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的偶像,缺席了榜样


人生在世,最痛苦的体验莫过于感知不到希望。

这些年来,关于“动力缺席、意义缺失”的问题变得愈发普遍,以知乎上的典型问题为例:

  • 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怎么办

  • 生活找不到目标怎么办

  • 学习缺乏动力怎么办

  • 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致怎么办

  • ……

当然,人们可以把问题归咎于社会、经济,诸如贫富差距、阶级固化、看不到职业前途……但自怨自艾终归不太好,毕竟,生活才是自己的。

上述问题尖锐、普遍,出版界、各大内容平台也就迎合市场长期推出各色“解决方案”,我大致了解了一些传播广、口碑佳的典范,概括下,大抵可归为两类:

外部激励:找到目标、管理过程、自我奖励(比如考证书、训练某项技能)

内部激励:从小事做起、注重过程、寻求正向反馈(比如整理房间、跑步)

……

这些作者写得神乎其神,看了让人热血澎湃。但真若实施起来,会感觉哪里不对劲。

我上篇专题:精致利己的代价,解释了一部分原因:凡事缺乏动力,很大程度是因为「人性」的部分丧失——譬如「社会人」、「精神人」缺席。

上述建议,归根结底,却仍围绕“激励”,也就是冲着“多巴胺激素”来解决。

这就好比我们想让一个机械化的人恢复成有生命的人,而他们却告诉我们,多添加机油,机械就会运转的更高效。

这显然不是理想答案,甚至可以说是完全错误的答案——我们要的不是成为活蹦乱跳的机械人,我们想要的是,重新成为一个鲜活的人,一个潜能不受压抑,充实度过一生的人。

理想的答案在哪里?

当下人普遍迷失的根源出在现代社会中,考虑到这点,于是,我想到在人类的前现代文化,以及人类婴幼儿的“原生思维”中,双管齐下寻找线索。

偶然的发现

古老的神话传说,源自人类对大自然力量的恐惧(以及崇拜),有趣的是,这些自然力量的代言——诸神,都以人类的形象展现

全球不同古文明几乎不存在文化交流,但在这一点上惊人一致,只是巧合?

婴幼儿脑神经科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尚未出生的婴儿对 *.* (类似人脸)的光点的敏感度远远超过其他排列的光源,比如 . * .

* Face processing by fetuses in utero: Reid et al., 2017.

古希腊国王,欧洲史上最伟大的军事统帅,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他远征未知世界、传播文明,其动机远超过一般帝王(哪怕是秦皇汉武帝在统一华夏后也毫无远征未知世界的念头),就像是在重现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他始终在追寻阿基里斯(半人半神的英雄),这个他少年时崇仰的人物。

亚历山大驾崩时不过才33岁,他的生命潜力之所以发挥的淋漓尽致,跟他视阿基里斯为榜样分不开。

*Andrew Stewart,Faces of Power:Alexander’s Image and Hellenistic Politics.

人类儿童擅长模仿(学习),但这种模仿有着显著偏好,模仿周边较有威严、富有魅力的成年人。这种模仿能力源自大脑内的镜像神经元,是幼儿迅速继承人类文化的基础

……

上述内容看似毫无关联,跟我们的问题——“凡事不感兴趣”、“生活缺乏动力”似乎也没多大关系。

但是,如果我们从“人的思维成长”(即“广义学习”)这个角度切入观察,会发现一个结论:

一个人若想要发挥其生命潜能,人类思维的成长应始终以「人」为中心

仅从实用的立场看,这意味着,我们的注意力效率、记忆偏好、学习效能、个人潜能……如果想要高水平发挥,通通都必须借助「人」为媒介

科学的错误延伸,潜能的抑制

这个洞察让人既倍感惊喜又倍感忧虑。

“喜”在我们找到了根治现代人普遍麻木、缺乏动力的人性出路;

