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观潮》

观潮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县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的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国家中小学网络平台

观潮(第一课时)

主讲人:陈艳颖  指导教师:王晓英

国家中小学网络平台

观潮(第二课时)

主讲人:陈艳颖  指导教师:王晓英

1.关于钱塘江大潮的形成

钱塘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下流入杭州湾。钱塘江大潮之所以特别宏伟,是因为钱塘江的出海口地形特殊。出海口宽达上百公里,到了澉浦,收缩到二十公里,而到了盐官镇附近,江道又猛收到三公里左右,因此,外宽内窄,呈喇叭形。海潮来时,以每秒十米的流速,簇拥着大量的海水向江内推进。由于里边江道突然变窄,所以大量潮水被两岸夹住;又加上这一带河床高低悬殊也很大,从而向东流的江水冲击着由东向西涌来的潮水,前浪叠后浪,互相拥挤、堆积,进到盐官镇时江道最窄,形成最高峰。于是激起一道数米高的白浪水墙,形成闻名中外的天下奇观。每年农历八月十七、十八日,正是观潮的最好时候,所以人们竞相前往海宁观潮。

2.词语解释

横卧:横躺着。本课指钱塘江横现在人们眼前。

屹立:高耸地直立着。

横贯:横向贯穿。本课指钱塘江潮头从这岸到那岸横着通过去。

余波:指大潮过去以后剩下的波浪。

人声鼎沸:鼎,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人声鼎沸是形容人声喧闹、嘈杂,像水在锅里沸腾了一样。

水天相接:江面和天际会合,指地平线。

浩浩荡荡:形容水势很大。

山崩地裂:崩,倒塌;裂,裂开。山崩地裂多发生在地震的时候,本课形容潮来的声音很大,如山崩地裂一般。

漫天卷地:漫,满、遍。漫天卷地是铺天盖地的意思。本课形容大潮余波水势汹涌。

2、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写景的课文。课文描绘了农历八月十八日钱塘江大潮的奇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写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第2—5自然段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顺序记叙了钱塘江大潮的一次过程,具体描绘了钱塘江大潮奇异壮观的景象。

第2自然段写潮来前的景象和人们盼望看到大潮的心情。这一段先交代观潮的时间、地点。接着描绘了江面的景象及远处的小山、近处的建筑,从而写出了潮来前的平静。之所以写潮来前的平静,是为了给潮来时的景象作铺垫,使人读到“潮来时”的景象时自然与先前的“平静”形成强烈对比,从而感受到大潮的壮观。在这部分的描写中“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这句话是不可忽视的,正是由于钱塘江入海口地势的特点,才有了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形成。最后写钱塘江大堤上等待观潮的人极多和人们盼望看到大潮的心情。“早已人山人海”“昂首东望”“等着,盼着”足以看出人们的心情,也正说明这“天下奇观”对人们有着多么大的吸引力。

第3、4自然段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描写潮来时的奇异景观。这是文章的重点内容,也是教学的重点部分。第3自然段先写从远处传来的“好像闷雷在滚动”的隆隆的响声,但“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什么变化”,声音像闷雷说明还很远,江面还没有变化却听到声音,可以想象大潮来势之大。接着再写随着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水天相接”说明是在远处,之所以看到大潮像“一条白线”,是因为水天相接的东边江面宽阔,潮头不高的缘故。

第4自然段具体形象地描绘大潮越来越近时的壮观景象。先写“白线”很快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写出了大潮越来越近,水势逐渐加大的过程。接着写“再近些”时,“白浪翻滚,形成一道六七米高的白色城墙”,从颜色和高度这两个角度写出了大潮的气势,这是由于东宽西窄的地形,使得白浪翻滚的潮水形成六米多高的城墙。最后写“越来越近”时,大潮更加惊天动地、气吞山河,“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这句话中作者运用了两个比喻句,从景象和声音两个角度,形象具体地写出了大潮的水势之大,来势之猛,真是气吞山河,无比壮观。

第5自然段写潮头过后的江面的景象与变化。一是写“霎时,潮头奔腾西去”说明大潮过去时急且快,可是余波未尽,“漫天卷地”“风号浪吼”两个词写出了余波之大。二是写江面恢复平静以后,江水涨了六七米高。显然,这时的平静与潮来前的平静完全不同。这两点描写从另一角度进一步说明钱塘江大潮确实是天下奇观。

查看全文:https://www.thn21.com/xiao/qice/35295.html

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观潮》讲解_

阅读练习

一、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把文章内容补充完整。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在滚动。顿时,(人声鼎沸)。 熟悉江潮的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前移动,(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那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 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坦克同时开动,发出(山崩地裂) 的响声,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令人惊心动魄。

