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太和塘角熊湾抗倭名将熊桴
鄂州太和塘角熊湾抗倭名将熊桴
熊桴(1507—1569),字元乘,别号镜湖居士。武昌(今鄂州市)人。出身于世代书香门第、官宦之家。
其远祖熊二郎“开基于山西阳曲(在今山西省太原市北部),参政于率土东南”。其下万安、仕元,为两淮都转运司判官;载宁,曾任广东潮州防御使,因从侄和钦为武宁(县名,今江西省西北部、修水中游,邻接湖北省)教谕,乃偕兄千一迁武宁。和钦字清胜,从武宁教谕擢为四川策应大使,后迁武昌,卜居贤庾沙溪(今鄂州市梁子湖区)。世昌,字元吉,进士,辞官不仕;曾祖友信,祖遂,父清。清,“正德(明武宗年号)中以岁贡任南海丞,禀性端悫,善治繁剧,民有讼,咸愿质成,复能执法不阿。按察张佥事无罪杀人,御史属清复核,为白其冤。方士莫文宪以黄白术掩骗不赀,清执之。莫馈以奇货,清不纳,卒正法”。“秩满未及迁,病卒于任,囊无余物,士民伤之。”
桴,清之季子,从小沉敏端重,不习为嬉游,凡同他会过面和与其交谈的人,包括他父亲的上级和下级,无不感到惊奇。老师给他授以经史诗文,都有神悟。参加考试,为诸生冠。其后还以膳(科举制度中生员名目之一。明代府、州县学生员最初每月都给廪膳,补助其生活)让其友李生、邵生;寻以贡让其师周生。事亲孝,对兄弟友爱,分析家产都向两兄长推让。凡族人有困难,他都尽力周济。在其还未及第,邑人都对他非常仰慕。
嘉靖癸卯(1543年)举于乡,庚戌(1550年)举进士,被委任为太仓(今江苏东南部,东北滨长江,邻接上海市)知州。太仓为吴郡管辖,吴郡郡守吴剧。
壬子(1652)年夏六月,倭寇侵犯太仓,郡守开始着急了,说:“自此以后,我们不得安宁了!”因为当时朝廷为严嵩及其党羽把持,十分腐败。倭寇侵犯,郡州对付的办法是以美女饵寇,屈膝求和。
从上到下都十分麻木,大家没有打过仗,根本不知兵事。现在倭寇一再侵犯,便引起郡守注意了。熊桴命令州、县,要把城墙筑得高高的,筑得坚固一些,要把士兵进行训练,要把粮草备足。每当倭寇来时,都被打退。
明年(1653年)春三月倭寇再入犯嘉定、上海,杀战将二人,大肆进行抢劫。此时,朝廷、吴郡都不声不吭,熊桴忧曰:“事急矣,如待檄而行,使贼先我,将误大事。”遂亲自出征,将兵分两路,从两侧击之,寇失利逃遁。但在退却时,会大寇数十万据宝山,“三吴震恐”。而郡州将士,又被上面调集北去,将沧州一个空城委之熊桴。熊桴非常担忧,深感兵力不足,难以胜敌。恰好此时上面派了一个蔡中丞来视师,熊桴汇报后,号召民间青壮年男女,都来当兵,捍卫本土,人还未及集,而倭寇数千已进入城下了。在非常危急的时候,熊桴悉发城中壮丁严防死守,自己冒着敌人投掷的矢石,在城中各守备要塞进行巡逻指导,千方百计增加抵御之械备。是日天空黯惨,蔡中丞畏缩不前,准备逃走。熊桴晓以大义,要求共同战守,蔡十分恐惧。当见到敌人从东西南三关急攻时,蔡径自北关夜遁。城中上下听说后,无不自危。忽而,东西南三关燃起熊熊烈火,许多人一见,疑贼入城,同时讹传蔡中丞和熊知州都早已逃出城去,于是将士发出怨言说:“既然他们都已逃走,我们还在这里坐困何为!”熊桴闻之,持剑厉声叱曰:“谁逃走了!中丞公出城去调大兵支援你们去了,有言走而惑众者,吾当严惩以示众!”熊桴这一佯言,非常有效,众将士皆不敢走。经坚守数日,寇始解围。随后,诸将士猛加追击,杀伤无数。成为以少胜多、转败为胜的一个典型战例。
1653年,倭寇又侵略来了。城外诸村落及附近邑民,投奔沧州者数万,熊桴令开城门,全部接收过来。当敌人攻城时,熊桴令城上用火具攻杀,城下设埋突袭,打得敌人措手不及,死伤甚众。贼既破而城完整如初。
贼退后,又蹂躏旁邑旁郡,中有人造谣说是熊桴把敌人放跑了。时因太仓战败事,朝廷罢了蔡中丞的官。蔡极恨熊桴,因唆其所善孙御史,采纳郡人无稽之谈,罢了熊桴的知州。因朝廷许多官吏,知道该事真相,都为熊桴鸣不平;且郡中父老也极为愤慨,他们组团赴京,为桴申冤。就在这个过程中,处分熊桴的命令下达了,当时就未更改。但熊桴以国事为大,虽然无官职,抗敌御侮仍坚持奋力,他在不打仗时与诸将士分析形势,出谋划策;寇至则“执甲荷戈,拥兵迎敌。”
一天,他问诸将士:“敌人如果从海上来,你们怎么办?”诸将士都摇头,说“还未想这个问题。”熊桴说:“对敌人的进攻策略要考虑的广一些、深一些;我们对敌人的防御方法,要考虑得多一些、妙一些。有备无患,乃兵家的致胜基础。”说得大家都点头称是。熊桴说:“我们不光是想想而已,而是要及早动手,迅速准备,才能临战不乱,克敌致胜。”在熊桴的倡议下,他们组织民间能工巧匠,做一大批木耙似的东西,在长木条上钉上犬牙交错的长铁齿,用桩和绳扎入沿海水面。恰巧,在一个阴沉沉的刮风天气,倭寇真从海上开来一大批战橹,张牙舞爪地向沧州城闯过来。人用力,风推船,说时迟,那时快,所有战橹,都先后闯上了早已设置了水上齿耙,把许多船只钉穿漏沉。船上的倭寇企图泅水逃脱,无奈足不能伸,手不能扒,身上钉得皮破血出,无法向前,结果不能上岸,浮尸遍海,鬼哭狼嚎。此时熊桴和将士们巡视海岸,心旷神怡。有许多将士围着熊桴说:“熊将军真神法也!”
