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故事:邻村剃头匠袁广锐(作者 李玉华) 2024-05-07 17:15:38 我的家是甘山村,往西二里路是白山村,白山村有位剃头匠叫袁广锐,他的剃头手艺不怎么高,但在我们年少的时候,剃头都离不开他。那个时候,他开始是挑着挑子,一头是自己土造的折叠式坐椅。一头是用费旧的铁桶改造成的火炉子。逢集的时候,他天刚亮就挑着挑子,来到集镇上,来到他被指定的摊位。开始等候客户。随便在周围找来一点柴禾,生火。有时柴禾潮湿,他就用一把破扇子扇着。说是浓烟滾滚,有点夸张,反正十米八米内,呛的人咳嗽连天,不算怨枉他。不过,过往的人也不生气,更没有骂娘的。都是这样,他一方面为了自己的营生,一方面也方便了周围,进不起理发铺的乡里乡亲。那时理发价钱很低,只五分钱。包括理发,成年人还要光脸,程序也不少。要是遇到老年人,那才是考验剃头匠手艺高低的时候。老年人满脸皱纹,光脸很费事。只见老袁把光脸刀在折叠靠椅上悬挂的,厚厚布条上连擦了几下。左手大拇指和食指在老人脸上轻轻舒开皱纹,轻轻的刮着,光一下,还要用手在摸一下,凭手感就知道光到什么成度。那时我村,有一位我称呼他三外姥的人,他对剃头匠光脸就比较有研究,他说老袁的手艺一般般,比起他说的那一位剃头匠,还要差点火候。他说他经常找那个剃头匠剃头。那个人手艺才算高。别人光脸,第二天一摸脸就能感觉胡须喳长出来,挡手的感觉,而他佩服的那个剃头匠,就没有感觉。不过我们村的老少爷们大多没这么多讲究。他们说把长毛剃了,就利索了,头上不生虱子,洗头方便就好。当时,我只有十几岁,那时剃头就是四个简单头型:五十岁以上,剃光头,青年们留大平头,少年留小平头,儿童留锅铲头。很少有留分头的。那时洗头没有肥皂,更没有洗头膏,只见老袁拿出一块凝固在一起的碱块子,在头上轻擦着,凉凉的感觉,不过它很掉灰的,一看洗头盆里的水,黑黑的,能当墨汁用。老袁先在集镇上做剃头生意,到了下午还不能直接回家,要沿着回家的路上,再遛几个村庄,虽然给一个人剃头,价格只是五分钱,但一天下来,也能挣上个块儿八角的。相比在生产队挣工分吃饭,还是要强些,所以他每月都要拿出一两元交给生产队,生产队再给他记工分,也和大家一样,分到生产队的粮食。什么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的。挣到钱,一家人老老少少吃饱穿暖才是实惠的。旧时候,传统说法:说剃头的,俢脚的,搓背的,江湖卖艺的,讨饭赶喜的等,属于下九流。其实不管在哪会,这些行业收入都是不低的。正如人们常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怕你职业低微,就怕你学艺不精。我就知道当时我们村里几乎家家,都很穷,多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穿的衣服老大穿小了老二穿,缝缝补补给老三。买布要布票,一家人一年到头添新衣服的很少。有时两三个月不剃头,个个头发长得象刺毛賊私的。赶巧老袁来了,碰巧我们放学了,或星期天在家,就让他给剃了。这时,父母亲翻箱倒柜找零钱,有时连五分钱也凑不齐,老袁就说,没钱就别找了,给一个鸡蛋也行,于是母亲,就来到鸡窝里拿出还热乎乎的鸡蛋给他。到了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老百姓的生活日渐好起来了。生产队也比以往富裕点了。这时我们生产队推出一条恵民好政策,就是全队的人,剃头不要个人拿钱了,年终由生产队统一给老袁结算。起初一年可能是一百元吧。这个好政策一直持续到大包干以后好多年。我们家三代人,老袁都给剃过头。父亲,我,还有我的儿子。记得我儿子第一次剃头的时候。就是老袁给剃的,他说,孩子头一次剃头,是喜事,我不能收钱。