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美国教育的陷阱与误区

01

《超脱》是英国导演托尼.凯耶执导的电影,尽管导演是英国人,但这部在豆瓣斩获8.7高分的电影却将美国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毫不掩饰地展现了出来。

男主角亨利.巴赫特是一个游走在各所学校,以代课为生的老师,而《超脱》就以亨利来到一所社区学校代课为背景,全方位地展示了这座学校里激烈的师生冲突与难以克服的教育问题

秉持着尊师重教传统观念的中国观影者可能会对电影中社区学校内的情景大吃一惊,因为这里发生的一切都与我们信奉的原则背道而驰,相去甚远。在这里,教师不是受人尊重的传教者、引路人,反而更像是学生们的仆人、奴隶。

在电影中,学生公然挑衅、辱骂甚至对老师拳脚相加都是稀松平常的小事。男主角亨利第一天去上课时就遭受了班中刺头接二连三的挑衅;另一名女教师因为给予了一位女生开除的处分,被气焰嚣张的女生当着众人的面朝脸上吐痰;而年长的教师查尔斯在尚未与学生谈话之前便被威胁警告,甚至遭受了恶毒的言语攻击,但他不仅毫不生气,反而还将肮脏不堪的言语编成歌谣来平息学生的怒火。

《超脱》中展现出来的师生关系无疑是病态的,学生们的顽劣跋扈让本应象征权威的老师们褪尽一切威严与庄重。老师们不仅不能与学生们处于相互尊重的平等位置,反而还要为了迁就他们而卑躬屈膝,忍气吞声,甚至不遗余力地换上一副滑稽姿态,通过展露丑态以换取他们的欢心。

而电影正是在不断地反映师生之间激烈的矛盾冲突,持续地展现老师们因面对学生而产生压力,逐渐被抑郁情绪包围的过程中,将二者之间的碰撞升级到了最高层面。

在影片的中间部分,一位已经去世的教师将自己留给世界的最后遗言录音,通过播音机将自己濒死前的绝望与挣扎,痛苦与不甘传到了亨利的耳朵里。

“以为每个孩子都有价值?都值得接受私人教育吗?这些没有追求,没有激情,没有思想的孩子都去死吧!”

电影外的我和亨利一同听着老师痛苦的嘶吼,一瞬间,一个残酷的问题陡然闯入了我的脑海。

绝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这句话真的是绝对正确的吗?

02

当然,每一个怀有朴素情感的人都可能会觉得这句话是绝对正确的。

我们总是习惯性地认为孩子年少无知、不谙世事,认为他们的心性和价值观可以百分之百靠外力去扭转、改变。于是我们总是怀着最美好的希冀,觉得每一个暂时误入歧途的孩子,在我们的帮助下都会迷途知返。

但很多时候我们却忘了,试图让变得狂躁的孩子们平静下来,就不得不面临被攻击的危险。

而当我们堂而皇之地将“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奉为绝对真理之时,却往往总是将所有的重担全部推卸给了老师。

于是我们看到,在《超脱》中奋战在与学生纠缠第一线的是一众老师,他们想出各种办法,费尽万般心思,或直言不讳,或委曲求全。被威胁的是他们,被辱骂的是他们,甚至被攻击的也是他们。

与此同时,在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的另一部分——家庭教育却几乎处于不存在的尴尬境地。《超脱》中的家长很少管教他们的孩子,当自己的孩子在学校暴力殴打其他学生时,这位孩子的父亲第一反应不是承担责任,而是找各种理由推辞,甚至扬言要跟学校打官司。而前文提及的朝着女教师脸上吐口水的学生之所以如此有恃无恐,就是因为她的母亲随她一道在学校蛮横无理,四处冲撞。

可见,家长们不仅没有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反而在某些方面成了学生们的帮凶。于是他们一方面高喊“老师不应该放弃任何一位学生”的口号,另一方面又和自家的孩子一起将无助的老师们逼入绝境。仿佛教育只是学校的老师应该关注的问题。

于是,教师们为了学生头疼不已,几经崩溃,甚至不得不服用抗抑郁的药物来缓解焦虑。而家长们却全然不顾,对孩子的种种恶行熟视无睹。

当家长都不愿为孩子改邪归正付出努力,作为与家长接触最多的孩子又怎么可能在老师这一“外人”的帮助下幡然醒悟。

而此时再一味的宣扬“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的理论,只会让不得不扛起道义之旗的老师们陷入沉重的泥沼之中。

用《超脱》中的一句话来讲,“要无心太容易了,在乎才需要勇气”。而我们,只是从道德的层面上给老师们套上了枷锁,动动嘴皮子功夫。却从没有看到这些渴求拯救学生的老师们藏在暗处的伤痕,不了解他们一腔孤勇却屡屡碰壁背后的绝望与挣扎。

我承认,试图挽救每一个学生是一种朴素真挚的情感。但让老师能够从痛苦的泥沼中脱身,而不至于在世俗要求的压迫下动弹不得,也是人之常情。因此,当两种情感碰撞时,我不能因为一方是“弱小”的学生,就对“强大”的老师们的痛苦视而不见,置若罔闻。