“忧”的是,现代科学权威却竭力将「人性」排除在外

当下越来越多人把金钱视为信仰,把科学看作真理。在这种背景下,科学排除「人性」的立场也被贯彻到方方面面。

科学圈外的各类人群,无论是企业老板、高管、出版编辑、普通大学生,人们皆以“数据、量化、概率、百分比……”等跟科学沾点边的词汇多寡,去评估内容“是否科学”。至于内容是否真的具备社会洞察力,是否真的充分纳入现实因素,甚至是否只是东拼西凑而成……都不重要。

社会人文类学科也有将热脸往“数据化”贴的倾向,殊不知,数据也跟屁股一样,是冰冷的。

这种「不以人为本」才更为“科学”的思想,在学习(教育)领域,同样深入骨髓。

今天的学习,无论是学生的校园学习,还是成年人的“终身学习”,我们已经丝毫不见「人」的踪影。

学校,以分数为中心。与其说是学知识,不如说是学“考试技巧”。

至于求知欲、探索真相,或者追随数学家、文学家、哲学家们那样树立理想、思考世界……等等涉及到「激情」等感性因素的成分愈发减少。

成年人的学习,更是充满着“职场思维”。

人们问的最多的是“我当下需要什么(知识或技能)”,为此需要制定哪些“学习目标”,拆分成多少“子目标”,进而逐一完成。

这虽然是学习,但看上去又不像学习,更像是搬砖,砌墙。

上述各类“学习”的共性是,丝毫不见「人」的痕迹

诸如“崇拜”、“追随”、“理想”、“联结”等等涉及人与人的丰富情感关系,最能激活生命天赋的特征,全无踪影。

*此处的情感指广义情感,神圣、崇敬、热爱等等

无论学生还是成年人,人们普遍把学习看作一个「外部目标」,知识就像是挂在树上的水果,我们拼搏学习的样子,怎么看怎么像一群龇牙咧嘴抢着上树的猴群,爬上了树,摘到了水果,吃掉,排泄,完事。

但知识与人类的关系并非桃子与猴子的关系,知识要成为我们思维的一部分才有意义,这是我们生理(大脑神经元的运作机制)决定的。

求知,需要激情,需要人性参与

类似道理,我们凡事不感兴趣,凡事缺乏动力,并非我们缺乏目标、或怯于面对生活的挑战……归根结底,我们只是把人性中最重要的拼图丢失了,就像在森林中迷路的孩子,彷徨无助。

分析至此,我们已经接近答案了。

想要恢复生活的动力,生命的潜能,关键是找回丢失的人性。那么,具体该怎么做?

榜样是人类发挥潜能的关键

有个农民家庭出身的人也困惑于类似问题。

尽管他一直研习经典的心理学行为主义理论,但他自身成长经历却在“证伪”这个权威理论在教育领域的效力。

这个人是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

*班杜拉在反思行为主义理论的局限性后,批判性的提出了社会认知理论(social cognitive theory)。将社会影响、人的主观特征融入到冰冷的学习理论中。

他成长于教育资源贫乏的环境。父母皆是没有接受过教育的农民,并不像现在的家长那样抢着买学区房、或对班杜拉进行各种所谓“激励”(或惩罚)教育。

但为何农民子弟的班杜拉能获得优异成绩并最终成为斯坦福大学的教授?

他的自传给到了我们答案:他的父亲虽然没有接受教育,但非常热爱知识,自学了三种语言,成为年幼的班杜拉一个极佳的「榜样」。

巧合的是,在社会认知理论中,「榜样」亦是自我成就的关键要素。

我们前面也提到了,那些把人生潜能发挥的淋漓尽致的人,都有一个共性——他们都不断以生命中出现的优秀人物作为榜样

我们所熟知的伟人们,若细细追查其人生传记,会发现,他们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会追随身边的、或者历史中的各类榜样。

比如,管仲、乐毅对诸葛亮的影响;

阿尔贝蒂(艺术家、建筑师)之于列奥纳多·达·芬奇;

约翰·班扬(英国作家)对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影响 ;

……

你能想到的任何一个伟人都有他成就人生的关键领路人。

追寻榜样是否就是我们苦苦思索的答案?

为什么一个人只要找到一个发自内心信赖的「榜样」,就能释放巨大的潜力?

