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茶七篇与望江的茶叶拍摄
《诗经》中有关“茶”的句子有哪些?
穿越影艺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ea Industry in Wangjiang County
望江县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要实现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扬长避短,走建设生态茶园,生产无公害有机茶之路.
《诗经》中先后有七篇写到“茶”,原文和译文,如下:
1、谁谓茶苦,其甘如荠。(《邶风·谷风》)
释义:苦人不觉茶菜苦,就好像荠菜回味甘。
2、采茶薪樗,食我农夫。(《诗·围风·七月》)
释义:采来苦菜又砍柴,农夫生活难温饱。
3、周原瞧膝,堇茶如饴。(《大雅·绵》)
释义:周原肥沃又宽广,堇菜苦菜像饴糖。
4、出其圈阅,有女如茶;虽则如茶,匪我思且。(《郑风·出其东门》)
释义:信步走出城门外,游女熙熙如茅花。虽然游女如茅花,可惜不见意中人。
5、予手拮据,予所捋茶。(《国风·豳风·鸱鹗》
释义:我手操劳已麻木,我采白茅把巢补。
6、其铸斯赵,以薅茶蓼;茶蓼朽止,黍稷茂止。(《周颂·良耜》)
释义:手持锄头来翻土,茶蓼杂草得清理。野草腐烂作肥料,庄稼生长真茂密。
7、民之贪乱,宁为茶毒。《大雅·桑柔》
释义:百姓如今思作乱,宁遭茶毒亦甘心。
望江云旺茶庄@张生拍摄
转附文:安庆地域茶文化
安庆一方,皖山迤逦,人文蕴藉。早在中国茶文化鼎盛期的唐宋时代,就以皖山茶(亦称天柱茶)而名满天下,这有北宋科学家沈括的著作为证。被英国李约瑟博士称之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的《梦溪笔谈》中就明确指出:“古人论茶,惟言阳羡、顾渚、天柱、蒙顶之类。”
众所周知,中国茶文化的第一个高潮发生在大唐王朝,沈括所言的“古人论茶”,主要说的是唐以来的事,李肇的《唐国史补》就列举了21种名茶,在沈括看来其中有4种属于国宝级的代表性的名茶,即江苏宜兴的“阳羡”,浙江长兴的“顾渚”,舒州(安庆前身)“天柱”,四川雅州的“蒙顶”,足见天柱茶跻身全国一流名茶的显赫声誉。也许有人质疑,此“天柱”是否为别处“天柱”呢?姑且不妨来看看另一部南宋时期由陆游作序并与其父参与修订的《嘉泰会稽志》中的一段记载吧,该书卷17云:“然茶之尤者,顾渚、蜀冈、蒙顶、皖山、宝云,皆见于唐以来记录或诗章中。”这段话无疑是对之前沈括的话所做的最好诠释,两相对照,天柱茶即皖山茶,可鉴而知之。
一、皖山茶名的涵盖
从历史上看,古人所言的皖山乃涵盖安庆一方之山,同样所言天柱乃指大天柱山也,皖山茶乃这一方茶叶的总称,理由是:
其一,笔者迄今并未发现皖西南所产尚有其他茶名见之于唐宋一流顶极名茶的史料。
其二,今日之安庆市及所辖八县(市),历史上一直是以皖为号的地区,物质文化习俗基本相似,属一独立的文化单元区。春秋时期皖伯大夫在此治理皖国有方,故百姓崇其政,尊称这里的天柱山为皖公山,水曰皖水,城曰皖城。又因历史上的晋熙郡———舒州———安庆府前后相继近千年都把首脑机关衙门建在皖城,即今潜山县城,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影响覆盖,人们便习惯地把这一方山脉通称为皖山。皖山茶成为这一方茶叶的总称乃理所当然。
从地理形势看,今日安庆全市方圆一万五千多平方公里,其中山场所占面积较大,号称六山一水二分田。大别山霍潜最高峰多枝尖至天柱峰一线构成了皖山主脉,其余皆为支脉。全境可分为中山林茶牧区与低山林茶农区,前者包括今潜山、岳西、太湖三县的中山区,后者则覆盖安庆市其他县(市)的低山丘陵冈区,由于皖山地区处在北纬30度附近,长年云雾笼罩,多漫射光,兰芳惠质,果竹林荫掩蔽,土壤PH值均在4.7~6.2之间,属于北亚热带温润的季风气候,其土壤、光照、温度、湿度均适宜茶叶生长,故而明清安庆府志均载曰:“茶,六邑俱有”(时桐城与枞阳,潜山与岳西尚未分设)“茶以皖山为佳产。”