03

此外,“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之所以会让老师们倍感痛苦,与其狭隘的语境定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超脱》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社区学校教师们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成绩。而教师不放弃学生的显著标志之一就是不放弃对他们学习成绩的关心。

其实我向来是困惑的,一旦谈及不放弃学生这个问题,似乎只有老师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才能很好地让家长安心。我平素听到最多的老师放弃学生的例子,无非就是老师将学生调到最后一排,上课不提问,成绩不过问,除此之外,再也没有。

当然,我并非不能理解公众对于学习成绩的看重。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东方,高分数都是学生们求学之路畅通无阻,步步高升的必备因素。

但我想说明的是,如果在老师怎样做才算不放弃学生这个问题上,仅仅只将关注学习成绩作为唯一的评判因素。那么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这句话就显得过分狭隘与功利,同时也会让老师误入歧途。

当然,《超脱》中的老师也会因为学生衣着暴露,残忍虐猫而与他们进行交谈,试图纠正他们品行上的错误,但其中师生之间尤为激烈的一段冲突却十分引人深思。

负责学生心理疏导和未来规划的帕克医生在与一位女学生谈话时,先询问了女学生未来的想法,得到了对方含糊其辞的应答后,帕克医生又强调了她过去十周的测评成绩均不合格,并指责女学生对一切都不在乎,因此陷入崩溃。

这段情节其实非常值得分析,导致帕克医生崩溃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可能会有人觉得是这个女孩对自己未来满不在乎的态度。这么说当然也无可厚非,然而一旦下此结论,我们就必须要分析,帕克医生在乎的究竟是什么?

这个问题不难回答,她在乎的是学生的成绩。她虽然询问了女生未来的想法,但基本的前提却是“这个女生不想读大学”,可见帕克医生一开始的目的就是让女学生意识到读大学的重要性。

而帕克医生情绪崩溃后,声称真正的现实就是女学生既进不了乐队,也当不了模特,只能和百分之八十的美国劳动力竞争,用身体来取悦男人。这段话可谓杀伤力极强,直接将女学生对未来的希冀撕地粉碎。而帕克医生之所以这样笃定女学生的未来一片暗淡,恐怕也是因为她坚信只有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学生们的未来才有希望。

说到这里我们就不难发现,将“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语境狭隘地设定为“不放弃对学习方面的关注”的吊诡之处就在于,它为所有信奉这句话的人预先设定了一个坚不可摧的立场——即学生只有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才能有出路。

而这一立场也正是它的缺陷所在。我当然不是读书无用论的提倡者,但我仍旧反对年轻人只有通过考试取得高分才能出人头地这一绝对的说法。

假如一位学生确实对所教授的科目提不起来兴趣,反而在应试教育范围之外的领域展现出极高的天赋和热情,那么坚定不移地要求他重回“学习”的正轨就是正确的吗?

而如果只强调不放弃就是要让学生们的成绩有所提高,那么上述情形中的老师和学生必将会形成激烈状态,最终双方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所以,在对“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早已形成普遍认同的狭隘定义的现状下,将其解释改为不放弃帮助任何一个学生追求自己的梦想,而非不放弃帮助任何一个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恐怕才是正道。

04

《超脱》作为反映美国教育问题的影片,其中展现出的问题多多少少要跟美国当下的教育体制有着密切的关系。

“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这一理念确实在影片中出现了。为了提高社区学校的学习成绩,进而提高整个州的成绩,相关负责人来到学校为教师们作培训工作。而他认为的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关键秘诀就是这句——“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但很遗憾的是,从教育机关负责人提出这一理念的目的来看,他仍旧将不放弃的语境狭隘地限定为不放弃学习成绩。而教育机关的负责人之所以如此强调学习成绩,也并非完全是出于对学生们未来的考虑。

“房地产会产生巨大的收益,商贸价值保证了这所学校的档次,但是你们学校考试分数太低,直接影响了这片住宅区域的二次销售价值,尤其是在市场这么不景气的时候,我们得提高成绩,吸引新的家庭加入。”

由此可见,美国教育之所以重视所谓的州考成绩,并非为了培养更多的人才。而是希望通过提升学校的成绩来实现二次价值变现,打造所谓的学区房,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

当教育被铜臭气所侵染,即便嘴上依旧说着“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的漂亮话,这些孩子又怎么可能在追名逐利之风盛行的教育环境中实现真正的成长?

除此之外,美国教育的阶层分化也尤为明显。古语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一点在美国基础教育中体现地尤为明显。像比较好的贵族学校,学生基本没有什么不良嗜好,学习环境也比较不错。然而在《超脱》中展现的社区学校里,基本每个州最糟糕的生源都汇集于一处。应付一个问题学生就已经很是困难,再将这么多问题学生汇集到一起,老师们的压力自然更大。

然而那些高高在上的领导却全然不在乎这些。无论学生们入学时的情况如何,无论教师们为此有多费心费力,只要在州考中没有取得良好的成绩,一所学校就会因为没有值得榨取的商业价值而被撤销。

在这样的现实下,足够令人动容,堪称伟大理想的“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便成为了束缚老师的镣铐,显得狡猾、阴暗,令人感到战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