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终将比肉贵,谁赢了蔬菜,谁就赢未来

转自:新农堂

生鲜盈利难一直是行业痛点,但有这么一个农业企业,摸索了7年,不仅活下来了,还找到了爆发的方向,实现了2018年的全面盈利!

他们就是本来生活。

菜商大会特邀嘉宾本来生活网总经理刘有才,和大家聊聊他对蔬菜的一些想法,以及本来生活是如何打造优质蔬菜的。

本来生活网总经理刘有才

※ 中国人的蔬菜自由:种菜、买菜、吃菜

首先我抛一个个人观点:未来的消费趋势,中国人对蔬菜的品质要求一定高于肉禽,优质蔬菜价格也一定会比肉禽更贵!这种趋势不以中国蔬菜产业的特性和国情为转移,是在世界范围内通用的产业规律。

中国的蔬菜产业在一个快速上升的渠道上,

整个产业的前景非常光明!

但是当下的蔬菜消费,甚至是整个蔬菜产业都不“自由”。

咱们从吃开始说,我比较胖,特爱吃。现在吃蔬菜其实不自由,好菜谁都想吃,但是客观说,咱们嫌它贵;差菜呢便宜,但是我们不想吃。蔬菜自由其实是大部分中国人没有实现的。

中国人的蔬菜自由不只是消费自由,我觉得真正的蔬菜自由要分成三个,第一个是产蔬菜自由,第二个是卖蔬菜自由,第三个是吃蔬菜自由。

卖菜的蔬菜自由是什么?我们都说原产地,这个原产地概念很大,你说哪棵菜不是原产地产的,不管是好菜还是坏菜,哪有天上掉下来的菜?在这个流通环节中卖好菜,还能赚到钱,这就是蔬菜自由。

种菜的我认为是最不自由的。种好菜,用高端大棚去种菜,你发现投入特别大,回报期太长,风险太高,种出来还不一定赚钱,很不自由。

一个是方式。如果不按照科学的方式来种,只能看天吃饭,看着市场吃,看着菜贩子的脸吃,不自由。

这社会每天都在批评种菜的人,说你种的菜多不好,用了催熟剂、膨化剂,各种化肥农药,难道每个种菜的人,就不想种好菜,生下来就想祸害老百姓?不可能嘛。

再一个是品种。我们种菜的品种实际上是向更高产优化,而不是口感。种菜的人想种出非常好吃的菜来,但是这个品种它就不是这一类,那你说你们种菜自由吗?

所以我说实现中国人的蔬菜自由,是种菜的人、卖菜的人、吃菜的人都自由。我们产学研联合到一起,咱们就自由了。

※ 中国蔬菜产业三个发展阶段:扩种、扩亩产、产业升级

第一个阶段是扩种植面积,满足人口急剧增长的需求,咱要有菜吃;

第二个阶段是扩单位亩产的产量。这个时间段是中国蔬菜丢失口味、风味的一个时间段,因为我们推广了各种高产的品种和种植方式,甚至拔苗助长的方式;

第三个阶段是产业升级

从扩大种植面积,到扩大亩产,接着提升蔬菜的品质,我们整个蔬菜行业在一个快速上升期。我们到世界各地去看一看,蔬菜比肉贵。这是一种普世性原则,中国也早晚会到这一天,而且进程在加快。

我们每个种菜的人内心都要有强烈的自豪感,我们的政府部门也要对蔬菜这个行业有强自信。我们这条路是越走越往上的,你想中国人口在减少,我们大面积种菜,亩产量飞到天上去,蔬菜你卖给谁啊,这是一个卖不出去就要坏的东西。

怎么能够把蔬菜行业的产值做大?

很简单,原来卖两块钱的菜,变成卖三块钱,你就增长50%。前提是一定要做品质化,走质量提升和价格提升这条路。

只有走这条路,在人口结构变少、消费需求、品质需求提升的情况下,我们整个种菜产业的积极力才可以提升。这条路没得选,我们为了自由而战。

※ 为自由而战,但是自由不是白白得来的

蔬菜品种多、保鲜期短、种植成本高、流通渠道缺乏、科学消费理念欠缺……我们还面临非常多的问题。

第一个,蔬菜品种多。

咱们种菜的人如果种的品种过多,这个成本太大,就像买股票一样,咱们把沪市A股全部都买一个,那你就跟着大盘走不就行了?你就没有赢也没有输。

你品种越多,你的管理难度越大。本来生活跟宏福番茄战略合作,它只种番茄,跟咱们中国农业大学一起做育种、空间管理、口感选择,如果你做两个品种,你就得研究两套,你做十个研究十套。我们有朋友说我不研究。好,不研究就永无出头之日。

第二个,保鲜期短。

菜的生长周期短,保鲜期更短,如果卖不出去就会血本无归。因为蔬菜特性,保鲜剂使用也会出现问题;另外育种方面,我们为了让蔬菜保存时间长一点,运输的时候损耗少一点,搞了很多皮厚的、耐储运的品种。但是这个对风味影响就比较大。

第三个,种植成本高。

种子、水肥、病虫害、人工,这个成本(不论高端还是低端种植)都是居高不下的,高端种植的成本高,赚钱很难赚;低端种植的,因为忽略了人工成本,感觉能赚到钱,实际上是自己给自己发工资。

现在每出现一个网红产品,都有暴富的神话。然后只要跟这个网红产品沾边,大家就往上靠,结果大量涌入,快速把这个高利打到这个水平线以下。之后出现的结果就是,谁种得多,谁就受损,几年翻不过身来。这个就叫警惕第一象限陷井。