二、史册纷呈的亮点
茶的平静不激,内敛澄清,皆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有许多契合之处,茶道如月,人心如江,三祖“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的禅旨与道教十四洞天丹鼎派返璞自然思想便与这皖山茶结缘,加之前庐江、后舒州都是江淮间的重要通道节点,文人雅士品茗参与,融汇人文,使得皖山茶文化内涵独特,声名远扬。
皖山茶见于文字记载者可上溯至南北朝之前。《桐君录》是较早提及茶事的古书之一,该书中就有“庐江有好茗”的记载。庐江郡系秦末所置,直至东晋安帝义熙年间(405~418)于庐江郡的南部另设晋熙郡之前,皖山地区一直属庐江郡范畴,因此《桐君录》所记“庐江好茗”,当包括皖山茶在内,在庐江郡史上,今日安庆市的潜山县城曾为庐江郡治前后达72年之久。
最早介入茶文化,对茶的精神功能进行阐发的是道家,在他们看来,喝茶是得道成仙的重要手段,从汉末的左慈到南北朝的白鹤道人之所以都钟情于天柱皖山,就是看中了这里不仅盛产炼丹所需的云母、硝石等矿产,而且是仙草苦荼之乡,喝茶使之轻身换骨,长生不老,甚至羽化登仙。
唐代是名茶蔚成系列的时代。茶圣陆羽认为,舒州茶在淮南茶区中是继光州茶之后较好的茶,并且点明是“生太湖县潜山者”。史料表明,在唐代数十种名茶中,舒州茶闻名天下,不仅上达于朝廷,而且播誉于塞外边邦。据《国史补》记载,当时西蕃地区(即今新疆一带)的首领赞普就非常爱喝舒州茶,身边常备有舒州茶;同时,在唐朝宫廷中也出现了达官贵族慕名求索天柱茶的现象,中唐显赫一族的李党首领之家族成员李德修当尚书时,曾向新任命的舒州行政长官交待的一件私事就是索求天柱茶,后还用此茶演示了化脂消食的实验。
宋代堪称中国茶叶史上的辉煌期。风俗贵茶,有“金可得,茶不可得”之说。笔者有幸从近年通过日本发现才得以刊行于世的宋版《太平寰宇记》中找到了“舒州贡茶”的记载,从而弥补了中国名茶志乃至安徽名茶志对此遗漏而造成的缺憾。该书在“舒州怀宁县”(当时怀宁县包括今天的怀宁、潜山及岳西大部)条目下有这样的内容:
“多智山在县西北三百里……山南有水一道流入太湖县界,其山有茶及蜡,每年民得掇为岁贡。”
应该值得自豪的是,在宋代贡茶地区缩小的背景下,皖地仍被列为岁贡之区,足见其茶品质之优。
三、兴味悠长的茶文艺韵
皖山茶文化的繁荣与中华茶文化的繁荣同步,其表现艺术形式可谓丰富多样,精彩频现。
第一,皖山茶诗,卓然而兴
茶引文人思。唐宋时期舒州系上等州,许多文人兴会如此,享用高山佳茗,以茶助兴,出现了“新诗需新茶,清茶酿清诗”同臻化境的现象,久而久之,舒州天柱皖山茶便成为众多诗人笔下咏赞的对象。
笔者初步搜寻发现,广义的天柱皖山茶诗约有数十首之多,著名作者有唐代薛能、秦韬玉、齐己,宋代的黄庭坚、孙、魏野,明清的才子解缙与桐城诗人姚兴泉等。
晚唐诗人薛能有一首《谢刘相公寄天柱茶》云:“两串春团敌夜光,名题天柱印维扬。偷嫌曼倩桃无味,捣觉嫦娥药不香。惜恐被分缘利市,尽应难觅为供堂。粗官乞与真抛却,赖有诗情合得尝。”
薛曾当过唐朝京城的京兆尹,即首都行政长官,一生特爱写诗成癖。这一天,他收到舒州刘相公寄来的盖有扬州邮印的“天柱茶包”,拆开一看,是两串团饼春茶,感慨非同寻常。认为这是敌得过南海夜光珠的无价之宝,故有“两串春团敌夜光,名题天柱印维扬”之句;他甚至觉得喝这样的茶能使西王母的“蟠桃无味”,能教月宫“嫦娥药不香”,即“偷嫌曼倩桃无味,捣觉嫦娥药不香。”最后薛能竟以“粗官”自谦,说是“粗官乞与真抛却,赖有诗情合得尝”,即自己官位低贱,本不该得此名贵茶叶,但以诗情而言,又可以心安理得享受之。
另一位晚唐诗人秦韬玉为楚湘人,长期身在长安,收到离自己老家不远的楚尾舒州太守寄来的天柱山茶,喜不自禁,写下了《寄谢天柱山茶》的诗,诗云:“天柱香芽露香发,烂研瑟瑟穿荻篾。太守怜才寄野人,山童碾破团团月。倚云便酌泉声煮,兽炭潜然虬珠吐。看著晴天早日明,鼎中飒飒筛风雨。老翠香尘下才熟,搅时绕箸天云绿。耽书病酒两多情,坐对闵瓯睡先足。洗我胸中幽思清,鬼神应愁歌欲成。”
