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别塔(Tower of Babel)的故事,见于《圣经·创世纪》第11章。当时,人们企图“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传扬我们的名”。这种傲慢招致了神的惩罚。最终,在神的干预下,巴别塔归于失败。值得一提的是,人类的傲慢招致神的惩罚,也是古希腊神话的重要主题。近代以来,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使人类干预自然的能力大为增强。毫无疑问,这助长了人类对自身能力的信心。紧接着,这种自负进一步膨胀为,要按照理想的、科学的蓝图改造“苦难的”人类社会。而这正是近代乌托邦实践层出不穷的重要原因。众所周知,保守主义的人性观和圣经的教义高度契合。它们认为人的理性能力和道德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保守主义者对于建立人间天国的“美好愿望”总是抱以警惕。事实上,我们经常看到保守主义者喜欢用“巴别塔”来隐喻乌托邦工程,不论这些工程是基于人的道德愿望还是“理性”计划。他们一直在提醒我们,我们不过是凡人,永远无法成为全知全能的神。本杰明·富兰克林出席制宪会议期间,曾告诫同僚,“先生们,我活了一把年纪。而且,我活得越久,就越是笃信这条真理:上帝主宰着人类的事务。如果未经祂许可,一只麻雀都不能掉在地上,那一个帝国何以在没有祂的帮助下崛起呢?先生们,《圣经》向我们保证过,“若不是耶和华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劳力。”我坚信这一点;我还相信,如果没有祂的帮助,我们的这座政治大厦不会比巴别塔好到哪里。”《美国宪法》能够经久不衰,或许与这种谦卑的人性观有关吧。无独有偶,1992年,撒切尔夫人在演讲中,把中央集权化日益明显的欧共体(欧盟前身)比喻为“巴别塔”。有趣的是,28年之后,英国人退出了这座巴别塔。不过,我们可以猜想,在那些高估人类道德能力和理性能力的人那里,“巴别塔”的诱惑会一直存在,而其后果,也是可以预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