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节拍】上海地铁运营里程增至729公里
12月25日下午,随着三列最新的全自动驾驶列车亮相上海地铁封浜基地,上海地铁列车数量正式进入7000辆的新时代。 解放日报记者 孟雨涵 摄
12月26日,10号线二期、18号线一期南段(航头站至御桥站)正式开通初期运营,标志着上海轨道交通全网络运营里程增至729公里。
规模快速扩展的上海地铁,“十四五”期间如何运营好庞大的路网,实现高质量发展?在申通地铁集团副总裁邵伟中看来,作为城市发展的动脉,地铁承载的不仅是交通价值,也是黄金经济线。转型升级的着力点在于三个“一”,即“一张网”“一颗脑”“一座城”,从提升建设运营质量、综合服务功能和经营效益能级出发,为城市发展注入动能。
一张网:引资源入新城
10号线二期开通前,家在外高桥地区的陈女士就有些按捺不住兴奋。这个周末的行程已早早安排好,她打算去五角场商圈逛一逛。换以前,需要先坐上6号线,经过两次换乘才能到达,单程花费1个多小时。10号线二期开通后,陈女士不再需要兜圈子,只需20多分钟就能直达。
“针对中心城区外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上海将加强中心城外围地区、中心区和重点转型地区联系的轨道服务。”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新线形成新的沟通路径,能为市民提供出行便利,也可缓解传统线路的拥堵。”以在建的14号线为例,它能够为目前全网客流量第一的2号线分担部分压力。
用轨交的“小网”,补充城市联系的“大网”,这无疑契合了上海空间规划的导向,即通过交通引导,促进资源流入城市副中心和新城,加速产城融合。
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补网”还具有更深的含义。2013年,国内首条跨省运行的轨道交通线路——11号线北延伸段诞生。花桥地区受上海“通勤圈”拉动,进入飞速发展期,商业综合体、小区相继建起。截至去年7月17日,11号线花桥段三站累计客流量突破1亿人次。
一颗脑:能思考可预知
轨交18号线周浦站站厅顶部有一些不起眼的传感器,对于轨道交通运营却有着莫大帮助。
上海轨交18号线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奚巍介绍,在新建线路上,这样的传感设备无处不在,它们共同连接一个BIM(建筑信息模型)管理平台。工作人员通过平台,可实时查看设备信息,一旦发生故障,平台便会提前预警。
在上海地铁中,这不过是“智慧”的一个缩影。“我们要实现的‘智慧’,概括来说,就是设备会说话、系统能思考、乘客可预知。”上海地铁维护保障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凌翔解释,“前两者属于技术层面,聚焦于提高运维的智能化与效率。这一切的落脚点,还是在于乘客的感知,比如尽可能减少列车故障率,提供列车拥挤度、温度信息等服务。”
转型“智慧”,源于城市快速发展的倒逼。随着上海轨道交通高速化、多样化、网络化的特征日益显现,依靠传统的人力、物力叠加投入,已无法完整解决安全与效率、质量与成本之间的矛盾。
自2000年开始,建设者们“白手起家”,探索如何让“智慧”概念落地。经城市管理者和专家反复研究论证,“十三五”期间,上海致力于轨道交通线网检测和管理系统建设,以及交通大数据共享开放和应用,推动地铁整个链条乃至整个结构体系升级迭代。
2019年,上海地铁“信号系统智能运维体系”上线。作为国内首创,它将危险源、隐患、事故等数据联动,做到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同年,上海轨道交通集控大楼网络化运营平台上线,汇集全路网车站信息。
一座城:用小城促大城
年初,CATS顾问建筑师小组合伙人黄文心决定把公司从虹口搬到龙湖虹桥天街,原本只想过渡,没想到就这样留了下来。黄文心说,入驻仅一年,她就改变了想法。虹桥天街联通地铁站和虹桥枢纽,公司外地业务占比达九成,自从搬到这里,跨省市客户出现得更勤了,项目推进、新单洽谈有了明显改观。
龙湖虹桥天街是一座综合商业体,紧邻虹桥枢纽。在国际上,这样的开发理念被称为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TOD)。
13年前,嗅觉敏锐的上海已进行了初步探索。2007年,轨交经营开发方申通资产尝试为吴中路停车场项目预留上盖开发的结构,成为国内首例。
“对标东京、香港等全球一流城市,上海地铁上盖开发覆盖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申通资产副总经理黄志华说。有了前期探索,上海结合自身走出一条特色开发之路,包括提前介入规划、引入专业开发团队。
经过几年尝试,上海地铁上盖开发已实现多方共赢。基于吴中路停车场建成的上海万象城,每年为轨交运营方申通地铁集团带来1亿元的经济效益。申通与万科合作的地铁停车场上盖项目“天空之城”成为网红楼盘。
在规划专家看来,地铁上盖等TOD项目如同一座“微缩城市”,把商办、住宅、交通整合,形成一个个节点,激活城市内部、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联系网络,时间与空间的距离被迅速拉近。
“我们的设想是将上海所有具备条件的地铁停车场都用于上盖开发,最大化进行土地集约利用。”黄志华说。
(原载于2020年12月26日《解放日报》)