本文由作者李少加原创首发于公众号(少加点班),转载请到公众号授权

为什么榜样能够激活人类潜能

综合人类文化学、认知神经科学、发展心理学的线索,我归结主要原因有:

1.人类天性擅长向同类学习(镜像神经元的系列实验证实)

我们从胎儿期,就已经学会围绕着「人」来进行学习了。

这种天赋,或者说,基因自带的知识,已经得到了科学实证。比如,婴儿对人脸更敏感,更留意父母的言谈举止,而不是去模仿窗外的鸟叫或狗吠。

就好比我们的躯干结构天生就适合直立行走,你若硬要坚持像蛇一样爬行,那也无伤大雅,只是你无论如何努力,也不会比正常人的“走”的快,更别想比蛇爬的优雅。

学习潜能的道理一样,人类大脑天赋是以「他人」为模板(榜样)全方位的学习,如果我们硬是要把「人」的因素剥离,以所谓的“目标驱动”、“项目管理”那样学习,那无异于明明有手有脚却要学蛇爬行。

2.榜样往往继承了群体中最优秀的特质,具备进化优势

在青春期乃至成年早期,我们至关重要的人格(即气质、价值观等体现一个人独一无二的综合)主要是从我们所崇拜的榜样所“承继”

社会认知理论研究发现,人类在选择「榜样」时,仍存在朴素但极为高明的天赋——只选择周边较有魅力且靠得住的人作为榜样。

这里的“周边”既包括真实,也包括虚构中的部落英雄、神话传奇等等。

*能够以想象中的传奇人物为榜样,这本身又是人类的一种独特天赋

我们甚至可以说,你崇拜谁,你就可能成为谁

不难推测,在正常的社会组织中,这种“以群体中最优秀的人”为榜样的进化优势,因而固化在我们的基因中,成为我们的“天赋”。

本文由作者李少加原创首发于公众号(少加点班)

3.人类思维本质上只能与“具体事物”交互,而榜样是将抽象的人类优秀特质“具体化”的完美媒介

有两个媒人给你介绍对象,一个说对方窈窕淑女,名牌大学毕业;另一个直接给你看一张生活照(肤白貌美),北京大学毕业证照片,你会挑哪个去见面?

释放个人学习潜能的道理类同。

哪怕你天性积极向上,极欲成为一个“伟大的人”,但究竟什么才算“伟人”,过于抽象,说不准。

反之,如果你以一个“具体的人”为榜样,事情就简单多了。

比如,如果列奥纳多·达·芬奇是你的榜样,你将会把满足求知欲作为人生的终极乐趣,一旦这个价值标尺取代了世俗功利,你会蓦然发现世界完全是一个崭新的世界,有着无穷的乐趣等待你去观察、思考、想象、动手实践。

你更不会局限于狭隘功利的学习,不看轻世间的任意一门学问,在科学与艺术之间游刃有余……这一切,正是达·芬奇终身践行的准则。

除此之外,「榜样」使我们将理想自我的差距「具象化」,这个「差距」会比任何外部「目标」都更有驱动力。

比如,如果你以阿尔贝·加缪作为自己的榜样,你就能结合加缪生平反过来评估下自己跟偶像的差距:

  • 29岁前后具备写出《局外人》这类严肃文学的笔力、阅历及洞察;

  • 对哲学、历史、社会知识有着渊博的修为;

  • 44岁左右具备诺贝尔文学的水平……

当然,咱不需要完全遵循榜样的人生历程、成长节奏来走,但至少在我们迷茫、乏力、不知前路在哪里的时候,“榜样与我们的差距”就像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指引我们穿越雾霾,扬帆起航

从宏观到微观,我们崇拜的榜样都能给到我们充分具体的“指导”,就像一位“既不在身边却又能如影随形”的老师,一个不存在却又比真实还更真实的前辈,既为我们指明方向,又为我们纠正某个细微的动作。

最后,榜样还有一个能激发个人潜力的最重要的特征:我们通常会选择气质特性跟我们类似的人为榜样。

这意味着,我们所选择的榜样,能行云流水的将我们的能力、意志、欲望、价值观、行动力跟整合起来,协同发力

至此,开头提出的问题——缺乏动力,提不起兴致,潜力受到抑制——我们都能够借用人类与生俱来的天赋——效仿「榜样」的力量来解决

找到你的榜样

最后的问题是,如何找到最好的榜样?

