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典籍-杏苑生春

成书背景

芮氏著《杏苑生春》一书之缘起,亦与庸医之种种陋弊有关。芮氏素怀普济仁心,博览医经,然浩瀚古籍也是良莠不齐,正如叙中所言:“其中议论明而调方未善者有之,力量至而先后、重轻失序者有之,求其井井然、恳恳然某病也,某方不凿某剂也,而某病推详,百不获一。”因此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明病理、辨医证,使医家能以简驭繁地阅读并有效地指导医学实践,当是他编纂本书的基本目的和宗旨。

作者简介

芮经,字汝治,号明轩。生于明嘉靖壬午年(1522年),卒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享年77岁。祖籍镇江丹阳。明洪武年间,其祖芮诚戍宁夏,遂在宁夏生根落户。其父芮遇贤生芮经时,宁夏地区社会变化加剧,军屯土地被侵吞、盘剥日益严重,又迫于户役,遂从医业。芮经天资聪颖,很有医学天赋,他博览医书,上自俞跗、下迄元明诸方书靡不淹贯。尤其精研《内经》和《难经》,精通经脉,独有心得。诊候精准,又擅长杂病辨治,“即剧瘕痼疾,数年不起者,应乎辄愈。”他曾为时任宁夏巡抚、三边总督的王崇古治病,诊疗有奇效,而被恩遇若家人。与此相类,王侯贵胄因所倚命者颇多,即使远在边郡,也不远千里而币聘之。自嘉靖丁巳(1557年)至隆庆戊辰(1568年)近十年间,他“先后首功五,上职晋千兵,当道奖藉数十次。时有以地方都司拟咨者。”可见其医术精湛,功勋卓著。在其汇集的《杏苑生春》一书中,其身份为“医正”,即医学正科,从九品。据其墓志,后被诰封为武略将军,从五品初授之散官阶。芮经与其侧室郭氏生芮荣先,尚仪宾,聘丰林奉国将军允斋均女,芮氏也由此显贵。关于芮经的记载,《乾隆宁夏府志》和《朔方新志》有“通脉理,修治丸散尤精,往往有奇效,一时重之”数语。

内容简介

《杏苑生春》正文共8卷,分16册。卷一、二收录《医学习业》《论医》《论脉》《药性要旨》《治法纲要》《诸阴诸阳》《论痈疽》等医论短文近200篇;卷三上篇收录《约方之法》《药品制度》《药剂准则》等论,下篇为风、寒、暑、热、湿、疫疠、外感、内伤等病的脉证、病治和方药;卷四共11篇,包括疟症、痢症、霍乱、泄泻、呕吐、噎膈、嘈杂吞酸唾酸、脾胃、诸气、六郁、痰饮等常见内科病证。卷五收录咳嗽、喘症、虚劳、诸血、汗症、虚烦、消渴、诸热、痹证、瘅证、疸证、咳逆、面部、头痛等病证。卷六为五官科及小儿科病证。卷七为狂癫、痛风、脚气、邪祟等杂证;卷八上篇为阴疮、疽等外科病证,下篇为妇产科病证。凡各证,先明病理、析机理,继辨脉理,随证施治,按治处方,间议药性及方药加减。本书所收录内容多是习见的病证,所举药方经临床实践行之有效,对指导初学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杏苑生春》卷一、卷二所收医论文章,以《黄帝内经》《难经》为核心,下迄元明,历代兼收,内容以总论医学习业、诊候、药性、察病、治法、经络等。而所采较多的是汉代张机《金匮玉函经》、华佗《中藏经》;晋代王叔和《脉经》、皇甫谧《甲乙经》;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总论》;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王冰《黄帝内经素问注》;宋代杨士瀛《仁斋直指》、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王贶《全生指迷方》、施发《察病指南》、张杲《医说》、刘温舒《素问入式运气论奥》;金代李杲《脾胃论》《兰室秘藏》《医学发明》、刘完素《宣明方论》、窦汉卿《疮疡经验全书》、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元代朱震亨《格致余论》《局方发挥》、王好古《汤液本草》、滑寿《读素问钞》《十四经发挥》、王履《医经溯洄集》、罗天益《卫生宝鉴》、齐德之《外科精义》;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张介宾《景岳全书》《类经》、李中梓《医宗必读》、熊均《俗解八十一难经》、杨继洲《针灸大成》。其中,以《古今医统正脉全书》《东垣十书》文章最多,受金元四大家的影响尤大。

