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炜皓丨甜蜜的“甘蔗之光”
甜蜜的“甘蔗之光”
作者:王炜皓
中国是甘蔗的故乡,是世界植蔗的发源地。据史籍记载,早在我国周朝时期,周宣王就发现了甘蔗并令之推广。三国时期,著名诗人曹丕非常喜爱甘蔗,还专为甘蔗写诗歌颂。甘蔗心实节高味甜,是世界农作物中的一位“中国君子”。
甘蔗在我老家农村,是很受大家欢迎的一种农作物朋友,是童年的“甜蜜朋友”。我记得小时候,因父亲参与家乡水电建设中过度劳累引发,在我出生前与出生后几年来,他经常被肺病凶猛抢走他工作的时间,所以家庭生活非常贫困。那年,我大概才五六岁,父亲身体刚刚好了一点,但身体清瘦,还不能干重体力活,在我母亲的帮助下,他就利用业余时间去农田种植农作物,其中就包括甘蔗。冬天,我们家里生活还是非常贫寒,到了甘蔗长熟的时候,父亲就安排我哥哥和我一起去田野收割一些甘蔗回家,然后在我母亲帮助下,让我们用刀把它头尾砍掉,再砍成一节一节后用水清洗干净,然后装在塑料水桶里,晚上带到乡街道上去卖。我哥大我四岁,那时大概十岁左右,我跟着他一起用手提着一桶干蔗到乡街道,站在去电影院的路口处卖,一会儿就有不少准备看电影的乡亲围着我们买干蔗。我们按照父母的交代,甘蔗中间最甜的一节大概卖四五分,头尾不是很甜的大概卖2分到3分钱一节。等电影开始的时候,我们一桶甘蔗也差不多卖光了,我哥和我口袋里都装了一些大大小小的零钱,手里提着空水桶回去。到家后,我们把卖甘蔗的钱全部交给了父母,以补家里的生活费用,我们也得到了父母的肯定与表扬……。所以,在我幼小家庭生活最贫困的时候,甘蔗以自己的“献身精神”助了我们家生活一小臂之力,它是闪光的,给我留下了一份温暖而甘甜的童年记忆。父亲因心脑血管突发病离开我也十三年了,但他留给我的“甘蔗之光”还是那样甜蜜。可以说我人生中最早学到的自然教育,生活教育,劳动教育与社会教育,就是从小时候那次跟哥哥一起卖干蔗开始的,不管到现在走过多少乡村与自然山水,出席过多少社会活动,但都没有离开当初“甘蔗的自然教育学之光”、“甘蔗生活教育学之光”、“甘蔗劳动教育学之光”与“甘蔗社会学之光”对我幼小心灵的照耀。
在我年轻刚参加工作时候,因爱好诗而业余向我初中时的语文老师,后任县文联主席的当代著名诗人刘德吾老师请教诗艺。他一次在老家南水头古港村横阳支江畔与我的交流中,介绍说:自己创作并在《世界文学》发表过的诗作《小村情歌》,发表后收到国内外很多读者的来信。后来我在他赠送的诗集《时代与脚印》中读到了这首诗,是一首抒写小村生活特色的经典爱情诗,发现很精美。因诗中的意象都是乡村熟悉的自然之物,再加上整首诗优美的音韵,节奏与旋律,读来感到特别亲切,清新而美好,如果实、花草、檐下、公鸡、水竹林、风、河流,牧童、月亮、云朵、朝霞、日光、甘蔗、红叶、山岗、夜晚、窗花、篝火、野菊花、铜锣、道路、新娘……其中诗中第三段第一行写道“甘蔗地里的谚语等你已经等酸了心肠”,甘蔗本是农村常见的农作物,在农民眼里是没有什么文化内涵的。大家只知道:它可以啃,很甜,还能加工成红糖,另外甘蔗渣晒干能当作柴火烧。“甘蔗”作为爱情诗里的一种意象,赋予了它爱情文化的内涵与诗歌美学的意义,这可以说是诗人刘德吾先生对甘蔗文化的一种艺术创新的诗歌美学贡献。诗人刘德吾老师的老家苍南灵溪镇南水头古港村也因为他的《小村情歌》等众多乡土诗歌而增添了诗意与浪漫,闪耀着人文精神之光与诗歌美学之光。虽然诗人刘德吾先生在2010年7月25日晚因白水洋旅游返程中遭遇特大车祸不幸遇难已十年了,但当我们再次阅读他青年时创作的这首经典爱情诗《小村情歌》,依旧能获得诗中“甘蔗”的甘甜与艺术之美的享受及自然的力量。世界著名文学评论家曾高度评价刘德吾先生诗歌的美学价值:
1.“中国诗人刘德吾诗歌作品清新,隽永,独具中国文化传统与中国人慎重、持稳的意识特征。巧妙地将中国诗学的形象性与抽象性、直觉与音韵熔为一体,独具一格……”——美国著名理论家,汉学家马克、利恩奇、沃思教授(摘自《世界文学》1993夏卷)2.“中国诗人刘德吾善于把握瞬间的印象,将直接展开形成永恒、优美的内在节奏,形成了一种深沉、清新、多义、隽永的艺术风格,其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前苏联著名作家、评论家茨拉斯
在我的诗歌创作生涯中,创作发表了不少爱情诗,包括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最早发表在家乡苍南县文联主办的文学刊物《南窗》的诗作《乡音》及入选《中国当代青年爱情诗金典》的诗作《致所爱》和《还未掀开的爱情》到2000年发表在《诗刊》的诗作《渴望》,再到后来发表在《世界华语诗歌联盟》公众平台与厦门朗诵学会公众平台的诗作《武夷九曲溪》(厦门朗诵学会会长,著名朗诵家彭鹭老师朗诵)等最早都受到《小村情歌》的一定影响,受到诗中“甘蔗诗歌美学之光”的照耀。
在我们一般人眼里,甘蔗的生长周期很短,一般一到两年,最长也不会超过三到五年,就要重新种植。但这几年我在福建却了解到在南平松溪县还有百年甘蔗,十分稀罕。2018年夏,我受邀出席“南平首届‘武夷山水’公共品牌发布会”会议期间,听到松溪县委书记黄美萍女士介绍说:松溪县郑墩镇万前村拥有世界罕见的“百年甘蔗”,始种于290年前的清朝雍正年间,至今有290多年历史。2016年万前村“百年蔗”,已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农业文化遗产。县政府现在万前村还建立了“百年蔗”保护区,计划申请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争取把它打造成未来松溪的一张农业文化旅游名片……看来松溪郑墩万前村的土壤与甘蔗有很深的因缘,似乎是甘蔗的故乡和乐园,它爱甘蔗爱得很深,甘蔗爱它也爱得很深。我认为,“百年甘蔗”作为一种独特的农业文化景观,是乡村振兴的珍贵自然文化资源,结合发展乡村旅游,文旅融合,以文化振兴带动产业振兴,可以把它做成一篇乡村振兴的好文章,大文章。近年来,松溪县每年都会举办一次“百年甘蔗旅游文化节”,邀请了省文旅厅等部门领导出席在万前村举行的百年蔗“开镰仪式”。我看见——“甘蔗诗意经济学之光”正照耀着松溪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
福建可以说是世界甘蔗的福地,不仅被原省农林大学周可涌教授发现发表论文并誉为“这是一个世界罕见的奇迹”——松溪万前村“百年蔗”,而且福建省农林大继承并弘扬了周教授对百年甘蔗的发现与科研精神,在对甘蔗基础生物学研究上不懈努力,持续深入,获得了重要突破。近年由福建农林大基因组与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明瑞光教授团队经过五年多的努力,在国际上首次破译甘蔗基因组,并解析甘蔗野生种“割手密”中一系列的生物学问题。研究结果于2018年10月8号在国际学术权威刊物《自然.遗传学》上在线发表,该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社会效应和科学意义,也奠定了我国甘蔗基础生物学研究的国际领先地位。福建农林大在福州,我到过几次,之前与原福建农林大的高益槐教授,现任新西兰首席科学家,宁德安发生物科技集团董事长及原任福建农林大哲学教研室主任,工会主席的黄旺生教授有一些交往。