你们给我买两包喜烟就行,烟孬好无所谓的,这是老规矩。我们如是做了。一晃二三十年过去了,这些年,我大多都在外面漂泊,在家的时间很少,好长时间没见到老袁了。不过他给我们剃头的情景,还时常在脑海里浮现。 赞 (0) 相关推荐 剃头挑子 六十年前的那些事儿:(10)剃头挑子 平时说某人一厢情愿时常常说"剃头挑子一头热".为什么说剃头挑子一头热呢?因为剃头挑子就是一头热. 那时的女人是不理发的.从小就留头发,长长了在 ... 童年那会的剃头匠 [文/编辑] 流沙弄舞马上到剃头的日子了,真琢磨不了那种发型最好看,还是觉得小时候好,啥也不用太在意.说起来,小时候理发只要每次能省下额外钱买零食哪里便宜就哪里剪,什么样子发型无妨.可是这人一长大, ... 拍案惊奇:我也说聊斋,鬼和狐仙的故事(作者 李玉华) 关于鬼和狐仙的故事,我在<聊斋>里读过,在电视剧里看过,当然民间传说也听到了不少.尤其是蒲松龄笔下的鬼和狐仙,更是千奇百怪,让人读来妙趣横生,爱不释手. 前段时间,我本村一位年近八旬的贾姓 ... 醒世恒言:卧牛石的传说—因贪婪而起,因贪婪而断(作者 李玉华) 这个故事,起先是从世代老一辈口口相传传下来的,不知真假.但一看现实不能说没有一点依据,好像真有这么回事,前些年我还到过这个没落的村庄看了看,真象以前有人住过的痕迹,有废墟,老屋的断壁,很有年代的不规则 ... 醒世恒言:村霸不敢抬头了,无赖又蠢蠢欲动(作者 李玉华) 村霸是不敢抬头了,但是无赖又蠢蠢欲动,现在农村普遍现象,就是年轻力壮的人,在家里仅靠着二亩三,不能养活全家,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都要到外地打工,剩下的都是老弱妇乳在家留守. 这个时候,给乡里那 ... 拍案惊奇:风水(作者 李玉华) H今年也有五十多岁了,三十多年前,他就是个小混混,确切的说他现在还是个混混.就是这三十多年之间,他混得人模狗样了.在这不大不小的千把口人的村子里,干起了村官.那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事了.当时生产队已 ... 人在旅途:从文化佳园走向美篇(作者 李玉华) 几年前,我劳作之余,喜欢读些网络上的文章,记得是在百度里吧,读到一位作者写自己的宠物故事.文章后,编者附加了一段话,聊聊你的宠物故事吧?那时我在海南打工.宿舍里大连铺躺着劳累一天的工友,我读着文章怎么 ... 人间章回:我的童年(作者 李玉华) 八岁的时候,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那个年月,大多数人家都很贫困,更别说我们家人口多,劳力少了.吃饭就更成了问题,父亲看着左邻右舍和我差不多大的同龄人都上学了,他也不甘示弱,咬着牙把我送入了学校,读一年级的 ... 村子里不再听到的吆喝声(一):货郎(作者 李玉华) 前段时间,和一位年轻人聊天,他说,现在真好,不用出门,不用赶集上街,不用逛超市.想买什么,就能买到什么,只需要发一个信息就解决了,有人给你送到家里,真方便,节省了多少时间,我说,这有什么了不起的,五十 ... 家事春秋:我的大外姥爷干过几天保长(作者 李玉华) 说起我的大外姥爷,一生很坎坷的,坏就坏在早年家境稍微殷实,他又是长子.家里省吃俭用,让他读了几天私墅.识几个字,本来是好事,但却给他带来后半生痛苦,一直抬不起头. 事情原来是这样的,在民国后期,我们家 ... 寸草春晖:娘,孝顺跟血缘无关(作者 李玉华) 娘今年86岁了,她是位闲不惯的老人.虽然儿女很多(我们姊妹兄弟六人,大哥于2017年,患脑梗去世)但各为自己的家庭在外地打拼,一年到头很少来家,只有到年底,才象鸟归巢一样,纷纷从四面八方匆匆返回,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