收录方式凡直录、节录两种,如《脉病逆顺》篇,除篇首“岐伯曰”三字外,全文引自《仁斋直指》;又如《用药法象》篇,全文引自《汤液本草》。而节录者,或为相类文章汇集,或为不同注家兼采,如卷一《声色脉诊》篇,自“诊脉之道”至“一概观也”出自《格致余论·治病先观形色然后察脉问证论》;自“夫脉,血之府”至“如弦厥死”,出自《脉经》卷一《迟病短长杂病法第十三》;自“蔼蔼如车盖”至“亡血失精”出自《伤寒论》;自“夫精明五色”至篇末节选自《黄帝内经素问》卷五《脉要精微论》。又如卷一《怪脉》篇,似为笔记式摘录,“弹石脉”“解索脉”“雀啄脉”“屋漏脉”“虾游脉”“鱼翔脉”“釜沸脉”,不仅是对施发《察病指南·辨七表八里九道七死脉》的直接摘录,而且对吴仲广、王叔和等人的注解亦作收录。篇目排序方面,前110篇次似没有规律,而自111至175篇,皆以数字为篇目之首编排,如“一息”“二仪”“三才”“四气调神”“五脏主病”“六不治”“七冲门”“八风”“九候”“十变”“十二原”“二十问”等,方便检索。

芮经《杏苑生春》一书在叙述每一病证时,不仅详言四诊内容和八纲辨证,还十分注重脉证合参,条分缕析,综合推断病情。如卷五“汗”条,在病证概述项,先以《内经》“心之液为汗”和《原病式》“心热则汗出”立论,次辨别“自汗”“盗汗”二类:

“夫肾主液,入心为汗,但心热则汗出,皆由劳动伤脾,脾气一伤,肺气先绝,故腠理不伸,表虚阳气失固,致令自汗;若睡中不觉汗出,名曰盗汗,醒则不复出矣,此心火延甚,肺失维护,以致如斯。故多以黄芪、黄连实表、泻火。”

自汗之病多主虚,或气虚、或阳虚,主要病机为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盗汗者属阴虚,阴虚者阳必凑之,故阳蒸阴分则血热,血热则液泄而为盗汗。机理有别,诊治则异:自汗者,治宜实表补阳;盗汗者,治宜清火补阴。又引用《素问·经脉别论》中言:汗者,“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阐述了汗的生理学原理。但这些只是针对汗证的通论,若要审明病位、确定治则,则需脉证合参。故次列“脉证两明”条,据《脉经》指出汗证“脉大而虚浮、而涩”的特点,在寸为自汗,在尺则为盗汗。但临床证候又是十分复杂的,“伤寒,脉阴阳俱紧,当无汗。若自汗者曰亡阳,不治。”脉阴阳俱紧,为少阴伤寒,当无汗,是为脉证相应;然有反汗出者,则阳虚不固,脉证似反,实际上是复杂病理证候的体现,只有审证辨别才能抓住本质。故汗证又细分为4类:自汗、盗汗、火气上蒸、脾温痰火内蒸,提醒学者“必在分因而治”。其中,仅“自汗”类,就列举出“左寸脉浮洪而自汗”“右关脉浮洪无力而自汗”“左尺脉浮洪无力而汗”“左关脉浮弦而自汗”“右尺脉浮数无力自汗”等多种不同病证和处方。

又如卷四“呕吐”条,先辨虚实,分“食伤太阴”“火气上冲”“胃气伤败”“脾病不磨”等类,引李东垣说,以声、物有无辨明阴阳、虚实,后证以脉之沉浮、洪细。又如卷四“六郁”条列“脉证详说”,指出“气郁”脉沉而涩、“湿郁”脉沉而缓、“热郁”脉沉而数、“痰郁”脉弦而滑、“血郁”脉芤而结、“食郁”脉滑紧盛,又“郁在上则脉见于寸口,郁在中脉见于关,郁在下脉见于尺。”将脉证与临床表现结合治方,云“气郁脉沉胸胁痛宜苍术、香附之类”、“湿郁脉多沉数周身走痛或关节疼,阴寒即发,宜苍术、白芷、川芎、茯苓之类”、“热郁脉沉而数目瞀,小便数、赤,宜桃仁、红花、栀子、青黛、香附、苍术之类”等。

流传版本

现存明刻本及南京中医学院据明金陵书坊蒋氏石渠室刊本之影印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