桌》中,7岁的小男孩徐敬凯的妈妈就是延续了自己父亲的养育方式。

她给徐敬凯规划了一条成长路线,当然,其中对成绩的要求非常严格:小学一二年级就是要考一百分的,如果没有考到,那就要用卷子弥补。仅一个寒假,徐敬凯就做了270份考卷、7本大题、50页自测卷。

但现在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改变。

一方面,无论是学校、公司,我们都渐渐抛弃了命令与掌控的模式,越来越重视合作和双向尊重,孩子自然也会挑战父母的权威。家长们对孩子的期望也变得越来越多元:独立、自信、有韧性、有同理心……

另一方面,从大脑发育的角度来看,铁腕式的“我命令,你执行”的教育方式也有违发育规律。在孩子需要安抚,需要帮助的时候,仅给他们“下命令”,对大脑发育和自控力发展并无益处。

“如果说教有用的话,那全天下的孩子都会变得十分完美了。”

我们目标,并不是不停地给孩子讲道理、让他们永远都不犯错,而是通过问问题、挖掘信息的方式,来促进孩子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意识。

具体来说,可以分为四个步骤:真诚联结、积极沟通、培养能力、设定界限。

1

真诚联结

在前不久上映的《未来的未来》中,男主角小君在妹妹出生后,因为总是得不到爸爸妈妈的关注而大发脾气。

最后,忍无可忍的他看向尚在襁褓中酣睡的妹妹,手里握着最爱的新干线模型,犹豫要不要砸到这个夺走了爸爸妈妈宠爱之人的头上。

被妹妹的哭声惊动的妈妈,看到这一幕,二话不说先责怪起小君来。小君在地上一边打滚,一边大哭,说妈妈是母夜叉。而妈妈也生气了,教训小君不该欺负妹妹,还把妈妈说成是书里的妖怪。

故事虽然有编造的成分,但孩子大发脾气的事却不少见。值得家长注意的是,孩子大哭大闹,正是他们大脑中的杏仁核分泌了压力激素。孩子们最不可爱的时候,也是最需要和家长建立联结的时候。

这时候,如果父母可以握着孩子的手,反而可以帮助他们进行自我管理。如果成功建立起联结,那么就有机会让孩子冷静下来,重新激活大脑中负责解决问题的功能。

建立联结有多重要呢?不妨看看儿童核磁共振的例子。

核磁共振虽然是一种精度很高的检查手段,但它还有几个特点:噪声大、检查时间长、空间狭小、患者要保持姿势不动。这对成年人来说,可能没什么,但对很多孩子来说,就是巨大的阻碍。

匹兹堡大学神经实验室的研究生发现,焦虑的孩子如果独自做核磁共振的检查,下丘脑、前额皮层和腹外侧前额叶皮层周围的活动会很频繁,这些部位是大脑应对恐惧和压力的地方。

但如果有妈妈陪着他们做检查,他们的大脑扫描结果就和其他孩子没什么差别。

因此,当孩子们开始磨磨蹭蹭不肯按部就班地行动时,先别急着指责,试着和他们建立联结看看。一个拥抱也好,一句赞美也好,之后再指引他们放下杂事、回归正轨。

2

积极沟通

“我家孩子根本不听我的话。”

“我刚刚不是让你把鞋穿上吗,你听见没有啊?”

这些话是不是很眼熟呢?要警惕的是,这里的“听话”其实已经偏离了“聆听”,成为了“顺从”的代名词。

而“学徒型”养育中的沟通,首先就需要家长转换自己的思维模式:你必须发自内心地相信,在面临某个问题或者情况的时候,自己的还很有可能会知道一些你并不知道的事情。而家长的责任,就是破解孩子行动中隐藏的信号。

凯瑟琳曾走访过一间学校,有个孩子总是在早上磨磨蹭蹭不交作业。起初,老师们都下意识地认为这个孩子就是心存叛逆,要和老师对着干,但后来他们发现,孩子只是因为没吃早饭,肚子饿了。只要给他一点小零食,这个问题就解决了,不至于到把孩子关禁闭的程度。

在家庭沟通中一方面是家长要仔细聆听,另一方面,也要用细致的语言去回应和引导孩子。

比如孩子把自己的画给父母看,也许你只想说“这画真漂亮!”但更好的方法是,具体地描述一下这幅画。问问孩子为什么要画这样的画,画的时候有什么想法。这会让他们不执着于追求空洞的赞扬。

“我能看到天空里有橙色、黄色还有紫色,这个配色好有趣啊!跟我讲讲你是怎么选中这些颜色的吧。”

语言是沟通的工具,也是产生误解的工具。家长在家中,不妨先自己想想一下,孩子会怎么理解自己说的话。

对一个正在登高的孩子说“小心一点”,孩子听到的意思可能就是“我觉得你爬到那么高不安全”;对一个擦伤了的孩子说“没关系,只是擦破皮而已”,在孩子听来可能就是“我不觉得你有多疼”。

所以,有时候最好能简单地表示出共情,或者问几个问题,而不要把孩子的消极情绪一笔带过。

当孩子说,好朋友不和自己玩,觉得不高兴的时候,你可以进一步询问具体的原因,帮助他们辨别自己真实的情绪。说一说自己的猜测,说的不对的地方,再让孩子进行一步解释。

“我听你的意思,他不在操场上跟你玩游戏了,你觉得很伤心。那有没有可能其实是你觉得很丢面子呢?”

