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溪尽头有一座石桥,在海边屹立了近七百年!

宁海初日

文字:余永东,摄影:佘琦辉

大江东去 贾鹏芳 - 三弄丝竹

宁海初日

(莆田二十四景之一)

  海的边缘有一座桥,木兰溪的尽头有一座桥,在潮起潮落中屹立近七百年,名曰'宁海桥',莆田二十四景之一:宁海初日,说的就是它。

宁海桥(佘琦辉/摄像)

一座桥,古时独木成篇;今时是路途、是行程,经受风雨浪潮的侵蚀。损坏,更新;走过岁月,走出历史,为人世间的美好载风载雨,奉献其身。
踏上宁海桥,用脚步感觉它的脉动,冬日的阳光洒在桥上、我的身上,暖暖的,像我刚才经过吉祥寺时闻到的香。
凭栏纵目,兴化湾、南北洋,深远、辽阔。桥下浪潮滚滚,木兰溪水混着海水的味道,充斥着几分咸涩几分清新,就像这古桥经历了的悲和喜。
桥头两岸,潮涨潮落中不变的滩涂,许多水禽在此觅食,一年又一年;两岸居民,往返于桥上的生活,一代又一代。
古时候,这里是镇前村的宁海渡,所以名为“宁海桥”。一条河流,能与海沾边,可知其摆渡之艰难,艰难就是苍生的命运和生活。
公元1334年的某一天,龟山寺的越浦大师欲经此渡去南洋化缘,目睹了渡船遇难的事件,心生恻隐,发愿募捐构建石桥。倡议得民众附和,化缘遍及八闽,并在北岸先建龟山寺下院“吉祥寺”以屯物资和落脚点。所以在涵江流传一句话是“未有宁海桥,先有吉祥寺”,就是指此事。
然而建桥非一日之功,历时十六年,费尽千辛万苦,眼看就要建成之时,恰遇狂风暴雨、巨浪而毁于一旦。但越浦毫不气馁,继续筹建,并去泉州开元寺向主持请教,参观了五里桥的建造优势和特点,总结经验,把桥墩建成船形两头尖,能减少涨潮腿潮时狂浪的冲击力,几经春秋,遂再成伟构。
建桥工程艰巨,花巨资,耗时长,难免有异端,比如物资丢失,人心懈怠。越浦大师想到了一个较为婉转的补救办法,在吉祥寺大门口的石柱上写了一幅对联,“入吾门不贫出吾门不富,施我物必昌取我物必殃”来警示所有人,以禅的宗旨点化了一时懵懂的人,才得以控制全局,并再历十载始成。
此联至今也传为佳话,如今的石柱上近看不见刻痕,距离三米开外方可见泛白的字迹,传说是越浦用海水的泡沫所写,略浅白于石色而隐约可见。传说我是不相信的,史料无据可查,以我推断,是石刻经咸性的海风风化后导致的,才是符合常识的,对联毕竟是真实存在的。为纪念其建桥之功, 在吉祥寺内还筑有越浦大师的石塔一座。
宁海桥从元代元统二年(1334年)至清代四百年间历经六次重建,现在保存的是清代雍正十年(1732年)重建的,又是一个十年的工程。
站在桥头以思维翻阅宁海桥建造的初衷和历史,我心有疼痛之感,滔滔不绝的水流,你可知道苍生的苦难?望水兴叹的眉头,渡船翻覆的绝望;所幸,有先民的意志,越浦师父的智慧和八方的支持。
纵观最原始的桥,全长225.7米的长度,十四个桥墩十米的高度,在眼前气势如虹,在流水中雄浑、沉稳,泥沙沉淀处不见时光,似老未老。
我很不喜欢古桥上覆盖的那一层水泥桥面,虽然当年是便于车辆的交通设施,利于两岸文明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但对于古桥却是一种痛,不堪重负的痛,像北岸桥头那只玩绣球的石狮的耳朵嵌进水泥板的痛,无法诉说。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它,在夕阳下对着我,有顶天立地的魄力。