不久,熊桴以功擢苏州郡丞,旋又擢河南省按察佥事、兵备苏淞。此时倭寇又来侵略苏淞、横行江淮。熊桴会诸路将士,日夜追击,每出奇计,都定获胜。由是捕虏日多,军气日振。该地匪首王直,是倭寇所宗倚的靠山,他们狼狈为奸,鱼肉百性,多次招之不降,于是熊桴遣其酋来见,苦心工作,终于擒获王直,灭其党羽。为了表彰熊桴,军府向朝廷累上功状,皇帝赐白金文绮,擢副使。
明年,苏州、福山、吴淞、崇明等州、县,地方政府和军队发生了矛盾,主要是粮饷不济,军队反对地方政府,其中金山军逼御史于松江之门,御史令闭门拒之。熊桴去后,认为此行不妥,令开四门,传檄于全军上下对所欠军饷,全部照给。事平,闻金山乱,熊桴单车前往,他召集诸将,在弄清情况的基础上,陈说大义,于是一二倡乱者,都欲诡言解脱。熊桴要这些人“具牒”“书名”,他们都感惶恐。桴回太仓,以书密谕将吏,夜捕首恶诛之,旦日揭榜谕众,乱军遂平。
朝廷为奖熊桴之功,擢为云南参政。
熊桴在沧州十二年,再保危城,五定内乱,身经大小三十余战,斩虏首三千四百有余。倭寇闻风丧胆,人民欢呼雀跃。战功赫赫,威名远扬。与此同时,熊桴还动员组建了崇明、福山、川沙、柘林、吴淞五城,开杨林、瓦浦、虬江、白茆四渠,补坍海田赋二千二百多石。吴人对桴恃为长城,心地平稳,安居乐业。为此,当地老百姓为熊修祠立庙,并写有《整饬苏淞兵备河南提刑按察司副使熊公生祠记》。大书桴之文韬武略、吏治功勋。文曰:“熊公以进士高第来守吴郡,时政务委积,案牍旁午,公以通敏不滞之才,容保有临之量,补废理滞,百务俱兴。”为保障一方之平安、发展,熊桴励精图治,选贤任能,赏罚严明,“凡将吏之不才者,黜之;卒武之羸弱者,汰之;亭障之未备者,补之;财用之不经者,贮之;政事之有利有害者,举之革之。”人们说吴郡一带,如果没有熊桴,老百姓都“其鱼肉矣。”因使“天下之人思之于心,则存之于目,存之于目,故思之益固”,于是为熊桴建立祠堂“永记功勋”。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云南出现有土官素仪之乱,朝廷又擢桴参政往视之,两制府正欲调大兵,熊桴至,坐策之曰:“此名分未定,蛮夷自相攻耳,何足以烦大兵!”“因檄素仪冠带之使,摄诸夷如守吏。”素仪很受感动,心悦诚服。终于未亡一矢,末动一卒,而乱自定。
不久,熊桴擢陕西宪使,旋因被陷害,迁山东参政。是时,徐州至沛县的一段运河,因淤塞,决口数处,不仅淹没大量农田,使广大农民生活无着;同时,明朝自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以后,江浙一带每年有四百多万石公粮由运河北运,供军国之需。此段决口漕粮没有办法,直接关系到明朝安危的大问题。在此情况下,朝廷令工部尚书朱衡前往治之,决定另辟渠道,推沙泄水。
熊桴是从江苏来的,曾因开挖杨林、瓦浦、虬江、白茆四渠而名闻遐迩。三河口为山东辖地,上任以后,被分工抓此项工程。工部尚书朱衡听说此事,极为高兴,说:“三河工程,今有望矣。”马上找他商量计议,“熊力任之”。
熊桴治水,与从前许多官员治水不同,他在工地上搭上茅房,把指挥部放在工地上,自己住在工地,吃在工地,指挥在工地。他将参加工程的民工,分为水土二工,任务明确,进度、质量有要求,然后“奖勤者以激惰者”。卒吏日夜苦干,竟凿沙石成渠,同时又筑起土堤,并以石砌岸,工程质量很高。熊桴自始至终坚持参战,因为劳作而将锄口铲伤脚趾,行动不便,但他仍然忍着疼痛,包扎一下伤口,继续战斗在工地。
隆庆元年(1567年),工程告竣,工部尚书朱衡和治黄专家潘季驯前来验收,十分高兴。在工地上举行了盛大的庆祝竣工大会,并上书朝廷请予嘉奖。朝廷决定迁熊桴为山东宪使,录河功,进秩二品。当地吏民,也因得利,感激不尽,在三河口上树起大石碑,刻上铭文,“以彰公德”。