2.在以上两段文字中作者根据观察的顺序,由远及近地把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景象穿插描 写。把描写声音的句子在文中用“____”画出来。

3.作者看到的景象,远看时的样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近看时的样子:_____________;再近时的样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中把__________比做____________。

5.请解释词语, 浩浩荡荡:水势壮阔的样子。形容气势雄壮,规模宏大。
山崩地裂:山岳倒塌,大地裂开。形容响声巨大或变化剧烈。

6.从语段中找出“好像”一词的近义词,并任选一个写一句话。

犹如太阳好像个大火炉似的炙烤着大地。(答案不唯一)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可爱的家乡一一大理
      我的家乡大理是一个可爱的地方。这里物产丰富,山水秀丽,不仅在云南省有名,而且在全中国甚至全世界都很有名。
      大理的物产十分丰富。苍山上有数不清的林木;洱(ěr)海里有各种各样的鱼虾;坎子里良田千顷,盛产粮食、蔬菜和各种瓜果。家乡的特产大理石更是驰名中外。大理石用途很广。可以做基石,铺地面,贴墙壁;可以制成花瓶、屏风和各种精美的观赏品;还可以做笔架、砚台、杯盘、桌凳等。大理石制品十分漂亮。白的如玉,洁净元无瑕;彩的如霞,色泽斑斓;墨绿的、赭(zhě)黄的、水纹的,无不晶莹光洁,令人赏心悦目。
      大理的风景十分优美。苍山十九峰,白雪罩顶,彩云缠腰,山泉清澈,山花争艳,森林郁郁葱葱,峦崖千姿百态,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去攀登,去观赏。三百里洱海波光浩荡,蔚蓝的水衬着洁白的帆,如诗如画。夜晚,明月东升,光照洱海,海面上波光闪烁,仿佛游龙的银鳞;近岸处渔火点点,笑语声声,真让人辨不清是在人间还是在仙境!
      家乡大理如此富饶美丽,我爱我的家乡一一大理。
1.填空。
(1)大理在我国的_______省,大理的特点是_______。
(2)文章主要是从_______和_______两方面来介绍家乡大理的。
2.写出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驰名中外一一______________
(2)洁净无暇一—______________
3.摘抄具体描写大理石制品十分漂亮的语句。
4.简要回答问题。
(1)文章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大理石的?
(2)文章描写大理的风景优美,主要抓住了哪两处有代表性的景物?

一、看拼音,写词语。
yī jù
kuān kuò
cháo  shuǐ
ɡǔn  dònɡ
二、精挑细选。
1.潮  嘲  朝
(    )笑   
(    )廷     
浪(    ) 
2. 笼  珑  拢
合(    )    
鸟(    )    
小巧玲(    ) 
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聚集的人极多。(      )
2.形容隐隐约约。(      )
3.没有风浪,比喻平静。(      )
4.形容许多人在一起大声讲话声音喧闹,像开了锅一样。(        )
5.山岳倒塌、地面开裂,形容声响巨大或变化剧烈。(        )
四、句子练习。
1.大潮   钱塘江   天下奇观   被   称为(连词成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运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给下面的句子排序。
(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 )那条白线很快向前移动,逐渐拉长、变粗。
( )潮来了,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
( )潮头奔腾西去,过了很久,江面才恢复了平静。
( )白线更近了,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
  
六、课文整体梳理。
课文是按照潮来前、________和________的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你想到了用课文中的词语“________”来评价钱塘江大潮。
七、重点段落品析。
《观潮》片段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潮来了的时间是____________。
2.这段话中描写了钱塘江大潮声音的变化,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江面景象的变化,从“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踮着脚”说明观潮的人____________,心情____________,由“人声鼎沸”和“人群又沸腾起来”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描写间接地表现了钱塘江大潮的奇特、壮观。

八、想一想,填一填。
假如你有机会去钱塘江观潮,面对如此壮观的奇景,你会怎样表达你的内心所想呢?
参考答案:
一、依据  宽阔  潮水  滚动
二、1.嘲  朝  潮  2.拢  笼  珑
三、1.人山人海  2.若隐若现  3.风平浪静  4.人声鼎沸  5.山崩地裂
四、1.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
2.雪花飘飘,好像柳絮在空中飞舞。
五、4  2  1  5  3
六、潮来时  潮退后  天下奇观
七、
1.午后一点左右
2.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响声越来越大 江面风平浪静 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3.多 迫切 人们看到潮来了十分惊喜、激动
八、钱塘江大潮太壮观了,它是大自然的奇迹,它不愧为“天下奇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