最好的竞争是什么?将利润保持在合理的空间里边。

这样,你就提高了竞争门槛,让那些追快钱的人不敢进来。

第四个,流通渠道的缺乏。

我们整个中国生鲜,原来就是依托大市场流通的,现在大家反过来骂大市场,说大市场规则教坏了我们种菜的人。为了让水果以大为美,用膨化剂;以颜色鲜艳为美,就用各种药。

客观地讲,大市场在它的发展阶段是做出了历史性贡献的,只是现在我们的市场需求发生了转变,它的一些做法是有问题,但它还是有贡献。

大流通渠道,以批发市场为主,具有规模效应。物流成本、交易成本相对低,但是溯源性差。我们的蔬果是蒙着面纱的人在江湖上行走,不知道来自哪里,也不知道身世。

自产自销,流通环节少,流通的耗损少,交易成本大,物流成本大,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好菜缺乏优质流通渠道,您种得好,外面也不一定知道,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让好菜能够快速流到用户餐桌上。

第五个,科学消费理念的缺乏

生鲜生鲜首先要鲜,但是鲜真的代表品质吗?我们卖菜,第一就是鲜,可我们哪一条国家标准说鲜就代表品质了?

还有一个,价格贵是不是代表品质。理论上来说价格贵应该代表品质,但是被中国人玩坏了,恰恰贵有时候也不代表品质。我们要警惕:第一个过分追求外观,第二个对价格过分敏感,第三个种植及流通知识缺乏。

如果我们种菜和卖菜的人,还在向社会传导鲜就代表品质,价格贵就代表品质,我们就错误地教育了买菜的人,导致您实心实意在种好菜,隔壁邻居跟您一块地,什么东西都用,结局他胜出,你输了。

咱们要把这个劣币驱逐良币这件事改过来。要想改,咱们一起干,我们政府领导,学界领袖,我们的媒体,种菜的和卖菜的,我们一起来干这件事。

※ 哪里有难题,哪里就有机遇,如何抓住机遇?

中国蔬菜产业,跟随世界产业规律正在上扬,我们要跟上这个上扬的速度。如何跟上?通过优质蔬菜产业升级,搭建优质蔬菜流通渠道,塑造优质蔬菜品牌,深化优质蔬菜消费理念。这四件事咱得一起干。

产业升级需要科技和标准化种植。我发自内心说,我们今天在座的种菜的,你可以说自己没用化肥,没用刺激素干预植物生长。但是如果市场特别好,你动不动贪念?做不做手脚?

我们的很多蔬菜在临近成熟的时候,浇水和不浇水产量是完全不一样的。不浇水,风味守得住,糖度也好,酸度也好;浇水,产量能提升百分之三四十,但是风味没了。

其次是扩大规模,这个是指在产业规划内,且不可盲目扩大。再就是特色农业,做特色蔬菜。

我举一个例子,我们每个蔬菜都有特定的采摘期,在成熟多长时间之内采摘,口感最佳,咱们真正做了没有?做了没准你也能卖三百块钱一斤,核心是你有没有找到它最佳的品尝采摘期,最佳的吃法。

塑造优质蔬菜品牌,我们在座的各位,如果能够在品牌建立上去做更多的投入和更长久的规划,培养消费者的意识,完成用户的教育,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利益。

※ 抓住了机遇,成为蔬菜行业先行者!

2019年我们工作重点就是全程溯源。

在本来生活网APP,你随意点开一个蔬菜,这个蔬菜的所有检测数据都可以看到。但你看到的每个数据,我们都是花了大价钱,都要实际检测出来的。本来生活网在去年抓住这块机遇,成为蔬菜行业的先行者。

2018年,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等八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公布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城市和试点企业名单的通知》,本来生活网首批入选“国家队”的试点。

田间管理

我们经常说田间管理这个词,实际上消费者甚至很多种菜人都没有意识它意味着什么。因为种子是带着基因的,你按照这个方式来种,你就能得出这样的口感。

如果你里边放了水,这个口感就没了,所以田间管理非常重要。我们溯源种子的田间管理、采收、储运,温度、糖度,以及从仓库发货的运动轨迹,我们全都呈现。

我们对细节抠得很凶,比如我们会经常使用一个词叫飞行检查,就是我们的品控人员突然到了地里边。看那水沟里面,有没有用过的农药药瓶。

市场覆盖

目前我们的生鲜,已经覆盖了9个省,109个城市。我们布局了6个城市,武汉、成都、长沙、天津、郑州、上海。我们最强的区域是长三角区域、珠三角区域和环京津的渤海经济带,中国的三个经济最富庶的地方,是我们重点发展的区域。

很多朋友都在问我们的盈利,我最本质的回答就是,坚守品质,相信时间的力量,会让你赚到钱。我们经过7年,我们确实认为,我们的盈利跟我们坚持品质这一条,是息息相关的。

最后

我想给大家指一条赚钱特别快的路,那些融到钱的人打价格战,而你给他供菜你就有钱赚,他闹得满世界都红火,卖了很多,你给他供得不也很多吗,就算他烧死了,他也帮你做了用户教育。这就是赚钱最快的方式。

但是我告诉你,赚到钱了,别扩大生产规模!因为扩大生产规模之后人家死了,那你就完蛋了,一定要拿这钱提升品质,创造优质品牌。

谁能在上升的渠道上走得更快,走得更早,谁就更有优势!本来生活网在这条跑道上占了先机,获得了长远的发展优势。

这条赛道特指质量的赛道,发展优势专指质量的优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