同年(1567年)朝廷授熊桴为浙江布政使,未赴。适潮州海寇曾一本踞南澳,聚众数万,出入闽广,到处劫掠。其引倭为患,范围及于琼崖、高雷、碣石、大埕等地,官兵腐败,御之无功。
曾一本为海洋(今潮安县)龙溪都(今庵埠镇)薛陇乡人。他居住的村落,现为莫姓人家聚居的村庄。村中原有围仔蔡、围仔曾的人家与莫姓同居一起。后来围仔蔡、围仔曾散了乡,分别到金沙蔡、金沙曾插居。曾一本原为海寇吴平余党。
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俞大猷等于南澳会剿吴平,吴平兵败逃亡,一本遂收集吴平余众,再据南澳,四出劫掠,军官莫奈他何。
隆庆三年(1567年)十一月,朝廷下命,要对曾一本来一次大规模的围剿。其中广东、福建督抚将领首当其任,并推出侍郎刘焘总督闽广军务。同年四月入境,督广抚熊桴、闽抚涂泽民、总兵俞大猷等进战。他们行令诸将士:“量地里以定先后;审风潮以分奇正;禁接济以杀贼势;严哨捕以防冲突;据要害以防逃遁;戒妄杀以全胁从;申军令以明节制。”时曾一本方围南雄,闻桴至,立即逃走了。熊桴为了取得民心,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举群众之力以歼敌,向朝廷上平寇四策:一、拊循士民,即安抚好老百姓,使其转变立场,拥护平寇政策;二、行乡约保甲团练法于闽广;三、造战舰一百六十艘;四、罢久逋渔盐课,即取消乡民久拖未交的渔业盐税。当得到朝廷同意施行后,广大群众莫不欢欣鼓舞,都说熊右佥都御史好,纷纷和他接近,通风报信,出谋献计。熊桴感到民心大定,形势有利,开始兴师击寇。五月十二日进击铜山洋,六月十二日大战鸡毋澳,六月二十二日,激战广洋澳(即莲澳),七月三日,击曾一本于虎头门。四战皆捷,士气倍增。在稍事休整以后,熊桴又命令遣安南夷目还国,又檄其都统使防备境上,阻止曾一本向安南(今越南)逃遁。
曾一本既然没有彻底消灭,自然不会死心的。稍事喘息之后,他又勾结日本裨王兵古所入寇惠城(今惠州)。熊桴驰师入惠,亲自动员群众护城,亲自沿城巡视。时把总周云翔叛,杀参将,攻城甚急。桴击败走,乃以计获云翔诛之,遂进兵击古所,执之,斩首级一千五百,遣还士女八百。朝廷为嘉奖熊桴的功劳,再赐金币。熊桴见曾一本未彻底消灭,海祸未已,一方面把该赐币拿出修建长宁、永乐两县城,以控山寇;另一方面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亲率诸将士日夜兼程,赶赴惠潮抗击曾一本。三战皆捷,擒曾一本于莲澳,诛之。当时参加进剿曾一本等海盗的邓子龙(江西丰城人,武举出身,从军广东)作诗一首云:
捷阳巨寇曾三老,剽掠称雄居海岛。
水兵数万莫樱锋,两省英雄皆草草。
三司百姓夜上城,束手元戎把计找。
二省会师约南澳,东西顺逆风不到。
五月十二排战船,猾寇乘风先有报。
闽师十万败如洗,将官沉水金门里。
蔽海艨艟悉卷空,军装火器尽为取。
鸟艚碣石凭风起,白沙一日长洲尾。
贼船夜扎牛田洋,轻视广兵容易喜。
胜负未分莲澳战,一声霹雳船不见。
风消烟散浮似蚁,曾贼夭亡蓬澳底。
熊桴在追捕曾一本的过程中,因劳累过度,而又长时间的带病战斗,于是病情日益加剧,终于在隆庆三年(1568年)七月二十四日卒于军中。“广民思慕之,庙祀于吴中。”上闻震悼,有以死勤事之旨,以平寇功,进副都御史,赠兵部左侍郎,使祀之少牢。”遗体运回家乡武昌,葬于县东五里响铜铃。所著有《镜湖集》、《水陆事宜》、《抚粤疏议》、《乡约》诸书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