3

培养能力

明尼苏达大学荣誉教授马蒂·罗斯曼对一项长期追踪研究进行了分析,这些调查对象从幼儿园开始接受数据追踪,在10岁、15岁、25岁时再进行回访。

结果发现,和那些十几岁才开始做家务,或者从来没有做过家务的人相比,从幼儿园就开始做家务的人,成人以后受教育程度、开展事业、拥有健康的关系、自给自足的比例都更高。

而当今孩子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就是,不仅课业负担重,玩耍时间少,就连家长也都紧盯着升学,逼迫孩子加入学习的“军备竞争”中去。就连耶鲁大学的本科生,也不得不在得了“良”的评级后找导师哭诉复议。

“从孩子们开始上幼儿园开始,也就是三四岁的时候,我们就不停地给他们增加竞争压力,而进入大学的竞争显然更激烈。”

父母都把孩子当作“人才”来栽培,他们整天都忙于作业和其他课外活动,但却没有肩负家庭或是社会的真正责任。这让他们产生了一个错觉:自己的价值都建立在能否成才的基础上。

什么是“成才”?生活里只有学习与升学的话,孩子往往就会把成绩、学术表现、学习结果当作成才的标准。这与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

那么,如何扭转这种局面?不妨就从让孩子做家务开始。以孩子们的年龄和兴趣为准则,而不是以家长希望他们掌握什么技能优先,让孩子参与到家务中。

喜欢分类整理的孩子可以去整理储藏室;喜欢动手操作的孩子可以削铅笔或者换墨盒。十几岁的孩子可以挑战更难的家务,比如明火做饭,给自行车胎打气。

要知道,当孩子们觉得自己没用的时候,往往就会调皮捣蛋,但如果他们能够照顾好自己,并且对于家庭和社区有所贡献,那就会感到自己有能力,还会产生使命感,也就会减少出格的举动。

4

确立界限

不论是和孩子建立联结,还是积极沟通,都不是说要一味地和孩子搞好关系,而没有界限。恰恰相反,确立界限是“学徒型”养育模式中很重要的一环。

鲁迅先生在《上海的儿童》中描写了两类管教孩子的方法:

一种是放纵:任其跋扈,一点也不管,骂人固可,打人亦无不可,在门内或门前是暴主,是霸王,但到外面,便如失了网的蜘蛛一般,立刻毫无能力

一种是控制:终日给以冷遇或呵斥,甚而至于打扑,使他畏葸退缩,仿佛一个奴才,一个傀儡,然而父母却美其名曰“听话”,自以为是教育的成功,待到放他到外面来,则如暂出樊笼的小禽,他决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

这两个极端都是不可取的,而确立界限的目的是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还需要满足4个标准:

行为和后果相联系

在一定范围内是合理的

是尊重孩子的

是提前就约定好的

凯瑟莉举了个例子,孩子总是忘记要把自行车停到车库里去,那么父母就可以和孩子商量一个相应的后果——一周内不能骑自行车。

如果3个月不能骑车,那就有点不合理了。如果家长对孩子冷言冷语地训斥,那么就是不尊重孩子了。如果事先没有约定,直接宣布孩子一周内不能骑车,那就是家长随心所欲了。

有些人很难相信,孩子其实是可以在不哭不闹的情况下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并且还从中学习到经验的。

凯瑟琳原本就是个事无巨细的妈妈,一旦发现孩子忘记带午餐去学校,或是把作业落在家里,还没等孩子自己发现忘记带东西,她就已经动身把午餐或者作业送去学校了。

但这样一来,其实妨碍了孩子体验成长所需的不适感。如果他们能够感受到饿肚子或者没带作业的不好情绪,反而能激发出下次做好准备的动力。

后来,凯瑟琳不再自作主张,发现孩子竟然因此变成了协商专家。忘记带午餐后,她们会和同学商量,从被人那边分到食物。等她们自己准备午餐时,也会多带一些,以便和同学分享。等到下次忘记带饭的时候,再找同学要吃的就会更容易。

《正面管教》的作者、积极型育儿大师简·尼尔也曾提出过这种观点:“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疯狂的想法,觉得孩子只有在很差劲的时候才有可能会做得更好?”

在探索“学徒型”养育模式的过程中,凯瑟琳也不断审视着自己。渐渐地,她开始明白,其实一直以来,困住她的从来不是三位女儿,而是她自己。

她想成为一个一百分的妈妈,但现实是她根本没有办法随时应对各种情况。而对于孩子的管教,都是她希望成为别人眼里的“好妈妈”的心态使然。

如果家长能够把注意力从自己身上,转移到孩子身上,不再把孩子的发脾气、闹别扭看成是无理取闹,而是把它们当做帮助孩子发展自控力的机会,或许就能解开亲子关系的结。

破解孩子哭闹中的求助信号,让他们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仅是在培养他们的自控力,也是在促进他们大脑的发育成长。

相信孩子们吧,从说不出理由的哭喊打闹,到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他们需要机会反复练习。给他们一点时间,给他们一点指导,也用自己的双眼去发现他们在细节中的成长。

来源 | 外滩教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