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破楼兰终不还,楼兰到底做了什么,让中原王朝如此憎恨

楼兰,西域小国,汉朝时人口不足两万,也就是一个小镇的样子。但是,就这一个小国,却经常出现在后世诗人的笔下。
李白写了“愿将腰下剑,只为斩楼兰”;杜甫写了“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高适写了“马蹄经月窟,剑术指楼兰”;辛弃疾写了“且挂空斋作琴伴,未须携去斩楼兰”。
▲楼兰故城遗址
最有名气的,当属王昌龄写的《从军行》,一句“不破楼兰终不还”传唱至今。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王昌龄)
楼兰到底做错了什么,让中原王朝的人要“斩楼兰”、“破楼兰”?
楼兰尽管国力不盛,但是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是中原王朝通向匈奴的交通要道。
楼兰因为国力弱小,长期饱受匈奴人的欺凌,只得臣服。不光是楼兰,之前的中原王朝,也经常受到匈奴的袭扰。直到以汉武帝为首的一批神人出现,才开始有所改变。
汉武帝为了狠揍匈奴,决定联络匈奴人的世仇月氏国,前后夹击匈奴。于是便派出张骞出使西域,楼兰也正式进入了中原王朝的视野之内。
不过,楼兰王显然没被中原王朝教育过,还不太懂事。他只吃过匈奴的马刀,没尝过汉帝国的铁骑套餐,竟敢不断截杀汉使。
汉武帝决定给楼兰来点“肉菜”。
元封三年,汉帝国七百轻骑,把楼兰摩擦到秃噜皮,楼兰王被“请”到长安跟团游。
见识了长安的繁华之后,楼兰王明显被吓得不轻。回去后,分别向汉帝国和匈奴都送出了质子:你们都是老大,我都惹不起。
汉武帝手下大将卫青、霍去病,也不负众望,打得匈奴没有一丁点儿脾气。
但是,在漠北大战后,卫、霍等战将相继离世,匈奴与汉疆多年不动刀兵。结果这给了匈奴人喘息之机,又开始“记吃不记打”,在汉边境找茬惹祸。
而楼兰国也是忘了当年长安跟团游,又投入了匈奴怀抱,帮着他们袭击汉军。汉武帝一看,嚯,想约架,这好办。于是再次以武德服人,把楼兰王“请”到长安,回顾一下当年的小美好。
于是,此后十余年,楼兰不再对匈奴投怀送抱。
▲汉朝长安城
征和元年,两次旅游的老楼兰王归西,楼兰国便向汉武帝请求,让质子回国继承王位。
原本这是好事,匈奴质子对长安有感情,回去后外交政策会比较好搞。但是,这位质子在长安表现得有点不太合规,被汉武帝给上了“宫刑“,断子绝孙了。
结果,匈奴人将他们的那个楼兰质子安归送回,安归成功继承了王位。
▲西汉皇帝世系图
安归长期生活在匈奴,从小是被匈奴的武力吓大的。所以,他当上老大之后,楼兰全面倒向了匈奴。
从征和年间,一直到汉昭帝初年,楼兰频频截杀汉使和往来商人,嚣张得无边无际。
此时的汉帝国,汉昭帝刚即位,主基调是恢复生产,不想大动干戈,这让楼兰人越发嚣张。
此时,又有一位神人出现了,他就是傅介子。
傅介子,汉开国功臣傅宽的曾孙,以大汉骏马监的身份出使大宛,顺路去谴责楼兰和龟兹国。
按理说,这一路凶险万分,傅介子最起码应该大军随行。
但傅介子胆识过人,就带了三十几个人,连唬带蒙,在言语上狠狠摩擦了楼兰和龟兹的国王,让他们注意点,否则大军马上带着“套餐”过来。
不但如此,回程的时候,傅介子得知匈奴使者正在龟兹,他直接带人把匈奴使者都干掉了……纯爷们儿!
▲楼兰女子相貌复原
尽管任务完成得出色,但傅介子认为干得不彻底,西域各国阴奉阳违,还需要来点硬菜让他们学习一下。于是,傅介子向霍光请求,带着上次的原班人马,再次出使楼兰,准备给楼兰王安归来个大礼包。
傅介子带着大量金银珠宝,说是皇帝的赏赐,让楼兰王安归过来签收一下。安归当然不愿意去。
于是,傅介子直接回话,如果不端正态度就不给了,明天就走,你爱要不要。
几番心理战,把楼兰王安归直接忽悠到了傅介子的大帐。当看到遍地的财宝,安归的智商几乎清零,戒心全无。
等安归和傅介子痛饮三巡,气氛高涨之时,傅介子表情神秘,告诉安归:天子有一密旨,需要传达给你,请随我来后帐。
▲丝绸之路
然后,安归乐呵呵来到后帐时,发现密旨是“干掉安归”……再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于是,楼兰全军投降。傅介子也将楼兰改成了“鄯善国”,楼兰这个名字成为历史。
傅介子也成为众多男儿的榜样,热血疆场,为国杀敌。王昌龄就是其中之一,他面对苍凉的大漠,心中感慨万分,提笔写下:“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自战国以来,中原大地上有多少金戈铁马之事,但之所以“斩楼兰“能让这么多文人心潮澎湃。是因为斩楼兰,象征着中原王朝面对强大的外族入侵,不惧分毫,不破不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