秦韬玉的诗“恬和浏亮”,善词藻,尤长七律,每作人必传诵。这首十四句的长诗递进式地向人们描述了“天柱香芽”给予自己不同寻常的感官享受。“太守怜才寄野人,”是对寄茶人的谦恭之词;“烂研瑟瑟穿荻篾”,说明自己收到的茶叶是用荻篾穿串起来的研饼茶,即团饼茶,正因为如此,故而在煮茶前,必须让“山童”碾碎,于是便有了“山童碾破团团月”之句,这里向世人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历来以散茶为大宗所产的舒州人其实早在唐代就已掌握了蒸青团饼茶制作工艺,可惜后传断续,而今国人只能在云南普洱茶中见到这种工艺了。
古人烹茗讲究水。“倚云便酌泉声煮,兽炭潜然虬珠吐”,说的是作者煮茶乃以山泉为汤,以兽炭为燃,反映了唐人煮茗之习,这与明清以来直至今日国人冲泡茶水的做法大相径庭。随着汤水被煮沸腾,茶水起泡,如龙珠吐出,虽然“看著晴天早日明”,但“鼎中飒飒筛风雨”,令人如闻煮泉之声。据茶圣陆羽介绍,唐人烹茶有“三沸”之说,当水煮到出现鱼眼大气泡并微有沸声时为“一沸”,只有在边缘连珠般的水泡向上冒涌时,即“虬珠吐”时才为“二沸”,此时方可量出一定量的茶末投下,并用竹筷环搅水汤,故该诗有云:“搅时绕箸天云绿”,著一个“绿”字,言其茶汤之嫩色也。最后以“洗我胸中幽思清,鬼神应愁歌欲成”作结,高度概括了“天柱香芽”给自己带来的主观感受。
宋代诗名“苏黄”之列的黄庭坚虽然为江西修水人,却终身以“山谷”名天下,其“山谷号”源自天柱山南麓的山谷寺。元丰三年,黄路过舒州,专门拜访了舅父李公择,李时任淮南西路提点刑狱,也就是掌管此路七州九城的司法长官,衙门设在舒州,即今潜山县城,黄在此留居十日,游览舒州名胜并赋诗多首,其中有一诗《玉照泉》云:“仙人持玉照,留在潜西峰。……持节按九城,乐此水一钟。……金瓶煮山腴,茗不暇攻。……一朝揭源去,枯渎草蒙茸。”
古人历来崇尚“山泉煮茶”,黄庭坚舅父李公择就在潜山西峰掘石,建成了玉照泉,公事之余,以金瓶汲泉,烹煮山茗为乐,“乐此水一中”即指此。
宋代有一位民间诗人名魏野,因为收到长安的孙舍人寄来的茶叶,便写下题为《谢长安孙舍人寄惠蜀笺及茶》的诗,其中有两句涉及到舒州茶事茶具,“鼎是舒州烹始称,瓯除越国贮皆非”,把舒州出产的煮茶器具陶鼎与越州(今浙江)出产的茶碗抬举到必用无他的地步,足见其应用流行之广。
第二,皖山茶联,流行民间
笔者发现,皖地不少古茶联至今还流传于人们的口头或留题于民间茶馆实物上,如“泉烹香茗能留客,水绕皖山最惠民”,“舒鼎浪翻螃蟹眼,越瓯暖刷鹧鸪斑”。特别是一些茶亭楹联,既为建筑增色,又不乏言志抒怀兼教化之意。皖山深处的岳西莲云乡西水岭茶亭有联曰:
济人以客待,消渴攘烦七分香茗三分水;
修善于旅者,享共和气一度春风二度秋。
天柱山西边还有一座大关亭,据说民国期间有一老者余某在亭中施茶,有一前清秀才从天堂镇(今属岳西县)来,要经梅城(今潜山县城)往余井(皖河边上一渡口)去,见余老整天在此施茶,感动之余撰联曰:
从天堂来,过关何须羡老子,
向余井去,止渴不必望梅城。
此联用典恰到好处,由皖山地名“天堂”联想到“老子过关升仙”故事,自然贴切,尤为含蓄巧妙的是整幅联面虽不著一个“茶”字,但通过下联字里行间所用“望梅止渴”的典故,暗示自己无论在皖山途中还是奔赴目的地———余井,皆可得施茶之利而无渴燥之烦,一方茶事如此,其民风之淳清可想而知哉!
以名胜故事入茶联的有古皖城(今潜山县城)的纪念汉末二乔遗址———秀英亭联。据《三国志》载:建安四年孙策攻皖,得二乔,自纳大乔,周瑜纳小乔。二乔即皖城人,其宅名“乔公庄园”,园内有一井,名胭脂井,井上有亭,名秀英亭,亭外有荷塘藕榭相连,其亭有联曰:
藕叶藕花围曲槛,想当年乔妹也向个中来这绿水光中可余鬓影;
香茶香气绕重檐,问此日周郎竟为何处去那红楼庄处应有诗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