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王涵《(鄂州)西门 》赏析
西门
清·王涵
官柳如今剩几株,陶公当日此驰驱。
谯楼画角声犹壮,别业书声尚有无?
一水寒时通雪岭,前山佳处指蓬壶。
高牙大纛今何在,城上空啼白项乌。
王涵,生卒年不详,字安敬,号容垒,武昌县永福乡(今属鄂州市华容区)人。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夏大水,麦无收;次年又遇水灾,许多人生活无着,王涵散尽储粮,接济灾民。康熙五十二年(1713)中举后任东湖县(治所在今湖北宜昌)教谕,代任归州(治所在今湖北秭归)学政,主修三闾大夫祠、墓。
柳树的名称很多,而叫得最早和最响的却是“官柳”。为官柳取名的是晋代武昌太守陶侃。三国归晋后,武昌(今鄂州)仍为州郡之地。东吴故都,仍呈现出“文物共葳蕤,声明且葱倩”(谢朓《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的王畿气象。太守陶侃在武昌城中普种垂柳并把它命名为“官柳”,也正是包含了“雄图怅若兹,茂宰深遐睠”的意思。可见,此时武昌官柳之名除去绿化的用途外,还赋予了一定的政治含义和地位。由于这个原故,像武昌鱼一样,武昌官柳引来了历代文人墨客的吟诵。
到了清代康熙年间,武昌县城西门一带虽然尚可见柳,只是“官柳如今剩几株”了!本诗开头的这一声浩叹,叹惜的不仅仅是武昌柳的荒疏,也叹息武昌县城的衰败,同时为下文的叙写定下了感情的基调。次句交代“官柳”的由来,补足文意。颔联,通过描绘庾楼上的画角声依旧那么雄壮,而陶侃读书堂的读书声却早已消失,运用对比的手法,既描写了武昌城中庾楼的气势,突出了武昌城的衰败,特别是在清朝初年文事方面的衰落。谯楼,是指古代城门上建造的用以瞭望的楼,诗中指庾楼,又称南楼、鼓楼。别业,指陶侃读书堂,原在西山寒溪寺后,早年已废。这一联在对仗方面,是半对半不对。“别业”对“谯楼”,“书声”对“画角”,这部分对仗很工整;而“尚有无”对“声犹壮”,词性不对,结构不同,尚,副词;有无,动词。声,名词;犹,副词;壮,形容词。这部分完全不对仗。颈联,城外的一条大江溯流而上,直通寒冷的雪山;立足西门前面的西山,顺着滚滚东流的长江望去,直达风景绝佳的海中仙山。雪岭,雪山。李商隐《杜工部蜀中离席》诗:“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蓬壶,蓬莱,海中仙山。这一联在描写方面,是半实半虚。“一水”“前山”,是实景;“雪岭”“蓬壶”,则是虚景。虚实结合,想象丰富。尾联回应开头,感时伤世。军中的大旗如今还在哪里?武昌城头上只有白色的乌鸦在空自啼鸣。高牙大纛,指军中大旗,也比喻声势显赫。白项乌,即白颈乌,白头白颈的乌鸦。一个“空”字,照应首句“官柳如今剩几株”,景中有情,抒发了诗人对当时的武昌柳和武昌城的忧伤、惋惜之情。
相由心生。值得注意的是,在鄂州民间,人们常常赋予乌鸦不吉利的恶名。诗人运用不常见的“白项乌”的意象,并与前面的“空”字相呼应,有助于抒发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