走进桥梁,古桥与水泥桥面尚有一米五的高度空间,只见古桥面由五根石条铺设,每根石条一点二米四方,平均净跨十一点八米长,桥面宽八点八米,超越了泉州五里桥的间距,是闽中桥梁之最。听说石条上刻有捐赠者的名字和数量,可惜多数没有看到,但我相信那是属实的。古桥仍然保留着宋代的建筑方格,以粗犷穿越时空,穿越城市的浮浊,造福一方。
我惊讶于桥头四个形状各异的石狮雕刻,南岸两只略小一点,表情平易近人,像是在迎接过往的行人;北岸两只则生动有趣,一只盘卧做抓耳挠痒的模样,另一只则略有所思,像是在感叹世间的风雨飘摇和古桥曾经的磨难。
许多扶栏已经残缺不全,毕竟经历了几百年的沧桑。对于几百年前的水上交通算是非常强大的了,经得住风雨,经得住岁月。宁海桥,像两岸人民的亲人,我能想象当年第一次通桥时人们的喜悦里有超越生命的意义和感动。
古桥头另有四尊石雕桥头将军,高三米,为明代打造的,仅存两尊,有两尊是不久前补做的。雕像各自手持宝剑,身着盔甲,威风凛凛,旨在镇桥,意保安平。南岸有一尊左手拄剑,右手持一颗石珠,尚不知其用意,其余姿态皆雷同,这也是我许多年前经过时的第一印象。那是一个早晨,阳光在石雕的珠子上闪耀,此时与吉祥寺联想起来,像是佛光。
我多么希望把水泥桥面拆掉,还宁海桥一副古老而又真实的面孔,仅为步行桥即可;让我们用脚步再去领略简单和慈悲的温度,承载着“宁海初日”的莆田二十四景之一,才是它将来真正的使命。
老人们常说的“走桥要念志”,指的是不忘前人建造之功;成为莆田俗语的“皮比桥兜石还厚”;“像桥兜的水,流入无声音,流出哗哗响”。前者形容某人无耻,后者形容某人喜欢占便宜。前者可以看出桥兠石在人们心中的分量。后者则是人们对溪海交汇的宁海桥的潮汐现象认真观察得出的结论。
俗语深藏哲理,融入寓教于乐的思想,这是从一座桥延伸出来的雅俗共赏的文化。
明代邑人陈经邦《宁海桥记》形容该桥“跨溪海之吭喉,束潮汐之吞吐”。宁海桥使得天堑变通途,功欲千秋。
前人有诗句赞曰:“天鸡催落潮,澎湃撼桥石,破门涌金轮,洗出海天赤',不愧为莆田名胜之一。
为什么在临水近海之处的景观称“宁海初日”而不是日出呢?由于两岸堤岸的影响,看海面日出是不符合常理的,但是此处日出之后却能成为奇观,也是不可多得的。也许是上天的眷顾,不偏不倚地眷顾这一项战胜洪荒的工程吧。
最美的观赏时间为端午节前后,太阳轨迹刚好处在木兰溪入海口方位,日出之后直射桥下的激流,浊浪排空犹如金龙翻江,光影倒映在桥身上涌金流彩,因蔚为壮观而久负盛名的缘故。虽然,我未曾领略,或许我还没攒够与奇景一逢的缘份,期待着那一天早点到来。
夕阳西下,一群白鹭飞过,降落在岸边的灌木丛中,它们应是食足投林的归程;几只渔船从东边经过桥涵正在靠岸,渔舟唱晚,应是收获颇丰。
指尖抚过黄昏的桥栏,我裹着一襟风尘缓缓离开宁海桥,回首处那四只被压抑的石狮,希望不久的将来能重见天日,重新沐浴和煦的阳光,与繁华对话,与星辰辉映。
古渡,潮来潮又去,古桥,于时空之中,愿能长存,载物载德。

《题宁海桥》

余永东

洲头一望扼长川,已跨兰溪七百年。

十四桥墩平阔堑,五条石板胜轻船。

功成曾集三朝力,资得因筹八面缘,

始于元朝元统事,六圯六建自空前。

作者简介

文字作者:余永东,网名画满楼。一个喜欢写诗的画家,或者说是一个喜欢画蝴蝶的诗人,喜欢自己撰的一句话:勤能补拙,愚字本来有心。仙游县飞山诗社成员,仙游作协会员,摄影爱好者。

摄影作者:佘琦辉,网名大米,骑行在路上,摄影在路上,分享快乐在路上…

跨溪海之吭喉,束潮汐之吞吐。
——陈经邦

责任编辑 | 子笛

莆田旅游网

ID:ptlywcomcn

在这里,遇见最美莆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