另外我还受聘由福建省农林大学毕业生创办并在校园办公的一家文创公司任特别顾问。在福建农林大学金山校区里有个美丽的湖,这是福建省农林大在校园内建设的恢复性湿地公园,成就了福建省内高校唯一的湿地景观。我出席过在湖畔的李常盛学术报告厅举办的中国文艺评论家副主席兼秘书长庞井君研究员做“回归与跃迁——面向未来人类审美艺术发展的哲学思考”的文学讲座。我也参观过省农林大的校史展览馆,那是一所有着悠久而光辉历史的大学,出过多位其教育与科研成果对国家与民族作出卓越贡献的教授,学科带头人。著名甘蔗专家,农业教育家周可涌教授就是其中一位。周教授的家乡安徽当涂县,被称为“山水诗都”,自秦代以来,当涂县共吸引600多位诗人在这里留下1000多首脍炙人口的诗文。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就曾7次游历当涂,写就《望天门山》等数五十六首千古绝唱。李白晚年定居当涂,终老长眠青山,当涂留有他的墓园。周可涌教授1935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1945年还去了美国留学,回国后还担任过安徽省建设厅农业局局长,解放后到了福建农学院(福建农林大学前身)工作,担任过教授,系主任,甘蔗综合研究所所长与副院长。周教授从此在福建写下了甘蔗科研与农业教育的光辉而感人的诗篇。他培育的系列甘蔗新的优良产品,如“福农57——58”、“仙糖8号”等,为福建增蔗增糖立下了汗马功劳。为搞好甘蔗利用,发挥多重效益,他还带头研究甘蔗生态工程并成功应用并推广。他是第一位赴松溪县郑墩镇,万前村,研究松溪“百年甘蔗”并发表科研论文的专家教授。他还出版《甘蔗栽培学》等学术专著,发表了《中国蔗糖简史、兼论甘蔗起源》一文,第一位提出“世界种蔗制糖起源于中国”。周教授出生农村,热爱农村,把一生的光和热洒向农村与农业教育。他一生勤奋、清廉、正直、无私。1980年美国甘蔗育种专家朱德林教授邀请周教授到美国进行学术交流,这是不少人争先恐后渴望以求的美差,然而他却把这一机会让给青年教师去进修。1988年4月12日下午,周可涌教授已数日滴水不进,连葡萄糖液也很难输入了。在这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还细声嘱咐他的最后一位博士研究生道:“如果论文有什么困难,请尽快提出来……”第二天清晨周教授就与世长辞了。在整理他的遗稿中有这么一首朴实而感人的诗:“有生总有死,何必哭啼啼。一代胜一代,我死也欢喜。”充分表达了他对后人寄予的无限希望。他走了,但他的高尚情操却永留在人间。近年来福建省农林大明瑞光教授团队的甘蔗基因组研究成果,将促进甘蔗分子生物学的快速进展,促进甘蔗实施分子育种策略成为可能,从而加快甘蔗品种改良和产业发展。我看见——“世界甘蔗的科学之光”与世界甘蔗产业发展的新曙光已在福建升起,未来对促进我国的农业产业发展及乡村振兴事业发展乃至世界农业经济发展将助一臂之力,将是一种甘甜的期待,也是对周教授在天之灵的一种告慰!
甜蜜的“甘蔗之光”!
文/王炜皓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王炜皓,原名王德全,浙江苍南人,现为福建南方科技经济研究院特约研究员,福建生态建设促进会常务理事,福建省报告文学学会副秘书长,在《诗刊》《诗选刊》《光明日报》《美中时报》《世界汉诗》《东方散文》《政协天地》《中国诗歌网》《央视网》《中国网》等发表作品1000多首(篇)。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