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知青展览馆在赵家落成并开馆

摄影、撰稿、制作:杨永茂
2021年9月14日,平定县知青展览馆在冶西赵家村建成并与当日举行了开馆仪式。
赵家村,是平西政府所在地。近年来,中共平定县委原副书记、平定县老龄人才资源开发协会会长赵玉振大力倡导,积极帮助赵家村就“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进行了整体规划。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一个集原始生态、绿色乡村、红色基地的人文、自然景观为一体的“赵家乡村特色游园区”已初具规模,游人络绎不绝。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平定县一批批十六七岁的知识青年和全国知青一样,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号召,满怀豪情在祖国广袤的土地上,决心用辛勤的汗水和绚丽的青春谱写壮丽的人生。他们离开城市、离开父母,来到清贫寂寞、交通闭塞的药林寺林场、赵家分林场及边远农村,开始了饱尝辛酸、苦中带乐漫长的知青生涯。
当年,平定县有1620名知青。1964-1966年插队189名,分布在2个公社,四个大队,后集中于冶西青年农场;1970年529名知青(包括移交郊区的154名,天津知青29名),分布在13个公社,22个行政村;1973年至1978年有902名插队、插场,分布在8个公社,2个林场。这样全县有10个公社,24个行政村建立集中插队知青点,还有113个行政村有分散插队知识青年........
  为了使当年知青共同铸就的“吃苦耐劳、坚韧不拔、执着进取、艰苦奋斗、牢记使命、勇于奉献”的知青精神发扬广大,去年8月2日,在赵玉振老领导的倡导下,县老龄人才资源开发协会、赵家支、村两委召集当年部分知青重返故乡赵家进行座谈,对历史资料、珍贵实物等开始进行抢救性的挖掘整理工作。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紧张工作,平定县知青展览馆终于在赵家村当年的“知青系列院落”建成。
展览馆里陈设的多样性、资料展览的真实性,成为平定“知青历史”资料最具权威的教育基地。
平定知青展览馆是一座以知青为主轴的窑洞庭院式纪念馆。

展览馆现有前言、广阔天地练红心、知青插队简介、知青插队分布点、知青岁月终不悔、能文能武长才干、三大革命当先锋、平定知青光荣榜、艰苦奋斗创大业、战天斗地换新貌、知青精神育群英、第二故乡留乡愁、振兴农村再奉献等部分组成,主要展现知青上山下乡时代的生活方式、生活用品、生活场景、知青名录、回忆文章等内容,对曾经在平定大地上生活过、劳动过的知青的人、事、物进行还原和再现。
馆外还建有知青广场和知青纪念墙.......
由知青纪念馆、知青小广场、知青纪念墙组成的知青故里景点成为了平定赵家景区的又一道靓丽风景。

其实对当年知青插队下乡这一段历史,现在年轻一代人都是没有记忆的。然而走进平定知青展览馆,上世纪6、70年代那浓浓的既视感,特定年代的红色历史扑面而来,瞬间把人们带入了当年的红色年代!
那一幅幅珍贵发黄的照片和文字无不见证着他们的奋斗和汗水,无不见证着他们的奉献和精神……
当年有多少知青下乡,就有多少个家庭牵挂。如今,当年在赵家插队下乡的知青虽然都成为了两鬓斑白的老人,但他们出席开馆仪式并参观知青展览馆时个个感慨万千。
当年曾在这里插队的知青现年73岁的朱全胜对笔者说,知青是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的芳华,永远值得回忆和纪念。赵家知青展览馆的建成,了却了我们的心愿。
是啊,他们是那个时代的亲历者、实践者、推动者和见证者,是那个时代的榜样和典范。
老领导赵玉振说,建设知青展览馆,回忆和纪念那段历史,传承和弘扬知青精神,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更是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需要,这也是我们建设知青展览馆的初衷。
特别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VV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此作品不存在
(0)

相关推荐

  • 知青岁月 | 那段被抛弃的岁月 洪湖赵家台我永远的梦

    思绪还得回到半世纪前的那条乡村小道.从曹市中学回生产队的路上,我也在做着我的青春梦.在10年的学生生涯里,我自以为算得上勤奋好学,了解我的亲友长辈与学长们均鼓励我争取上清华,那也确实是我梦寐以求的.执 ...

  • 父亲短暂的一生(五)

    本文作者:郑书喜 父亲短暂的一生(一) 父亲短暂的一生(二) 父亲短暂的一生(三) 父亲短暂的一生(四) 16 知青情 一九七六年,乌兰察布盟盟运输公司的子弟对口要来察右中旗巴音人民公社插队下乡.公社 ...

  • 广德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胡祖谟 01 下放知青的分类 1968年底,伟大领袖毛主席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后,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热潮.广德县虽地 ...

  • 远飞的大雁

    本文作者:杨连 八月金秋,清风凉爽.辉腾梁下,红旗招展,锣鼓欢腾.民族小学和汽车站的马路两边,人山人海,鲜花怒放.欢迎的人群,一直往南延伸到去往旗下营的公路边.时间己近中午,疲惫和饥饿吞噬着人们的意志 ...

  • 知识青年情系第二故乡

    (图为田背云霄阁  刘增荣拍摄 ) 1968年12月,田背大队革命领导小组为落实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指示,在大队成立了九人组成的"再教育领导小组",由原党支部书记刘森山任组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回家》第三集

    回家(三) "留在农村过革命化的春节"倡议书,在八棵树广播站有线广播网一经宣读,立刻就有一些大队青年点的同学,开始作出支持的响应. 很快,我们大队也有人贴出了拥护的标语. 根据倡议 ...

  • 知青岁月:当年返城陕北女子送他两双鞋垫,五十年后再相见好心酸

    一同到陕北插队落户的十一名北京知青中,数李吉刚的年龄最大,他上小学时,因为调皮捣蛋不爱学习,三年级升四年级他的考试成绩倒数第二,学校让他留级一年.小升初时李吉刚又考了全学年倒数第三,学校又让他留级一年 ...

  • [老知青回忆录]被拒收的知青(四)

    被拒收的知青(四) 一句话,我的胃病,就是我12岁时挨饿落下的病根;话题扯得太遥远,还是言归正传吧. 我的胃越来越疼,急忙拿出书包里早已预备好的胃药<氢氧化铝凝胶>:这种药是水剂,每100 ...

  • 五同的日子—梁凤兴

    ​[五同的日子-上] 1969年的初春,乍暖还寒,和熙的春风翻过草帽顶子,穿过西河掌,刮过小四平和大四平,吹拂着东升堡的大地和山野,坚守了一冬的冰雪开始融化,似隐似无的小草探头探脑,人欢马叫,春耕即将 ...

  • [老知青回忆录] 政治队长(十三)

    政治队长(十三) 我接到通知后,和叶家村大队民兵副排长交接了工作,马上回宿舍收拾行李.打好背包后立刻出发,工程指挥部有去开原的拖拉机,搭便车来到了开原长途汽车站:正好赶上下午一点开原到八棵树的公共汽车 ...

  • [老知青回忆录]被拒收的知青(五)

    被拒收的知青(五) 刘社长,名字炳星,年龄40岁左右,辽宁大学俄语系毕业.1970年底,由八棵树公社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情报部门,负责对苏联的监听工作.这是我下乡遇到的第一个好人,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基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