实际上,这个问题不应该问我,也不应该问别人,你才是这个答案的最佳答主。

前面说了,榜样之所以能激发一个人的潜能,正是因为你无意中选择(崇拜)的榜样往往是最适合你自己的,他将与你的思维倾向、气质特长引发量身定制般的共鸣。

因此,我们唯一要做的事情,无非是尽可能的扩大我们对「他人」(古往今来各类优秀的人)的认知。

当然,我们也不一定以伟人们为榜样。

我建议,大家可以同时找寻两类榜样

一类是理想榜样,即历史中甚至是半虚构作品中的人物,这些伟人榜样往往能到我们强烈的「精神」、「意志」、「理想化」方面的“血性”支持;

另一类,我们可以寻找一些“世俗榜样”,即我们周边的或当代的任何吸引你的杰出人物,这类榜样往往能为我们的「方向」、「行动」提供“具象化”的支持。

最后,大家不妨抱着一颗寻找灵魂伴侣的心态,尽可能去接近他们,去了解他们,去认识他们,直到找到你最热爱、钦佩引起生命共鸣的那个人……一切都自然而然。

怎么了解他们?古人早就说了,书中自有颜如玉。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多去看各类名人自传(优秀的人一般都有自传,他们大都是人类文明中的佼佼者),或者透过他们的作品侧面了解他们。

总之,如果一个人特别吸引你(尤其是名人),那你总是能找到各种了解他的方法,互联网不就该这么用么。

结语

结束专题前,我建议你可以思考一个与结论矛盾的问题:

既然自古以来,人类发挥潜能的最佳媒介,是以「人」为中心,而我们自幼即效仿「榜样」来学习、激发潜能,那为什么,我们不知不觉间就丢弃了这种“浑然天成”的学习天赋呢?

原因之一是前述提到的科学意识形态的误导,即我们认为最可靠的思维是「理性」,最高效的学习方式应该是「祛除人性」,但这只是原因之一。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受现代文明全新的生产组织方式所影响

我们活在一个“最不依赖亲密群体却又最无法离开社会群体”的人类文明中。

物质交换近乎能获得任何生存、快乐等需要,在自由市场经济背景下,践行这种物质至上的思想,更容易占据优势获得短期利益。

这很快俘获了主流人群的信仰。

当人类的其他天性,比如道德感、廉耻感,与其相抵触时,不过就是“多少钱可以成交”的问题。

榜样崇拜的本质,恰恰是古老的“部落精神”,属于基因遗产,是最典型的精神财富

然而,在崇尚物质利益的现代人眼中,古老的传承“连个铜板儿都不值”,自然第一时间被舍弃。

这也是为什么,当下是一个偶像无处不在的时代,却是一个榜样土崩瓦解的时代。

颇为矛盾的恰恰在于,人类天性需要榜样,但榜样的「精神性」已被舍弃,所以人们只能寻求工业化生产的“廉价偶像”作为替代。

毕竟,偶像本身也是商品,是「物化」的象征,因而符合现代人的“审美”。

然而,凡事皆有代价。

阿尔贝·加缪很恰当的形容了现代文明对人类精神性的伤害,“我不是这里的人,也不是别处的。世界只是一片陌生的景物,我的精神在此无依无靠。一切与己无关。”

如何疗愈「现代性」的侵蚀?起点就是找到值得你信赖终身的榜样。

另外,别忘了,终有一天,我们也将“成为后人的榜样”。

生命不止,绵绵不息。

*本专题涉及学科*
人类文化学 | 进化生物 | 发展心理 | 教育心理学 | 历史学 | 

*点亮「在看」,我会看到你

*第一遍懵懂很正常,有空再刷一遍,会有更多惊喜(老读者心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